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2020-11-19

关于社区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第1篇】关于社区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家长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终身学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和纽带,家长学校是提高家长家教水平,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为了办好新一届家长学校,进一步提升家教水平,结合过去办校的经验,特制定本计划。扎实推进“学习型家庭”的创建,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二、具体目标:

  (一)健全家长学校领导小组,有机构,有组织,明确职责,分工负责。

  (二)把家长学校纳入到学校的整体计划中,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教育网络。

  (三)认真抓好家长学校管理,继续成立家长委员会,确保:通知到位、服务到位、教育到位;有出勤记录、有家校交流经验簿、有校牌、有课室、有计划总结。

  (四)举办“学习型家庭”研讨会,探讨对学生的科学教育方法。

  (五)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

  (六)认真做好家长学校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三、具体措施

  (一)提高认识,健全组织。

  把家长学校教育列入社区工作计划之中,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学网络。明确职责,分工合作,保证教学有系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二)加强管理,提高效果

  1.完善各项教育常规制度。如家长委员会例会制度、学员考勤制度、学员学习制度、家庭访问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学员考核评比制度,并在教学活动中认真加以落实,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2.组织领导上,做到四个落实。

  (1)落实组织。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家校委员会会长由社区负责人担任。充分发挥校长、委员等的领导、决策、管理作用,使之从客观上调控、管理家长学校的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组织化、系统化、规范化。

  (2)落实教员。家长学校聘请教学及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教员,聘请家庭教育方面的有关专家作家长学校顾问,提高理论水平。

  (3)落实教学内容。根据课题的内容按照从低中高不同时期的每个阶段安排具体教学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序列地进行,使教学内容序列化,系统化。

  3.积极发挥班主任的组织作用。每期教学活动由家校委员具体牵头进行并认真履行其职责,如点名、统计到课人数、了解家教情况、听取家长意见等,与家长、学校经常保持联系,相互取得沟通、理解,以提高家校合一的家教认识。

  4.努力提高家长学校上课质量。争取克服人员、资金等困难,邀请更多的`家教专家指导家长学校的教学工作,给家长授课,以提高大家的家教意识。

  5.切实引导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安排,克服教材缺乏等困难。针对家长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特点,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积极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设备设施,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讲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为广大家长所接受。

  家长学校的教学是一项任重道远,具有深远的教学意义的工作。我们相信,只要家庭、社会、学校三者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定能完成其所负的使命。

  【第2篇】关于社区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桥梁。家长学校的开办对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家教水平、家教质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结合我社区工作计划的实际及开办家长学校的经验,特制定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工作:

  为更好地推动家庭教育现代化工程,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社区将进一步贯彻家庭教育实施要点,办好家长学校。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功能,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和水平,进而促进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办家长学校,指导和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观念,学习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掌握教子成才的方法,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使家庭教育充满爱意、充满温馨。增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明确家庭教育职责,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共同培育一代新人。

  三.家长学校的组织管理:

  1、设立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由社区书记、副主任,第二中学教师及六位家长代表构成。由社区书记主持工作,负责指导、协调家长学校工作;家长代表负责收集家长对家长学校组织的活动的信息反馈及对学校的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

  2、家长委员会每学年召开两次会议,学习有关文件特别是有关的教育法规,结合学校工作重点,制定家长学校工作计划,针对家教中的热点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确定科研课题及个案研究。

  3、家长学校规章制度健全,有考核、结业、奖励等管理措施。

  四.家长学校具体工作:

  1、根据区有关家庭教育指导精神,进行家庭教育工作指导者进行培训。

  2、制定家长学校分年级活动安排,结合实际情况,对家长予以家庭教育指导。

  3、分层次进行家长学校讲座,共商教育学生良方。家长会分校级、年级、班级等。重点以年级组为单位,由组长负责,一学期至少二次,有计划、有内容、有考评。比如每年初中年级新生入学之前,举办新生家长培训班,明确怎样做好孩子入学准备工作,怎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进一步进行学习型家庭的创建活动,评选校级示范性学习型家庭和合格(优秀)学习型家庭。至少每学年对每位学生上门家访一次。

  5、加强家庭教育现代化课题研究。每个年级列好课题、个案,进行研究。

  家长学校形式注重多样化,班级的家长学校可以在座位的形式上进行改革,老师与家长围坐一圈,形成圆桌形,更注重人性化,零距离,形成教师、家长互动模式,相互探讨,避免家长只听不讲的局面。讲课形式多样化:讲座、听课、育儿经验交流等,提高家长学校的针对性、实效性。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的未来,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重视现在的教育工作。

  【第3篇】关于社区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社区家长学校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省、市、区各级妇联的有关“家长学校”文件精神为标准,扎扎实实办好“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普及家教知识,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掌握科学教育方法,努力提高广大家长的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真正形成家庭、社区、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局面。

  二、工作目标:

  1、使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观。

  2、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提高教育效果,家教知识普及率达100%。

  3、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

  4、创建网络家长学校,发挥学校家长学校对社区家长学校的带动作用,争创合格家长学校。

  三、具体要求与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到四落实

  1、组织落实: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学校“家长学校”委员会,每半年召开一到二次家长委员会会议,研究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社会教育的动态,商讨办好"家长学校"的措施和方案,及时反馈家教信息,收集并反映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协调并参与学校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的实效。

  2、时间落实。"家长学校"上课学习时间,一般每月一次,每次授课采取集中学习的方式进行。

  3、教师落实。家长学校聘请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家长学校教师,聘请家庭教育方面的有关专家作家长学校顾问,并作理论报告。

  4、教学内容落实:根据不同需求的家长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序列地进行,使教学内容序列化,系统化。并且要求老师认真备课,力求课上得精彩、实用。

  (二)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1、建立各项制度,实行制度管理

  (1)建立考勤制度。制订《家长学校家长签到簿》和《家长学校学习制度》;

  (2)建立考评制度。对每学期所学内容,利用多种形式如座谈、问卷、家访等对家长进行考查,了解家长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建立教员备课制度。要求教员认真落实学校家长学校工作计划,积极准备,认真备好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4)建立意见反馈制度。学校制定征求家长意见表,定期发给家长,然后回收反馈,班主任要建立家访制度。

  2、建立评先表彰制度。制订《优秀家长评选条件》每学年评选一次优秀家长,评先的优秀家长由学校发给荣誉证书,并在学校宣传栏或大会现场举行表彰。

  3、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有关家长学校的各种文件、信件,有关讲话稿,会议记录,教员的备课材料,各项制度,表格等都严格分类加以整理保管存档,实行严格管理。

  (三)加强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

  1、定期组织家长委员会成员召开会议,研究并解决家庭教育有关问题。

  2、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家庭教育理论,提高业务水平;

  3、积极创建网络家长学校,不断提高家长学校办学水平。

  4、组织教师总结经验撰写有关论文。

  5、创新办学模式,发挥学校家长学校对社区家长学校的带动、指导作用。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家教水平。

  1、注重社区、社会、家庭“三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家庭的教育功能,依托社区教育,扩大教育范围。同心协力,培养有理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创造性人才。

  2、聘请家教获得成功,具有丰富经验的家长到校为家长学员们传经送宝进行经验介绍。

  3、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动手动脑能力。

  4、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努力营造“书香家庭”,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5、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在家长中广泛征集家庭育儿经验论文,并择优向有关专刊推荐。

  6、开展咨询服务。对家长提出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或共同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