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计划

2022-07-02

生态文明教育计划范本

  生态文明教育计划(范文一)

  十七、十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放在发展战略的高度。这是党中央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保护环境,教育为本。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给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带来极大威胁,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强生态文明教育,对引导人们科学地走健康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材分析:

  教材将生态文明分为广、狭两个层面来理解,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经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一个新的文明发展阶段;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是通过人和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实现的目标,而达成目标的途径则是人和环境的和谐相处,即实现人类社会的生态化。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生态文明的基本含义;牢记××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表述,以便在生活中做到灵活运用。

  能力目标:

  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联系生活实际对生态文明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分析,拓展思维,提高分析和运用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节能环保意识、绿色消费观念、使生态文明观念牢固树立。

  三、学生任务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从事观察、分析、判断、归纳、总结、畅谈、设想、讨论、汇报等活动,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活动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合作和交流,充分展示学生主性、合作性,知识的积累性及学生们“观察、操作——猜想、探索——说理(有条理地表达)”的过程,分析、讨论、畅想的基础上发表自身观点,学会说理。体现学生情感、情操及良性价值观的发展,促进学生形成科学地、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良好品质和价值观。学生通过自身对本地区的发展及生态情况的了解,积累了一定的地方性知识的活动经验。对和谐的深刻理解为探讨“生态文明”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通地分析教材材料理解什么是生态?什么是文明?什么是生态文明?

  (2)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从而畅谈自己心目中的生态文明的什么样的?自己心中的生态文明与他人的有什么异同?为什么?

  (3)通过讨论、分析与合作,让学生们将自身或小组观点进行汇报,培养其全作能力及表达、汇总能力。

  五、教学重点:

  什么样的城市才是生态文明城市?各自心目中的生态文明城市是什么样的?怎样将自己心目的生态文明城市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经历了解生态文明知识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生态文明问题的方法,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概念及形态。

  六、教学难点:

  各自心目中的生态是什么?文明是什么?生态文明是什么?自身的生态文明概念与他人的有什么异同?作样将合理的生态文明观点进行分类、汇总,将之条理化、理论化。

  引导学生掌握以下重要时政:

  17大、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了解典型事件:

  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报纸及其它途径搜集有关节能减排及建设生态文明的典型事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七、课时安排:

  (四课时左右)

  一月一课时,一月一班会讨论,期末一小结。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安排(范文二)

  今年是××市创建国家生态市的关键一年,为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关注环保、参与环保的积极性,营造和谐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我校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宣传工作,鼓励号召广大师生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入到创建工作中去,为国家生态市创建营造良好氛围。具体如下:

  一是学校成立“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实施方案。

  二是全校集会动员,多形式,多途径进行宣传教育。如开展一次国旗下讲话,进行生态文明专题宣讲和利用班会课举办主题班会,向学生普及生态创建知识和环境保护常识。

  三是举办环保主题征文。以“全校行动 绿满家园”为主题,面向全校学生和学生家长开展环保征文,引导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关注环境问题,营造全民环保的浓厚氛围。

  四是开展精彩纷呈的主题教育活动。以“全民行动,绿满××”为主题,出一期环保板,举办报绘画书法竞赛作品展、环保卫士现场绘画、环保志愿者现场注册登记等活动,大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提升全校师生环保意识。

  五是组织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向家长发出环保倡议书。

  通过上述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希望我校全体师生员工和部分学生家长环保意识得到增强,并收到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效。一是师生员工环保意识增强,人人都能从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角度出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保护地球环境,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二是形式多样宣传,在学校和社会营造了浓郁的环保氛围。尤其的通过在社会上涮固定环保标语,办环保宣传专栏,组织学生和学生家长参与环保知识竞赛和环保主题征文,较好地引起了社会公众对环保问题的重视,营造了全民环保的浓郁氛围。三是在精彩纷呈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在全校学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环保小卫士,爱护花草树木,构建绿色校园,和谐家园已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共识和自觉行为。四是在学生环保绘画、知识竞赛、主题征文活动中,一批优秀作品和优秀学生受到学校和上级相关部门表彰,学生的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热情进一步高涨。五是通过活动,低碳意识,低碳生活已经进入学校教师员工的日常生活,植树造林,栽花种草,节电、节水、节油、节气,减少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学校师生生活的自觉行为。教师步行上班和骑自行车上班成为学校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 相关推荐

【生态文明教育计划】相关文章:

构建生态文明家园的工作小结06-14

全力打造文明生态镇总结范文08-06

生态文明区创建完善的工作计划07-29

乡镇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自查总结08-01

街道创建文明生态村实施计划07-06

健康教育计划09-20

环境教育计划07-09

交通职工的教育计划04-05

交通职工的教育计划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