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明——筷子》教学反思

2024-06-29

《东方文明——筷子》教学反思

  ──观摩黄燕老师执教《东方文明——筷子》一课有感

  人民教育出版社 陈先云

  看了香港黄燕老师执教的《东方文明——筷子》这节课,让我生发了一点思考,现把自己的听课感受写下来,以期与大家分享。

  1.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在分组讨论之前,黄老师提醒并张贴分组讨论的原则:朗读课文;圈出关键词;组织(脑图中的字句);记录;汇报。这一原则既体现了分组讨论的整个学习过程,渗透了学习的方法,又简明扼要地点明了学习的要求,将学习要求与学习方法融为一体。接着,师生共同学习课文第一段内容,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关键词,怎么组织段落大意,怎么记录,怎么汇报,进一步阐释讨论的几项原则,将概念转化为可供操作的学习方法。

  这是一篇说明文,黄老师根据说明文的文体特点,传授了一些说明文的知识和学习说明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第一段中的关键词,概括出第一段的段落大意:谜语前半部分说明筷子的外表,后半部分说明其功用,进而概括为外表及功用,并用作业纸把第一段的段意张贴在脑图上。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能够迁移与运用,举一反三。这一教学环节实际上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怎样学习,先扶着走一程,再让学生自己走,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没有错,关键的是老师们在落实这一理念的过程中忽略了自身的主导作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老师的帮、扶作用十分重要,也是不可或缺的。可喜的是,近年来老师们已经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了。但是,学习方法的传授,要防止概念化、形式化,更要防止贴标签。

  2.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凭借脑图,概括课文其他五个自然段的内容主旨,以训练学生概括段落大意,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四年级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有点儿偏长、偏难。长课文怎么教短,难课文怎么教浅,大家一直比较关注,可以从黄老师的课中获得一些启示。黄老师的教学设计较为巧妙,在讲解第一段的基础上,没有一段一段地讲下去,而是把学生分成七组,分发作业纸,每小组学习一段或两段内容,把小组学习所得直接写在作业纸上。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并选择学习内容,节省了教学时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第一段内容,已经获得了说明文学习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很容易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迁移、运用,从而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 相关推荐

【《东方文明——筷子》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On the farm》的教学反思02-27

seasons教学反思01-17

《大海》教学反思02-26

新诗教学反思03-19

《母鸡》教学及反思02-18

新诗教学反思03-19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03-19

岳飞教学反思03-19

赵州桥教学反思03-19

《格子》的教学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