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马语文教案设计

2022-06-18

赛马语文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二胡曲《赛马》是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六册的聆听内容,黄海怀作曲。该曲描写了我国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热闹而欢快的局面,表示了他们对草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

  乐曲由三个局部组成,第一段音乐热烈豪放,强有力的和点四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显得轻快而有力,仿佛是矫健的骑手随着动身的号令,如离弦之箭,疾驰而飞出,骑手们你追我赶,出现出一派紧张、热烈的气氛。

  乐曲第二段以内蒙古民歌《红旗》为主题,旋律悠扬、柔美,歌唱性很强;这一主题旋律第一次反复时在演奏技巧上加以变化,富有节奏感;第二次反复时由伴奏乐器奏主旋律,而独奏乐器二胡用指拨弦为主旋律伴奏,表示了内蒙古草原上骑手勇敢、豪放的性格。

  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使赛马的欢腾局面又一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同学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敢于大胆地创编,对专注聆听音乐已有较好的习惯。但音乐视野不宽,对民族音乐的体验感受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战略

  根据同学活泼好动的身心特点,我采用律动、模仿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以生动活泼的打击乐伴奏形式协助同学感受二胡曲《赛马》。针对同学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采用图谱进行直观教学,协助同学更好地感受音乐。

  另外,针对同学音乐视野窄,对民族音乐的体验感受缺乏的弱点,通过观看二胡演奏家扮演的短片,使他们更加热爱民族音乐。

  四、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赛马》所表示的意境和情趣,激发对草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知识目标:感知不同的音乐段落并熟悉主题旋律。

  3、能力目标:在律动、模仿与创编伴奏中,培养表示能力、创作能力、合作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不同乐段所表示的意境和情趣。

  难点: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六、教学准备

  图谱、打击乐器、音响、多媒体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学环节

  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媒体设计

  意图

  (1)

  准备阶段

  初听感受

  播放《赛马》

  师:你觉得这首曲子音乐情绪怎样?这种情绪表示了什么样的情景?

  听音乐自由律动入室。

  同学回答

  播全曲

  板书题目

  播视频

  初听音乐时的自由体态律动,可以协助同学轻松地感受音乐,

  联想情境。

  恰当地利用视频手段创设情境,生动形象地引导同学打开文化视野,并在观察、表述、模仿中激活旧知识,顺畅地进入新课。

  情景引入

  师:这首曲子是作曲家黄海怀创作的二胡独奏曲《赛马》。(板书)

  师:让我们快快走进草原,一起参与那达慕盛会。(播视频)

  师:你们觉得哪一个局面最令人紧张激动?

  师:大家一起来模仿。我们来打鞭,让马跑得更快。

  师:刚才短片里,一群马你追我赶、马蹄是怎么飞奔的?

  师:除了赛马,蒙古族人民还用什么方式庆祝那达慕盛会?

  师:人们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盛会。让我们也来模仿一下吧。(师哼旋律)

  同学读曲名。

  同学观看录像。

  同学回答

  同学模仿赛马

  同学回答

  同学模仿舞蹈动作

  (2)展开阶段感受乐段

  师:现在完整地听一遍,请你们边听边用手指把乐段表示出来。(播放《赛马》)

  师:你们认为《赛马》有几个乐段?

  师:你们分的乐段各不相同,但你们的第一乐段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同学聆听、律动,用手指表示乐段。

  同学回答。

  播全曲

  完整复听感受乐段,让同学更为专注地感受音乐形象的变化。

  分段聆听

  师:我的感受和你们一样。(板书A主题)这一段紧张而又热烈的音乐就是A段。

  师:你们听老师唱一唱旋律。请你们跟着我一起唱旋律。

  师:我们再听A段,请你们把赛马的动作表示出来,听到前奏就做好准备。(播放A段)

  师:你们听到打击乐器伴奏的声音吗?是什么乐器?表示了什么?

  师:请你们用手模仿双响筒。双响筒有两个不同的声音,所以模仿马蹄声特别好听。

  师:我们以前探索过身边的哪些物体作打击乐器?

  师:今天,请你们再用这两种乐器找出两种声音来模仿马蹄声。

  师:除了双响筒,还有什么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表示了什么?

  师:我请这一行的同学上来拿串铃,请你们看着指挥,全班同学一起来合奏,

  师:这一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板书:A段:热烈豪放)

  师:请你们带着热烈豪放的情绪来合作扮演。请这边同学伴奏,这边扮演。

  (播放A段+B1段)

  同学哼唱主题旋律。

  同学边听边律动。

  同学回答

  同学模仿

  同学回答

  同学探索。

  同学回答

  同学边哼唱边伴奏。

  同学回答。

  同学合作扮演。

  图谱

  A

  播A段

  小乐器等

  板书

  A情绪

  播A段

  在分段细听音乐时,运用体态律动和小乐器伴奏,更充沛地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发明力、表示力。

  师:从刚才的动作看出,你们感受到了音乐的变化,音乐情绪变得怎样了?(播放B段)

  师:音乐变得优美,有歌舞的感觉。(板书B主题)这就是B段的主题旋律。

  师:你们能不能用优美的蒙古舞动作来扮演。

  师:请你们边听边唱旋律,B主题出现了几遍?(播放B段)

  同学聆听并回答。

  同学哼唱B主题旋律。

  同学回答并扮演。

  小指挥带领大家边听边哼旋律,并用手指表示。

  播B段

  图谱

  B

  播B段

  师:第二遍有什么不同?

  师:顿挫的感觉,你的动作可以怎样变化?

  师:请你们两人相对,做硬肩的动作。

  师:把第一遍和第二遍连起来扮演一次。(播放B1+B2)

  师:请欣赏演奏家的扮演,看看第三遍二胡是怎么演奏的?(播视频)

  师:这种演奏叫拨弦。你觉得二胡在模仿什么声音?

  师:这种马蹄声是很激烈的,还是轻松、得意的?请你们用身体小乐队来模仿马蹄声。(请?列同学扮演)

  师;在二胡拨弦的同时,主旋律是什么乐器在演奏?(请?列同学扮演)

  师:请你们合作扮演。(播放B段)

  (板书:B段:优美、歌唱性地)

  同学回答。

  同学回忆并扮演。

  同学哼唱并扮演。

  同学扮演,注意聆听。

  同学观看后回答

  同学读拨弦;想象马蹄声。

  同学回答,分列扮演。

  同学回答,分列扮演。

  同学边哼唱边扮演。

  播视频

  播B段

  板书

  B情绪

  图谱、视频与律动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协助同学更为细致地聆听音乐,表示音乐,层层深入地达到了音乐的审美核心。

  师:听最后一个乐段。(播放A′段)它的音乐情绪和哪一段很相似?

  师:你们的感受很棒!这一段又回到了激烈的赛马局面。

  (板书A′段)(板书: A′段:热烈豪放)

  师:结尾局部有什么特别的声音?表示了什么?

  师:音乐结束时,请你摆出最特别的蒙古舞造型。

  师:我很欣赏把曲子分成?段?段的同学,你们是不是把B段分开了?

  师:B段的不同变化都听出来了。但由于主旋律没有变,还是合成一个大段。所以这首曲子分成了三个乐段。

  同学聆听并回答。

  同学回答。

  同学回答并模仿马的撕鸣动作。

  同学扮演,

  同学回答。

  播

  A′

  段

  当乐曲回到第一乐段情绪时,引导同学感受变化,创新扮演。

  (3)

  形

  成

  阶

  段

  完整表示

  师:现在,我们把全曲完整地扮演一次。

  (播放全曲)

  弹性环节

  【师:我们来领略演奏家的风采。(播课件)】

  同学合作,完整表示。

  【聆听音乐并模仿扮演。】

  播全曲

  播

  课件

  完整表示,师生分享扮演胜利的愉悦。【通过观看短片,加深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了解。】

  (4)结束阶段

  小结出室

  师:同学们,今天的学习开心吗?说说你的收获吧!

  师:《赛马》的确是一首很美的音乐。其实,我们的民族音乐真的很有魅力,今后我们还有更多的学习机会的。

  同学畅所欲言。

  播全曲

  采访式小结,让同学畅谈收获。

  引导同学对民族音乐的关注,激发同学对生活的热爱。

  师生道别。

  随音乐自由律动出室。

  • 相关推荐

【赛马语文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设计:画(精选7篇)10-20

《识字4》语文教案设计(通用8篇)10-14

《宿建德江》教案设计09-12

《春晓》教案设计(精选14篇)02-14

风的观测教案设计参考04-20

《文具小超市》的教案设计04-19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麻雀教案设计(通用13篇)11-03

《蒹葭》教案设计(精选9篇)07-04

《光的色散》教案设计(精选6篇)08-24

不求甚解优秀教案设计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