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一上册地理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一上册地理说课稿 1
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我的说课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地理》七年级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两方面的内容: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七大洲和四大洋。内容联系紧密,脉络清晰,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大大降低了难度,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课本中出现的地理概念和地名比较多,但大多数是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或在日常生括中已经了解的。培养学生从图中能直接读取地理信息,概括描述,分析比较,进而独立说明,这是本节重要的教学任务。这样既巩固了以前所学地球和地图的知识,又对学生今后学习世界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本节课我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理解大陆、大洲、、半岛、岛屿、海、洋、海峡等概念,并能判别。
②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学会在地球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地球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①教学重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这是每次考试的必考内容。
②教学难点: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确定。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落实到图上一向是学生的弱项,并且七年级的学生还未掌握确定地理位置的方法以及记忆地图的方法,因此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上展开的,学生对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本节课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方位感较强,加上七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教学过程力求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各种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已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基于以上分析,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授难点,如何确定事物的地理位置。通过讲授,让学生归纳总结七大洲的地理位置。
2.读图分析法:指导学生读图析图,提取信息、总结规律。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基础,通过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的展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学生易于接受。
三、说学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方法如下
1.动手实践、合作探究法:通过学生分析海陆分布图,合作讨论海陆分布比例、及七大洲四大洋等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2.对比归纳法:通过学生对比几组海陆分布图,引导学生对比归纳海陆分布特征。通过学生读大洲大洋分布图,对比归纳出个大洲分布的位置。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综合对比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在教学过程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本课
创设“地球还是水球?”的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早已广被接受,但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却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的星球。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叫做水球。”然后组织讨论:那么到底它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
设计意图:直观生动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二)动手观察,探究新知
引导学生旋转地球仪,观察地球卫星图片,观察任何半球是陆地大,还是海洋大?最后得出结论: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的能力。并让学生体会人类的认识世界是需要不断的探究和拼搏的。
(三)观察思考,深入自学
学生读图,了解陆地和海洋的各种表现形式。教师指导学生区分不同地理概念之间的区别。
设计意图:让学生提取信息、分析资料,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这些地理概念虽然多,但都不需要背诵,只要了解其表现形式就可以。
(四)师生互动、突出重点
1、带领全班学生认识七大洲、四大洋。
2、讨论分别位于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大洲。
3、按面积大小给七大洲排名。(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4、通过填图进一步明确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和位置。设计意图:组织学生深入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五)巩固练习趣味填图。
设计意图:中学生好胜心强,用竞赛的方式,引发竞争意识,这样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六)小结本课布置作业
1、总结并记录重点难点
2、记录作业内容并做作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通过书面作业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
五、教学反馈:
本节课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为指导思想,在对教材处理中,创设教学情景,化抽象为具体,并提出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以化解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同时通过讨论、课堂练习竞赛活动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动口动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增强学生的交流合怍和分析探究能力。注意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初一上册地理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地球的运动》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人教版)《地理》第一册第一章第二节的课文,本节教材的内容有:
①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
②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③五带的划分及选学课文“四季的形成”。课文安排了三处“想一想”,两处“读一读”,一处“做一做”,还安排了11幅反映地球运动和五带划分的图片。教参建议上3课时,本节课为第1课时,讲授教材①②部分内容。
2、编排意图和前后联系
这节内容是继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之后编排的,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大小等知识,并且小学自然课中也学过了“太阳高度”、“昼夜和四季的成因”等知识。现在,对地球运动进行学习,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地理知识打下了基础。
教材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把课文分为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分别进述。应该指出的是地球绕轴自转和绕日公转是不能分割的,分开来讲是为了教学上的方便。“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一段课文,内容较简单,为了使学生能获得感性知识,教材安排了演示地球自转的小实验和一段阅读材料。“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一段课文,涉及的地球基础知识是比较多的,但这里抓住了一点,即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夹角,且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倾斜方向始终不变,然后从现象入手,得出规律。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理解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
②使学生掌握地球公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记住地轴倾斜的方向和角度,知道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及四季是如何形成的。
能力目标:
①使学生学会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地球的自转。
②使学生初步学会画一幅简单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德育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着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神。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教学难点:地球上的季节变化。
二、说教法
1、对于本课的基础知识,以学生的自学为主。
2、本课内容比较抽象,限于初一学生的思维水平,要认真贯彻加强直观性的原则。认真制作多媒体课件,变抽象为直观,变不可视为可视。在课件的使用中,给学生提出问题,以发现法巩固知识。
3、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要采用学生演示、课件播放、指导目标、教师讲述、练习体会等综合方法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4、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地球仪、自制课件等。
三、说学法
1.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
2.思:即思考,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目的。
3.记:即学生在初步了解本节知识的基础上,识记本节重点知识。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通过学生日常生活观察到的日夜交替和季节变化提问,这些是自然现象还是有神灵在主宰,引出本课内容,要求学生自学。
(二)讲授新课:
1.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
(1)地球自转含义、方向、周期:通过观察地球自转动画得出结论。
(2)提问假定地球不自转,太阳照在地球表面会出现什么现象?(昼半球、夜半球)
(3)要求学生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观察地球表面不同地点昼夜交替的情况。
(4)想一想:当我国北京午夜时,美国华盛顿是白天还是夜晚?当日本东京午夜时,英国伦敦是白天还是夜晚?
(5)读一读: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
2、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1)地球公转含义、方向、周期:通过观察地球公转动画得出结论。
(2)通过观察地球公转时的姿态的动画,得出地球公转的重要特征: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是保持66.50的夹角,而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3)演示讲解: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交角。
(4)演示讲解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得出四季变化的规律,填写表格。
(5)想一想:
①学校所在地一年之中每天正午太阳高度一样吗?什么时候较高,什么时候较低?
②学校所在地一年之中每天白昼时间一样长吗?什么时候较长,什么时候较短?
(三)总结新课: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其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产生了季节变化的现象。
(四)布置作业:
1、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和季节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对照课文中图1.17,在图1.24中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画出太阳直射的纬线,并填注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完成一幅简略的地球公转示意图。
初一上册地理说课稿 3
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主要内容: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本节课的内容位于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的第三节,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第一课时。
2、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作用。地图是一种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传递工具,在生产、生活有着极为广泛地用途。同时,地图也是地理课的第二语言,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源泉。因此,教材从联系实际出发,把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作为重点。同时,本节内容的学习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第三节的第一框“学会阅读地图”,
教材主要介绍了地图的含义,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同时还进一步介绍了比例尺的含义、公式、表示方法;判断方向的三种形式;一些常用的图例。
二、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对于本节教材内容的说明和要求:
(1)《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的相关说明:
①知识与技能: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
②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目标中对于地图”这一部分的相关说明和要求:
①学会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②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2、根据《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是:
(1)能知道地图的含义和分类。
(2)能记住比例尺的含义、公式、表示方法,能根据比例尺的公式计算两点间的实地距离。
(3)能记住判断方向的三种形式,学会在地图中判断方向。
(4)能认识常用的图例,学会在地图上区别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
三、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为:比例尺的公式、判断方向的三种形式本节课的学习难点为:运用比例尺计算两点间的实地距离
四、本节课的教法:
根据《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本节课主要运用了“阅读、观察、归纳、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地图,阅读文字资料,使学生能够从文字资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初步学会和掌握阅读、观察地图的基本的方法和技巧。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和使用地图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课程学习的方法。
五、本节课的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独学、群学”的学习方法。在“自主学习”部分,主要提倡学生采用“独学”的方式思考完成问题。在“合作探究”部分,主要采用“群学”方式,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完成问题。
六、本节课的'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从生活中应用地图的例子引入本节新课。
2、认识“学习目标”、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习什么知识。
3、自主思考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的题。全部反映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通过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完成活动题,能够充分地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在此部分,主要采用“独学”方式,要求学生以自学为主。
4、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这些题都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讲练结合的方式解决。在此部分,主要采用“群学”方式。
5、思考完成“课堂检测”部分的练习题。部分选用的练习题为课本上重点知识,这个题的设计刚刚对应了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运用比例尺公式计算两点间的实地距离”和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通过此题可以使学生具体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同时也起到检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的目的。
七、教学反思:
以上就是我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对于我今天所讲这节课的课堂教学情况,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出宝贵意见。
初一上册地理说课稿 4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是选自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四节,本节课是在学习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在地图上辨认地面上的高低起伏,初步具备较系统的地图知识,为下一章各大洲地形基本特征的学习打基础,本节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等值线,为以后其他等值线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并结合初一学生的实际,本人拟定了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地形的类型。对于“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这一标准,虽然标准中只列出了三个地形部位,但是其它的地形部位也应作为教学的要求,否则学生将不能完整地读懂等高线地形图。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指点,小组合作互动等形式,进行知识的构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养成健康的情感,积极地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一部分内容看似理论性很强,不容易进行这方面的培养,所以本人在新课的导入和课堂的练习中注意了内容的选择。
3.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等高线形态的识别及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陡缓的辨别。在几种常见的地形部位中,山峰、鞍部、陡崖都是比较容易识别的,山脊和山谷的区分较难一些,本课的难点是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
二、学情分析
“兴趣是的老师”。初一学年的学生对地理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学生已经初步具有阅读教科书的能力,并能理解一些比较浅显的问题。初中一年级学生正处于从感性认识向理性思维的过渡时期,初一学生的年龄普遍偏小,所以思维方式中,感性思维占主导作用。
三、说教法
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更是学生构建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中,我让学生伸出左手形象演示,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这样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坡、缓坡等都能一目了然。基于上述教法,需要教师准备一些教具:课件,橡皮泥,水彩,等高线示意图,等高线模型,小刀等。
四、说学法
从学习过程来看,学生所用到的学习方法,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资料搜集、展示成果等。
五、说教学程序
1.导入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新课开课前,我用电影《红河谷》里的片段进行引入。内容是:红河谷里的藏族人抓到两个勘探地形的英国人,搜查出来的就是等高线地形图,但是他们说谎说是捉蝴蝶的,藏族人真的相信他们画的是一只只蝴蝶。收留了这两个人在族里,而且还和他们成为了朋友。但这几张蝴蝶图后来却带来了英国的军队。我相信讲到这里的时候,同学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课堂上,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新课。
2.新课学习
新授课内容分成四部分,首先学习海拔和相对高度,接着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然后再学习分层设色地形图,最后是学习地形剖面图。
学生首先自学概念,并观察、分析地图。为了防止学生盲目看书,我首先提出问题,对重要语句、关键字词要认真领会,例如强调海拔的参照物是海平面。对于在自学中困难较大的学生,我会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接下来学习等高线地形图,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时间分配约二十五分钟左右,可以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首先,用课件展示等高线示意图及模型,理解概念。接着课件演示绘制过程,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通过问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如何判断海拔的高低?过渡到等高线地形图。通过课件演示等高线形态示意图,和学生按小组制作成山顶、山脊、鞍部、山谷、陡崖地形模型,自己总结各种地形的等高线地形特点。主要是想通过感知和体会,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学生观察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学生观察分析有困难时,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再结合用手来形象演示突破重点。
形象演示:让学生伸出左手,手背向上平扣在桌面上。用笔在手背上画等高线,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顶,关节凹陷的部位相当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在指头缝之间用粗的墨水描蓝了,表示水顺着山谷流下了。小指和拇指的外侧相当于陡崖。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这样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就可以一目了然了。演示时,师生共同参与。边指部位,边提问,边回答,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接着展示山体模型,指认不同部位的地形。再展示一张复杂的地形图,判读地形。指图要准确到位,问题要精妙,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以此来突破难点。
接下来学习分层设色地形图。学生参照教材的图1.42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在等高线图之间绘出不同的颜色,目的是通过学生的感知体会,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说出图中各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海拔,并且总结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着色有什么规律?
最后引出地形剖面图。学生自己得出地形剖面图能直观的表示某条线上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结论。然后通过学生切割地形剖面图,观察剖面,阅读教科书图1.43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最后通过同桌合作或小组合作完成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3.课堂小结
先由学生小结,再由我补充,给他们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内容。
4.练习
以读图题为主,以填充和绘制为辅,当堂完成,目的是检测、反馈和强化。
5.板书
本课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没有在黑板上演示板书。
初一上册地理说课稿 5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海陆的变迁》,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来展开说课:一说教材分析,二说学情分析,三说教学目标,四说教法学法,五说教学过程,六说板书设计,七说作业设计。
一、说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海陆变迁”一课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接第一节对地球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让学生明白地球表面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今天海陆的分布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只是地球发展史中的一幕。
(二)教材内容
本节教材包括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四部分内容。教材首先运用实例揭示地形的沧桑变化,指出地球表面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接着利用大陆漂移的过程、六大板块示意图及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图形象生动地演绎地球的变化。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了“大洲和大洋”,知道了七大洲四大洋分布概况和世界主要的山脉分布,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初一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意方法的运用。
三、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掌握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了解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说出世界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教材的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2)、运用板块运动理论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发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探究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初一学生特点,确定本节课的:
重点: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
难点:大陆漂移,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四、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根据我确定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年龄特征,我选择以下的教法学法:
教法:故事导入情景教学法,读图分析法,模拟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交流展示法。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讲故事辨别真伪,从而引出课题《海陆的变迁》
(二)新知探究
出示三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海陆的变化,并根据所出示的三组图片归纳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的活动,并强调人类的活动对地貌的改变非常微小。
承转:海陆在变迁曾经有人发现了吗?他是怎样发现的呢?设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魏格纳生病时的偶然发现。他发现南美洲和非洲轮廓非常吻合,魏格纳受到启发提出大陆漂移假说。接着我再播放课件点击大陆漂移的动态过程,让学生观察:
1、两亿年前的地球有几块大陆?
2、6500万年前这块大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现在地球的海陆轮廓如何?
4、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的变化趋势如何?学生通过上述活动,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基本内容。
正确的论断需要科学的依据来支持。有哪些证据能证明该假说成立?教师利用道具模拟演示,引导学生得出三个有力的证据——轮廓相似、有相似的古底层、有相同的陆地生物,证明大陆漂移说是成立的。引导学生认知魏格纳在科学探索之路,并学习他的毅力和勇气,渗透情感目标。
承转:许多地理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大陆确实在漂移。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板块构造学说。
这部分内容我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我首先指导学生分组活动,自学教材“板块的运动”框题,归纳总结板块学说的基本理论。然后让学生拿出课前备好的世界海陆分布图和描好的六大板块轮廓图,组织学生进行六大板块的剪图拼图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描、剪、拼的动手动脑的实际操作中掌握六大板块的名称及分布。最后问各小组:在“六大板块和世界火山地震图”上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学生看图交流,明确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第二步不仅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构造有关,世界上许多地理现象的形成也和板块运动有关。指导学生读课本图“红海东非大裂谷分布图”“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山分布图”,并让学生代表利用道具演示(板块相对运动拱起成山,相背运动分裂成海),引导其他学生观察并思考:
1、红海的面积为什么在不断扩大?红海是怎样形成的?
2、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
3、板块发生张裂拉伸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板块碰撞挤压地表会发生什么变化?最后让学生总结概括板块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通过多媒体课件把沧海桑田的漫长历程瞬间演示,将地表事物的静态分布和动态形成同时呈现,直观形象的帮助学生理解板块运动如何引起海陆变迁。
(三)拓展延伸
地震是怎样产生的,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地震带来的灾难及怎样逃生,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四)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我是这样这样安排的:
地球上海陆轮廓的形成和分布都是板块运动的结果,同学们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我在学生交流学习成果的基础上,指出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运用实例说明海陆变迁,知道板块学说的主要理论。
(五)巩固练习(随学随练,加强学生的记忆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条框式,简单明了,条理清楚,教师边讲解边板书便于学生巩固掌握。
七、作业设计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和基础的不同,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选做题针对学有余力并对地理感兴趣的学生。
初一上册地理说课稿 6
一、教学目标
本章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要求:
1、认识世界地区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
2、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教材在整个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我们可以把教学目标作进一步的细化,提出更具体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记住世界前六位的国家及轮廓
2、记住世界人口超亿的前十个国家
3、理解世界各国的政治及经济划分类别
4、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5、运用地图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6、用实例说出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7、能用实例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分析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得出结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图片和材料,深入了解课本知识,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尝试体验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通过识读世界政区分布图,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学会使用柱状图及扇形统计图,从而提高分析统计图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明确一个国家的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无论大小都一律平等,树立世界各国平等相处,求得共同进步与发展的观念;理解改革开放与发展国际合作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解析
这一章是七年级上册的最后一章,前四章介绍了地理基础知识,了解了世界的自然环境特征,居民与聚落的情况,但世界各地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是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的,最后一章首先介绍了世界的国家和地区,了解它们的差异,最终是要寻求更好的合作。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这一章也是为学好世界地理打好基础。
本课由国家与地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际合作三部分组成。
第一框题“国家和地区”,首先教材通过对不同国家间在面积、人口政治制度等方面进行比较,使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各国家,地区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第二框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中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是本课中让学生认识了解的重点,象边界与领土间问题一样这样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予盾与冲突的根源。
第三框题“国际合作”,这部分内容中首先学生了解到和平发展是当今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但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各国家在广泛的领域开展合作。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懂得国际的价值。
树立学生的全球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是本课的重点。
国际组织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形式,其作用是协调成员间的.活动,随着国际合作的深入国际组织的作用日益重要,但国际组织在国际中的作用,特别是联合国在国际合作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学生掌握本课内容的难点,了解中国具有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学习重点:
领土的概念;世界主要国家的分布;世界主要国际组织
四、学习难点:
国界线的划定及国界纠纷;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五、教学过程展开
[新课引入]
同学之间会不会产生矛盾?国与国之间呢?我们班有50多个同学,人数少会产生矛盾、纷争。世界这么大,有多少国家和地区?她们分布在世界的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其余各大洲。
[分组讨论]世界各国之间有什么不同?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并进一步讲解。
(板书)一、国家和地区
1、国与国的差别:
面积大小
人口多少
政治制度
经济发展程度
[投影]“世界政治地图”,你能在地图上找出面积比较大的国家吗?
(学生)学生看图,在老师的引导下一一指出面积前六位的国家。
[投影]“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轮廓图”,以上几个国家各属于哪个洲?
[提问]有面积“大”国,就会有面积“小”国。你能在世界政治地图上找出几个面积比较小的国家吗?
(学生)学生说不出,老师在投影幕上展示,并做简单介绍。
(提问)请同学们认真看“世界政治地图”,看看在俄罗斯境内那条红色的界线是什么界线?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大洲与大洲的分界线。说明俄罗斯的国土跨了亚洲、欧洲两大洲。
(提问)除俄罗斯外,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也是一国跨两洲的吗?引导学生完成书P87活动1。
(学生)
(承转)有国家就会有国界。
[提问]什么是国界线?一个国家的领土包括哪几部分?我国政府宣布的我国领海宽度为多少海里?划分国界线有什么重要意义?(自读课本后回答)
(板书)2、国界
国界是本国与邻国之间的界线。国界线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1958年,我国政府宣布的我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因此,国界确定了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管辖范围,一个国家的领土是不允许别国侵犯的。
[读图]阅读教材中“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的国界线”、“埃及和苏丹、利比亚之间的国界线”图。
[讨论]美国与加拿大,法国和西班牙,埃及和苏丹、利比亚分别是以什么划定国界的?
[归纳]美、加两国东段边界以湖泊中心为界。法国和西班牙则以比利牛斯山为界,埃及和苏丹则以纬线为界,埃及和利比亚以经线为界。还有一些国界线是根据民族、语言、宗教、历史、社会政治等原因来划定的,如我国与俄罗斯东段的边界是根据中俄双方签定的《尼布楚条约》确立下来的。一般来说,两国的陆上边界线往往设立界碑、界墙、栅栏、哨所等作为边界的标志。出示“中国与巴基斯坦国界线上的界碑”图。
[讲述]由于国界线是确定一个国家领土范围的依据,因此,边界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当极易引起国家的纠纷,甚至引发战争。
我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谈判的方法,协商解决边界争端,反对用武力和强权单方改变国界。
(承转)你知道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是哪几个国家吗?
[指导读图]读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柱状统计图。教师讲解横纵坐标的选择和基本画法,学生读出主要国家的人口数字,对照《世界政区地图》找出上述国家所在大洲,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哪个洲这些国家最多。
[教师总结]世界上,人口1亿以上的国家有10个,亚洲占6个,并且它们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对照世界人口的分布图可以看到,亚洲东部和南部正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讲述]此外,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也不一样,当今世界上主要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
[总结]目前全球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用歌诀来把握:
世界国家一百八,面积俄加中最大,
领陆领水和领空,两邦之间国界划。
政治制度分社资,多数国家不发达;
国际交往要平等,五项原则维护它。
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读图)“罗斯一家的照片”和“纳米亚的照片”,知道在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状况不一样。
(投影)埃塞俄比亚、印度、德国、美国四个国家在经济、教育、居民生活上的差异
过渡到:世界各国按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读图]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工农业总产值比较图。
[提问]这两幅图说明什么问题?
[归纳]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是发达国家的3倍多,而发展中国家的工农业产值却仅是发达国家的1/5,说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极大的差距。
(讨论)为什么发展中国家主要集中分布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二战前,广大的亚、非、拉地区是英、法、美、日等国的殖民地,长期的殖民统治,使这些地区经济无法发展。二战后,由于殖民地人民的不懈斗争,纷纷宣布独立发展本国经济。
(讨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落后的原因?
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剥削,大量资源被掠夺,导致其产品种类单一、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贫困。
⑵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不平等。
(提问)什么是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
学生讨论后,教师补充归纳: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所以人们常用一个“北”字概括发达国家的分布大势;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所以常用一个“南”字来表示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大势,因此国际上也把这种经济差异说成是“南北之差”。“南北对话”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有关经济、政治等方面共同问题的商谈;而“南南合作”则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三、国际合作
(1)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阅读材料,了解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
(3)了解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的概况;
(4)了解国际合作涉及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
[归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是不平等的。发展中国家仍受到发达国家的控制和剥削,通过“南北对话”,以达到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使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符合公平合理和互利的原则,以利于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也是发展中国家谋求共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
初一上册地理说课稿 7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一上册地理中的《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初中地理学习的基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学生认识地球的开端,它为后续学习地球仪、经纬网、地球的运动以及地图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呈现了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以及地球大小的数据等内容,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基本概况。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刚刚接触地理学科,他们对地理知识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已经对地球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这种认识较为浅显。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直观的球体概念上,对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过程以及地球大小的数据理解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相关数据。
能够运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资料、观看图片和视频等,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勇于创新的品质。
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从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相关数据。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2.教学难点
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漫长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证据。
能够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并在脑海中形成地球大小的空间概念。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基本知识以及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使学生对重点内容有清晰的理解。
2.直观演示法:利用地球仪、图片、视频等教具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建立地球形状和大小的直观形象,突破教学难点。
3.讨论法:组织学生对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证据等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法: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如计算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展示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提问学生:“你们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学生回答出地球是一个球体。然后提问:“那人类是从一开始就知道地球是球体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二)新课讲授(25分钟)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12分钟)
讲述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如天圆地方说,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了解古代人们的观点。
介绍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展示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图,重点讲解这次航行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引导学生思考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意义。
展示现代航天技术拍摄的地球照片和地球卫星云图,说明现代科技对确认地球形状的作用,让学生体会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3分钟)
利用地球仪,向学生展示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并解释为什么说地球是不规则球体。
介绍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等数据,让学生在课本上做好记录。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计算如果一个人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行走,绕赤道一周需要多长时间,通过计算加深学生对地球赤道周长数据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课堂小结(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以及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相关数据,强调重点和难点内容,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梳理。
(四)课堂练习(10分钟)
展示一些与地球形状和大小相关的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讲解。
(五)布置作业(2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知识,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通过作业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相关知识,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如在小组活动中,个别小组的学生参与度不够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小组活动的组织和引导,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同时,在讲解地球大小的数据时,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这些数据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地球大小的空间概念。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初一上册地理说课稿 8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一上册地理中的《世界的海陆分布》。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世界的海陆分布》是初中地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概况。教材首先介绍了海陆分布的比例,然后详细阐述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分布位置、轮廓特征以及洲界等内容,为学生构建了世界海陆分布的基本框架,对学生形成全球海陆分布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续学习世界地理分区、气候、居民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但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世界海陆分布这样较为抽象的地理知识,学生可能需要借助直观的图像、模型等教具来理解。同时,初一学生好奇心强、好动,喜欢参与课堂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能够在地图上识别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和位置,记住它们的名称和分布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地图、分析数据、观察地球仪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情感。
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比例和特点。
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位置和轮廓特征。
2.教学难点
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位置和空间关系,尤其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的判断。
七大洲的轮廓特征记忆和在地图上准确识别。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海陆分布的基本知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分布规律等重点内容,使学生对知识有系统的了解。
2.直观演示法:利用地球仪、世界地图、大洲大洋轮廓图等教具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建立海陆分布的空间概念,突破教学难点。
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七大洲轮廓拼图比赛、讨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特点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游戏教学法:设计一些与海陆分布相关的地理游戏,如“大洲大洋连连看”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展示一幅地球的卫星照片,提问学生:“从照片中你们看到地球表面主要是什么颜色?”引导学生回答出蓝色和褐色,然后引出地球表面是由海洋和陆地组成的,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世界的海陆分布。
(二)新课讲授(25分钟)
1.海陆分布比例(5分钟)
展示海陆面积比例图,向学生介绍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比例,即海洋约占71%,陆地约占29%,让学生对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总体情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提问学生:“这个比例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海陆分布的不均衡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20分钟)
利用地球仪,向学生介绍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指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大致位置。
展示世界地图,详细讲解七大洲的分布位置,从东半球、西半球、北半球、南半球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七大洲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例如,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南极洲主要位于南半球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每个小组发放一套七大洲轮廓拼图,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拼图,并说出拼图过程中对各大洲轮廓特征的认识。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积极讨论、相互协作。
请各小组代表展示拼图成果,并介绍本小组对七大洲轮廓特征的记忆方法,如亚洲像一只雄鸡,欧洲像一个平行四边形等,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七大洲的轮廓特征。
再次展示世界地图,讲解四大洋的分布位置,强调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洋,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洋等重点内容。
设计“大洲大洋连连看”游戏,在黑板上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卡片,随机抽取学生上台,用线将大洲和其相邻的`大洋连接起来,通过游戏巩固学生对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位置的记忆。
(三)课堂小结(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海陆分布比例、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分布位置和轮廓特征等,强调重点和难点内容,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梳理。
(四)课堂练习(10分钟)
展示一些与世界海陆分布相关的选择题、填空题和读图题,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讲解。
(五)布置作业(2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示意图,并在图上标注出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主要经线和纬线,通过作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世界海陆分布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世界海陆分布的基本知识,能够在地图上识别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轮廓和位置。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如在小组拼图活动中,个别小组的进度较慢,影响了教学时间的把控。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合理地安排小组活动时间,加强对小组活动的组织和监督。同时,在讲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位置时,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识,理解其分布的地理意义,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初一上册地理说课稿 9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初一上册地理的开篇章节,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它承接了小学科学课程中对地球的初步认识,为后续学习地球仪、经纬网、海陆分布等知识奠定了基石。通过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探究,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科学思维。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基本数据,如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资料、观看视频、分析图片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增强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和保护地球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相关数据,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及证据。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科学思维过程,以及如何让学生建立起地球形状的空间概念。
二、说学情
初一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比较薄弱。他们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已经对地球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但对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精确认识以及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科学历程还知之甚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逐步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说教法
1.讲授法:对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基本概念、数据等基础知识,采用讲授法进行准确、清晰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重点内容。
2.直观演示法:利用地球仪、多媒体课件等教具,直观展示地球的形状、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以及地球大小的.数据对比等,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印象,突破教学难点。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讨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不同阶段及证据,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积极回答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合作学习法:在小组讨论活动中,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3.观察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图片、视频等教具和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能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3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宇航员在太空中拍摄的地球视频,展示地球的美丽全貌,提问学生:“你们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讲授新课(25分钟)
地球的形状(10分钟)
先介绍古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如“天圆地方”说,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了解古人的观点。然后讲述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让学生理解这次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接着展示现代人类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以及地球卫星云图,进一步直观地证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最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地球的大小(10分钟)
在黑板上画出地球的简单示意图,标注出赤道半径、极半径和平均半径,向学生讲解这些半径的含义,并给出具体的数据:赤道半径约6378千米,极半径约6357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然后通过计算和对比,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使学生对地球的大小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绕地球赤道走一圈需要多长时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大小数据。最后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地球的大小与其他星球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大小。
课堂小结(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地球的形状(从古代到现代的认识过程)和地球的大小(相关数据),强调重点和难点内容。让学生思考地球形状和大小对人类生活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为后续学习埋下伏笔。
3.课堂练习(10分钟)
展示一些与地球形状和大小相关的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如“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哪些?”“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多少?”等,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巡视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认真答题。
4.布置作业(2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制作一份手抄报,介绍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要求图文并茂,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补充。通过作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说板书设计
主板书: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的形状
1.古代认识:天圆地方
2.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球体
3.现代证据:卫星照片、地球卫星云图
二、地球的大小
1.半径:赤道半径约6378千米,极半径约6357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2.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3.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副板书:在讲解过程中,根据需要适时写下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数据或示意图,如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地球半径示意图等,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说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反应和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对于学生理解困难的地方,如地球形状的空间概念和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科学思维过程,要多采用直观演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突破。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初一上册地理说课稿 10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世界的海陆分布》是初一上册地理教材中的重要章节,在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基础知识之后,进一步学习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状况,是学习世界地理的基础内容。它为后续学习世界的气候、居民、国家等知识提供了地理背景和空间框架,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世界地理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空间思维能力。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能够在地图上识别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分界线。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世界海陆分布图、绘制简单的海陆分布示意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绘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规律,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意识;通过对世界海陆分布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索世界的欲望。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全球海陆面积比例,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轮廓特征,七大洲、四大洋的分界线。
教学难点:七大洲、四大洋的空间分布及相对位置关系,如何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海陆分布空间概念,尤其是在地球球体表面上的分布情况。
二、说学情
初一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地理学习后,已经对地图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使用能力,但对于世界海陆分布这样复杂的空间概念,理解起来仍有一定难度。他们形象思维较强,但抽象思维相对较弱,需要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和大量的地图、图像资料来帮助他们学习。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旺盛,喜欢参与课堂活动,因此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说教法
1.地图教学法: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在本节课中,将充分利用世界海陆分布图、各大洲和大洋的轮廓图、分布图等多种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海陆分布状况,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直观演示法:运用地球仪、多媒体课件等教具,直观展示地球的海陆分布全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的轮廓特征等,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印象,突破教学难点。例如,通过地球仪的转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海陆分布,理解其在球体表面的实际情况。
3.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如探究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规律,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
四、说学法
1.读图分析法: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各种地理地图,从地图中获取有用信息,如海陆分布比例、大洲大洋的位置、轮廓等,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2.绘图法:让学生通过绘制简单的海陆分布示意图、各大洲轮廓图等,加深对海陆分布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合作学习法: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学习的技巧和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3分钟)
展示一张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提问学生:“从这张照片中,你能看到地球表面主要是什么颜色?这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表面海陆的分布情况,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世界的海陆分布。
2.讲授新课(25分钟)
海陆面积比例(5分钟)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球海陆面积比例图,向学生讲解地球表面海洋面积约占71%,陆地面积约占29%,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三分陆地,七分海洋”。让学生思考这种海陆面积比例对地球的气候、生态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七大洲(12分钟)
在世界海陆分布图上,向学生介绍七大洲的名称、位置和轮廓特征。先让学生观察各大洲的形状,如亚洲像一只雄鸡,欧洲像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帮助学生记忆。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七大洲的分布特点,如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有哪些,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哪些等。接着详细讲解七大洲的分界线,如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等,利用地图和动画演示让学生清晰地理解。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每个小组在世界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并说出其名称、位置和分界线,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四大洋(8分钟)
在地图上指出四大洋的位置,介绍四大洋的名称、面积大小顺序(太平洋最大,大西洋次之,印度洋再次之,北冰洋最小)和特点。例如,太平洋是世界上最深、岛屿最多的大洋,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小、最浅且跨经度最广的大洋。让学生观察四大洋与七大洲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抱的大洋是哪个?
课堂小结(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海陆面积比例、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分布、轮廓特征及分界线等。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并标注出七大洲、四大洋的主要信息,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强调重点和难点内容。
3.课堂练习(10分钟)
展示一些与世界海陆分布相关的练习题,如在空白地图上填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判断大洲大洋之间的位置关系等,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巡视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认真答题。
4.布置作业(2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制作一个七大洲、四大洋的知识卡片,包括名称、位置、轮廓特征、面积大小、分界线等信息,要求图文并茂。通过作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说板书设计
主板书:
世界的海陆分布
一、海陆面积比例
海洋:约71%
陆地:约29%
二、七大洲
1.名称: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2.分布特点
3.分界线
三、四大洋
1.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面积大小顺序
3.特点
副板书:在讲解过程中,根据需要适时写下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地图信息或学生的讨论结果,如七大洲的轮廓简笔画、各大洲分界线的示意图等,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说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尤其是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对于学生在理解海陆分布空间概念方面的困难,要多采用直观演示和反复练习的方法加以解决。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如介绍一些关于海陆分布演变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地理科学的深入探索兴趣。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地图阅读和绘制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初一上册地理说课稿】相关文章:
初一上册地理说课稿06-07
初一上册地理说课稿(精选5篇)06-08
初一上册地理说课稿5篇[集合]06-08
初一上册地理说课稿(通用11篇)12-05
地理上册发展与合作说课稿06-02
初一上册地理教学反思04-09
初一上册地理教学反思06-07
地理说课稿范文 地理说课稿模板04-20
初一下册地理说课稿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