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我锻炼我健康----统计》教学设计

2022-07-09

二年级下册《我锻炼我健康----统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结合真实的情境,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学会用简单的统计表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够根据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

  2. 在统计的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能力和与人合作的交际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分析、实践能力。

  3. 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有序的观察、有条理的思考和应用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吗?

  二、延续作业,继续巩固。

  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出话题:“同学们每天上学、放学时,留心观察你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了吗?上次留的实践作业你们完成的怎么样呢?现在来分享一下你们的成果,好吗?”(引出自主练习2) 电脑出示从家到学校的路程统计表。 电脑演示学生汇报的结果。 根据表格进行小结: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我发现( )的人数最多,在( )的人数最少。 我还发现。

  教师小结,赞赏学生大胆探究的做法。

  三、自主练习,解决问题。

  1. 教师继续引出话题:“同学们的实践作业完成得真棒,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决定带你们去参加拍球比赛。”(引出自主练习1) 请学生看书上二年级一班同学1分钟拍球比赛的成绩表,完成统计表。

  电脑出示:1分钟拍球统计表

  根据表格进行小结: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我发现成绩在( )的人数最多,在( )的人数最少。 我还发现。

  教师小结,对学生的正确做法给予鼓励和赞扬

  2. 教师再次引出话题:“同学们在激烈的比赛之后,回到教室开始休息了,在休息之后他们又将进行有趣的脑力大比拼,我们去看看吧!”(引出自主练习3)

  (1)准备一张长24厘米、宽10厘米的纸和一些硬币,与小组同学一起做搭拱桥的实验。 小组内学生进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变化“桥墩”的距离,记录纸桥最多能放硬币的个数。

  电脑出示。 根据表格进行小结: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我发现在( )的人数最多,在( )的人数最少。 我还发现。

  教师小结,对学生的正确做法给予鼓励和赞扬。

  (3)涂统计图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观察统计图表,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交流一下。 根据表格进行小结: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我发现在( )的人数最多,在( )的人数最少。 我还发现。

  教师小结,对学生的正确做法给予鼓励和赞扬。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们争先恐后回答:“我学会了怎样制作统计表”;“我想统计我们班的同学参加大课间活动的情况”;“我想统计我们家一年用水的吨数”。

  教师小结,并将学生统计自己“家庭一年用水吨数”定为数学实践作业。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