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礼貌教学反思

2022-06-13

谈礼貌教学反思

  《谈礼貌》是一篇蕴涵着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说理性文章,作者先引用古训引出自己所要阐明的观点,然后分别列举了三个典型的古人、普通人和伟人,以礼相待的小事例。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与人交往时,以礼待人,恰当的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社会生活更加美好。在教学中,我重点完成这个教学目标——通过理解文本,让孩子明白礼貌待人的意义,并落实到行动。本文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准备比较充分,重点说说展示提升课。

  第二节课主要围绕本课的重难点展开教学:通过理解文本,让孩子明白礼貌待人的意义,并落实到实处。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先扶后放”,授生以法,让学生学会自学与合作,加大了参与度。整堂课我都在引导学生读好书、写好批注、说好话、做好人。学生理解文本并不难,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揣摩人物特点,便很快明白了故事表明的道理。难得是让“礼貌”深入孩子的内心,深切的感受到礼貌待人的重要。围绕这一难点,备课时安排了三个环节:汇报“我想读,我想评,我想说”拓宽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联系实际说说身边的事,并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交流积累与礼貌有关的名言、故事。

  正如课题中提到的“谈”,我这节课更多的是注重交流,形成对话,师生、生生之间畅所欲言,发表观点,在交流中学习知识,培养情感,得到教育。总体说来,《谈礼貌》这种说理性的文章,并不如想象中那么乏味,课堂上学生处处透着“活”字。

  在这课教学中,我重点完成两个教学目标——(一)初识议论文。(二)通过理解文本,让孩子明白礼貌待人的意义,并落实到行动。

  语文课终究不是思品课,我们只能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语文课,应该更多的是一种交流,一种对话,是双向互动,师生、生生之间畅所欲言,发表观点,在交流中学习知识,培养情感,得到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潜词造句的准确、传神,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以及在此过程中实现礼貌教育。以此来深化并践行主题。但美中不足的是:

  1、自身语言不够凝练。

  2、个别环节设计不够简练。

  3、学生的参与度是辐射到全部了,尤其是后进生,但时间上就没有把握好。

  4、没有准确地区分好一二课时应该展示的的内容,造成一二课时混乱。

  5、学生出错时应该及时纠正。

  今后还应多磨教材,教学设计多走几遍,积极地请教同年级同学科的老师,多交流,及时修改,以便取长补短!

  

  • 相关推荐

【谈礼貌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谈读书》培根10-27

教学反思大全06-24

教学反思的作用10-28

seasons教学反思04-27

《惊蛰》教学反思03-07

《登山游戏》教学反思12-20

《汉字的发展》教学反思03-09

蜗牛的秘密教学反思04-01

《永生的眼睛》教学反思05-31

《剥豆》教学反思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