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第1课时教学设计

2022-06-26

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文简介: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第五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童话故事,故事有2个主人公,一个叫“陶罐”,另外一个叫“铁罐”,请同学们拿出手来跟老师一起写一写,陶字是要求我们会写的生字 。(板书:陶罐和铁罐。边写边讲解:陶字左边是个软耳刀,写得比较窄;右边笔画多,写的较宽些。)

  2、读题,

  师:我们一起来把课题读一遍。(齐读课题)

  3、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些什么呀?(指名说)

  师:看来你们都急切地想知道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下面让我们去读读课文。在读课文的时候,老师相信你们能做到:

  出示PPT:

  我能做到:

  1、努力把生字词读正确,努力把课文读通读顺。

  2、标出自然段

  3、读完以后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并能用这个句式试着说一说:

  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许多年过去了,陶罐 ,铁罐。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过程中指导已经读完的同学把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后出示生字、新词。

  师:刚有很多同学读完一遍课文后能继续把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这样的读书习惯很好。下面请看看大屏幕,这些生字词语你会读吗?

  2、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陶罐 奚落 懦弱 谦虚 争辩 恼怒 羞耻 流逝 宫殿 掘开 朴素 和睦相处 相提并论

  (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齐读,提示“和睦相处”是多音字。

  (3)小老师带读,正音,齐读。

  (生自由准备——指名5、6组的三号小老师领读——生齐读2遍),其中“和睦相处”学生读的正确时也点一下是“多音字”。

  3、生字词语都认识了,那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出示: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许多年过去了,陶罐 ,铁罐。

  (先跟小组内的同学讲讲)——指名说8、9组的2号说,追问,铁罐哪里去了? ***补充小资料袋:关于铁罐氧化作用的科学道理。

  4、整体感知

  师追问:初读课文你就能讲出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很了不起,那故事中的2个主人公到底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铁罐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平和)如果一个讲到铁罐,让另外一个人讲陶罐。

  师:其他同学是不是也跟他们有同样的感受呢?(是)那你们是从哪里感受到铁罐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呢?让我们先仔仔细细地读读1-9自然段,读完以后把你感受很深的地方划下来,划下来后再好好读读,体会体会。

  (师巡视后)

  (过渡)师:小朋友们自学的真认真,老师看见很多小组都有了自己的发现和体会。我们先不着急讲,比比谁能把心中体会到的用朗读体现出来。

  三、学习课文2——9自然段

  1、抓住人物“神态语气”体会,以读代讲,以读促讲

  师:首先我们来看这部分对话。

  PPT出示第一部分对话: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这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变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第一次练读(直接读对话)

  (1) 小组内同学1、3选铁罐,2、4选陶罐角色,自由练习该怎么读。

  (2) 指名分角色读

  师:谁愿意来读“铁罐”?谁愿意来读“陶罐”?其他同学仔细听,做做小老师一会来评评他们读的怎么样?(哪一组的1号和哪一组的2号,另一组的3号和另一组的4号读)

  (3) 评价

  师:你们先别急着坐下,听听同学们对你们的评价。(其他同学评)

  **(如果读的好的,那就追问读的同学)

  师:老师也和同学有同样的感受,你读的太好了。刚才我看到你一脸瞧不起他的样子,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啊?(学生回答后教师过渡到“神态”)

  **(如果读的不好的,那就追问评价的同学)

  师:那你认为应该怎样读?(学生回答后教师也过渡到“神态”)

  (转向读的同学)师:如果在朗读时,能注意到角色的神态和语气,会读的更好。

  (4) 找神态体会

  师:那铁罐和陶罐在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请你马上默读一下这些对话,在书上把他们说话时描写神态语气的词语,就是他们怎么说的圈出来,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

  (交流)师:你们找到了哪些词呢?在4人小组交流下。

  师:首先来看陶罐,他说话时的神态语气是怎样的呀?(谦虚)是啊,你看看陶罐说的这句话,你从哪里能感受到他很谦虚?(称呼上)是啊,再看看铁罐对他的称呼呢?(真是太骄傲了,没礼貌)所以这里铁罐说话时的神态是“傲慢”,谁来读读这两句对话?(指名2人读)你还找到了铁罐说话时的哪些神态和语气?(更加轻蔑)轻蔑是怎样的,你能来做个动作吗?(学生做表情动作)你们看到他刚怎样做的?(眼睛眯起来,抬起来,下巴还往上翘)好,谁来用更加轻蔑的神气读读铁罐说的这句话?(指名几个同学读句子)还有吗?(恼怒)恼怒就是说他(很生气了,越来越骄傲)铁罐为什么会越来越生气呢?(因为陶罐在争辩)陶罐要争辩些什么?(他不是懦弱??)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陶罐还想继续说下去)会说些什么呢?(自己读读,想想——指名说)但是铁罐容许他争辩吗?(不)哪里看出来的?(铁罐打断他说的话)所以这里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的快一点,硬一点。(指名2人来读这两句对话)读了对话,奚落这个词语意思知道了吗?(用很尖刻、很难听的话,去嘲笑、讽刺别人)相提并论呢?(两样东西好坏差不多,可以放在一起比较)

  师:有了这样的理解和体会,相信你们能读的更好。

  第2次推荐读(直接读对话)

  (1)再小组内分角色练读,要读出铁罐和陶罐不同的神态和语气,你还可以加上一些眼神和动作。

  (2)推荐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来推荐一位同学读铁罐,一位同学读陶罐。到台上来读,表演读,其他同学同样要听仔细,一会来点评。

  (3)评价(估计读的好)如果读的不好,老师范读

  师:你们读的真不错,真是活灵活现的陶罐和铁罐。是啊,只要抓住人物的不同神态和语气,会让我们的体会更加深刻,如果再加上点眼神动作,会让我们的朗读更绘声绘色!

  第3次展示读(直接读对话)

  师:下面1、3、5、7组做铁罐,2、4、6、8组做陶罐,分角色来读这部分对话。

  2、想象神态朗读

  出示余下的对话: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1)师:这部分对话又该怎么读呢?但是这里并没有写出陶罐和铁罐的神态,你能不能想象一下陶罐和铁罐当时说话的神态吗?

  出示:“陶罐()地说”(心平气和、温和、平静、好言好语等)

  “铁罐()地说”(歇斯底里、怒不可遏、暴跳如雷等)

  在书本上写写,读读

  (2)指名2名同学分别说说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说好后读一读。

  (3)同桌两人,也分别加上神态,再来练习一遍。

  3、全部对话练读

  师:现在我们把所有的对话连起来读一读。只要读对话部分,你想读陶罐的读陶罐,想读铁罐的读铁罐,如果都想读的,那就都读吧。(全班练读)

  4、整体感悟

  师:刚才大家从铁罐和陶罐的对话中读懂并体会了铁罐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平和,下面请大家再默读这些对话,想想想你又能发现些什么?你是否又明白了什么呢?

  • 相关推荐

【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第1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报告(通用15篇)08-10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8篇)07-25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0篇)08-24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11-10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精选12篇)10-26

白鹅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9篇)07-21

《黄继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5篇)02-21

三年级上册《文具店》教学设计(精选12篇)11-30

三年级上册《瀑布》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11-21

《牛和鹅》第一课时教学反思及评价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