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学技术局年度的工作报告

2022-07-07

市科学技术局年度的工作报告

  20xx年来,XX市科技工作在XX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XX市科技局的指导支持下,坚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省委“八倍增、二提高”、XX市委“八翻番、四提升”及XX市委、市政府“对标赶超、挂图出征”重点工作任务部署,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实施科技强市战略,着力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传统产业转型、优势特色产业提升、科技合作与交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等方面入手,着力做好“发现发掘、扶持培育、引导引领”三篇文章,积极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20xx年科技工作总结

  (一)以项目驱动为重点, 积极实施“科技领航计划”

  鼓励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积极争取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推进产业层次提升。截止目前,全市共列入XX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85项,向上争取科技项目经费4200多万元。其中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家,累计达到70家;列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3项,累计达到42项;列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国家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1项;新增国家星火计划项目3项;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家,累计达到15家;省科学技术奖2项;同时还组织实施了宁波高新技术领域技术创新与成果产业化重大科技专项、宁波智团创业项目、宁波科技型企业、XX市农村科技创新创业项目、XX市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等XX市级科技计划项目50项。1-月份,全市70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产值110.54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8亿元,利润总额6.41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4.44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36.76%,增加值增速为5.27%。

  (二)以示范创建为动力,促进专利知识产权工作

  通过加大专利咨询、专利申请、专利补助等知识产权宣传服务指导工作力度,实施专利“提质增效”工程,有计划组织开展专利政策法规培训,创建专利示范企业,全市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新增XX市发明专利产业化示范项目1项、XX市网上技术市场产学研合作项目1项、XX市专利示范企业1家,新增XX市专利示范企业9家;完成了对我市两家省级专利示范企业的复核工作。对2013年度21个发明专利产业化与13个合作政策兑现项目进行了实地核查,合计兑现397.45万元。1-月份,全市共申请专利1888件,其中发明专利459件,同比增长26%,实用新型专利1152件,外观设计专利277 件;授权专利1349件,其中发明专利98件,同比增长56%,实用新型专利1001件、外观设计专利250件;审批专利819件、奖励经费233.04 万元。

  (三)以产学研合作为载体,深化创新体系建设

  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依托高校、科研机构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广泛开展人才、技术合作,有计划做好选才、引才和科技成果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解决制约企业创新发展中人才、技术等瓶颈问题。多次牵线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专家与我市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对接,现场指导企业改进技术方案。协同市人才办组织开展了XX市第四届人才科技创新周活动,邀请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所高校的25位专家与我市26 家气动企业开展了科技项目对接。促进产学研创新平台建设和网上技术市场交易,全年累计在XX市产学研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奉化分市场新发布技术难题18项、新登记技术合同11项,合同金额364.9万元,新发布技术成果1项;登记日常技术合同9项,合计技术交易额264.9万元。同时,组织企业参加了宁波天津周、中国(宁波)专利技术成果推介交易与科技团队进企业、宁波高新技术企业成果交流会、专利人才培训班、奉籍英才登记各类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为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撑。

  (四)以科技兴农为抓手,加快科技惠民建设

  围绕全市优势特色农业,加大科技扶持培育力度,通过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形式,积极引导农户、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精品、高效、现代农业。今年来,累计上报农业、社会科学发展项目53项,其中“XX市竹产业升级行动”项目成功列入国家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获得国家补助资金 190万元;“金叶槭树新品种中试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列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新增国家星火计划3项;新增XX市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农村科技创新创业项目、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新农村示范项目等农业科技计划项目22项,累计向上争取科技项目经费达1077.5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注重社会民生科技发展,扎实推进社会服务业发展。2个项目获得XX市社会发展项目立项;“面向奉化气动产业集群的公共服务平台”获得科技服务业项目立项。1-月份,全市科技服务业增加值为8469万元,增加值增长率为48.3%。

  (五)以营造创新氛围为主线,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为强化企业创新意识,在全市积极营造创新氛围,引导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进百企、邀百校”、 “三带三走”走亲连心、“三问三观”学习研讨等活动,分批分组对全市“三型”企业和服装、气动、厨卫、汽车零部件、船舶制造等主要骨干企业和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进行调研,累计开展专题调研30余次,实地走访企业200多家,发现发掘各类备选项目100多个,指导企业申请专利500多项,申报新产品200多项,开展专利知识法规、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等项目申报和业务培训6次,坚持做到情况在一线了解,原因在一线查找,思路在一线形成,问题在一线解决,项目在一线挖掘,努力在调研实践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同时,组织企业参加了XX市第十届发明创新大赛,其中发明创新奖54项、设计创新奖17项,申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宁波赛区项目6项。在各级宣传报道平台共发布、录用信息300余条,其中在《奉化日报》专版6次大篇幅宣传科技创新亮点。联合统计部门组织召开统计联席会议2次,上半年对各镇街道科技工作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和通报,会同财政部门落实专利奖励、高新技术企业奖励、研发补助等工业科技政策兑现2000多万元。通过政策鼓励、扶持和引导,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气候正在逐步形成,企业创新意识在逐步增强。1-月份,全市累计r&d经费支出 7.64亿元,占gdp的2.47%。今年共立项XX市级工业新产品433项,其中三个项目获评国家重点新产品。2014年1-月份,全市新产品产值达107.24亿元,新产品产值率为27.28%。

  二、科技工作思路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形势给科技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市科技工作将结合科技部门工作实际,继续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持以科技进步引领企业发展

  积极引导全市中小企业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不断完善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一是进一步拓展科技创新服务领域,重点就如何打通商贸服务业领域科技创新脉搏,提升服务业信息化应用水平,研究探索服务业提质增效的科技介入机制,积极推进商贸服务业创新发展。二是进一步完善科技扶持政策体系,建立科技金融体系,通过建立“风险池”基金,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引导和支持经济要素向企业转型升级集聚,不断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尽力为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排忧解难。对企业专利技术、新产品开发、实施科技项目、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三是以“成长型、效益型、创新型”企业培育为基础,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作用,通过重点产业关键技术的攻关,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技术改造,培育重点产业的创新领军型企业,为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效的服务,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

  (二)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重视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

  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鼓励中小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通过共建研发机构、联合或委托开发、技术成果转移、聘请科技顾问等多种形式,让更多市外专家为奉化的经济建设服务,寻求人才和技术支撑。完善网上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网上技术市场作用,努力实现企业与专家自觉互动、企业有技术难题能去网上技术市场找专家并能有效解决、专家教授有科技成果能在网上技术市场发布和成功转让。积极研究和探索科研项目的提前介入机制和参与分配机制,逐步转变自主创新人才紧缺的瓶颈问题,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研发机构为基础,高校、科技机构为支撑的企业创新体系,切实提高我市中小企业的技术支撑能力和研发创新能力。

  (三)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围绕重点制造行业,积极推广运用信息化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系统,实现生产过程控制的数字化、自动化,提高产品设计制造水平,加快形成一批智慧型的制造企业。围绕传统产品升级,大力推广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数字化、智能化的新产品。加强制造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和营销系统建设,重点提升发展一批自动化装备、智能家居、新一代移动通信等信息化装备设计和生产制造企业,提高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同时,要大力推进新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着力从四个方面加大知识产权工作力度:一是继续加大对专利、商标、名牌产品、专利示范企业等政策引导和推动力度,创造良好的知识产权发展环境。努力做到三个结合:经营者专利意识的提高与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相结合,科技项目申报与专利授权相结合,技术创新与专利保护相结合。二是要进一步加快推进知识产权转化工作。继续深入开展专利试点示范企业推荐评选工作,认真做好授权专利补贴,发明专利产业化政策兑现工作,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购买、应用专利技术,努力推进专利成果产业化。三是要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广泛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不断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形成全社会尊重知识、支持创造、鼓励创新、保护产权的浓厚氛围。

  (五)加大科技兴农实施力度

  深入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宣传普及,加大农业科技政策扶持力度,积极营造科技兴农的氛围和环境。通过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开展农业重大科研项目攻关,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品种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依托星火示范基地、农村科技服务机构、农业产业协会、合作社示范辐射作用,不断扩大水蜜桃、草莓、雷笋等优势特色产业的规模,着力提升奉化芋艿头的品质,提高传统优势农产品的著名度。积极创建和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深加工、保鲜、贮运、包装的技术创新,加快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六)努力提升科技管理服务水平

  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查整改工作,完善局阳光工程建设,通过建立项目库、专家库,完善全程公开、透明操作程序;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强化全局干部的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注重调查研究,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培训,努力提高科技服务和管理水平。通过加大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成果产业化力度,加强项目推进跟踪管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科技扶持政策,大力营造全社会科技创新氛围,不断提升科技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