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花絮》教学反思

2022-06-11

《课间花絮》教学反思

  这学期初与三中、吴屯中学的语文骨干教师经过多次研讨,根据当下学生作文现状,我们认为要指导学生写作成功,不能只教作文之道,还要引导学生“反观自我”,对自己的作文实践进行有效的反思。因此我们开始着手《初中学生作文反思能力培养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探讨。学生作文反思能力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过程的一个明显段落点或对一篇文章的结果进行审慎的回顾、分析与检查的能力。学生作文反思能力培养,包括作文反思意识、作文反思内容、作文反思过程等要素的培养。

  五月十二日开设第一次课题研讨课,我设计《课间花絮》这个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的的作文题,安排二个课时。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基本完成作文,第二节课主要是进行反思,每位学生先按反思提问单的标准评判自己的作文,然后再写反思报告单。因为陈红冰老师曾经训练过该班学生互改作文,所以完成反思提问单还算顺利,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写反思报告单这种作文教学模式,顿时陷入了无语。在一再启发下部分学生终于写了些反思报告,大部分学生只是茫茫然不知所为,于是我用张乐崇同学与作文完全不相符的反思提问单和反思报告单做为例子,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使学生通过该例子初步形成反思意识。两节课没有完成作文教学任务,因为出差,这次的作文教学只能待续。 五月二十七日,我在全面阅读完学生的作文后,选取了五篇作品作为例子,和学生一起分析他们的反思提问单评判得是否准确,反思报告单是否正确。我想经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们应该能初步形成反思意识,知道文章该从哪些方面进行修改。课后布置学生再一次反思自己的作品,并把修改后的作品一并交给老师批阅。

  我在全面批阅了学生的两次作品、作文反思提问单、作文反思报告单及作文后记后,对这次作文教学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

  反思,是每一位写作者思考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我们平常的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中,教师们很少启发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过程,这次教学中我们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为自己设定学习目标。特别是通过修改作品和写作文后记,强化了他们的反思过程。当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上可以不断地进步,能够取得学业上的成就时,他们就会对改进自己的学习状况产生兴趣,进而对这个任务产生责任感,这时他们就会主动探索如何来规划自己的学习进程和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

  这次教学中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安排小组讨论,这是教学中的遗憾。与同伴合作学习,可以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可以通过不断地提供反馈和在讨论中进行自我分析逐渐培养起学生的反思意识。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开展小组讨论,并将讨论设计成主要由学生来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学生们可以思考自己的作品有哪些优缺点?要如何改进?然后一起设定下一步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作品的优点和擅长的方面,使学生受到鼓励,同时也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还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鼓励学生进行练习,以培养他们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1、检查自己创作的作品。2、记录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3、记录下自己的兴趣、爱好。4、经常与教师交流。5、与同学合作进行写作练习。

  6、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7、根据自己及他人的反思来修改文章等。

  二、通过多种形式来反思自己的作品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反思自己的作品。教师也可以采用检查表或者简答题的形式,给他们提供一些机会评估自己的学习作品;也可以鼓励他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修改文章;还可以让孩子们写学习日志、自传或者在信中进行自我描述,以此促进他们对自己作为一个学习者的思考。

  在这次教学中我们通过作文反思提问单、作文反思报告单、作文后记及调查问卷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所有的这些措施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们对自己的学习成效产生主人翁责任感。从元认知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在这个学习和评估过程中逐渐培养了学生们对自己的能力、学习表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等问题的洞察力。学生们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的另一个结果是对学习更大的投入程度,这表现在学习的努力程度、坚持性和个人标准的提高。

  这次作文教学中刘庆龄、袁龙飞同学做得最棒,特别是刘庆龄同学反思到:语言简炼、中心明确,但有少许错别字、优美语句不多、构思不够新颖、分段不够好等。她改后的文章基本上能从结构上入手,层次分明,突出中心,细节描写也更加生动、入情入理。虽然有些语段的语言不够生动,但瑕不掩玉,她改后的文章完全可以判为优等类。袁龙飞同学在他反思中提到:文章过渡不够自然、结尾不够好等,他改后的文章基本上避免了这些问题,只是他的语言功底不够好,

  因此他的文章可以判为二类。看到学生基本上能针对自己的文章进行较好地反思,并根据反思来修改自己的文章,真的好欣慰。当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上可以不断地进步,能够取得学业上的成就时,他们就会对改进自己的学习状况产生兴趣,进而对这个任务产生责任感,这时他们就会主动探索如何来规划自己的学习进程和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

  三、激发学习主动性弱的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来。

  “一个没有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师,就像一个使劲敲打着生铁的铁匠。”贺瑞斯〃曼语。

  有部分学生对写作等学习任务没兴趣,在第一次教学中我以张乐崇为例,激发鼓励他们,只能说有点小触动,但似乎收效甚微。张乐崇、杨浩、黄详等同学第二次作文拖了几天是在任课教师的一直催促下才完成。尽管他们的写作水平基础较差,但我在黄健详的批语中写:你的文章结构较合理。能否把课间精彩的片断具体描述出来呢?如能那样就是一篇很不错的文章哦!在杨浩的批语中这样写道:字迹工整。能否具体写出课间精彩的片断呢?加油!老师相信你能行!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多给这些对学习没有兴趣孩子一些机会,切合实际订出他们真实的学习任务。通过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一组相关的学习任务可以促进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考能力,帮助他们对自己的努力程度和学习成效进行反思,使他们学会为自己的学习成就承担责任。当学习任务是开放型的,具有激发力的时候,孩子们就会自发地表现出主动积极性和责任感。

  当学习者受到他人的重视,处于被关注的环境中时,他们的自尊和学习效果都能够得到提高。让学生有机会发挥他们的主动精神,体验到责任感,感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都会使得学生提高自我意识和独立性。

  • 相关推荐

【《课间花絮》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快乐的课间》教学设计07-19

对英语教学的反思教学反思08-15

《课间十分钟》教学方案06-07

大课间活动《托球接力》教学设计范文07-20

精编教学反思:《老王》教学反思06-10

比的教学反思07-16

反思性教学需要勤于调整反思的化学教学反思09-05

课间实习心得04-18

课间实习心得04-18

课间实习心得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