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书》教学设计

2022-07-10

《发新书》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中第二部分的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估算意识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情感目标:在连续进位的活动中体会节约用钱的必要性,培养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教具学具:

  教学课件、小棒、计数器、用卡纸做的大树。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口算练习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开学了!羊羊学校里可热闹啦!会观察的同学已经发现了,这图上有重要的信息呢!谁来分享分享?

  生1:男生有18人,女生有19人。

  生2:每人要发一本书,问40本书够吗?

  2、估算:你们真会观察。喜羊羊搬了40本书,他想每人发一本,够吗?谁来估计估计?

  生:假如他们班的男生和女生都是有20人,这些书就正好,可是他们班男生和女生都不到20人,所以肯定够了!

  3、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师:想知道书够不够,就要知道……

  生: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贴板书: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师:关键字是……(一共),谁来说一说怎样列算式?

  生:我列的算式是19+18。

  二、利用情境,引入新课,提出并解决问题。

  1、引出疑问,小组活动:

  师:19是两位数,18也是……(两位数),以前我可没见过这种形式的加法,你能帮老师出出主意吗?先自己想一想,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看看哪组想出的方法又多又好。

  2、学生自由活动,小组内讨论算法 。

  3、反馈各种算法:口算,摆小棒,用计数器,列竖式(在摆小棒和拨计数器中体会“满十进一 ”)。

  4、指导列竖式,总结计算法则:

  师:咱们班的小朋友可真厉害!一道算式,居然能想出这么多种的计算方法,真了不起。今天,这么多位老师还想看看,我们会不会列竖式来运算呢!试一试,有信心吗?

  (1)生尝试计算,指名板演交流,生生问答互动:

  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A、相同数位对齐。

  B、从个位算起。

  C、满是进一。

  (2)师:通过计算我们发现,不管是哪一种计算方法,结果都是37。那么每人发一本书,40本够发吗?

  生:够。

  师:(课件出示)19+18=37(人)

  37〈40

  答:40本书够发给全班同学。

  (3) 以前,我们总是在唱别人编的儿歌,今天,我们班的同学可神气啦,我们学了这么多知识,也编成了一首儿歌呢!一起来吧:

  进位加法要牢记,相同数位要对齐,

  先从各位加起来,个位满十要进一、要进一!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学好了这些法则,我们以后遇到三位数、四位数等更大的数时,也能一下子算出来啦!)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课本53页,独立完成,扮演,订正(目的,巩固基本计算)

  2、森林医生(目的:明确各种错误原因)

  3、利用课本53页的想一想,突破连续进位的难点。

  过年啦,美羊羊和懒羊羊都收到了村长发的红包,请看:

  美羊羊:32+68, 喜羊羊:74+26

  4、同学们真是帮了羊族一个大忙。这样吧,为了奖励你们,咱们一起去春游,OK?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小朋友们都来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生: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