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象棋课程总结

2024-03-19

国际象棋课程总结3篇

  篇一:级索中心小学开展《国际象棋》校本课程的研究

  级索中心小学开展《国际象棋》校本课程研究 为促进的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结合创建滕州市特色学校的契机,我校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积极开展校本课程《国际象棋》的开发研究工作,并定于每周三下午为“国际象棋”兴趣班授课时间。 国际象棋被誉为智慧的体操、传统的文化、典雅的艺术。因其着法多变,趣味性强,对于开发少年儿童的智力,有很好的效果。国际象棋独到的内涵能陶冶学生情操,良好的棋风能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棋局的胜负可以使学生养成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

  国际象棋还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克服大多数独生子女及农村留守儿童交往能力差,孤僻倔强,不合群等心理缺陷有很大帮助。 为此,我校采取实践性和趣味性结合的原则注意接近学生的知识经验,寓教于乐,生动活泼。在学生的参与过程中思维得到了锻炼,铸就了积极奋发的向上精神,并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篇二:校本课程象棋实施方案

  一、 课题实施背景与基础

  棋类活动不但是一项源远流长、有益身心、易于开展、趣味浓厚、为广大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而且它集文化、科学、艺术、竞技于一体,有利于开发人的智慧,锻炼人的思维,培养人的毅力,增强竞争意识。列宁说过:“象棋是智慧的体操。”歌德说:“象棋是人类智慧的试金石。”所以,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人物都喜爱象棋,如:宋朝民族英雄文天祥酷爱下象棋,在狱中除作流芳千古的“正气歌”外,还创作了“单骑见虏”等棋局,表达自己宁死不屈的精神。当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陈毅等也喜欢下象棋,他们在戎马倥偬中从下棋中汲取营养,使自己在事业上取得辉煌的成就。

  象棋,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已经走入千家万户,成为千百万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大量事实证明,象棋是一种集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逻辑性、竞技性于一体的智力运动,它不仅有陶冶情操,锻炼意志,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下棋对人们身心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早在六十年代,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就曾提出:“琴棋书画都要会一点,要成为通才。”

  棋赛是斗智斗勇的演兵场,棋手心理状态的优劣往往影响着比赛的胜负。保有一颗平常心,一个豁达的胸怀,一分欣赏者的心态,方能无愧于每场比赛,每一寸拼搏的光阴。学校把把育人功能放在首位,培育了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和坚毅的意志力,培养了学生多谋善思、独立思考的自主意识,锻炼了学生竞技的心理承受力,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凝聚力。

  陶堰镇位于绍兴县东郊,是绍兴的东大门,可谓人杰地灵,名流荟萃,俊彦迭起,群星灿烂,明清两代在这里就孕育了大批著名人士,如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陶成章、爱国民主人士“和平老人”邵力子先生等都是名闻寰宇的越中人杰。真所谓“江南人才数陶堰,陶堰人才出浔阳”。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几经求索,几经艰辛,陶堰镇校以“学名人活动,育特色人才”为契机,扎实中国象棋教学,这份成绩已经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肯定和赞誉。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特色学校的创建,学校特色的形成、发展和提升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需要我们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坚持教育创新的理念,不断探索,不断思考。几年来,我校学生在市、地、省乃至全国级象棋比赛中均取得了好成绩,连续四年取得绍兴县少儿象棋比赛团体冠军,连续三年取得绍兴市少儿象棋比赛团体冠军。黄竹

  风同学更是在省比赛中多次夺得冠军,并于2004年获得了全国象棋比赛12岁组冠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相信不久的将来,陶堰镇校将以更加丰硕的教学成果,更加独特的个性与魅力展示名校的风采,迈上更高的台阶。

  二、课题实施内容及意义

  1、实施课题:棋中启智,枰间悟道。

  分解如下几个子课题:

  棋类教育与学校文化课题教学的最佳结合点的研究。

  学校棋类活动安排的科学性研究。

  学校棋类活动中的德育功能的研究。

  学校棋类教育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功用研究。

  2、意义

  A、棋类活动对人的智力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们选择这个课题,旨在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棋类教育,通过棋类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学习的进步、落实素质教育。

  思维是人类从事一切活动的起点,没有思维就没有行动,就没有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而象棋教学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和敏捷度。同时,也使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得到提高,这些对学生的终生学习来说是受益匪浅的。

  B、通过研究,探索学校开展棋类教育的有效途径,处理好学校棋类活动与文化课教学的关系,使其在功能上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

  列宁说过:“象棋是智慧的体操”。人类自身素质的提高,社会文明的进步,无不在于文化素质的提高。棋弈活动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促进文化课的学习。对弈时双方步数的计算,各种变化的思考与判断,都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而下棋所受到的思维训练对学生学习其他课程时解决问题的思维和学习技巧都有一定的帮助,这一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认识到。在国外,一些国家的学校通过开设象棋课程,出人意料地收到显著提高教育质量的效益。在国内,一些教育工作者也认为:下棋可使学生在复杂的棋路变化中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C、为学校开展好棋课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从教科研的高度出发,研究、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棋课教学大纲、教材,研究学校课程的设置等具体内容。

  D、研究学校以棋为媒,加强学生的思想德育工作开辟一条新路。

  “棋道虽小,棋品最尊”,通过方寸天地的拼搏,胜败各半,胜者不骄,败者不馁。下棋要讲礼节,棋风要正,这与做人一样。“棋如人生”,学生在下棋的过程中人生观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凡事要成功,都得付出努力,都要靠自己的真本事;下棋有输有赢,人生有成功有失败等等,这些道理,学生虽然不能清楚,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今后的人生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棋类教学以及课外活动中,我们始终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下棋既是一项智力运动又是一项竞技运动,要求棋手既要有良好的棋艺水平,又要有强烈的取胜欲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棋弈活动有时逆水行舟,置于死地而后生;有时一帆风顺,却一时大意而失利。在比赛中,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下好每一步棋,每一盘棋。下棋既是一项智力运动又是一项竞技运动,要求棋手既要有良好的棋艺水平,又要有强烈的取胜欲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所以培养学生下棋既可以开发智力,更可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顽强拼搏精神。

  三、课题实施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学校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棋类教育应适用系统论的观点,从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方面出发,来考虑学校棋类教育的问题,如社会需求、教师效率,学校经费的承受力等。

  2、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我们是农村中心校,但规模较小,由于它特殊的地位和特点,因此,研究过程中还有许多制约,如人力、物力、财力等,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量力而行。

  3、实践性原则。棋类活动是一项群众性的娱乐益智活动,设备要求不高,方法容易掌握。一张桌子、二只凳子、一副棋子就可摆开陈势,展开对弈,而要对学生的智力有所促进,则需要反复锻炼,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课题实施目标:

  1、研究、制订出适合本校各年级使用的棋类教学大纲、教材和活动方案。

  2、让本校学生人人学会下象棋(中国象棋或国际象棋),并培养好小棋队,为县、市等输送优秀的象棋选手。

  3、研究学校棋类活动中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育质量的功能和途径。

  五、课题实施步骤:

  (2003年8月—2003年9月)准备阶段

  (1)建立课题小组,加强宣传,统一认识,落实分工,有序展开。

  (2)写出课题实施方案,集思广益,周详论证,力求方案具体、明确、易操作。

  (3)做好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

  (2003年9月—2005年7月)实施阶段

  (4)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分工清楚,建立二月一次例会制度,加强档案工作,记好台帐,添置一定的图书、设备。

  (2005年9月—2006年1月)总结阶段

  (5)写好结题报告,接受主管部门的验收。

  六、课题实施方法和措施:

  (一)课题实施方法

  1、从一年级起,开设象棋课,三年级起增设国际象棋课。

  2、每周定一节活动课为各班的棋类活动,由活动课老师现场指导。

  3、学校成立棋类兴趣组,专人辅导,每天固定时间进行训练。

  4、运用观察法、分析法、经验总结法,对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进步进行研究总结。

  (二)措施:

  1、学校成立课题协作组,加强管理。

  2、向有经验的学校学习,各级开展棋艺交流。

  3、争取社会各界对开展棋类活动的支持,扩大经费来源,与家庭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响应。

  4、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做到本校老师人人会下中国象棋,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七、课题组织管理

  1、课题组

  组长:钱金炎

  成员:田卫东 胡鹏飞 余海波

  2、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蔡荣乔

  成员:孟彩凤 钱金炎 田卫东

  篇三:象棋班活动总结

  学年度工作将要结束了,在这一年中我较好的完成了体育教学任务和领导交付的各项工作。现在我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本学期我担任象棋兴趣辅导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遵循新课标的理念,以学生为本,带着象棋的无穷魅力走向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象棋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顺利的完成了本期的学习任务。

  本期的学习重点分三大块,棋谱记录、开局原理及实践活动。在各部分的教学中我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整体的教学实验当中,让学生的认知教学从实际的生活经验当中来,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的更加易于理解,同时让学生学到的是有用的棋艺,更加体会到学习象棋的乐趣,从而更加愿意去学习象棋,增加学习象棋的自信心。

  一、 关注差异

  学生无论是棋艺水平,还是学习兴趣从高到低的层次都有,那么对待不同的学生我积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不同的学生在象棋的学习上有不同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对于各层次的学生均给予关注。

  二、 改进方法

  对待差异,我积极地改进教学方法,使象棋深入到每个学生的 心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用电脑代替教学用的大棋盘,让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吸引学生。 动总结

  三、 积极参加学习

  作为象棋这一新型学科的教师,本学期我通过自学象棋棋艺知识,不断进行业务学习,积极参与到学校象棋校本课程研究中去,并把象棋做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方案。这些成绩都是过往的,我要更加努力,不断进取。

  四、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理论学习,关心时事政策,严格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尽职尽责,教书育人;同时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不歧视、挖苦他们,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牢固地树立了爱岗敬业思想。在工作中,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克服困难,与体育组的同事团结协作,积极搞好体育教学和训练,模范地履行了一名小学教师的职责和义务。

  五、刻苦钻研业务技能,努力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积极参与分院和教研组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提高了自身业务技能,有力地促进了自己的教学工作。活动课的教、学、练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俗话说: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教师的教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引导水平的体现。只有教师正确而巧妙的引导,才能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引爆”作用,实现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统一,获得教学最佳效果。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运动技能,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象棋教学,学生开始的时候什么也不会,对象棋也是知之甚少,为此我制作了象棋的课件,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向学

  生展示象棋的历史,介绍象棋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的技术,使学生很快地接受了象棋这项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加互相帮助学习的方法开展象棋的练习。多表扬多鼓励,树立他们的信心,也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课间的操场上追跑打闹的学生少了,处处都是学生练习象棋的身影。从而达到了锻炼学生身体,磨练意志,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在训练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素质能力,制定了合理有效的科学训练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狠抓队员的基本功训练,要求每个队员动作规范,从小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运用了多种多样的工作方法,保证同学良好的学习环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状况,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班级学习气氛浓厚,同学互帮互助,圆满完成活动任务。在活动中受的了老师和家长的好评。经今后还将继续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六、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我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我无愧于我心,我无悔于我的事业。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 相关推荐

【国际象棋课程总结】相关文章:

课程总结范文07-04

课程教学总结06-22

课程准备总结散文06-20

课程实施水平总结06-16

课程实践总结范文08-10

课程改革实验总结05-03

大学课程总结范文05-24

精选课程总结范文05-24

大学梦想课程的总结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