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象与心象_教学感想
诗言志。翻开诗歌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很多优秀的诗章都以其匠心独具的意象构设传达着诗人的人生观与价值理念,描绘着诗人心灵世界的美丽风景,实现了客观物象与心灵图象(姑且就让我们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理念就称之为“心象”吧)的和谐与完美的统一。这一文学现象,中外皆然。初中语文第六册中的《外国诗两首》即是很好的一例。
两首诗作的作者都是享誉世界的诗坛巨擘。“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平淡的物象一经妙笔生花般的描绘与渲染,便升华为一个激荡人心的美丽心象,具备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莱蒙托夫是俄国文学史上继普希金之后又一位杰出诗人。《帆》以艺术的形式展示了诗人的人生理想与人生渴望。作者借助于茫茫大海中祈求风暴并与风暴海浪勇猛斗争的孤帆形象,抒发了对战斗的、奋斗的人生境界的向往。它完全可以看成诗人的人生理念与人生宣言。透过破浪前行的孤帆英姿,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年青英俊、风流潇洒、拼搏进取、生龙活虎的弄潮英雄的形象。诗人愤怒于黑暗的现实,不满足于安逸、平庸的人生,不满于风平浪静的生活;他渴盼自由,渴望奋斗的、一往无前的人生,呼唤充满激情、激昂雄浑的生命乐章。而这一份灵魂中最为壮美的风景正是在对“帆”这一客观物象的拟形绘神中“借题发挥”的。
《萤火虫》也是这样。其作者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伟大的诗人泰戈尔。
萤火虫是渺小的,但在诗人的笔下,它同太阳、月亮同样伟大。它没有因渺小而自卑,而是服从“内在的力量”——这份内在的力量当然应该是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一种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强烈渴望——认真的而充满自信的生活,为自己点灯,为自己照亮前行的路,勇敢地冲破眼前的黑暗与迷雾,勇敢地把自己微茫而富于个性的光芒洒向世界。
诗人借助于“萤火虫”这一物象,展示了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认识和思考,传达了一份深刻的生命哲理,折射了自己的人生理念与价值取向:不因为渺小而放弃生活,不因为渺小而放弃生存,不因藐小而不言奋斗,而是坚守自己的个性,自强自立,乐观自信;虽非顶天立地、光芒万丈,却也踏踏实实、实实在在。的确,对于人生而言,大部分人都不可能拥有一番惊天动地的辉煌与潇洒,而只能在平凡与平淡中抒写自己的人生篇章。然而,生命不在伟大与否,而在是否认真、快乐地生活。如何面对我们一如萤火虫一样渺小的人生,自强而自信地谱写我们的人生篇章,这首诗应该能给我们深刻的启迪。
这两首诗,于平淡与平凡的物象中浸润着浓浓的诗情与诗味,凝聚着厚重的人生与生命哲理,萦回着生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描绘客观物象时,这两首诗均挖掘并抓住了客观事物具有喻象意义的某一特征,并移情于物,对之予以简练而传神地描绘,从而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形象的诠释了自己的人生观,借之展示了一段美丽的心灵的风景。读之,我们仿佛在聆听一首自强不息的生命乐章。
- 相关推荐
【物象与心象_教学感想】相关文章:
《草原》教学感想01-15
关于绘本教学感想体会03-19
教师教学感想与体会03-19
高中历史教学感想(通用11篇)04-30
植树带来的感想03-19
《岳飞传》感想08-22
台湾旅游感想03-19
环境调查感想03-19
感想怎么写12-08
公司年会感想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