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秀生培养总结

2022-06-07

关于小学数学优秀生培养总结

  篇一:小学数学优秀生培养总结

  一学年就要结束了,本班优秀生培养工作也结束了,现在做总结如下:

  一、保护优秀生的学习积极性

  优秀生的知识基础较好,思维活跃,在课堂上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积极举手发言,积极与其他学生配合。上了初中以后,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比以前多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错误。我经常给予鼓励和肯定。培养他们大胆实践,不怕出错,增强信心。

  二、鼓励学生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牛顿指出:“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我在每堂课结束前安排几分钟给学生提问题,以此激励学生不断地向老师质疑,向权威质疑,也就不断地去探索、学习、提高。

  我要求优秀的学生在质疑的同时,能大胆地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不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整理提出的问题,从而学会或引导学生提出重难点问题,提出创造性问题。这样,经过一年半载训练后,学生敢于提问了,会提问了,乐于提问了,并且学会善于把问号变为句号,又从句号中产生新的问号。

  由于课间时间有限,我教他们准备一本记录本,记录自己在课中提的和想要提的问题,记录在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记录在预习课文和课外学习中发现的问题。我用自习课或放学后专门约定的时间答疑,

  如果他们所提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我就在全班上课时讲解,并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是由谁提出,让大家向他学习。提出问题的学生得到了我的肯定,以后会更为积极。

  现在优秀生有较好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根据这一个特点,我组织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外开展提高性的自学小组,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我适当作一些指导。

  三、课余时间为优秀生作学习指导

  优秀生在学习中喜欢质疑,我用课余时间耐心地给予解答,并作学习方法指导,如:如何归纳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习迁移等。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持续,能在无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学习比课本更深的知识,自己解决疑难问题。

  四、在课堂上创造一个让学生积极思维的气氛设置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探究,鼓励优秀生解答难题。此时,我采用分小组竞赛的形式,安排优秀生做组长,发挥他们的作用。

  五、给予优秀生个别的具体指导

  优秀生每人的情况不同,学习上各有特点和长处。有的优秀生思维活跃,反应较快,但考虑问题欠周到,缺乏深度,粗心,易出错;有的优秀生较细心,善于总结归纳知识,但只局限于课本的知识,缺乏大胆质疑。我都分别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使他们扬长避短,进步更快。对个别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进行提高性的练习,强化自学能力,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潜能。

  篇二:小学优秀生培养总结

  优秀生是衡量教师水平的一把尺子,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同样我们也可以说: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从这个意义上说:优秀生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教师水平的一把尺子。并且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只有通过学生以及学生的成绩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出来。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也是教师人生价值的体现方式之一。为了让优秀生能得到更好的培养,挖掘他们最大的潜力,在本期里我对优秀生作了进一步的辅导培养,现将优秀生培养工作总结如下:

  一、了解掌握优秀生的特点

  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认真发现优秀生存在的个性特点,既“优秀生”的两重性:一方面,他们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以及各种能力比一般学生在这个年龄容易出现的毛病外,也存在着他们作为老师的“好学生”、家长的“好孩子”所特有的一些毛病。 具体说来,“优秀生”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思想比较纯正,行为举止较文明,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较强,一般没有重大的违纪现象。

  2、求知欲较旺盛,知识接受能力也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方法较科学,成绩较好。

  3、长期担任学生干部,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其它工作能力都较强,在同学中容易形成威信。

  4、课外涉及比较广泛,爱好全面,知识面较广。

  5、由于智力状况比较好,课内学习较为轻松,因而容易自满,不求上进。

  6、长期处于学生尖子的位置,比较骄傲自负,容易产生虚心。

  7、有的“优秀生”之间容易产生互相嫉妒、勾心斗角的狭隘情绪和学习上的不正当竞争。

  8、从小就处在受表扬、获荣誉、被羡慕的顺境之中,因而他们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远不及一般普通学生。

  针对以上特点,我作了相应的引导工作,一般说来,“优秀生”智商较高,即使不那么刻苦,他们的学习也会在班上名列前茅。这就往往使一些“优秀生”不求上进。引导学生立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给他们推荐伟人、名人的传记读物,让“优秀生”把自己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时代背景中认识自己的使命。“优秀生”有较强的自信心,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我们应该予以保护和发展。我们应该帮助“优秀生”超越具体的考试分数和名次,通过与其他杰出的少年英才比较,通过对自己求学过程中成功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的冷静分析,通过各种具体的课内外实践活动,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进而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另一方面,激励“优秀生”超越自我。对少数具有出类拔萃潜质的“优秀生”,我们则应理直气壮地向他们提出“追求卓越”的希望。一是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各个方面实践,以发现并发展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二是鼓励他们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战胜自我. 并不断培养优秀生的受挫心理。对“优秀生”犯错误切不可迁就,而应该严肃批评,让他们习惯于批评,包括严厉的批评甚至处分;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要多给“优秀生”创设一些品尝失败的机会——这当然不是说要有意让“优秀生”不断失败,而是引导

  “优秀生”尽可能多地在不同方面摸索、尝试,在此过程中必然会失利,而当“优秀生”对此习以为常的时候,他们就学会了坦然面对人生路上的失败、挫折和各种意想不到的打击。当然,“优秀生”的学习成绩是拔尖的,但“高分低能”的现象却不是个别的。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决不能满足于“优秀生”名列前茅的考试分数,而应有意识地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教育“优秀生”敢于让思想冲破牢笼。总之,让他们养成善于质疑、勇于否定、独立思考、积极创新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从解题时的独特方法到作文时的新颖构思,从独当一面地开展班干部工作到积极参与各类课余科技活动只要学生具备了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其创造能力锻炼的机会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

  工作在辅导过程中我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在其中也会迅速成长,而我要解决这些问题和适应学生的成长需要,就要不断了解学生,不断丰富自已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得到锻炼,得到提升,从而达到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四个方面的共赢,同时教师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中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为我进一步发展打下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篇三: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优秀生培养工作总结

  发展个性,培养特长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本学期数学优生培养工作总结如下:

  优生,并不是在一次两次考试中有好成绩,在一两次竞赛中获奖的学生,而是对一个学生素质的全面概括。衡量一个学生的素养不能仅仅用成绩来衡量,因素是各个方面的,但是,不可否认,成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应该来说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优胜的学生相比于其他学生而言表现出更好的素养,即更好的思维品质、更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反应能力。

  关于培养优生,所采取的措施

  (一)注重创新教育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尽力让每个学生都敢想、敢说、敢做;并且以自主探索式的主体实践性教育为主要依托,真诚而坦率地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其具体做法是:

  1、每节新课之前,我都组织学生自行预习课本,并对学习内容大胆地进行取舍,且针对疑惑之处,拟出一个求助学习单,以便课上提出来与老师和同学一起质疑问难、讨论研究。

  2、每隔一段时间,组织学生对老师的教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

  3、在课堂教学中,故意制造出一些错误,让学生大胆地给予指正。

  4、定期组织学生在课外收集有关资料,然后与书本知识相结合,进行分析理解,让学生在活动课上交流讨论。

  5、发动学生自办小报,让他们自己为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病症”找药方,开处方。

  6、不定期的调配学生座位,让其自由组织学习集体。

  7、定期的举行“小能人”选拔赛,并让这些“小能人”自主地走上讲台,

  与老师和同学展开合情合理的辩论。

  (二)加强参与学习的指导,培养学生参与能力。通过学生观察并亲自动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扩展了认知结构,激发了学习兴趣,发展了思维,从而使学生的参与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去学,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四)结合他们自身的性格特点,有目的地进行培养。

  1、前面已经介绍了,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有许多自身的优点,比如自尊心都比较强、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方法得当等等。那么教师在培养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这些优点进行培养。

  2、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缺点。作为数学优生,他们也都有一些像前面所介绍的诸如目空一切 、自高自大等性格上的缺陷,教师如果引导不当,结果会很严重。应及时指出其不足。使其扬长避短,更上一层楼。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多观察,多思考,结合数学优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这对我们的教学会有很大地帮助。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优秀生培养总结】相关文章:

优秀生培养的总结范文(通用5篇)09-17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阶段总结范文07-30

名师培养计划优秀范文05-04

名师培养计划优秀范文05-04

名师培养计划优秀范文05-04

名师培养计划优秀范文05-04

名师培养计划优秀范文05-04

名师培养计划优秀范文05-04

名师培养计划优秀范文05-04

名师培养计划优秀范文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