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教学反思

2022-05-14

过河教学反思三则

  篇一:过河教学反思

  课标中对低年级识字教学实施的建议是这样写的: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课标中同时也提示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理念,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体验,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教学手段应形象、直观、多样。这是我在备课之前、备课之中一直在反复思考的点。

  在理解本课难点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故事里蕴含的道理,而是让他们先各抒己见,然后再统一认识,这样既重视了孩子们的能动性,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也很有好处。在解决课后问题时,(小马从磨坊回来后会对他们说什么?)我让学生直接对我说,把我当成老马,我做出相应的肯定,那一刻我们彼此感觉特别亲切 。学生很喜欢结合实际的拓展部分,当他们说不到点子上时,我随机举了个例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反思今天的课堂,我最大的不足是教学环节不够紧凑,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不够简练,对个别学生的关注时间过长,造成课堂的拖沓。

  有人说:教师站得有多高,我们的学生就能看得有多远。因为,语文课我们留给学生的不仅是基础知识,更是一种对人生、对生命的思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思考者,带着我的思考,走进文本,走进学生……

  篇二:过河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过河》这一内容,教材创设了“过河”的情境。通过“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每条船限乘9人,至少需要几条船”这一问题的解决,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掌握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我在设计本课时力求将单一、枯燥的计算融入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 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这个情境图,让学生先说一说图的意思和要解答什么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看图能力及获取数学信息、提问题的能力。然后独立试做。学生会出现分步进行计算的式子。29+25=54(人)54÷9=6(条) 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时,可能会出现29+25÷9。让学生互相讨论所列算式的合理性。这样学生发生了认知冲突,由此体会到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造一个符号表示先算的部分,开放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留有大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

  在教学《过河》一课时存在这样的问题:

  一、 过分注重情境的创设,让情境创设变得形式化了,忽略了数学知识的比重。

  二、 急于求成,学生没有充分理解小括号的含义就让学生应用。

  三、 没有很好的把学生出现的错误作为教育资源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学习。学生都能明白小括号的含义,但是我通过教学觉得单从一道计算题中理解起来是不难,如5 ×(36-29),(83-35)÷6,学生都知道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可是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带小括号的综合算式就不会了。如果能利用这些错误的资源让学生动手去算一算,亲自探究自己出现的问题,自然就能更好的理解小括号了。应用起来也就不难了。

  篇三:过河教学反思

  “过河”这一课教学设计,是以新课程数学教材的基本叙述模式: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为主线来进行的。课后,回想自己曾经上过的计算课,引发出了我的一些思考:

  一、变传授知识为探索生活问题,计算题有了类似生命的意义。

  过去,我们在传统教学中,对于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由老师告知的,学生通过反复做题来遵循、记住运算的顺序,至于为什么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那学生会说:因为书上是这样规定的。在新课程标准中,数的运算的具体目标提出: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对结果进行合理的判断。正是在这种目标的指引下,现在的数学,不再是单纯的数与数之间的运算,而是变为了每一步计算都有了具体的生活情境,每一个数字,甚至每一个运算符号都有其独特的生命意义。在教学中,孩子们想解决其他小朋友提出来的问题,求“需要几条船呢?”,此时孩子们头脑中的29+25绝不仅仅是一个孤零零的算式,他们想的是需要先求出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才能把这些人每9人去乘坐一条小船,最后再求出需要几条船。学生在课堂中慢慢体会到情境中先算加法的必要性,可是在混合运算算式中,25+29÷9或者29+25÷9孩子们按照已有的知识经验就推断出应该先算除法,这样矛盾的情境就产生了。孩们就努力想办法来解决这个矛盾,他们马上想到用小括号将29+25“保护”起来,其实,这也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基础联系密切,我知道他们是有能力把这个矛盾解决,这一点我是心中有数的。还有在拓展练习中,我设计的是“剩下的树可以怎么种”的问题,孩子们意识到必须先算出现在还剩下多少棵树,才能实行怎么种树的方案,这又要先算出混合运算算式中的减法部分,那么又有了运用小括号的必要了。通过过河租船这个生活情境的设计,能清楚的看到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过程,我也更加感到:在数学教学中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应由学生通过老师设计的具体有用生活情境去自主探索、自主建构来实现的重要性。数学教学不应该仅仅是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而是应该让学生充分运用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用自己的思维去尝试解决新的问题,建构新知识体系。

  今后的教学,真的要致力于情境的创设,致力于学生的自主探索,这样的知识积累才会是鲜活而永久的。

  二、练习设计要做到让学生有闪现思维亮点的机会。

  在本课中,练习的设计,我力求做到“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练习的第1、2题比较基础,主要是由学生理解体会式题中小括号对运算顺序的改变作用,第3题我设计的“下面算式中,哪些算式中的小括号不需要使用也能保证运算顺序不变?”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参与讨论争辩,然后又在全班发表见解,目的就是要充分显示学生思维的亮点,让每个孩子积极思考。而我在这个练习的过程中也确实看到了孩子们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学生会用“反证法”来证明问题了:在(16——8)×4中,一位孩子说:“16减不了8×4的乘积,所以当然不能去掉算式中的括号啦!”还有在72+(42——6)这一题中,有一位学生进行了计算,比较了算式中有括号与无括号得数都相同,就大胆发表了“此题如果去掉括号,运算顺序改变了,而得数不变”的见解。在座的老师对他都投以赞赏的目光。还有最后拓展运用的“种树问题”这个问题很有挑战性,学生的方案很多,思维又一次达到了高潮。()个个都把算式列出来,想到黑板上来写给大家看。我想:练习的设计贴近学生的实际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兴致勃勃,对数学产生浓厚的感情,并自发地运用一些对于他们来讲比较高深的数学思想,创造一些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会有意想不到的思想上、知识上的收获。

  总之,新教材的运用,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进行,后面的“解决应用”也为教师提供了大块的创造空间,我将继续精心设计,组织好数学课堂活动,用好教材,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有用的数学,成为有创造性的小小数学家。大河之舞教学反思大海睡了教学反思大公鸡教学反思

  • 相关推荐

【过河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马过河》教学的设计06-05

《猫医生过河》教案及反思08-07

《小马过河》优秀教学设计06-21

对英语教学的反思教学反思08-15

过河小班教案04-09

过河小班教案04-09

过河小班教案04-09

过河小班教案04-09

过河小班教案04-09

过河小班教案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