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改善计划

2020-10-06

品质改善计划

  抓住企业的核心问题“以人为本”,通过人性化的制度管理(人性化不是管理放松,而是更严格的管理,在管理制度上充分考虑人的民主权利),提高人员的技能、品质意识、工作态度,达到整体素养的提高。围绕顾客满意为中心,通过不接收不良、不制造不良、不流出不良的“三不”原则,推动整体质量体系改善。

  【重点推动的工作】

  1. 加强完成品检查人员稳定性的管理,建立系统的检查员培养的标准,提高完成品检查员的技能,防止完成品不良的流出。

  2. 推进治工具、测试工具、设备管理的标准化。

  3. 加强建立生产现场质量标准遵守的监察体制。

  4. 加强技术员的培养,提升技术员的技术能力。

  5. 改善生产的管理体制,提升班组内从干部到员工的品质意识。

  6. 整合制程中品质管控的检查记录点,提高质量信息的准确性,及时可视化质量信息,建立完善的质量分析改善体系。

  7. 深入推进 ISO 质量体系,建立物品流通、异常反馈、信息沟通的

  质量管理体制。

  8. 加强样品加工的管控,100%保证样品加工的质量和交货速度。

  9. 加强关键设备(SMT、固晶)物料上机的准确性,100%杜绝物料使用错误。

  10.建立各工序物料数量的管控体制,加强对物料的掉落、遗失、破碎等不良管控意识

  【具体实施的改善内容】

  加强完成品检查人员稳定性的管理,建立系统的检查员培养的标准,提高完成品检

  查员的技能,防止完成品不良的流出。

  ①按照 40 万/日的产能配置 8 名检查员,保证检查员工作稳定性,减少新员工作业。(已实施)

  ②配置组长 1 人,做相关的工作安排和物料的分配等物流员和机动的工作,减少检查人员的工作时间的走动,提高检查作业的专心度。(已实施)

  ③实施检查+包装作业分开化,简化单一作业员工作的复杂化。(筹划中)

  ④汇总所有加工机种的检查标准,整理清晰的检查包装标准汇总表揭示于各个作业台。(已实施)

  ⑤编制系统全面的检查员教育资料,加快新员工熟练掌握检查标准的时间。(进行中)

  ⑥实施 OQC 按照 AQL=0.65 的抽样检查标准。(已实施)

  ⑦加强检查现场 5S 的管理,彻底实施物料的“三定”(定物、定位、定量)管理。

  推进治工具、测试工具、设备管理的标准化。

  ①产品加工使用的钢网、刮胶模、设备夹具等治工具统一工程科请购,指定加工要求,并统一采购回来接收的验证实施。(已实施)

  ②设计制作标准的测试架,规范测试机的构造、布线等,减少测试的震动、信号干扰等,减低产品误测。(进行中)

  ③细分各种设备的重点管控参数,指定具体的 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点检标准,实施工作前的重点参数点检。(筹划中)

  加强建立生产现场质量标准遵守的监察体制。

  ①实施巡检员对生产过程中 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标准作业程序)分时间段巡查(1 次/2H)。(已实施)

  ②实施 QE 对生产现场的问题监察和巡检员巡查 SOP 问题的汇总(1 次/周)。(筹划中)

  ③监督生产部责任人对 SOP 监察问题点的改善及改善效果确认,纳入对现场的.考核管理中。(筹划中)

  加强技术员的培养,提升技术员的技术能力。

  ①由工程科技术核心人员建立各种设备操作系统的培训资料,进行技术员培训。

  ②实施定期的技术员培训(1 次/月)及技术能力“比赛”(1 次/季度),建立技术员学习的兴趣。

  ③制定技术等级级别标准,根据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确定技术员的不同级别,并设定不同级别的薪资水平。

  ④对于技术关键人员,做技术的外部培训。

  改善生产的管理体制,提升班组内从干部到员工的品质意识。 ①设定班组内品质管理的担当责任人,推动全员的品质意识提升。 ②定期实施基层干部的品质管理培训和品质意识培训(1 次/季度)。 ③班组实施作业品质监管机制,固定各工序、各工位的担当责任人,增加各工序内的作业标示,统计每个人作业品质状况,进行作业品质比较。

  ④增强生产资源统计的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更合理、准确的编排生产计划和出货计划,稳定生产流通。

  ⑤定期实施品质定例会(1 次/月),汇总所有品质问题点,并提出改善方法(管理者禁止只提要求)。

  整合制程中品质管控的检查记录点,提高质量信息的准确性,及时可视化质量信息,建立完善的质量分析改善体系。

  ①整理 AOI、邦定前测、邦定后测、FQC(成品检查)、OQC 品质管控关键检查岗位的关键记录点的记录报表。

  ②由品保部保管品质记录表,并进行品质记录表的统计、汇总、数据分析等。

  ③设定公司品质日报的格式,内容包括 AOI、邦定前测、邦定后测、FQC、OQC 品质汇总数据,以及重点管控机种品质数据、品质问题分析对策、品质对策效果的品质日报表,每天配送公司管理层及基层管

  理的干部。

  ④建立品质信息的揭示板,公布并推移图方式进行品质状况的揭示。 ⑤建立品质异常改善和品质意识宣传的揭示板,指定专人维护,并做及时和定期持续的更新工作。

  深入推进 ISO 质量体系,建立物品流通、异常反馈、信息沟通的质量管理体制。

  ①深入审核 ISO9000 体系文件,彻底实施程序文件中所规定的内容,这个需要各个部门和最高管理者的配合,一切按照体系文件的要求运作程序文件。

  ②规范工艺文件和现场作业指导书的管理,全员重视标准文件的重要性。

  ③围绕着公司的体系文件(一、二级文件)详细认真的规划整个公司内各个部门的各个管理细节运作方式,完善部门间的管理制度相关的三级文件,并彻底的实施好,这是得到 ISO9000 认证后真正能够实施并推动公司发展的重要管理。

  ④建立物品流通的管理制度,明确规定领料、投料、工序间流动、标示、加工等具体的操作流程方法和重点要规定的相关品质保证注意事项。

  ⑤制定品质异常的管理制度,内容包含所有异常的监定标准、异常的发出单位、异常的联络方式、异常的对应方式和 8D (Eight-Disciplines)报告的标准格式等,彻底管控制程中的品质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