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兰兑斯人生教案

2022-06-14

勃兰兑斯人生教案

  人生是什么呢,我们每一个人也许都会面对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在学习本文的时候,要揣摩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才能够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

  关于本文作者

  勃兰兑斯 (1842-1927),丹麦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出生于犹太血统的商人家庭。大学毕业后,到欧洲各地旅行。1871年回国在哥本哈根大学任教,讲授《十九世纪文学主流》。1890年出版此书,轰动了丹麦思想界。重要著作还有1888年发表的《波兰印象记》和《俄国印象记》等。

  一、掌握如下字词

  1、为下列加红的字注音。

  瞭望( )攫取( )鲑鱼( )停滞( )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攫取:掠夺

  臆测:主观的推测

  馈赠:赠送

  3、词语积累。

  陷阱 臆测 乐此不疲 粉身碎骨

  二、课文内容分析

  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者在文章中以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为喻,从不同的角度、视野,描述了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表达了作者对人的生命本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题解,也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爱,以及让人生过得更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

  2、如何划分本文的层次结构。

  本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4段),描述人类攀登高塔的情景,说明人类生命的表现形式虽然千差万别,但是也有共同性和必然性。

  第二部分(5-6段),描述一些人深入地挖掘、探寻地下坑道的情景,表现他们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

  第三部分(7段),描述一些人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取,他们攫取更多的土地,征服更多的人。

  第四部分(8-9段),描述一些在一种工场中劳动的人们,表现他们的刻苦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3、在课文第二段中有这样一句话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如何理解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

  往上走,意味着年龄的增长,年龄越大,经历的事情就会越多,后来发生的事情和已前的事情看起来似曾相识。

  4、课文第四段说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如何理解这一句话?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很多方面都会改变,但是性格、志趣和品质总是很难或者很少改变的。这里的精神应该指性格一类的东西。

  5、挖掘坑道、征服广阔领域、在工场劳作的三种人各是什么样的人?同学们希望自己成为哪一类人呢?

  挖掘坑道的人是指从事研究工作,进行较为抽象的脑力劳动的人。

  征服广阔领域的人是指军事家和政治家等。

  在工场劳作的人是指技术工人、设计师和发明家等。

  同学们不管自己成为哪一类人,关键要使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

  三、问题思考

  1、作者在文章中把人生比作攀登高塔,冰心在《谈生命》一文中,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树,同学们认为人生像什么呢?请谈谈自己的感想,和其它同学交流一下。

  • 相关推荐

【勃兰兑斯人生教案】相关文章:

关于普罗米修斯的课后感悟(精选15篇)04-13

《人生的境界》高中语文教案(通用6篇)11-17

《zcs》教学教案04-21

《社戏》鲁迅教案02-22

《惊蛰》教案示例02-26

关于《军神》的教案04-13

灌篮高手教案05-09

《大雪过后》教案范文12-07

《含羞草》的教案04-15

长城的教案(精选12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