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导学案及答案

2022-06-13

三峡导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 】

  1、疏通文言字、词、句,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2、品析课文,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

  3、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清幽秀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充分预习课文,圈画出三峡美景的句子。

  2、自查工具书,认记字词,疏通课文大意。

  3、要充分预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勾画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语句,自主进行解释和翻译。

  4、认真研究导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知识链接】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诼州市)人,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卒于关中(今陕西临漳)。郦道元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祖父、父亲曾多年为官。郦道元成年之后,也多次出任中央和地方官吏,到过很多地方。郦道元做官期间,执法严格,办事果断,对各种违法行为予以严加惩处,因此触犯了一些地方豪强和皇亲国戚,后遭皇室暗算而死。

  【自主学习】

  1、请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阙( ) 叠嶂( ) 曦( )月 襄( )陵 沿溯( ) 素湍( ) 绝巘( ) 飞漱( ) 长啸( ) 属( )引 哀转( )

  2、再请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的意思,给下列句子用斜横线划分节奏。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自( )三峡七百里中 自( )非亭午( )夜分( ) 不见曦( )月

  至于夏水襄( )陵 沿( )溯( )阻绝 或( )王命急宣 清荣( )峻茂 哀转( )久绝 属( )引( )凄异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4、解释下列加横线的通假字: 略无阙处( )

  5、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词语

  自三峡七百里中 ( ) 沿溯阻绝 ( )

  自非亭午夜分 ( ) 绝山献多生怪柏( )

  并自为其名 ( ) 哀转久绝 (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佛印绝类弥勒 ( )

  属引凄异 ( )

  良多趣味 ( ) 神情与苏黄不属(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6、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②素湍绿潭。

  ③回清倒影。 ④晴初霜旦。

  7、翻译全文,(用一篇本子纸翻译附在后面)

  【合作探究】

  1.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的?

  2.文中用了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三峡的山和水的?

  3.作者运用哪些语句来描写三峡春冬的景色的?观察角度有何不同?

  4.作者描绘三峡秋天的景象时选取了怎样的时间和事物?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其特点。

  5.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课文小结:

  【自主练习

  三 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良多趣味 (2) 林寒涧肃 (3)属引凄异 (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

  3.填空: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4.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答案:

  【自主学习】

  2、再请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的意思,给下列句子用斜横线划分节奏。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合作探究】

  1.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的?

  文中描写了三峡的山、夏水、春冬景色、秋天景象。

  2.文中用了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三峡的山和水的?

  自三峡七百里中(长)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多)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陡、高峻)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高峻、狭窄) 铺垫 夏水的迅猛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凶险)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迅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对比

  3.作者运用哪些语句来描写三峡春冬的景色的?观察角度有何不同?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俯 视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仰 视

  白浪、绿潭、青山、花草 色彩艳丽

  “清” “荣” “峻” “茂” 一字一景

  4.作者描绘三峡秋天的景象时选取了怎样的时间和事物?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其特点。

  晴初霜旦 林、涧、猿啸、回声 悲寂、凄凉

  5.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课文小结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雄伟的崇山峻岭,有奔腾的长江黄河,有珍贵的文物古迹,有秀丽的园林风光。《三峡》是一篇很好的古代写景散文,作者描述了三峡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使我们从中受益匪浅。

  自主练习:

  1.(1)真(或实在) (2)寂静 (3)连续 (4)快

  2.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4.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 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 相关推荐

【三峡导学案及答案】相关文章:

《孔乙己》导学案(精选6篇)12-14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通用12篇)06-20

晏子使楚导学案设计(精选12篇)07-28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09-23

《秋天的雨》导学案范文(通用11篇)09-22

静夜思导学案参考(通用12篇)03-14

《溶液的形成》初中化学导学案(通用10篇)07-27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语文导学案(通用10篇)07-19

关于导生工作的总结(通用13篇)08-02

语文《挑山工》教学学案设计(精选9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