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兰优秀教学设计

2022-06-13

访兰优秀教学设计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一趟,带回些野兰来培栽。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观赏,父亲并不因此而得意,反而倒有几分愠怒。以后又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着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培栽,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他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确实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经培栽,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

  “样子是似乎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欣赏它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楚楚地有着它的灵性。”

  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欣赏它的这种纯朴,后悔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却无形中就毁了它呢!

  【教学目标】

  1.在整体读文的基础上,分部分读课文,概括段意,说出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访兰过程中“我”的所见、“我”与父亲的对话,读出“野兰”和“家兰”的不同特点;对比特点,说出“野兰”与“家兰”的不同格调。

  3.紧扣“不敢”、“后悔”读出作者对“野兰”的敬仰,学习“以兰喻人”的写作方法,谈做人打算。

  【教学重点】

  访兰过程中“我”的所见,“我”与父亲的对话。

  【教学难点】

  从重点句段中读出兰的品格,明白做人道理,学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导入新课

  1.课前热身——“君子”与“小人”之辨。

  (PPT出示词语):“正人君子”、“卑鄙小人”。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学生联系实际谈生活中所见的两类人。

  (PPT出示两种人的特点):“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PPT出示君子的人生境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导入新课

  下面我向你们推荐四位君子。(PPT出示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图片。)

  揭示课题(PPT出示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介绍作者。

  引导学生从课题产生质疑:

  为什么用“访”而不用“赏”?

  “我”是如何访兰的?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打开学生话匣,认识何谓“君子”,为后文学习蓄势;质疑课题,旨在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质疑问难

  1.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自由读文。教师巡视指导。

  (ppt出示阅读要求):边读课文边勾画出“我”随父亲进山访兰所见,找出父亲说的话,找出我说的话。

  不懂的地方多读多想,可以举手提问。

  2.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文章主要内容;所见;父亲的话;我的话。

  3.分部分用不同方式读文,说出大概内容,理清线索,大胆质疑。

  ⑴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大概内容。)(PPT出示内容小结。)

  学生质疑:父亲为什么愠怒?父亲为什么不再培栽野生野长的兰草?

  ⑵抽生读第二、第三自然段:

  大概内容:访兰所见美好景物。

  ⑶分角色读4——15自然段:

  大概内容:父亲同我谈兰,比较家兰和野兰的味儿。

  ⑷PPT出示内容小结。

  4.齐读最后自然段,说出内容。(PPT出示内容)

  5.理清文章思路,进一步明确文本内容。

  (借助PPT显示的文章思路流程理清文章思路。)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是读,用读把握文本言语内容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是文本原生价值的开发。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质疑,有利于学生不断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研读课文2——15自然段

  1.“我”随父亲进山“访兰”的所见。(出示PPT图片,欣赏瀑布兰草。)

  读课文2、3自然段。(读出景物的优美,读出兰的高雅不俗。)

  (板书:野兰 清妙 仙品)

  2.父亲同“我”谈论什么?

  (野兰与家兰的特点。)

  (板书:家兰)

  3.野兰与家兰有些什么特点呢?

  ⑴家兰“好看”,野兰“清爽”。(板书:好看 清爽)

  ⑵野兰是空谷的幽物,得天地自然的原气,长山野水畔的趣姿。

  家兰是玩赏的盆景。

  (板书:空谷的幽物 玩赏的盆景)

  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理解“得天地自然的原气,长山野水畔的趣姿”,理解“空谷的幽物”。

  读课文第12自然段,读出供人玩赏的家兰的特点:叶更嫩,花更繁更大。

  ⑶家兰美得太甜太媚,为被人欣赏而生长,格调俗。

  野兰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格调不俗。

  (板书:为被人欣赏而生长 俗 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 不俗)

  4.抓住野兰与家兰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运用对比手法的写作方法。(板书:抓住特点 对比)

  5.解释父亲为什么不再带回野生野长的兰草培栽。(板书:敬仰 鄙视)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具有语文味,关键是咬文嚼字,关键在于“批文入情”。抓住我的所见反复研读,让语言文字生成具体美丽的画面;抓住野兰与家兰的特点在对话中进行对比,体会兰的格调。此环节既学习表达又为情感升华蓄势。】

  四、情感熏陶,提升人格境界

  1.齐读最后自然段。

  2.我为什么再也不敢挖野兰了?我为什么后悔毁了野兰?从中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野兰是什么情感?

  3.野兰不愧花中君子,父亲不愧教子有方。父亲用野兰教育了孩子要怎么做人。学了文章后,我们也应该懂得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了,做一个像野兰一样有格调的君子了。

  齐读出:(PPT出示)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

  4.重复:我们也应该懂得做一个像野兰一样有格调的君子了。

  再次齐读: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

  5.现在大家明白课文为什么以“访兰”为题吧?

  (板书:以兰喻人)

  【设计意图:育人,这是选这篇文章的目的;学习表达,是选文具有的言语形式。此环节让学生得意得言,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五、驻留内容,及时运用。

  1.同学们或许在不断警示自己做一个像野兰一样的人: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

  2.谈收获:表达方法方面的收获;做人方面的收获。

  2.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将如何做到:“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

  (可小练笔也可即兴交谈。)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结果在于学生驻留了什么知识以及如何运用知识。此环节学生及时说出学习收获,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学习内容的驻留;学生小练笔,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

  【板书设计】

  访兰

  清妙 仙品 清爽

  野兰 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 不俗 敬仰

  空谷的幽物

  抓住特点 对比 以兰喻人

  好看 美

  家兰 为被人的欣赏而生长 俗 鄙视

  玩赏的盆景

  • 相关推荐

【访兰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纸筒人》优秀教学设计03-01

燕子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04-28

优秀《望月》教学设计(精选7篇)08-25

《军神》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03-23

小学《图书借阅公约》的优秀教学设计04-30

《天窗》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6篇)10-17

《黄继光》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05-15

课文《军神》优秀教学设计(精选8篇)04-01

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长征》(精选18篇)02-28

语文《小露珠》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