《他从火里跑出来》教学设计

2022-07-11

《他从火里跑出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凝神、注视、血迹斑斑 等有关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能对自己感兴趣的语句提出问题即培养质疑习惯和释疑能力。

  3、了解诺贝尔不顾生命危险,研制成功烈性炸药的故事,感受科学家为了科学的进步,不惜献出自己一切的献身精神。揭示科学道路的崎岖,感悟奉献精神的可贵。

  4、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词语,背诵最后一节。

  教学难点:

  学会对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提提问题。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历年来“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小故事。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计话题,引入新课

  1、看,黑板上有两个词语:诺贝尔 诺贝尔奖 你能选其中的一个说一句话吗?

  2、1896年12月10日,瑞典科学家诺贝尔病逝,一颗伟大的科学巨星陨落了。(出示最后一节) 谁来读这段话?

  3、自由朗读这一节,并试着背一背。(随班生)

  4、告诉你的朋友,“诺贝尔奖金”是怎么来的?奖励什么人?

  5、诺贝尔在科学的道路上历尽千辛,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不信,我们来学习第38课。读读课题。

  6、这里的他指的就是诺贝尔。

  二、学习课文,提提问题

  1、他怎么会从火里跑出来呢?自由读课文。

  2、课文怎样描写诺贝尔进行烈性炸药实验的?默读课文。用直线划出有关句子。

  3、交流

  4、轻声读读这几句话,对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或词语提提问题?

  5、质疑

  三、通过释疑,感悟奉献

  1、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词句的训练。 词句活动室2;注视,环视,巡视的区别 补充描写“看”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 (仰视,环顾,瞄,瞪,俯视)

  2、用“一边一边”说说话。

  3、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亲自,血迹斑斑,狂呼”等词,感悟诺贝尔的奉献精神。

  四、谈谈体会、师生共勉

  1、确实“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 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2、读读这句话。

  3、结合课文,或结合你所知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小故事,谈 谈体会。

  (1)1901年德国著名实验物理学家伦琴有幸成为第一位物理学奖 获得者。

  (2)1911年居里夫人又以镭和针的发现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迄今为止,居里夫人仍然是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唯一女性。

  4、再读马克思的这句话鞭策自己。

  五、小结

  诺贝尔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不正是我们的榜样吗?我相信 只要不懈努力,我们每个普通人也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