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说课稿

2022-11-03 地理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一地理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地理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中重点介绍的一个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了解认识巴西就等于了解拉丁美洲。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

  2. 编者的意图:力求以贴近生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感知世界。

  3. 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本节教材以人种作为切入点,诱导学生思考世界人种的分布,但巴西人的肤色又不同于世界三大人种,从而引出了民族大熔炉的缩影的内容。 教材在举例中采取"引而不发"的方法,让学生来总结巴西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方面的地理基础知识。

  (2)在掌握了足够的基础知识后,教材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巴西的自然条件、人口分布、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等因素对巴西农业和工业布局进行分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联系实际能力。

  (3)在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内容中,教材又提供了大量的阅读资料及图片,培养学生从直观的角度来认识巴西。

  4.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巴西过去与现在经济结构差异的对比,了解巴西经济的发展历程。让学生认识到殖民主义统治对巴西的影响及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建立健全独立经济体系的必要性。

  难点: a.使学生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

  b.热带雨林的成因及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分析。

  5.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

  a.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b.能说出热带雨林对巴西的环境效益、开发目的及生产的环境问题。

  c.能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

  d.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e.能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区。

  (2)能力目标:

  a.分析独特的拉丁文化的成因。

  b.认识到殖民统治对巴西种族的构成及政治、经济、文化的深远影响。

  c.学会分析巴西热带雨林的成因及,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d.能初步分析巴西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增强环保意识。

  二、说学生

  巴西是足球王国,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很陌生,现代媒体手段先进,同学们可以通过上网、报纸、杂志查找各种资料进一步认识巴西。

  初一年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在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因此,在讲授巴西时,要多用一些激趣的方法,要多举例,多要以实图展示,增强学生印象。

  三、说教法

  1.教学方法的组合

  a.本节课运用谈话、阅读、讨论、学习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尤其是学习竞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本节又采用了知识结构图法,使学生的地理思维随着教师的讲解而步步深入,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b.整节课主要贯穿"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思练结合"的教学思想,让学生独立自主亲身参与、体验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恰当引导,学生从不断演示中观察问题,探究现象,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将一些静态信息加工成声、情、形的动态信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唤起强烈的求知欲,强调重点,攻破难点。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3.教具选择

  多媒体课件。

  四、说学法

  1.依据教学目标,快读课文,整体把握,明确重点。

  2.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理解和记忆。

  3.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积极思考,培养能力。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说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p.89—92民族大熔炉的缩影和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两节。

  教学目标:1、了解巴西的面积人口、经济水平。

  2、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

  3、了解巴西的人种文化、工业农业。

  教学重点:巴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状况

  教学、难点:①巴西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

  ②巴西的经济、文化、人种与殖民主义的关系。

  1、引课设计

  根据世界杯足球赛主题音乐,引出课题:第九章 第二节 巴西(版书),之后,介绍主席出访巴西,让学生认识到巴西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学,整体感知,重点把握。

  自学3分钟,学习方式自由,要求学生尽量多的发现问题,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找出答案,准备竞答与竞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团队精神等。

  3、教师主持,问题竞答与竞提。

  这一活动由教师主持,学生比赛提问题,教师从量和质两方面为学生所提问题打分,分组比赛,决出胜负。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地理及对地理课学习的兴趣。活动中,教师可寻机插入点拨讲解,在学生兴趣盎然的氛围中,教师尽情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强调重点,突破难点。

  4、总结巩固,随堂练习。

  总结重在综合概括,使知识条理系统。随堂练习意在巩固本课所学知识与技能。

  七、设计的理论依托:

  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方式地理课程""学习结果与过程并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等基本理念。

  八、板书设计:

  粉笔板书与电子板书相结合。粉笔板书采用词语式板书;电子板书采用结构式。粉笔板书如下图。"咖啡之国""文明古国""足球王国""狂欢之国"四个关键性词语,基本反映本课的教学内容,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初一地理说课稿2

  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主要内容: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本节课的内容位于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的第三节,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第一课时。

  2、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作用。地图是一种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传递工具,在生产、生活有着极为广泛地用途。同时,地图也是地理课的第二语言,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源泉。因此,教材从联系实际出发,把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作为重点。同时,本节内容的学习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第三节的第一框“学会阅读地图”,

  教材主要介绍了地图的含义,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同时还进一步介绍了比例尺的含义、公式、表示方法;判断方向的三种形式;一些常用的图例。

  二、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对于本节教材内容的说明和要求:

  (1)《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的相关说明:

  ①知识与技能: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

  ②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目标中对于地图”这一部分的相关说明和要求:①学会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②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2、根据《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是:

  (1)能知道地图的含义和分类。

  (2)能记住比例尺的含义、公式、表示方法,能根据比例尺的公式计算两点间的实地距离。

  (3)能记住判断方向的三种形式,学会在地图中判断方向。

  (4)能认识常用的图例,学会在地图上区别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

  三、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为:比例尺的公式、判断方向的三种形式本节课的学习难点为:运用比例尺计算两点间的实地距离

  四、本节课的教法:

  根据《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本节课主要运用了“阅读、观察、归纳、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地图,阅读文字资料,使学生能够从文字资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初步学会和掌握阅读、观察地图的基本的方法和技巧。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和使用地图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课程学习的方法。

  五、本节课的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独学、群学”的学习方法。在“自主学习”部分,主要提倡学生采用“独学”的方式思考完成问题。在“合作探究”部分,主要采用“群学”方式,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完成问题。

  六、本节课的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从生活中应用地图的例子引入本节新课。

  2、认识“学习目标”、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习什么知识。

  3、自主思考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的题。全部反映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通过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完成活动题,能够充分地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在此部分,主要采用“独学”方式,要求学生以自学为主。

  4、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这些题都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讲练结合的方式解决。在此部分,主要采用“群学”方式。

  5、思考完成“课堂检测”部分的练习题。部分选用的练习题为课本上重点知识,这个题的设计刚刚对应了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运用比例尺公式计算两点间的实地距离”和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通过此题可以使学生具体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同时也起到检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的目的。

  七、教学反思:

  以上就是我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对于我今天所讲这节课的课堂教学情况,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出宝贵意见。

初一地理说课稿3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海陆的变迁》,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来展开说课:一说教材分析,二说学情分析,三说教学目标,四说教法学法,五说教学过程,六说板书设计,七说作业设计。

  一、说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海陆变迁”一课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接第一节对地球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让学生明白地球表面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今天海陆的分布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只是地球发展史中的一幕。

  (二)教材内容

  本节教材包括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四部分内容。教材首先运用实例揭示地形的沧桑变化,指出地球表面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接着利用大陆漂移的过程、六大板块示意图及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图形象生动地演绎地球的变化。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了“大洲和大洋”,知道了七大洲四大洋分布概况和世界主要的山脉分布,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初一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意方法的运用。

  三、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掌握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了解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说出世界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教材的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2)、运用板块运动理论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发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探究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初一学生特点,确定本节课的:

  重点: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

  难点:大陆漂移,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四、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根据我确定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年龄特征,我选择以下的教法学法:

  教法:故事导入情景教学法,读图分析法,模拟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交流展示法。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讲故事辨别真伪,从而引出课题《海陆的变迁》

  (二)新知探究

  出示三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海陆的变化,并根据所出示的三组图片归纳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的活动,并强调人类的活动对地貌的改变非常微小。

  承转:海陆在变迁曾经有人发现了吗?他是怎样发现的呢?设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魏格纳生病时的偶然发现。他发现南美洲和非洲轮廓非常吻合,魏格纳受到启发提出大陆漂移假说。接着我再播放课件点击大陆漂移的动态过程,让学生观察:1、两亿年前的地球有几块大陆?2、6500万年前这块大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现在地球的海陆轮廓如何?4、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的变化趋势如何?学生通过上述活动,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基本内容。

  正确的论断需要科学的依据来支持。有哪些证据能证明该假说成立?教师利用道具模拟演示,引导学生得出三个有力的证据——轮廓相似、有相似的古底层、有相同的陆地生物,证明大陆漂移说是成立的。引导学生认知魏格纳在科学探索之路,并学习他的毅力和勇气,渗透情感目标。

  承转:许多地理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大陆确实在漂移。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板块构造学说。

  这部分内容我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我首先指导学生分组活动,自学教材“板块的运动”框题,归纳总结板块学说的基本理论。然后让学生拿出课前备好的世界海陆分布图和描好的六大板块轮廓图,组织学生进行六大板块的剪图拼图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描、剪、拼的动手动脑的实际操作中掌握六大板块的名称及分布。最后问各小组:在“六大板块和世界火山地震图”上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学生看图交流,明确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第二步不仅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构造有关,世界上许多地理现象的形成也和板块运动有关。指导学生读课本图“红海东非大裂谷分布图”“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山分布图”,并让学生代表利用道具演示(板块相对运动拱起成山,相背运动分裂成海),引导其他学生观察并思考:1、红海的面积为什么在不断扩大?红海是怎样形成的?2、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3、板块发生张裂拉伸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板块碰撞挤压地表会发生什么变化?最后让学生总结概括板块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通过多媒体课件把沧海桑田的漫长历程瞬间演示,将地表事物的静态分布和动态形成同时呈现,直观形象的帮助学生理解板块运动如何引起海陆变迁。

  (三)拓展延伸

  地震是怎样产生的,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地震带来的灾难及怎样逃生,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四)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我是这样这样安排的:

  地球上海陆轮廓的形成和分布都是板块运动的结果,同学们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我在学生交流学习成果的基础上,指出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运用实例说明海陆变迁,知道板块学说的主要理论。

  (五)巩固练习(随学随练,加强学生的记忆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条框式,简单明了,条理清楚,教师边讲解边板书便于学生巩固掌握。

  七、作业设计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和基础的不同,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选做题针对学有余力并对地理感兴趣的学生。

初一地理说课稿4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初一下册地理第七章第一节《日本》,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重难点、说学情、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反思这六个环节来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内容《日本》,是在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之后学习的第一个亚洲国家,也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国家地理,从教材编排的位置和顺序来看本节内容十分重要;之后将要学习印度、俄罗斯等中国的邻国,那么这节课如何学习?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方法有怎样的效果?看起来就非常重要了!这节课的学习方法将会为后边国家地理的学习起到重要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2)、说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 明确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的构成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② 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

  ③ 掌握地震火山发生的原因和了解防震方面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 学生通过自制日本轮廓图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②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读图分析、合作探究得出问题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 教给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

  ② 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③ 培养学生的防震意识,使他们懂得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二、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以上教材和三维目标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①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的构成和主要城市。

  ② 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

  教学难点:

  ① 确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② 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

  三、说学情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从学生自身的特点来看:七年级学生刚刚升入初中,对初中生活比较好奇,往往出现想要表现自己却又害怕表现自己的现象,一般来说,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比较表面,比较肤浅,对问题的也不能够深入研究,在思想上不是很成熟。从学生知识的储备来看:通过上一学期地理课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读图、析图、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而且我们刚刚学习了《亚洲》,为本节课我国邻国《日本》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所以只要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相互合作较好掌握本节内容。

  四、说教法和说学法

  针对具体的学情,依据新课标的理念,我确定了具体的教学方法:读图导学法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小组之间带着问题去认真读图——读出图中都有哪些信息。比如看图例,什么颜色的海拔是多少?看经纬度,这个国家的范围是多少?学会析图——找出规律,分析特点。比如海拔中不同的颜色变化有什么的规律?这样的规律将会有什么样的特点?从地图中获取需要本节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提炼本节课都需要的信息。如何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如何将这些信息进行总结?等等。小组之间通过合作探究,可以对某些问题进行分解,然后共同合作完成,也可以一块共同完成。比如分析英国和日本同为岛国,这两个国家所跨经纬度范围有何不同,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那么就可以把这个问题进行分解:每组中两个同学研究日本的经纬度?两个同学分析英国的经纬度?然后共同探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样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得出的结果学生记忆非常深刻,不仅增强他们之间的团队的合作意识,而且培养学生的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其实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特别强,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学生想要突显出自己组是最棒的,没有讨论完就急急忙忙举手回答,回答结果不是很完整或者答案可能有偏差,这时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性的评价,最终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得出完整的答案。比较教学法也是地理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通过自己熟知的某一地区的知识来分析与此有相关其他地区的相关知识,进行比较学习,比如分析中国是不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多地震的原因是什么?就可以借鉴学习日本多地震的原因的方法来分析。总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目的是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宰课堂,把课堂交给学生,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让学生学习“有法可依”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体现效率!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课是由四名学生自导自演小品“日本国旗——太阳旗的由来”导入新课,新颖的导课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入课堂。

  2、小活动:“击鼓传话”活动

  “击鼓传话”,此时传的“话”为关于学生自己知道的或课前查到的关于日本方面的小知识,学生在进入新课之前说了很多日本方面的知识,展示了自己渊博的课外知识。从对本节课的作用来看,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所要研究的对象,对本节课的内容将不会陌生,为新课讲解做好铺垫;从远期的作用来看,根据初中生特有的好强心的特点,他们一般会特别羡慕别人渊博的课外知识,为学生课外知识的大量阅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讲授新课

  ⑴日本的位置,展示《世界地图》,通过设疑,所处环境范围由大到小层层深入,进一步确定:

  ① 日本位于世界的哪个大洲?

  ② 日本在亚洲的什么方位?周围有哪些大洋?

  ③ 日本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

  递进式的问题,使学生明确日本的地理位置。同时指出另一地区,让学生分析其所处的位置,教给学生确定一个地方或国家地理位置的方法,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

  ⑵日本的领土构成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学生课前绘好《日本轮廓图》,上课时小组合作讨论,并能熟练填写日本的四大岛和主要城市的分布,学生合作探究日本主要城市分布方位的原因,为下个知识点的学习做好铺垫。

  ⑶日本的自然特点

  主要通过日本的《地形图》和《气候图》,小组之间通过读图分析、合作讨论分析日本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以此为基础,对上个问题日本城市分布方位的原因进行解释,联系其他国家城市的分布特点进行比较学习,教给学生分析城市分布的方法,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

  在这一块将两大岛日本和英国地图进行比较,分析跨经纬度的大小,引导学生探究经纬度的范围大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⑷探究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

  出示《六大板块示意图》《世界火山地震带图》和《富士山图》,学生合作探究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并明确旅游胜地富士山是活火山。把中国和日本进行比较,分析中国是不是个多地震国家?并探究其原因。并提出一般在什么地方可能会发生地震?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

  联系“5.12”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模拟地震中,如何自救?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4、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内容?

  教师总结,再次强调本节课重、难点

  六、说反思

  本节课从教材所处位置来看,是学生所接触的第一个国家地理,地位重要;从内容来看,为后面俄罗斯、印度等国家地理的学习起到重要的指导、示范作用。所以对于本节课应如何教?教师怎样教?学生如何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在本节课中,我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重视给学生创造机会,把课堂还给学生;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重视知识的拓展、延伸,使学生学习“有法可依”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掌握知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样也存在的问题,在对两大岛国英国和日本进行比较教学时,发现学生对经纬度有严重遗忘现象,学生合作讨论时间过长,由此可见我课前准备工作还不够充分,应该在课前进行调查,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到有的放矢,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初一地理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

  地球运动是初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是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也是中考的重点内容。对后面知识的学习,比如有关气候知识、地理环境分异等有着重要意义。

  2、三维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四季五带的形成,运用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分析实际问题。

  ②过程与方法:学会根据光照图分析说明地球上不同地带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及季节变化,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变化的。进行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和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四季、五带的形成和划分。

  二、说学生

  高一学生尚未学习立体几何,空间思维能力较差,对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一定感性认识,但理性的认识很少。但本节知识在现实中作用很大,对学生来说具有新鲜感,

  学习热情高,教学中要多加利用和保护。

  三、说教法

  教师导学法、对比分析法、自主探究法、读图导析法、多媒体演示法。

  四、说学法

  1、自主探究

  通过制作地球光照模型、晨昏仪模型,加强对抽象知识的形象化理解。

  2、学会读图、绘图、用图

  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图形都内含于地球运动的图示之中,多且复杂。所以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3、理论联系实际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生活中可以体验到的,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用所学理论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利于更好的掌握理论。

  4、及时归纳总结

  适时对地理现象进行归纳总结,提高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并增强记忆。

  五、说教学过程

  联系生活,导入新课——(作息时间的调整、俄罗斯与美国的夏时制、夏季为何有午休等)

  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造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是理解本节内容的关键。

  2、昼夜长短的分布和变化:

  (1)比较任意一点位于昼半球和夜半球的时间长短,使学生掌握判断一地昼夜长短的方法,即只要判断所求地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即可。

  (2)展示“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光照图”,让学生读图分析二分二至日全球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情况。

  (为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我将通过提问来督促。分析完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后,播放全球昼夜长短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变化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动画分析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最后归纳总结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并补充昼长、夜长的计算方法及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方法)

  (3)昼夜长短的分布、变化规律———由于这部分知识空间性强,为利于学生掌握,要求学生在课下制作晨昏仪模型(二分日的比较简单,只要做一个夏至日的就够了,翻过来就是冬至日的).

  空间分布规律

  ①太阳直射北(或南)半球,则北(或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北(或南),昼越长,夜越短;

  ②太阳直射赤道,则全球昼夜等长。

  时间变化规律

  ①太阳直射点往北(或南)移动,则北(或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②赤道上始终昼夜等长。

  极昼与极夜:

  ①太阳直射北(或南)半球,则北(或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极点出现极夜。

  ②从春分到夏至与从秋分到冬至,极昼极夜区的范围逐渐扩大;

  从夏至到秋分与从冬至到春分,极昼极夜区的范围逐渐缩小。

  讲完这部分内容后布置一个探究活动,即南极圈内地区与北极圈内地区相比,其同纬度地区的极昼、极夜天数是否一样长,为什么?

  3、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与变化

  (首先通过提问“一天中有几个太阳高度?何时太阳高度?”来帮助学生理解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结合“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及随季节的变化规律,通过公式“正午太阳高度差=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差”计算一些特殊点、特殊时刻的正午太阳高度,然后归纳总结出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空间分布规律

  任意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对程度较好的班级可以指出:在任意时刻,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四周递减,且每111公里递减1度。)

  时间变化规律

  当太阳直射点朝向地球上某条纬线移动时,则该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渐大;反之渐小。

  推论:夏至日那天,______(范围)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值;_________(范围)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那天,__________(范围)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值;_________(范围)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4、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由于此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可以自学完成目标,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加强知识的体系性我设计了下面几个问题:

  (1)四季的划分依据是什么?若黄赤交角不存在还有四季吗?

  (2)五带的划分界限和划分依据是什么?若黄赤交角增大或减小3度,五带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5、课堂练习

  ①自主探究今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同时掌握直射点移动的量的规律。)

  ②读某日太阳照射示意图,填空:

  (1)指出A、B、C、D、F、H、L、N、S各点的昼夜长短关系并按昼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排列;

  (2)说出极昼极夜的纬度分布范围;【参考答案:极昼——(90-a)oN及其以北地区;极夜——(90-a)oS及其以南地区】

  (3)说出C、J两点的太阳高度;(设计意图:强化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

  (4)已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aoN,计算N、G、H、I、J、K、L、F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设计意图:力图给学生一个一般规律,,产生整体印象而不是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割裂开来)

  【参考答案:N— ao、G—2 ao、H—23o261 ao、I—66o341 ao、J——90o、K—(90-a)o、L—66o341- ao、F—0o】

初一地理说课稿6

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公转。我认为说课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围绕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环节进行。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做以下的分析:

  地球的运动包括两方面内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公转是地球自转的延伸,也为以后深入学习地球的运动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围绕“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特点及意义”这一主线而展开,图文并茂,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知识技能目标:掌握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和特点,知道四季的形成和五带划分是由于地球公转而产生的,了解地球上的五带的划分的依据。

  二是过程方法目标:通过教学能使学生能够通过读图说出四季的划分的依据和五个热量带的名称范围。

  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地球的运动,说明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通过学习使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初步树立正确的科学宇宙观。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四季形成和五带划分。

  本节教材难点内容是四季形成和五带划分原因,我确定这个难点的依据一是四季形成和五带划分与地轴倾斜和地球位置有关,十分抽象,本身就是很复杂的问题。二是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差,对此不容易理解。

  重点和难点已经确定,怎样处理教材就水到渠成了。本节课详讲的内容是四季形成和五带的划分。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法的选择要根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和以学为法的原则,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和结合多媒体动画演示法。

  我采用这种教法的依据有三:

  一是现代教学研究证实真正的理解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再构建。知识再构建依靠提出问题,引导推测,鼓励大胆猜测与想象,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二是根据“二期课改”精神,教师转变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

  三是把抽象的地理事物通过直观的动画表现出来,变难为易,学生更容易理解。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像、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教学课堂效率。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教是手段,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于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实现新课程理念终生学习的目标。基于以上考虑,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首先,在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自己,抓住这一生理特点,创造多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进来,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这样可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总结等科学的学习方法。

  其次,有效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知识量丰富、资源共享这些优点,我鼓励学生从互联网和图书馆中获取知识,向学生介绍一些网站,搜索引擎和关键词,教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

  本节课教学总的思路是以知识结构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师生问答,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整个教学过程我将围绕“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特点及意义”这一主线来组织教学,通过构建三大问题情景,两次合作讨论而完成。

  本节课在导入过程中,首先复习地球的自转的方向、周期、特点及意义,那地球公转是什么样的情况呢?这节课我们也从这四个方面来学习。我采用这种导入法的依据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在教材结构上有相似之处,复习地球自转既巩固上一节课的内容,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本节内容。

  本节教材第一部分内容是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和周期,我将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通过观察动画,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地球的公转?地球绕着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如何的?(西向东绕太阳转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相同)地球自转和公转同样自西向东运转,有哪些不同呢?(自转——以地轴为中心,公转——以太阳为中心,自转、公转同时进行。)

  (3)、地球是正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围绕太阳转的?

  (4)、什么是地球的公转周期呢?地球的公转周期是多少呢?这个问题让学生看课本回答。这样处理条理清晰,知识点明确,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地理现象获取信息的能力。

  地球运动是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两者同时进行,自转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那公转运动产生了什么地理意义呢?引出地球公转的意义,首先是四季的形成,学习四季的形成要先知道南北回归线,这个问题我让学生观察动画以问题的形式解决。

  通过观察动画,引导学生找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上移动的范围。进而得出结论: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纬23、5度和南纬23、5度之间来回移动,南北纬23、5度称为南北回归线。引出南北回归线的概念,为学习四季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季的形成这一部分内容,我采用结合图片,讲解春季的形成,然后启发引导学生总结夏季、秋季和冬季的形成,使学生不但学会还要会学。

  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长度相等,这一天称为春分日,春分日前后的3、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春季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热适中,气温温和。

  那什么时候是夏至日呢?夏季包括哪几个月呢?光热状况如何呢?让学生看课本并结合现实生活回答。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这个难点解决后,我设计了一个表格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总结,以强化学生的记忆效果。

  接下来是五带的划分。五带的分界线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南北回归线这个知识点学生已经知道,要想学习五带还要先让让学生知道南北极圈。这个问题我先让学生看图,我再结合图表进行讲解。

  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昼;冬至日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夜。南北纬66。5度是出现极昼极夜的界限,所以称为极圈。北纬66、5度纬线称为北极圈。南纬66。5度纬线称为南极圈。这样也就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既从地图中获取知识,在地图中消化理解知识。

  这样五个热量带的分界线知道了,解决五带的划分就容易了,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为温带,南北极圈和南北极点之间为南北寒带。

  那五个自然带各有什么天文特征和气候特征呢?这个问题我同样是结合一个图形并以问答的形式解决。首先在热带地区有太阳的照射状况和气候的特征是怎样的呢?这个难点我同样设计了一个表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理解记忆。

  为了巩固本部分内容我设计了一个练习题:

  结合现实生活回答下列问题:

  (1)一年之中,南阳每天中午太阳都升得一样高吗?什么季节升得高一些?什么季节比较低?

  (2)一年之中,南阳每天白昼的时间一样长吗什么季节较长什么季节较短。

  本节课,我设计了两类练习题,一是填空题,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综合题,考查学生读图、用图、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两类练习题,起到了巩固本节内容,考查学生掌握情况,反馈教学效果的功能。这些练习题确定的原则是:遵守教学大纲,突出思想性、基础性和教学重点、难点;训练量适中。

  对于课后总结这一环节,我的理解是,他不应该仅仅为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所以我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1、你学到了什么?

  2、你的体验是什么?

  3、你掌握了什么?

  其总的设计意图是回顾知识,强化记忆。

  布置作业:查阅资料看看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一个温度带,这些温度带对人民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上交一篇作文。

  这样有有利于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有效的手段学习并积极参与、

  上面就是为大家准备的最新初一地理说课稿地球的公转,希望同学们认真浏览,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初一地理说课稿7

  一、教学目标

  本章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要求:

  1、认识世界地区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

  2、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教材在整个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我们可以把教学目标作进一步的细化,提出更具体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记住世界前六位的国家及轮廓

  2、记住世界人口超亿的前十个国家

  3、理解世界各国的政治及经济划分类别

  4、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5、运用地图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6、用实例说出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7、能用实例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分析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得出结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图片和材料,深入了解课本知识,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尝试体验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通过识读世界政区分布图,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学会使用柱状图及扇形统计图,从而提高分析统计图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明确一个国家的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无论大小都一律平等,树立世界各国平等相处,求得共同进步与发展的观念;理解改革开放与发展国际合作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解析

  这一章是七年级上册的最后一章,前四章介绍了地理基础知识,了解了世界的自然环境特征,居民与聚落的情况,但世界各地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是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的,最后一章首先介绍了世界的国家和地区,了解它们的差异,最终是要寻求更好的合作。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这一章也是为学好世界地理打好基础。

  本课由国家与地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际合作三部分组成。

  第一框题“国家和地区”,首先教材通过对不同国家间在面积、人口政治制度等方面进行比较,使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各国家,地区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第二框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中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是本课中让学生认识了解的重点,象边界与领土间问题一样这样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予盾与冲突的根源。

  第三框题“国际合作”,这部分内容中首先学生了解到和平发展是当今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但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各国家在广泛的领域开展合作。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懂得国际的价值。

  树立学生的全球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是本课的重点。

  国际组织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形式,其作用是协调成员间的活动,随着国际合作的深入国际组织的作用日益重要,但国际组织在国际中的作用,特别是联合国在国际合作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学生掌握本课内容的难点,了解中国具有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学习重点:

  领土的概念;世界主要国家的分布;世界主要国际组织

  四、学习难点:

  国界线的划定及国界纠纷;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五、教学过程展开

  [新课引入]

  同学之间会不会产生矛盾?国与国之间呢?我们班有50多个同学,人数少会产生矛盾、纷争。世界这么大,有多少国家和地区?她们分布在世界的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其余各大洲。

  [分组讨论]世界各国之间有什么不同?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并进一步讲解。

  (板书)一、国家和地区

  1、国与国的差别:

  面积大小

  人口多少

  政治制度

  经济发展程度

  [投影] “世界政治地图”,你能在地图上找出面积比较大的国家吗?

  (学生)学生看图,在老师的引导下一一指出面积前六位的国家。

  [投影]“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轮廓图”,以上几个国家各属于哪个洲?

  [提问]有面积“大”国,就会有面积“小”国。你能在世界政治地图上找出几个面积比较小的国家吗?

  (学生)学生说不出,老师在投影幕上展示,并做简单介绍。

  (提问)请同学们认真看“世界政治地图”,看看在俄罗斯境内那条红色的界线是什么界线?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大洲与大洲的分界线。说明俄罗斯的国土跨了亚洲、欧洲两大洲。

  (提问)除俄罗斯外,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也是一国跨两洲的吗?引导学生完成书P87活动1。

  (学生)

  (承转)有国家就会有国界。

  [提问]什么是国界线?一个国家的领土包括哪几部分?我国政府宣布的我国领海宽度为多少海里?划分国界线有什么重要意义?(自读课本后回答)

  (板书)2、国界

  国界是本国与邻国之间的界线。国界线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1958年,我国政府宣布的我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因此,国界确定了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管辖范围,一个国家的领土是不允许别国侵犯的。

  [读图]阅读教材中“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的国界线”、“埃及和苏丹、利比亚之间的国界线”图。

  [讨论]美国与加拿大,法国和西班牙,埃及和苏丹、利比亚分别是以什么划定国界的?

  [归纳]美、加两国东段边界以湖泊中心为界。法国和西班牙则以比利牛斯山为界,埃及和苏丹则以纬线为界,埃及和利比亚以经线为界。还有一些国界线是根据民族、语言、宗教、历史、社会政治等原因来划定的,如我国与俄罗斯东段的边界是根据中俄双方签定的《尼布楚条约》确立下来的。一般来说,两国的陆上边界线往往设立界碑、界墙、栅栏、哨所等作为边界的标志。出示“中国与巴基斯坦国界线上的界碑”图。

  [讲述]由于国界线是确定一个国家领土范围的依据,因此,边界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当极易引起国家的纠纷,甚至引发战争。

  我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谈判的方法,协商解决边界争端,反对用武力和强权单方改变国界。

  (承转)你知道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是哪几个国家吗?

  [指导读图]读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柱状统计图。教师讲解横纵坐标的选择和基本画法,学生读出主要国家的人口数字,对照《世界政区地图》找出上述国家所在大洲,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哪个洲这些国家最多。

  [教师总结]世界上,人口1亿以上的国家有10个,亚洲占6个,并且它们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对照世界人口的分布图可以看到,亚洲东部和南部正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讲述]此外,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也不一样,当今世界上主要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

  [总结]目前全球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用歌诀来把握:

  世界国家一百八,面积俄加中最大,

  领陆领水和领空,两邦之间国界划。

  政治制度分社资,多数国家不发达;

  国际交往要平等,五项原则维护它。

  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读图)“罗斯一家的照片”和“纳米亚的照片”,知道在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状况不一样。

  (投影)埃塞俄比亚、印度、德国、美国四个国家在经济、教育、居民生活上的差异

  过渡到:世界各国按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读图]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工农业总产值比较图。

  [提问]这两幅图说明什么问题?

  [归纳]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是发达国家的3倍多,而发展中国家的工农业产值却仅是发达国家的1/5,说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极大的差距。

  (讨论)为什么发展中国家主要集中分布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二战前,广大的亚、非、拉地区是英、法、美、日等国的殖民地,长期的殖民统治,使这些地区经济无法发展。二战后,由于殖民地人民的不懈斗争,纷纷宣布独立发展本国经济。

  (讨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落后的原因?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剥削,大量资源被掠夺,导致其产品种类单一、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贫困。

  ⑵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不平等。

  (提问)什么是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

  学生讨论后,教师补充归纳: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所以人们常用一个“北”字概括发达国家的分布大势;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所以常用一个“南”字来表示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大势,因此国际上也把这种经济差异说成是“南北之差”。 “南北对话”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有关经济、政治等方面共同问题的商谈;而“南南合作”则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三、国际合作

  (1)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阅读材料,了解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

  (3)了解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的概况;

  (4)了解国际合作涉及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

  [归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是不平等的。发展中国家仍受到发达国家的控制和剥削,通过 “南北对话”,以达到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使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符合公平合理和互利的原则,以利于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也是发展中国家谋求共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

初一地理说课稿8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之一,它与人们的生活和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培养学生智能,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好素材。本节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的我国气温与降水的总结与深化,为进一步学习中国的区域地理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季风气候的影响范围、特点以及季风带来的利弊。

  ⑵能力目标:通过读冬夏季风图、各地气候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提高学生读图能力,从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等能力;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评价季风气候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逐步树立辩证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我国的灾害性天气,帮助学生初步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季风气候的基本规律及季风气候的影响范围,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好处及不利影响。

  难点:锋面雨的形成。

  二、说教法

  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课件大师等软件制作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说学法

  1.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初一地理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是选自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四节,本节课是在学习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在地图上辨认地面上的高低起伏,初步具备较系统的地图知识,为下一章各大洲地形基本特征的学习打基础,本节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等值线,为以后其他等值线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并结合初一学生的实际,本人拟定了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地形的类型。对于“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这一标准,虽然标准中只列出了三个地形部位,但是其它的地形部位也应作为教学的要求,否则学生将不能完整地读懂等高线地形图。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指点,小组合作互动等形式,进行知识的构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养成健康的情感,积极地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一部分内容看似理论性很强,不容易进行这方面的培养,所以本人在新课的导入和课堂的练习中注意了内容的选择。

  3.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等高线形态的识别及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陡缓的辨别。在几种常见的地形部位中,山峰、鞍部、陡崖都是比较容易识别的,山脊和山谷的区分较难一些,本课的难点是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

  二、学情分析

  “兴趣是的老师”。初一学年的学生对地理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学生已经初步具有阅读教科书的能力,并能理解一些比较浅显的问题。初中一年级学生正处于从感性认识向理性思维的过渡时期,初一学生的年龄普遍偏小,所以思维方式中,感性思维占主导作用。

  三、说教法

  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更是学生构建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中,我让学生伸出左手形象演示,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这样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坡、缓坡等都能一目了然。基于上述教法,需要教师准备一些教具:课件,橡皮泥,水彩,等高线示意图,等高线模型,小刀等。

  四、说学法

  从学习过程来看,学生所用到的学习方法,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资料搜集、展示成果等。

  五、说教学程序

  1.导入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新课开课前,我用电影《红河谷》里的片段进行引入。内容是:红河谷里的藏族人抓到两个勘探地形的英国人,搜查出来的就是等高线地形图,但是他们说谎说是捉蝴蝶的,藏族人真的相信他们画的是一只只蝴蝶。收留了这两个人在族里,而且还和他们成为了朋友。但这几张蝴蝶图后来却带来了英国的军队。我相信讲到这里的时候,同学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课堂上,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新课。

  2.新课学习

  新授课内容分成四部分,首先学习海拔和相对高度,接着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然后再学习分层设色地形图,最后是学习地形剖面图。

  学生首先自学概念,并观察、分析地图。为了防止学生盲目看书,我首先提出问题,对重要语句、关键字词要认真领会,例如强调海拔的参照物是海平面。对于在自学中困难较大的学生,我会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接下来学习等高线地形图,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时间分配约二十五分钟左右,可以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首先,用课件展示等高线示意图及模型,理解概念。接着课件演示绘制过程,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通过问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如何判断海拔的高低?过渡到等高线地形图。通过课件演示等高线形态示意图,和学生按小组制作成山顶、山脊、鞍部、山谷、陡崖地形模型,自己总结各种地形的等高线地形特点。主要是想通过感知和体会,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学生观察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学生观察分析有困难时,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再结合用手来形象演示突破重点。

  形象演示:让学生伸出左手,手背向上平扣在桌面上。用笔在手背上画等高线,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顶,关节凹陷的部位相当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在指头缝之间用粗的墨水描蓝了,表示水顺着山谷流下了。小指和拇指的外侧相当于陡崖。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这样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就可以一目了然了。演示时,师生共同参与。边指部位,边提问,边回答,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接着展示山体模型,指认不同部位的地形。再展示一张复杂的地形图,判读地形。指图要准确到位,问题要精妙,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以此来突破难点。

  接下来学习分层设色地形图。学生参照教材的图1.42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在等高线图之间绘出不同的颜色,目的是通过学生的感知体会,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说出图中各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海拔,并且总结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着色有什么规律?

  最后引出地形剖面图。学生自己得出地形剖面图能直观的表示某条线上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结论。然后通过学生切割地形剖面图,观察剖面,阅读教科书图1.43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最后通过同桌合作或小组合作完成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3.课堂小结

  先由学生小结,再由我补充,给他们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内容。

  4.练习

  以读图题为主,以填充和绘制为辅,当堂完成,目的是检测、反馈和强化。

  5.板书

  本课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没有在黑板上演示板书。

初一地理说课稿10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我的说课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地理》七年级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两方面的内容: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七大洲和四大洋。内容联系紧密,脉络清晰,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大大降低了难度,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课本中出现的地理概念和地名比较多,但大多数是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或在日常生括中已经了解的。培养学生从图中能直接读取地理信息,概括描述,分析比较,进而独立说明,这是本节重要的教学任务。这样既巩固了以前所学地球和地图的知识,又对学生今后学习世界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本节课我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理解大陆、大洲、、半岛、岛屿、海、洋、海峡等概念,并能判别。

  ②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学会在地球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地球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①教学重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这是每次考试的必考内容。

  ②教学难点: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确定。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落实到图上一向是学生的弱项,并且七年级的学生还未掌握确定地理位置的方法以及记忆地图的方法,因此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上展开的,学生对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本节课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方位感较强,加上七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教学过程力求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各种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已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基于以上分析,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授难点,如何确定事物的地理位置。通过讲授,让学生归纳总结七大洲的地理位置。

  2.读图分析法:指导学生读图析图,提取信息、总结规律。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基础,通过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的展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学生易于接受。

  三、说学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方法如下

  1.动手实践、合作探究法:通过学生分析海陆分布图,合作讨论海陆分布比例、及七大洲四大洋等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2.对比归纳法:通过学生对比几组海陆分布图,引导学生对比归纳海陆分布特征。通过学生读大洲大洋分布图,对比归纳出个大洲分布的位置。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综合对比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在教学过程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本课

  创设“地球还是水球?”的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早已广被接受,但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却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的星球。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叫做水球。”然后组织讨论:那么到底它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

  设计意图:直观生动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二)动手观察,探究新知

  引导学生旋转地球仪,观察地球卫星图片,观察任何半球是陆地大,还是海洋大?最后得出结论: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的能力。并让学生体会人类的认识世界是需要不断的探究和拼搏的。

  (三)观察思考,深入自学

  学生读图,了解陆地和海洋的各种表现形式。教师指导学生区分不同地理概念之间的区别。

  设计意图:让学生提取信息、分析资料,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这些地理概念虽然多,但都不需要背诵,只要了解其表现形式就可以。

  (四)师生互动、突出重点

  1、带领全班学生认识七大洲、四大洋。

  2、讨论分别位于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大洲。

  3、按面积大小给七大洲排名。(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4、通过填图进一步明确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和位置。设计意图:组织学生深入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五)巩固练习趣味填图。

  设计意图:中学生好胜心强,用竞赛的方式,引发竞争意识,这样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六)小结本课布置作业

  1、总结并记录重点难点

  2、记录作业内容并做作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通过书面作业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

  五、教学反馈:

  本节课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为指导思想,在对教材处理中,创设教学情景,化抽象为具体,并提出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以化解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同时通过讨论、课堂练习竞赛活动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动口动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增强学生的交流合怍和分析探究能力。注意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初一地理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是气候部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了降水的概念、降水的测定、等降水量线图、降水柱状图、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不仅容量大,而且难点多,气温的变化影响了降水的分布,降水的多少又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气候变化,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今后学习分区地理的基础。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课程标准,并结合学情等教学实际,本节的教学目标确立如下:

  1)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

  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

  3.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学会阅读和绘制水柱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学情等教学实际,本节确立如下:

  教学重点:

  1、世界降水的分布。

  2、降水的季节变化。

  教学难点:降水的形成和季节变化。

  二、说教法

  教无定法,但必须得法。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正确的教学方法能为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本课将采用“学生观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启发、指导为辅 ,问题为情境,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为了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本课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小组交流讨论法: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使学生学会探究、学会思考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本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给予学生通过观察、合作探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锻炼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感悟、归纳,提升思维能力。

  2、谈话法:谈话法有助于拉近师生的距离,便于师生交流和沟通。本课将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谈话法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可以达到交流互动的效果。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所学知识,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理解抽象的理性知识。

  三、说学情与学法

  1、说学情

  我校是一所初级中学,地处农村,基本为农民子女,家庭经济较一般,家里几乎没有电脑,学校的图书室藏书量有限,所在地没有图书馆。

  学生对本节知识具有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求知欲强,好奇心大,学习积极性高。初一学生在刚接触到本节内容时会觉得很熟悉,雨、雪、冰雹等降水过程,但在降水季节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上,认知水平短缺,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足,地理的学习方法,习惯没有完全养成,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2、说学法

  教学的主要矛盾是学。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教学的重点。本课将从以下几方面渗透学法:

  1)学会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通过图片和资料,整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分析、得出结论。

  2)学会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学会合作学习。

  3)学会探究: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探究,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使学生通过观察、读图分析、思考、讨论、探究、归纳得出结论,并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培养观察能力、读图分析能力、用图能力 。

  四、说教学过程

  (造气氛,导新课)

  用电脑动画音视频材料演示降水全过程。其中用电影制作了水滴、冰晶在空中动态的运动过程,说明雨、雪、冰雹的形成,用图片展示降落的雨、雪、冰雹,形象地展示降水的三种主要形式,使学生直观获取,得出降水的定义。

  (学习新课)

  一、降水和降水量的测定

  1、降水的定义

  什么是降水?

  (在一定条件下,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和冰晶,以雨、雪、冰雹等降落到地面,总称降水。)

  (过渡)降水落到地面,我们又如何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呢?

  2、降水量的测定

  降水测量工具:雨量器(单位:毫米)

  教师展示降水量测定的工具——雨量器,依次介绍:雨量筒、雨量杯,讲解测量方法,一般每天8时、20时各观测一次。把一天、一月或一年的降水量相加,就分别是这个地方的日降水量、月降水量或年降水量。

  3、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并让学生分组讨论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讨论结果由学生进行小组互评,教师点评。

  (过渡)一个地方一年内各月降水量是有差别的,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季节变化。下面我们就降水的季节变化,做进一步学习、分析。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1.问题情境:

  北京各个季节的降水有何特点?相比较,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

  如何准确描述一个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

  2.看降水柱状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多?(10、11月);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少?(6、7、8月);

  3)说明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

  小结:该地降水冬季降水多,夏、秋季降水少;

  3.降水柱状图的绘制

  学生利用所提供资料动手绘制降水柱状图,教师根据学生绘制情况选取部分作品展示并做评价,总结降水柱状图绘制的基本过程。

  三、降水的分布

  1、等降水量线

  让学生讨论比较等温线和等高线的定义,说明“等降水量线”的定义。

  定义:在地图上,将同一时间内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然后出示“降水的分布”。

  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让学生对照课本56页活动1~5的五个问题,观察大屏幕。

  画面1:点击赤道附近降水量在20xx毫米以上的地区,使之闪烁,让学生读出降水量。点击两极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的地区,使之闪烁,请学生读出降水量。由学生归纳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一: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画面2:点击回归线,使回归线两侧闪烁,由学生归纳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二: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画面3:在底图上显示南北纬30?、60?并闪烁,让学生说出中纬度的纬度范围,然后对中纬度内陆和沿海地区降水量分别闪烁,让学生读出降水量,总结得出规律三: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远,降水也少。

  画面4:在《世界年降水量图》中分别显示出赤道、南北回归线、中纬度地区、两极附近地区,由学生总结得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xx毫米以上。

  2、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即世界“雨极”,位于乞拉朋齐(印度,迎风坡,属于地形雨)。降水最少的地区,即世界“干极”,位于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

  这时要给同学们说明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的因素与气温一样,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还受地形的影响。

  画面5:降水与地形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降水与降水分布,明确了解了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测量。通过阅读了解了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能看明显的规律,并学会了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把学会的知道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巩固练习

  1.下列地区中,属于冬季多雨地区的是( )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 B.30度~40度大陆东岸地区

  C.地中海沿岸 D.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

  2.赤道附近的全年的降水量一般在( )

  A.1000毫米左右 B.20xx毫米左右 C.500毫米左在 D.3000毫米左右

  3.关于降水的时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雨都出现在山地的南坡 B.沿海地区降水一定丰富

  C.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 D.赤道地区高温多雨

  4.下列地区中,属于全年少雨区的是( )

  ①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②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③30度~40度大陆东岸④两极地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五、说板书设计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降水的概念

  二、降水的测量

  三、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柱状图)

  四、世界降水量的分布(等降水线──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1、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xx毫米以上。

  2、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

  六、说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使我深深体会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确实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去交流、去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是新课程理念的精髓。本课我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赋予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当然在讨论交流活动中也出现少部分同学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这是我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必须为之努力的地方。

初一地理说课稿12

  大家好,我是赵玉倩,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日本》,本节内容选自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走进国家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日本的自然地理"部分教学内容。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湘教版教材编写由"大洲----地区----国家"组成,层层递减。本节是在认识大洲,了解地区这后走进的第一个国家。因此,本课从内容上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与应用,学好它又为今后学习其他国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能说出日本的位置与领土组成。

  B、了解日本的地形特征及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C、理解日本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

  (2)过程与方法:

  A、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

  B、运用板快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C、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学会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并会分析一个国家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使学生树立"事物是联系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日本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征。

  (2)教学难点:气候类型及形成原因。

  二、说学情

  初一学生正处于思维逻辑发展的关键时期,逻辑能力尚不够强,但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因此,在讲授日本时要多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多以图片展示,并尽量联系实际,以增强学生印象。

  三、说教法:

  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本节课教材特点,根据教学基本原则和规律,为实现上述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A、在教学形式上力求突破"为了学地理而学习地理"的思想瓶颈,关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话题或生活常见现象,设置问题情境,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B比较分析法,通过对照得出区域地理特征。

  C 运用多媒体教学将一些静态的信息加工成声,情,形的动态信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唤起求知欲,强调重点,攻破点。

  四、说学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获得必需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本节课将对学生进行如下学法指导:

  (1)探究能力指导:

  学生对日本较为熟悉,因此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过思考、讨论来解决问题,重在参与积极思考的这一过程,以培养自我的学习探究能力。

  (2)利用生活中的地理:

  利用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衍生性,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周围的地理事物,从生活中学习地理,也把地理理论知识用到生活中去,两者要相结合,相促进。

  (3)重视地图的作用: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应该引导学生注重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养成从图中提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五、说教学程序:

  通过一系列学生所熟悉的日本的景观,创设一个生动、诱人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当中。

  以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大洲、地区两种范围大小不同的区域地理,如何利用地图判读一个区域的位置、范围呢?今天我们用{观察地图}要求学生自习观察地图,通过地图中了解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

  .

  以小组分组讨论计算的方式让学生动手计算日本人口密度,并与中国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得出日本地狭人稠的特点。

  展示日本富士山图片,因富士山为活火山,导出日本这个国家多火山地震、火山。提问思考"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演示日本由于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因而多地震、火山。这样图片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联系实际,学生分组讨论遇到地震时,我们该怎么办?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及利用日本的两个象征之一"樱花"引入气候的教学,过程中结合视频,利用其直观的视觉效果及丰富的内容让学生对气候有心理感受。

  出示日本气候类型图

  为了体现日本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把其气温、降水以柱状图形式体现与北京进行对比,得出"与亚洲同纬度相比,夏季较凉爽,冬季较温暖,全年降水量较多"的特征。

  为了巩固课堂学习我布置了一下练习:

  1、课本66—67活动题。

  2.搜集日本风俗民情材料,使学生更全面了解国家。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这篇初一地理说课稿:《日本》说课稿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初一地理说课稿】相关文章:

初一地理说课稿02-23

地理说课稿11-02

初一地理日本说课稿03-19

初一地理下册说课稿03-20

初一地理说课稿范文06-12

人教版地理说课稿06-10

《印度》地理说课稿03-20

免费地理说课稿03-19

地理说课稿范文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