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的帽子》教学反思

2022-05-07

《苏珊的帽子》教学反思

  《苏珊的帽子》教学反思

  “姚老师,我认为海伦老师的做法不好!”他这话一说,钊欣同学马上附和道:“是啊,如果是夏天,戴帽子太热了,怎么办?”

  我没料到,学生冒出这样的想法,一时不知如何引导,只好暂时顺着他们的思路继续着:“那么,你们替海伦老师想一想: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全班同学都剃光头吧,就跟苏珊一个样了!”晓宁一说,全班哄堂大笑。

  王兵更干脆了:“苏珊可以戴上假发,不就不用戴帽子了嘛,苏珊老师真是很笨啊!”

  “苏珊也可以等头发长出来了再来上课呀,那也不用戴头发了。”

  “海伦老师何不直接把苏珊的病情告诉同学们,引起大家对苏珊的同情和关心。”

  ……

  孩子们的“思维焦点”集中在苏珊戴不戴帽子的问题上。我意识到自己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了,偏离了我设计的授课意图:使孩子们通过学习这一篇课文后,懂得尊重、平等、关爱他人,保护别人的自尊。但是,孩子们有强烈的个性化思维,他们的想法总是异彩纷呈,令你措手不及。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们力求为孩子们营造开放、宽松的心理环境,引导他们以独特的视角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但是,开放并不等于放任自由,作为组织者和参与者的教师,更应考虑什么样的开放才是有价值的开放,什么样的引导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向更高、更广的层面发展。正如叶澜教授在一次讲座上提到的:“中国的教育有中国的国情,完全以西方式的“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我们‘耗不起’”。因此,“从善如流”也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当教师意识到学生的思维不愿走进我们“预设的圈套”时,要如何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如何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和调控能力,使学生走上更开阔的思维空间呢?因此,在肯定孩子们思维的同时,我也在思索着如何引导学生更深地领悟文章的意涵。也可以说,是孩子们启发了我,我灵机一动,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真聪明,替海伦老师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但是你们想一想,苏珊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课堂暂时恢复平静,同学们在思索着……

  “不幸降落到苏珊身上。当她重回学校之前,最害怕的已不是“病魔”,而是作为人的“尊严”吧!”素有“小博士”之称的晓宁同学首先发表他的高见。

  “小精灵”诗雅也若有所思地说:“我觉得苏珊同学最需要的是同学们平等的关怀,她不需要同情和怜悯!”

  我对这两位同学的发言给予充分的肯定:“是啊,苏珊虽然只是一个一年级的孩子,但她也是一个有着自己生命价值的独特的人啊!”

  “如果同学们刻意去关心问候苏珊,苏珊反而会感到难过,不开心!”

  “最精心的呵护,不是言语的安慰,不是伸手相助,而是让苏珊感到自在,感到舒服,感到被尊重。”

  • 相关推荐

【《苏珊的帽子》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苏珊的帽子》教学设计06-04

《苏珊的帽子》教学设计介绍07-17

苏珊的画教学反思09-17

语文课程《苏珊的帽子》教案06-06

音乐课《苏珊娜》教学反思08-16

苏珊的画教学设计06-27

鄂教版二年级《苏珊的帽子》的简介07-10

《苏珊安东尼》07-04

《小猪神奇的帽子》教学设计06-21

小班语言《找帽子》优秀教学设计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