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旬院士的报告

2024-03-19

关于9旬院士的报告

  篇一:九旬院士人民大会堂站着做报告 学生睡倒一片

  九旬院士站着做报告九零后学生趴着打瞌睡

  今天下午,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主吴良镛院士一手拄着拐杖,一手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一步一步缓缓走上了的人民大会堂报告台。他用35分钟讲完了以《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

  半个小时之多,他坚持站着做完了报告。工作人员怕出现意外专门搬了把凳子坐在报告台吴老身后。此情此景让人不少与会的人动容。但放眼台下,就在吴老做报告的过程中,大批后排的学生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去。当天,台下坐着的是首都多所高校近6000名新入学的研究生。

  吴老上一次站在这里是在20xx年年初,他从胡锦涛手里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大红证书,从此,这位任教于清华大学的“人民建筑师”跻身于中国科技界最高荣誉行列。那次,他在台上的时间也不过5分钟。

  吴良镛,男,1922年生于江苏南京。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其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何梁何利奖”以及美、法、俄等国授予的多个荣誉称号。

  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1946年,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1948年9月,入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师从沙里宁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50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获硕士毕业,同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1978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系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篇二: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报告20xx04

  北京市院士专家工作站情况介绍

  一、建站背景和目的

  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必须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过深化改革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院士专家工作站是科协组织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组织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企业,推进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工作形式;也是有效发挥高端人才在企业重大项目研发、高层次人才培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具体实践。通过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使院士专家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咨询者、技术创新的引领者、科技攻关的领导者、创新团队的培育者、创新资源的集聚者、技术需求的对接者、产学研合作的推动者,“零距离”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一支活跃的力量。

  全国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工作始于20xx年,随后多省市陆续开展院士专家工作站试点工作,初见成效。2009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市科协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围绕企业创新需求,汇聚和引导院士专家等高端智力资源向基层聚集,推动在企业和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北京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工作,多次听取建站工作汇报,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北京市科协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刘淇同志充分肯定了北京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取得的成效。中国科协领导也多次调研建站企业,了解工作站情况。

  二、建站总体情况介绍

  截止到20xx年3月,市科协已推动成立了10个“院士专家服务中心”,8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单位包括大型国企、民营企业、事业单位以及行政部门;共引进院士139位、专家364位;合作开展项目265项;研发领域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高端设备制造等众多产业;截止到20xx年11月,项目成果共申请专利1819项,获得专利授权731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21项、市级奖或行业奖72项;培养科技人才794人。

  20xx年7月召开的北京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工作会议,对北京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工作5年取得的成效经验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分析了当前工作站建设新形势和新任务,确定了今后建站方向。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徐德龙,北京市副市长戴均良分别出席了会议并发表讲话,他们对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和作用给予了充分地肯定。同时,市科协会同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中关村管委会等十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加强北京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意见》,从人才引进、知识产权服务、资金支持、项目申报、表彰奖励等方面进行政策引导,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可持续健康发展。

  这次会议的召开和《意见》的发布,标志着北京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市科协将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政策支持、协同配合、共同促进的工作体系。实施院士专家工作站培育计划,建立专家顾问团队,提升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水平,推动工作站发挥更大作用,在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贡献上取得显著成效。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和常态化的服务保障机制,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深度总结经验,表彰成果突出的工作站。

  篇三:一位俄罗斯院士在中国的报告

  一位俄罗斯院士在中国的报告.txt花前月下,不如花钱“日”下。叶子的离开,是因为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干掉熊猫,我就是国宝!别和我谈理想,戒了!一位俄罗斯院士在中国的报告,俄罗斯改革的经验与教训——俄罗斯社会科学院院士弗·伊·多博列尼科夫报告会

  俄罗斯社会发展不光对俄罗斯很重要,我想对中国也应该是非常重要的。我试着给大家介绍一下最近十来年改革的结果,并且做一些评估,但是最重要的是谈谈俄罗斯的前景。 我这个个人观点也反映了我们国家社会科学界大部分专家的意见和立场。

  xx年经济改革过去以后,现在俄罗斯的学者,普通人都认为有史以来俄罗斯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国家命运前途未卜。从1992年开始,俄罗斯实行自由主义的社会经济改革,12年已经过去,这个结果怎么样呢?所有的专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心理学家、法学家和其他学科的专家都认为,现在俄罗斯社会经历 着深刻的制度危机,俄罗斯社会的状况非常不妙。我们能够看到什么东西呢?对改革的失望,希望落空的悲痛感,甚至感到被欺骗。改革的结果使大家感觉到被欺骗了。我们现在已经处在这样一个社会,我们大家谁也没有向往这样一个社会。所谓的改革家并不理解,并且有很多人根本就不愿意理解俄罗斯社会,不了解俄罗斯社会的文化,自然地理的根本特点以及跟西欧和美国社会的区别。

  由于不了解改革的对象,现在的事情就是机械地照搬西方的社会制度,这个结果对俄罗斯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致命的。所以我们可以说xx年社会经济改革过去之后,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已经把俄罗斯社会引到死胡同。这xx年来的精神、物质损失,可以说是无法计量的,实际上俄罗斯的改革结果是倒退20年到30年。我们现在不知道往哪儿去,我们在建设什么样的一个社会,我们的未来是什么。所以绝大部分人,不光是对改革感到失望, 也为自己的孩子,为自己的国家感到恐惧,为国家的未来感到恐惧。

  根据社会学家的研究,社会情绪是这样的,绝大多数俄罗斯人都非常的担心,感到无助,并且为国家目前的局势感到屈辱。现在国内发生这些事情让所有人都感到不安,俄罗斯的知识分子首当其冲。现在俄罗斯知识分子面临的还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问题。谁之罪?怎么办?根据社会学家的评价,有50%的人认为国内现在的局势是处于危机状态,国内人对这个社会经济改革的结果持否定的态度。我现在想谈一谈目前俄罗斯社会形势的几个问题,就是这个自由主义社会经济改革造成的结果。

  一、经济局势

  首先是经济局势。

  1999到2000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工业产品和农产品的产量下降了一半多。一些非常现代化的航空航天企业现在改行了,生产一些简单的日用品,包括炒锅或者是园艺工具之类的。这12年来我们发生了大规模的非工业化。上世纪30到50年代,千辛万苦得来的工业化 成果,现在已经基本上化为乌有了。现在,机器,设备基本上没有更新,越来越陈旧,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注意了,工厂、矿井、机器设备、交通运输、建筑物,整个基础设施最近十五年来没有改造,没有修理。

  最近几年,我们发生了一系列人员伤亡事故。潜艇沉没,飞机坠毁。前不久一架空军图160战略轰炸机发生空难。专家预测设备故障造 成的灾难正在呈上升趋势。这让所有人,包括国家领导都感到非常的不安。俄罗斯工业现在的境况非常困难,一些重要的生产部门,比如精密机器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精细化工、电子、核工业等等一些行业都处于停滞状态,生产部门投资不足。工业部门的人才流失非常严重,人员老化非常严重,大部分工程师年龄接近五六十岁。最近10年科技人员从原来250万下降到80万,大量高级专家移民到美国和西欧。流失的是那些核心学科,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等 。这些学科的高级专家,人才流失给俄罗斯造成的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除了向国外的人才流失以外,还有国内人才流失。成千成万的高级人才被迫转行,为了养家糊口,好多人被迫转行搞商业或者是其他的行业。俄罗斯经济当中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一些部门现在处在衰退之中。

  现在只有采掘工业在稳定增长。俄罗斯出口石油、天然气、木材和其他的许多材料,最近几年俄罗斯经济每年增长4%—6%,但增长主要来自燃料和电力部门。也就是说,俄罗斯经济原材料倾向进一步被强化。我们大家都非常清楚原材料出口不可能成为一个发达大国的经济基础。原材料部门可以为5000万到600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但是其余的7000万到8000万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对国内经济影响是非常不利的。 如果现存的这些趋势不能克服的话,俄罗斯有可能在将来的国际分工当中成为原材料的供应基地。这意味着俄罗斯成为一个原料的附庸,美国、西欧和日本的原料附庸。

  俄罗斯的农业是处于自由落体的状态,下降非常厉害。农机制造现在基本上没有发展,化肥的产量下降很厉害。俄罗斯越来越依赖进口食品,好多专家认为俄罗斯逐渐失去食品自给能力。

  俄罗斯联邦的外债达到天文数字,1700亿美元。有人说,每一个婴儿在出生的时候,就带有1000美元的债务。每年偿付债务利息,就让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对国家的发展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可以说俄罗斯面临着丧失主权的威胁。现在非常重要的是,俄罗斯应该明确,在全球化的条件下,自己的地位和角色是什么。不要做这么样一个国家,不要成为像美国的附庸,让

  全球化的不利因素全部转到俄罗斯来。非常遗憾,俄罗斯的大企业,尤其是一些寡头,它们一般都是采掘工业出身的,这些人往往并不顾及国家的利益。俄罗斯经济现在严重缺乏投资,好多大企业家把资金从俄罗斯转移到西方。

  二、社会局势

  第二个是社会问题。

  改革的结果是苏联时期的社会保障体系被彻底打破了。但是新的体系什么都没有。所以,俄罗斯人只能是自己独立的面对市场的洪流。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俄罗斯人收入严重两极分化。按照这个指标,俄罗斯现在已经大大的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十分接近一些欠发达国 家。比如说10%最富的人比10%最穷的人要富80倍。国家已经分裂,自由改革的结果就是我们现在有两个俄罗斯,一穷一富。这两个俄罗斯的生活标准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而且相互不理解,永远不可能达到一致与和解。这种分裂会产生社会紧张,会导致社会冲突,并且会产生一些消极的社会现象。比如吸毒、酗酒、精神病 、无家可归、流浪儿童、卖淫、艾滋病和性病的流行等等,现在正在破坏俄罗斯社会肌体。

  毒品。国际贩毒组织正在迅速占领庞大的俄罗斯市场。俄罗斯成了毒品运往西欧的转运站。司法机关只能截获很小一部分。毒品来自阿富汗、中亚、哥伦比亚和非洲,吸毒人数现在逐年增长,青少年当中吸毒人数非常多,比例非常高,中学生、大学生好多都吸过毒品。现在出现了一个毒品的亚文化,流派纷繁,影响巨大。吸毒加剧犯罪问题,因为吸毒者为了得到毒品往往不惜铤而走险,根据俄罗斯内务部的数字,跟毒品有关的犯罪案件最近10年增加了15倍。酗酒,现在这个问题也非常严重。1991年首次确诊的酗酒症患者是11.5万人,到2000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13万人。其他疾病,比如肺结核、梅毒、艾滋病和肝炎。医学专家认为,到2010年全国有8%--10%的人将感染这些病。这将是1300多万人,而且主要是年轻人。精神病。根据我们社会法医精神病中心的数据,最近几年俄罗斯精神病患者增加了2倍,现在正式登记的精神病患者人数300万。无家可归者。现在没有固定住所,没有固定职业的人数增加非常快,根据专家不同的数字,总人数大概在300万左右。流浪儿童。这同样也是自由经济改革的一个消极后果。根据不同的数字,流浪儿童目前人数在200万到400万之间。流浪儿童是俄罗斯目前的社会灾难中最恐怖的,最令人痛惜的。流浪儿童被用来犯罪,被用来卖淫,被用来制作一些淫秽品,流浪儿童会变成吸毒者和酗酒者。卖淫。根据俄罗斯新闻界估计,90年代末俄罗斯大概有300万妓女。每年差不多有50万妇女到国外去卖淫。

  三、社会治安

  第三个问题谈一下社会治安。

  犯罪案件急剧增加,非常猖獗,有组织犯罪渗透到最高的一些权力机关,甚至包括司法机关。每年犯罪的受害人数以10万计。俄罗斯一年被杀的人就是20万,犯罪学家认为俄罗斯每5分钟杀一个人。犯罪打击的是所有守法的公民,事实上社会现在处于全面的恐怖状态 。我个人认为,俄罗斯现在实际是在发生内战。犯罪是对整个社会的一场内战,战争的烈度逐渐增加。所以,犯罪是俄罗斯当代社会最大的敌人,能不能战胜犯罪决定着俄罗斯的未来和命运。现在是什么人都被杀,院士、学者、政治家、省长、杜马议员、企业家还有普通人,任何人都 可能成为受害者。现在的问题是国家不能够保障公民的人身安全。社会学家也分析原因是什么。首先是当然是社会经济状况,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司法机关整个被犯罪分子渗透,现在死刑已经被废止了。自由派一些人权的保护者实际上保护的是罪犯。我们现在的刑法保护的不是社会,而是保护罪犯不受应有的惩罚。我认为这是现在俄罗斯社会最大的悲剧。现在犯罪分子已经渗透到权力机关,甚至控制了国家机构的一些部门。国家杜马的一些法案,很显然是犯罪集团在活动。我认为犯罪正在把俄罗斯社会引向灭亡。自由派要求用市场作为解决所有社会经济问题的纲要,他们要求小政府,弱化政府,自由派 极力削弱国家各方面的职能。放弃使用国家的力量来打击犯罪。自由派人士告诉我们重罪不需要判处死刑,犯罪分子正好利用这一点,等于说放开手脚在干。

  四、国家与政治

  自由派的所作所为的结果,是国家不能够发挥在现代社会中应该起的作用。发达国家中,国家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它支配相当一部分的资产,调控经济,根据社会的战略利益分配财富,安排社会保障,保障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关心公民道德面貌。没有积极的,强有力的国家和一个高效合理的官僚制度,一个现代化的、文明和快速发展的社会是完全不可能的。俄罗斯社会的特点也决定了我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国土非常大,我们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边境线,而且边境线往往不平静。气侯比较恶劣,民族很多。所有这些要求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对社会的全部进程进行积极干预。我不像自由派把公民社会跟强有力的国家对立起来看。俄罗斯自由派对国家的破坏也是目前俄罗斯军队灾难性状况的原因之一。国家机构大规模的贪污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根据一些权威 研究,每年用于贿赂的金钱高达数百亿美元。

  现在政府和居民之间缺乏信任和有效的互动。我们国内最近几年到处都是政治公关,政治作秀。还有一些私人的新闻传媒往往把人民看作是操纵、欺骗的对象。在社会生活的许多重大问题上,普通人民的意见被漠视,被排斥。现在多党制已经变得非常荒唐。有几个党派的存在当然是民主必要的原则,但问题是现在有上百个党派。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这些党,上百个党魁争权夺利,只能是妨碍社会的团结和一致 。还有,俄罗斯现在缺乏经过科学论证的国家发展构想。俄罗斯政治精英也缺乏解决内政、外交问题的战略性思维。好多政治家认为一些比较实 用的策略可能比战略性的一些措施,政策更好一些。由于这些原因,人们对政治的失望在增加,对政治领袖的失望在增加,对政治制度,民主制度的失望也在增加。根据社会学的研究,居民对政府的不信任度现在是23.5%。前不久几个地方选举的结果也表明,人们对政治精英已经全面失望。大多数的选民要么投票反对所有的候选人,要么是干脆不来投票。这种非政治化对社会同样也是危险的,因为这可能导致一些不负责任,自私的一些冒险家进入政坛。

  五、精神和道德

  俄罗斯的精神基础已经丧失了。俄罗斯人丧失了传统的善恶观念和区分是非的能力,精神面貌全面倒退,社会道德基础恶化。一些大众媒体向社会民众传输一些西方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与俄罗斯是格格不入的,这些价值观只是为了巧取豪夺和追取个人的利益。俄罗斯的劳动伦理,热爱劳动的品德也丧失。许多俄罗斯青年不想在工厂里工作,不愿意从事劳动,更多的是希望成为银行家、公共关系专家、罪犯、抢劫犯或者是敲诈者。特别是一些大众传媒,一些电视和电视剧把犯罪美化。俄罗斯传统的善与恶,是与非已经被破坏了,造成俄罗斯百姓混淆是非,混淆善恶。

  六、人口

  从1992年起俄罗斯人口逐渐减少。这是史无前例的,俄罗斯族减少得最多。最近xx年俄罗斯每年要减少80万人。当前俄罗斯人口特点主要两方面,第一是低出生率,第二是高死亡率。普京总统在最近的总统咨文中指出,必须把人口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任务和难题来加以解决,特别是俄罗斯超高的死亡率。男性公民死亡非常高,现在男性平均寿命也就58岁,这是一个非常低的寿命了。另外,俄罗斯婴儿的死亡率也非常高,达到了xx%。这比西方国家最高的高两三倍。主要原因是由于生活水平大幅度降低, 大部分人不能享有应有的医疗卫生服务,精神压力特别大,最后一个原因,是由于未来前景的不可预测。前不久有一个社会调查,为什么俄罗斯的女性不愿意生孩子。这往往和家庭生活水平没有直接关系,最重要的原因是许多妇女对未来孩子的前途感到担忧或者是感到不明,所以为此她们不生孩子。乐观预测是,到20xx年的俄罗斯人口可能要减少到1.387亿人。悲观的看法说是,2050年俄罗斯的人口将减少到1亿人。

  七、外交政策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已经完全丧失了超级大国的地位。它在国际舞台的威望和影响大大的降低。现在西方人表面上做出考虑到俄罗斯的利益的样子,但是实际告诉俄罗斯,你将来在国际舞台上不能再提出任何条件了。俄罗斯在国际舞台的各个领域都在撤退,在许多地区都丧失了自己的影响,失去了盟友。因此许多俄罗斯专家指出,要重新思考和认真研究俄罗斯的外交战略问题。俄罗斯缺少对未来发展的战略,特别是在全球化的条件下。现在对于俄罗斯来说,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在全球化的角度下研究俄罗斯的外交战略。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抵制西方强加给俄罗斯“单极”秩序。

  普京总统上台以后,俄罗斯的形势有了一些好转。普京遇到了上述七大问题。

  • 相关推荐

【9旬院士的报告】相关文章:

关于李灿院士报告汇总06-08

听黄旭华院士报告有感范例06-18

学习马祖光院士感想06-01

马祖光院士学后感04-25

2019年9月中旬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范文07-14

院士工作站年度工作计划07-30

2019年9月中旬中学教师岗位培训工作计划范文07-14

班委会九月中旬工作计划范文06-11

2019年村委会2012年9月下旬除四害工作计划范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