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教学反思范本
《牧童》是唐代吕岩的诗歌,传说中的“吕洞宾”就是吕岩。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关于牧童教学反思。通过牧童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尽早发现一些教学不足,比如说教学设计上出现哪些问题、课堂交流和启迪是否得当、课后训练是否到位等等,从而为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累计经验。一起来看下吧!
《牧童》是一首曲调优美、轻快的歌曲。歌词简练、生动地描绘了牧童快乐的生活。在本课中,我渗透了新的教学理念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参与音乐活动放在重要位置。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体,自己主动地去探寻、领悟时,才能使他们全身心地进入音乐,从而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力图引导学生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走进音乐,并通过参与真正地聆听音乐、领悟音乐、享受音乐,合作能力、创造力和音乐表现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牧童》一课中,我运用多种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体验美、感受美并去创造美。
一、 首先让学生感知音乐的旋律。当学生进行教学时我用的音乐就是今天要学的歌曲,让学生有个无意识印象,但这种欣赏教师是有意指导,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辅堑,而这时学生却在无意中学会倾听。用闭眼聆听美妙的旋律及富有儿童气息的动听的旁白,展开学生的想象力——音乐表现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意境?让学生把想象的美景说出来,孩子们聆听完音乐后想象的景物非常优美,还应用了许多的丰富词汇来形容美丽的风景。
二、感受歌曲节奏和韵律,在真正要学习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节奏游戏:带有律动的练习节奏,感受牧童的悠闲。这属于诱导性的欣赏,并且启发学生:“你听到歌曲的是什么情绪?你听了有什么感受?”……诱发学生联想,指导学生欣赏,从而对歌曲的情绪、节奏、表现的内容等有初步了解,同时旋律、节奏,在学生脑中有一定印象,起了熟悉旋律等作用。
三、在“寻找切分节奏中”,首先让学生说说切分节奏为歌曲增添了哪些音乐色彩。让学生明白切分节奏就是改变重音的节奏,常用于强调某几个音。给人以一种独特而摇摆的感觉,常用于幽默、诙谐和快乐的乐曲中。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切分节奏”,课堂上我带着学生进行有节奏的朗读歌词,但这样的朗读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切分音到没有什么困难,反而是第一二句的第一小节没有切分音,却容易读成有切分音。学生读的很困难。于是我让学生静静地听一句旋律唱一句歌词,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去解决节奏的困惑。当学生听琴声第二遍的时候,我惊喜地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跟着旋律唱出来。那个老是混淆的节奏不攻自破。这时候学生在学习歌曲也充满欣喜的表情。
我还设计了对比欣赏,在感受了斯洛伐克歌曲的特点后再对比欣赏中国歌曲《牧马之歌》,让学生明白牧童这个题材可以有很多的形式和体裁、每个国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四、带领学生学习合唱,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学生刚刚开始学习二部合唱,对他们来说这还是一个新事物,同时如果不具备很高的音乐素质的话,二声部很难施行.唱好合唱的两个关键:第一,是学生的听觉要既能够听到自己的声部也能听到另一个声部的歌声,另一个关键是教师要有准确的动作提示,让第二声部进入,当然学生也要知道在何处进入。并且,唱好本歌曲,学生首先对歌曲的掌握和二拍子的节奏感要好。针对本课最主要的困难我觉得在我的这节课中完成的还算可以。我觉得学生第一次接触唱成这样也算不错,他们最缺的还是练习练习多练习,再多唱几遍就会好了,这节课最主要的是让学生进行二部合唱的实践训练,在认知上并未要求,所以先给他们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实践就可以了,第二次、第三次就会好起来的。
五、以打击乐器伴奏体验创造的快乐,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选择教师给的两条节奏型中适合自己组乐器的,并谈谈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节奏型。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创编活动,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创作中。选择后让每组派一位同学给大家进行伴奏,其他参与唱歌表演,学生人人参与其中的表演,同时又营造了一种和谐融洽、生动活泼、团结协作的友善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尽情地歌唱、表演,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六、存在的不足。本节课的设计容量过大,虽然设计的内容及形式很丰富但是却不够深入,对学生的分析及教材的挖掘不够深入。另外,对学生声音的关注不够,忽略了孩子声音的控制训练,在今后的课中我将注意这些问题,更多的关注孩子声音的训练,并注重音乐课上音乐元素的感悟。
- 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牧童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On the farm》的教学反思02-27
seasons教学反思01-17
《大海》教学反思02-26
新诗教学反思03-19
《母鸡》教学及反思02-18
新诗教学反思03-19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03-19
岳飞教学反思03-19
赵州桥教学反思03-19
《格子》的教学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