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1
为了扎实推进全区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确保扶贫对象“两不愁、四保障”,在全市率先实现脱贫目标,真正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近日,区政协组织委员开展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调研。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扶贫开发项目,走访农户调查贫困现状,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深入了解我区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现状,分析查找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渭滨区现辖3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67个行政村,农业人口6.2万人,耕地6.22万亩。38个后山村地处秦岭北麓和西部山区,群众居住分散,土坯房较多,安全性较差,山区村经济增长相对缓慢。截止20xx年底,全区贫困人口4117人。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摆在农村工作的首要位置,紧紧围绕“两不愁、四保障”目标,坚持“专项扶贫注重产业发展,行业扶贫注重社会保障,社会扶贫注重结对帮扶”的精细化扶贫思路,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开展美丽乡村创建,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92亿元,其中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拆除土坯房3078户,新建住房1105户,使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贫困人口数量持续减少,累计脱贫1。3万人,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
一、脱贫难度增大。截止20xx年底,全区尚有近4000余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后山区,由于人口数量较多、分布广、底子薄、条件差、发展难度大、贫困程度深,真正成为扶贫中的“硬骨头”。
二、公共服务水平低。我区原晁峪乡的水利、交通、教育、卫生、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个别村组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通讯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自我发展能力较弱。
三、产业发展滞后。贫困人口集中的后山区,基础条件普遍较差,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无集体经济和主导支柱产业,专业合作社带动不明显,发展的产业品种繁多,零星分散,不成规模,质量不高,加上产地远离集镇,运输成本高,很难进入市场,即便实现销售,其产品附加值也很低,经济效益不明显。
四、因病因灾致贫现象突出。我区偏远山区,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差,抗灾减灾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弱,普通群众因病、因灾、因学而返贫的现象突出,脱贫与返贫呈拉锯式状态,巩固和提高扶贫成果难度较大。
五、基础设施建、管、用制度不完善。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完善,但是实际生活中,基础设施不能得到有效保护,时有损坏,使用率偏低,有些甚至未曾使用,重建设轻管理问题依然突出,亟需建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使用等制度。
几点建议
一、精准识别,切实做到“扶真贫”。
要认真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按照区政府《扶贫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方案》的精神,坚持“十不进”的原则,通过“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优先”的方式,精准识别监测脱贫对象,建立贫困人口明细台账,确保户有表、村有薄、镇有册、区有电子台账,做到贫困户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脱贫路径、脱贫效果和脱贫时间“一表清”。要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群众参与,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接受监督,让同村群众按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确保政策公开、规则公平、结果公正、群众公认。要建立脱贫退出和返贫纳入机制,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确保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真正让贫困户得到有力扶持,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二、改善民生,夯实基础强化保障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创新资金运管机制,完成厥湾村千亩桃园道路工程、八角塬道路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逐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机制,不断改善后山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信息化建设力度,逐步实现贫困地区互联网全覆盖,完善贫困地区乡村商品服务网点和物流配送体系,提升季节性农产品储存和销售能力。
2、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协调发展家园美、村强民富生活美、生态宜居环境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四美”要求,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快农村环境整治力度,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要继续巩固石嘴头村、高家村、晁峪村、坊塘村美丽乡村创建成果,深入推进中岩山村、石坝河村、大散关村、邵家山村、符家村、新安村等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农家乐等产业,通过创建活动实现农民增收。
3、强化教育培训。扶贫应当先扶智,教育扶贫是基础。要全面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在加大基础教育事业投入的基础上,加大科技扶贫、智力扶贫、文化扶贫的力度,对贫困劳动力实施“培训、提升、转移、就业”四步走的能力提升脱贫工程,免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和职业技能鉴定,提高劳务输出和转移就业数量和质量,保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户均有1名家庭成员掌握职业技能,确保2750名贫困群众都能得到一次免费实用技能培训。
4、强化社会保障扶贫力度。实施医疗救助扶持,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负担,解决贫困户看病难、治病更难的问题,阻止再次返贫,巩固脱贫成效。充分运用低保、五保供养等民生政策,对建档在册的1188人(特殊困难群众)给予差额补助,实施社会保障财政兜底脱贫。开展助学帮扶,确保贫困家庭子女正常入学就读,不让一名贫困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三、多措并举,实现困难群众真正脱贫
1、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要充分结合贫困村实际,面向市场,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选择适合本地区条件,有优势、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作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积极引导贫困户规模发展,逐步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在高家镇太寅河以西重点发展核桃、中药材种植等产业,秦岭北麓沿山及台塬地区主要发展猕猴桃、大樱桃、油桃、草莓、养蜂等产业。依托秦岭北麓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宗教等资源,加快弓魚国小镇建设,尽快启动炎帝陵改造提升工程,推进“古道秦岭﹒乡约清姜”生态休闲旅游区建设,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有序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成石鼓现代农业园二期,启动固川、枣园20xx亩时令水果产业园建设,打造晁峪十里油菜花海新景观等项目,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实施异地搬迁。坚持政府主导、资源整合、集中为主的原则,结合农村土坯房改造,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和资金整合力度,优先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和移民搬迁,拆除土坯房1211户,新建住房700户,实现两年消除土坯房目标;完成四家坪村整村搬迁,确保年底前入住;完成水泉路村、段家磨村、甘庙村等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村群众幸福指数。
3、实施“互联网+扶贫”模式。借助互联网产业园,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实施“互联网+扶贫”模式,支持有意愿的互联网企业在农村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网点,通过自建大型种植生产基地,联合农业合作社实行订单生产,创新性实施“平台销售+定制生产”、“线下体验+线上预订”等销售策略,推动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实现农民就业创业、增收致富。
4、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坚持政府救济与社会援助相结合,引导各类民间组织、企业家、志愿者、各类慈善机构及非政府组织,通过多种形式捐资捐物直接支持贫困户和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积极鼓励企业参与扶贫,与贫困村和贫困户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吸收贫困户到企业就业,增加收入。
四、加强领导,深入推进脱贫攻坚
1、强化组织领导。党委、政府要把脱贫攻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首要民生工程来抓,强化脱贫攻坚工作领导责任制,切实把扶贫工作记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要认真做好脱贫攻坚政策制定、项目规划、资金筹备、资源调配、推进落实等工作,努力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2、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核心作用,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深入做好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推进“四议两公开”、村务联席会等制度,为率先实现全面脱贫、率先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做好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等工作,选出能帮农民脱贫致富的村级班子,帮助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共建美好家园。
3、强化责任担当。建立年度脱贫攻坚任务台账和责任清单,依据脱贫攻坚任务,实行逐级督查、交叉检查制度,严格进行考核,确保脱贫项目精准,帮扶措施精准,帮扶效果明显。强化责任担当,对脱贫攻坚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优先予以通报表彰、提拔重用,提振全区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全面打赢重返全省五强区攻坚战!
关于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2
为切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局深入包抓帮扶的XX镇崔黄村和郭庄村开展精准扶贫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崔黄村位于XX镇西北部,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590户2231人。耕地面积2880亩,以葡萄种植和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导产业。
郭庄村位于XX镇中西部,辖6村个村民小组,现有341户1371人。耕地面积3078亩,其中978亩承包给当地企业种植葡萄,剩余2100亩以小麦、红薯、杂果种植为主导产业。
二、调研前期情况
按照“大走访、大排查、大清洗”活动的安排,我局共派驻两个工作队分别对崔黄村和郭庄村进行地毯式排查走访。目前,崔黄村共590户,走访492户,剩余98户;长期在外务工和人户分离113户。郭庄村共341户,走访341户;长期在外务工和人户分离30户。
三、致贫原因初步分析
(一)因学因灾因病致贫现象严重。一是教育成本过大。目前国家已免去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费用,但就读高中、大学阶段的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仍然相当重。一个高中生每年需支出近万元,有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孩子上学负债累累。二是在贫困户收入来源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过大,缺乏抗风险能力。一旦遇到干旱等自然灾害,收入便大幅下降,迅速返贫。三是家庭收入主要靠劳力。一遇到家庭中有大病或慢性病的,既要支出高额医疗费用,又减少了家庭收入,这一增一减,对于贫困户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四是遗传病导致贫困是顽疾。在调研中发现,郭庄村一户因智障遗传导致该户5口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无劳动能力。
(二)基本种植业产值不高,收入水平低。多数群众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小麦、玉米等传统种植业,这些种植业投入多、产出少,附加值不高,费力不挣钱。再加之,收入主要靠人工劳力,大部分群众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日常生活比较艰难。
(三)受教育程度低,脱贫致富意识薄弱。农村贫困人口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思想观念陈旧,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生活上往往靠帮靠救济,脱贫意识极其薄弱,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四)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环境条件差。调查发现崔黄村北邻北仲山,属我县旱腰带偏远村,距离县城较远,信息相对闭塞,居住环境较差、资源贫乏。年轻人以外出打工为主,村内以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为主,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令人堪忧。由于务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养学生,不仅敬奉父母的生活费很少,而且很少回家探望,致使留守老人经济能力非常微弱。
四、思路和对策
(一)准确详细摸底筛选脱贫户。对包扶村、组、户进行详细摸底调查,全面精准掌握包扶村情、户情,在原有贫困户识别的基础上,对贫困村、贫困户再核查再识别,不留死角,彻底摸清贫困村以及贫困户的底数,把“真贫”挑出来,把确实需要扶持的、能够扶持的贫困户精准筛选出来。
(二)制定措施解决如何帮扶问题。根据村情户情,逐村逐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人、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号准病脉、开好处方、抓出良药,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紧贴实际制定脱贫规划。在深入掌握村情、扶贫对象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政策要求,做好包抓帮扶村的精准扶贫下步工作。结合交通运输工作实际,从加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
(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产业技能。联系组织各种短期技能培训,培训以当地主要产业的管理为主,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对当地懂技术、有经验、能力强的致富带头人,要鼓励他们积极引导帮扶贫困农户学经验、学技术,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五)加强各项保障政策,减轻农户负担,提高抗风险能力。同镇政府协调沟通,把教育、医疗、社保、保险等优惠政策及时宣传到每村每户每个人当中,使贫困户在勤工俭学、助学贷款、合作医疗、大病救助、灾害救助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减轻农户经济负担,减少因学因病因灾致贫返贫现象的发生。
关于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3
为切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局深入包抓帮扶的XX镇xx村和xx村开展精准扶贫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西北部,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590户2231人。耕地面积2880亩,以葡萄种植和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导产业。 xx村位于XX镇中西部,辖6村个村民小组,现有341户1371人。耕地面积3078亩,其中978亩承包给当地企业种植葡萄,剩余2100亩以小麦、红薯、杂果种植为主导产业。
二、调研前期情况
按照“大走访、大排查、大清洗”活动的安排,我局共派驻两个工作队分别对xx村和xx村进行地毯式排查走访。目前,xx村共590户,走访492户,剩余98户;长期在外务工和人户分离113户。xx村共341户,走访341户;长期在外务工和人户分离30户。
三、致贫原因初步分析
(一)因学因灾因病致贫现象严重。一是教育成本过大。心得体会目前国家已免去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费用,但就读高中、大学阶段的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仍然相当重。一个高中生每年需支出近万元,有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孩子上学负债累累。二是在贫困户收入来源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过大,缺乏抗风险能力。一旦遇到干旱等自然灾害,收入便大幅下降,迅速返贫。三是家庭收入主要靠劳力。一遇到家庭中有大病或慢性病的,既要支出高额医疗费用,又减少了家庭收入,这一增一减,对于贫困户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四是遗传病导致贫困是顽疾。在调研中发现,xx村一户因智障遗传导致该户5口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无劳动能力。
(二)基本种植业产值不高,收入水平低。多数群众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小麦、玉米等传统种植业,这些种植业投入多、产出少,附加值不高,费力不挣钱。再加之,收入主要靠人工劳力,大部分群众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日常生活比较艰难。
(三)受教育程度低,脱贫致富意识薄弱。农村贫困人口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思想观念陈旧,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生活上往往靠帮靠救济,脱贫意识极其薄弱,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四)地理位置偏远,范文写作自然环境条件差。调查发现xx村北邻北仲山,属我县旱腰带偏远村,距离县城较远,信息相对闭塞,居住环境较差、资源贫乏。年轻人以外出打工为主,村内以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为主,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令人堪忧。由于务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养学生,不仅敬奉父母的生活费很少,而且很少回家探望,致使留守老人经济能力非常微弱。
四、思路和对策
(一)准确详细摸底筛选脱贫户。对包扶村、组、户进行详细摸底调查,全面精准掌握包扶村情、户情,在原有贫困户识别的基础上,对贫困村、贫困户再核查再识别,不留死角,彻底摸清贫困村以及贫困户的底数,把“真贫”挑出来,把确实需要扶持的、能够扶持的贫困户精准筛选出来。
(二)制定措施解决如何帮扶问题。根据村情户情,逐村逐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人、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号准病脉、开好处方、抓出良药,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紧贴实际制定脱贫规划。在深入掌握村情、扶贫对象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政策要求,做好包抓帮扶村的精准扶贫下步工作。结合交通运输工作实际,从加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
(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产业技能。联系组织各种短期技能培训,培训以当地主要产业的管理为主,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对当地懂技术、有经验、能力强的致富带头人,要鼓励他们积极引导帮扶贫困农户学经验、学技术,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五)加强各项保障政策,减轻农户负担,提高抗风险能力。同镇政府协调沟通,把教育、医疗、社保、保险等优惠政策及时宣传到每村每户每个人当中,使贫困户在勤工俭学、助学贷款、合作医疗、大病救助、灾害救助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减轻农户经济负担,减少因学因病因灾致贫返贫现象的发生。
关于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4
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经济薄弱村和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找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采取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根据政协xx市委《关于集中开展“大调研月”活动的通知》(万协发【20xx】4号)文件精神要求,我乡驻村工作队组成调研小组,深入xx乡xx村等村精准贫困户入户调查,认真分析了各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结合全乡发展现状,认真分析总结,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一)贫困现状及“六个一批”属性分布情况
1、基本情况
(1)全乡基本情况
xx乡地处xx南麓,距离xx市城区33公里,幅员94平方公里。全乡6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社区,52个村民小组和5个居民小组,共3529户13810人,其中农业人口11881人(其中举家外迁80户305人,在外购房或租房365户1472人,在外务工人数941户4051人),外籍户口迁入28户89人,实际居住人口3458户13592人。全乡有耕地面积6944亩(其中田4566亩,地2378亩),有林地13万亩。境内青石资源丰富,种养殖业初具规模,但基础设施滞后,耕作条件有限,农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20xx年、20xx年全乡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598.5元、5150.3元,精准识别贫困村3个。
(2)xx村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乡场镇东北部,距离乡场镇区3公里,离xx市城区36公里。全村幅员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49亩、林地21290亩。有8个村民小组,439户1637人。
2、贫困现状
(1)全乡贫困现状
20xx年底精准识别贫困村3个,贫困人口1046户2407人,20xx年脱贫95户239人;20xx年锁定贫困人口951户2168人,贫困发生率17.5%,20xx年脱贫172户433人。
(2)xx村贫困现状
20xx年通过村民投票和公示确认的建卡贫困户为130户392人,贫困发生率30%。20xx年底,已脱贫10户39人;20xx年,xx乡xx村被确定为全达州市828个省定贫困村之一,该年全村锁定建卡贫困户有129户369人,贫困发生率降为29%,20xx年底,达州市扶贫驻村工作,xx乡驻村干部和xx村村委会,通过综合评估全村共脱贫了43户、151人(其中达州市驻村工作组评估脱贫23户81人)。20xx年xx村精准贫困户锁定为90户,其中预脱贫23户。
3、六个一批属性分布情况
(1)全乡分布情况
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520户893人;移民搬迁安置一批:187户466人;灾后重建帮扶一批:无;医疗救助扶持一批:713户1000人;低保政策兜底一批:314户676人;教育资助解困一批:121户148人。
以上享受1个“一批”政策215户,享受2个“一批”政策316户,享受3个“一批”政策207户,享受4个“一批”政策80户,享受5个“一批”政策8户。
(2)xx村分布情况
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107户214人;移民搬迁安置一批25户72人;低保政策兜底一批45户141人;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89户204人;灾后重建帮扶一批无;教育资助解困一批32户40人。
以上享受1个“一批”政策40户,享受2个“一批”政策45户,享受3个“一批”政策40户,享受4个“一批”政策11户,享受5个“一批”政策2户。
(二)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方法及步骤
通过调查,xx乡自20xx年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以来,一律是按照“群众自愿申请,村民主评议、公示公告,乡审核、再公示,再上报”等几个工作步骤和“三严三实”的工作要求,从严从实把真正贫困的对象识别出来。
(三)脱贫规划及具体措施
经查阅村委会相关扶贫攻坚档案资料,自20xx年5月以来,xx乡争对本乡实际制定了“xx乡精准扶贫工作规划(20xx-20xx年)”、各年度制定了扶贫工作计划,相应各村也制定了扶贫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1、具体帮扶措施有:
(1)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并举。因地制宜地确定发展目标,突出地方生态特色,实行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采取“项目带动、政府协调、群众参与、社会帮扶、金融支持”方式,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好新的产业发展平台,为群众增收致富提高条件。
(2)实行产业化扶贫。依托地方优势资源,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继续以种养殖业为产业核心,积极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加大培育特色产业种植基地力度,有目的、有计划地抓好经合组织建设,走规模发展、集约经营之路,引导广大农民走向市场,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实现特色产业流通增值。
(3)实行“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以解决贫困人口脱贫为重点,以发展产业为核心,本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责”要求,实现各种资源和各类资金的整合利用,连片规划,整村推进,努力实现全乡协调发展。
(4)开展劳动力培训与转移。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多种渠道,积极争取市级培训资金,加大培训投入,大力开展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的实用技术培训。采取短、中期为主的技能培训方式,让更多农民群众从繁重的体力活中解放出来,变成技术能手,增加务工收入。
(5)实施搬迁扶贫。对生存条件恶劣、居住分散、自然资源贫乏的特困人口,实施搬迁扶贫,把扶贫搬迁与危房改造等政策相结合,加大搬迁的支持力度,在保证上级补助资金足额到位的基础上,减免有关费用,解决好搬迁户子女入学、户口迁移、饮水、用电等生产生活困难,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2、保障措施是:
(1)组织保障。一是健全工作机构。为全面完成所规划的各项任务,乡成立精准扶贫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负责指导各村、各责任单位按照规划实施时间节点做好各项工作。二是明确责任分工。对规划中确定的目标任务,乡人民政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到牵头领导和责任站所,领导干部带头包村包贫困户,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扎实推进,确保规划目标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
(2)资金保障。一是力争上级扶贫资金投入。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扶贫开发工作十分重视。我乡要抓住这一有利机遇,争取上级加大对我乡的项目资金投入。二是积极调动贫困群众自筹资金。按照参与式扶贫开发的原则和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园、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增加扶贫总投入。三是强化资金管理。严格按照扶贫资金县级报帐制度管理办法以及各级部门资金的管理使用要求,建立健全职能部门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四道防线”,严防贪污、挤占、截留、挪用扶贫资金的问题发生。
(3)机制保障。一是建立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为切实履行好本规划实施,本规划经乡党委扩大会议通过,自觉接受本级人大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二是建立考核机制。乡人民政府与各村和相关部门签订责任书,将每个阶段具体工作目标量化,项目按照包保责任“定人、定点、定户”,将每项工作落实到人头,将工作完成情况纳入目标考核,实行奖惩。
(四)国家扶贫项目及资金落实情况
因xx乡xx村是省定扶贫村之一,从20xx年起,国家的部份扶贫专项资金大多安排在该村。
1、《20xx年第二批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茶叶产业)》
(1)、项目建设目标任务
20xx年,完成新建高效优质茶叶164.5亩,第四年投产,实现鲜茶叶总产量13吨以上,名优茶比例达50%以上,茶叶综合产值实现160万元以上,项目区贫困户每年人均增收9358元以上,最终实现项目区摘帽,贫困户脱贫。
(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新建优质茶园164.5亩。其中:xx村104.5亩、白燕溪村60亩。
新建项目茶叶产业区便道路1394米(硬化路面)。
(3)项目资金落实情况
经调查,该项目实施方案于20xx年9月25日xx乡政府进行了申报,市扶贫移民局于20xx年11月以(万扶贫移民【20xx】140-3号)文件进行了批复,项目实施是按每亩1400元给实施贫困户补助茶幼苗,茶苗提供是xx市茶叶局,20xx年11月18日,xx村共实施4个社,59户,114.8亩、68.88万株。目前已进行了三次技术培训,做到了有栽有管。
2、《20xx年第二批财政专项扶贫项目(产业扶持周转金)》
(1)项目建设目标任务
产业扶持周转金实施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贫困户发展种养业的资金瓶颈,充分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通过发展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使贫困户从根本上走上脱贫致富之路;通过资金的周转,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走上致富之路,做到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无限的作用。
(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实施对象为村内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缺乏资金、有能力、有意愿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的农户。种植项目:2户,计划财政专项周转资金3万元。养殖项目:14户,计划财政专项周转资金17万元。
(3)项目资金落实情况
经调查,该项目实施方案于20xx年12月10日xx乡政府进行了申报,20xx年12月底该项目资金20万元已入乡财政专户,20xx年1月10日,xx乡xx村村委会、村财务监督委员会及时召开了该项目资金发放办法工作会议,争对16户项目实施贫困户的申请书和担保人协议逐一审查,并对该项目资金周转起止时间进行了商定。后进行了再公示7天,20xx年2月初上报乡政府审批,20xx年2月19日是和20xx年2月20日分二次将该项目总资金20万元分别按实施贫困户提供的帐号兑现到位。
3、扶贫整村推进项目
该项目在xx乡清水溪村实施,国家扶贫专项资金投入100万元,建设主要内容是新建清水溪村“子房沟到大草坪”2公里村道公路硬化。xx乡政府于20xx年1月20日向市财政局、市扶贫移民局提交了请示,20xx年3月12日市扶贫移局进行整村推进实施方案的批复。接到批复后,xx乡党委、政府立即组织实施,20xx年8月11日开展了施工队伍比选会,20xx年12月18日项目完工并进行了验收。
(五)建档立卡贫困户退出机制情况
贫困人口退出严格按“拟选对象、精准扶持、民主评议、公示公告”程序办理,乡政府和帮扶部门根据年度减贫目标任务确定预期脱贫人口,实行精准帮扶;贫困村退出按“初选对象、精准扶持、退出审批、公示公告”程序办理,由市级扶贫部门组织入村调查、摸底核实。贫困人口退出后,符合政策兜底要求的应按有关行业政策继续享受,不因退出而返贫;贫困村退出后,原有贫困村规划中未实施完成的'项目继续实施。
1、贫困户退出标准
(1)贫困户退出。贫困户指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户退出要以户为单位,以贫困户年人均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家庭有安全住房、无因贫辍学学生等为主要衡量指标。凡享受以下政策,收入达到或超过脱贫标准的贫困户应退出:1、已享受移民搬迁政策;2、享受危房改造政策入住的;3、享受产业扶贫到村到户政策;4、享受“雨露计划”培训补助政策;5、享受医疗救助的;6、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的地方,凡纳入低保的家庭,视为脱贫人口。同时,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全面提升,有一门以上就业技能,有一项以上收入主业的贫困户,应视为脱贫户。
(2)贫困村退出。贫困村指省“十三五”规划扶持重点贫困村。贫困村的退出应以贫困发生率和重度贫困村小组村庄整治建设完成率为主要衡量指标,原则上,退出贫困村的村贫困发生率应低于3%,重度贫困村小组村庄整治建设全部完成。贫困村达到“九有”标准,即:有主导产业,有集体收入,有健全的群众服务中心,有小学教育、卫生文化等服务功能,有硬化的通村公路,有入户的安全饮水,有安全的农村电网,有入户的广电通信光纤电缆,有清洁的生活能源。
2、退出程序
(1)贫困户退出。贫困户的退出按照预退出、精准扶持、摸底调查、民主评议、入户核实、公示公告、批准退出等程序执行。
一是选定预脱贫对象。每年年初,根据贫困户退出规划及年度减贫计划,下达贫困户退出指导计划,并与乡政府签订减贫责任书。各村根据乡下达的退出指导计划,分解落实到组,选定年度预脱贫对象,在建档立卡系统内作预退出处理。
二是精准扶持。各村要对照贫困户退出条件,对预退出对象加大扶持力度,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扶持。
三是摸底调查。年底,组织村委会干部、驻村工作队干部、贫困户结对帮扶干部等,对预退出对象进行调查摸底,填写调查摸底表(附后)。
四是民主评议。摸底调查后,由村委会组织召集相关人员召开民主评议会,对调查摸底情况进行逐户讨论,拟定退出贫困户名单,并在行政村所在地进行公示。公示公告时间不少于七天。拟定对象的确定要综合考虑贫困户的收入、家庭经济状况、致贫原因的缓解、住房、家庭成员的上学和就医等情况。
五是上报审核。公示无异议后,对拟定退出的贫困户,上报乡政府审核。
六是入户核实。乡政府组织相关人员(不得少于3人),对拟退出贫困户进行逐户核实,确定全乡贫困户退出名单,并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
七是审核批准。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并在各行政村公告,报设区市备案。
八是信息录入。贫困户经批准退出后,即录入信息档案,在建档立卡系统内进行退出处理。
(2)贫困村退出。贫困村的退出按“五步法”程序执行。
一是初选对象。每年年初根据贫困村退出规划及上年度贫困村退出计划执行情况,下达贫困村退出计划,乡政府根据市下达的退出计划,确定初选对象。初选对象要综合考虑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重度贫困村小组的村庄整治情况,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产业发展、贫困发生率等情况;初选对象确定后,乡政府要对照村级扶贫开发规划和贫困村退出条件,对预退出的贫困村加大扶持力度,进行重点攻坚。
二是调查核实。市组织有关部门,对预退出贫困村进行入村调查、摸底核实,确定是否符合贫困村退出条件。
三是公示公告。如符合退出条件,则在乡、村所在地进行公示公告。公示公告时间原则上不少于7天。
四是批准退出。公示公告无异议后,报县批准退出。
五是备案管理和信息录入。报设区市、省备案;贫困村经批准退出后,即进行信息录入,在建档立卡系统内作退出处理。
3、退出后扶持措施
(1)扶持政策。贫困户、贫困村退出后至20xx年,可继续享受中央、省、市扶贫开发有关政策扶持,资金量不变;贫困村退出后至20xx年,继续实施贫困村村级扶贫开发规划。
(2)主要扶持措施
围绕这一目标,结合xx乡现有贫困农户的脱贫需求和实际情况,全力落实上级有关的脱贫帮扶措施,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效推进,脱贫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3)组织保障
把脱贫攻坚纳入全乡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强化各乡村干部的参与度,形成全员齐抓共管,积极作为的攻坚脱贫格局。一是落实脱贫责任。将年度脱贫任务细化到各村,要求各村主要负责人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二是整合项目资金。建立以贫困村贫困户为对象,统筹安排交通、水利、农业、民政、就业、教育、卫生等部门各类资金,优先投向贫困村贫困户,重点发展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产业,着力帮助贫困对象增收脱贫。三是强化目标考核。将脱贫攻坚任务纳入年度考核重要内容,采取逐村逐户核查,确保脱贫任务落到实处。四是推进项目管理。强化项目资金管理,规范项目申报审批程序,严格组织项目实施,强化过程督查,确保项目实施质量,对截留、挤占、挪用和贪污、挥霍扶贫资金的责任人进行查处,确保项目、资金和干部“三安全”。
(六)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先进典型及工作新亮点
1、先进典型
xx乡xx村七组村吴才国,20xx年识别为精准贫困户,贫困人口2人。自20xx年,在达州市和乡政府驻村工作组的支持下,自主发展种植业,渴望早日脱贫,20xx年期间,自已投资发展弥猴桃1亩,20xx年初又新建弥猴桃5亩,核桃4亩,目前,该户共发展有10亩经果产业,同时自筹资金近3万元,修建了入户道路300余米。
2、工作亮点
xx村做为省定贫困村,在20xx年精准扶贫工作期间,创新思路,开拓思维,在达州市农商行的支持下,开展了全村贫困户信用等级评议工作,大力宣传小额信贷扶贫优惠政策,对全村200户贫困户进行评星授信并公示,提高了小额信贷资金到户率。
二、致贫原因分析
通过对全乡的建档贫困户深入走访调查,其贫困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类。
1.自然、交通等因素致贫。由于我乡地处大山深处,很多贫困户生活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居住较为分散,山上田地很少,没有进行土地整理,大部分属“望天收”,收成有限,加之部分社不通公路,进出村社全靠双脚,运送物资、农产品不便,制约了发展。加之群众信息闭塞,思想固化,不能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增收致富不足。
2.因病返贫。因农村卫生环境有限,加之部分群众生活习惯较差,人畜不分离,造成部分年老体弱家庭成员突患疾病,或慢性病长年缠身,使原有家庭积蓄花费一空,原本不富裕的家境雪上加霜。虽然通过农村合作医疗和民政救助缓解了一点经济压力,但高额的医疗费用如同无底洞,依然是此类家庭重返贫困的主因。
3.劳动力缺乏致贫。一方面现在年轻的精壮壮劳力都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386199部队”(指妇女、儿童、老人),而外出打工人员大都从事体力活,一年到头存钱寥寥无几,却错失了家里的农活,荒废了田地;另一方面是由于家庭本身缺乏劳动力,又没有资金技术,产出的农产品又无法外销,家庭经济捉襟见肘。
4.其他原因致贫。如由于自身素质较低,发展能力不足,致富本领不强,若遇上天灾人祸,本来自给自足的家庭被掏空家底而陷入困境等。
其中:因病致贫或返贫322户530人,占总数的24.5%;因交通等基础设施滞后致贫178户401人,占18.5%;因自然条件差致贫185户495人,占22.7%;因缺乏劳动力致贫135户335人,占15.5%;因自身发展能力致贫102户295人,占13.6%;因缺资金11户13人,占0.6%;因缺技术致贫31户99人,占4.6%。
三、开展精准扶贫面临的问题
(一)农民收入估算难精准。随着“三清”工作的不断开展,工作中的难点也逐渐显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城镇化进程加快,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农民经济发展形式也从单一的农业生产向多元化就业方式转变,多元经济相互交织混合发展,给准确调查核实农户收入增加了难度,加之受农业经济效益不稳定的影响,大量外出务工农民收入情况难以掌握。
(二)农民素质偏低增加了精准识别难度。现阶段农民文化素质在快速提高,但思想觉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为了获得帮扶,个别贫困户有意隐瞒真实收入和家庭情况,给精准识别增加了难度。
四、精准扶贫开展的建议
上述分析的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诸多问题,决定了来xx乡准扶贫工作将是一场异常艰巨的攻坚战。我们认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建立和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通过对贫困户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引导好各类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户,逐渐构建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基础。
(二)明确职责。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前提,要做到“三清”信息采集表清查对象、清查人员、核查人员、录入人员等相关人员均要签字确认,并且入户清查人员要与户主合照存档,切实做到“一表一填、一表一核、一表一录、一表一责”。
(三)转变观念,切实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信心。针对部分农民素质偏低及思想观念落后的问题,一是要切实采取措施,充分调动全体镇干积极性,进村入户与贫困群众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积极鼓励他们增强信心,克服惰性心理,积极发展生产,自力更生。二是切实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与来榜本地发展的产业相关的短期培训,提高农民群众实用技术能力。
(四)发展本地特色扶贫产业。一是对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扶贫对象,申报实施产业扶贫项目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采取以奖代补、提供种苗,大力发展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和养殖业,培育主导产品,提高特色产业开发效益。二是帮扶部门、帮扶责任人要及时提供信息、技术、服务,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三是上级下达的产业扶贫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精准贫困户直接参与、直接受益、稳定增收的种植、养殖和其他产业项目,发挥产业基地对贫困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四是积极引导承包土地向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流转,增加贫困户财产性收入,让贫困户从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利益。
(五)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完成精准扶贫任务。脱贫攻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这项艰巨的工程,需要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来完成。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专项扶贫、社会扶贫、行业扶贫等多方力量相互协作,共同支撑,开拓出了全新的扶贫局面。合理整合资源“重拳出击”,这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体现。我们要紧紧把握精准扶贫的根本,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于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5
上旬,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xx带领农工委组成人员及部分县人大代表对我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调研。本次调研活动采取进村入户实地走访、观摩扶贫产业园、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现报告如下:
一、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741户,贫困人口36603人,贫困村22个。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目前22个贫困村已经全部出列,12455户32785人已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xx年的2.7%下降到去年的0.31%。特别是20xx年,我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面对落后,理清思路,上下齐心,夯实基础,扎实苦干,务求实效,在20xx年度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在全省70个县(市区)排名第14位、39个非贫困县排名第3位,冲进全省第一方阵,打赢了脱贫攻坚工作翻身仗。今年以来,以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的韧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压紧压实攻坚责任,不断提升基层基础,切实提升脱贫质量,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全力确保完成全年2957人脱贫目标任务。
二、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扶贫成效不稳定
有的贫困村产业发展缓慢,缺乏能够支撑长效增收、脱贫致富的特色农业产业;有的村虽然已经发展一批产业,但大多处于起步阶段,产能还没有完全释放,辐射和带动贫困户致富的能力还比较弱。
(二)三基短板还比较薄弱
近几年,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资金投向明确精准,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条件和能力有了很大提升,贫困村的基层班子建设也得到了有力加强。但受资金瓶颈的制约,绝大部分非贫困村的基础设施还很薄弱,部分村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还不足,个别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还发挥得不够强。
三、两点建议
(一)突出产业扶贫确保稳定增收
一是牢固树立产业扶贫理念。及时调整充实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扶贫项目谋划,因村因地因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壮大集体经济;二是积极扶持特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产业大户和致富带头人,鼓励其带领贫困户共同发展、共同致富;三是鼓励支持本地能人和打工返乡小老板,充分利用村部、学校闲置土地、房屋,大力发展服装加工等来料加工企业,吸纳贫困户就业,在企业赚钱的同时,带动村民致富。
(二)夯实三基基础助力脱贫致富
建议县政府一要把握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不断调整释放的机遇,持续跟踪研究精准扶贫政策,完善规划、项目,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最大限度享受各类优惠政策;二要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资金整合力度,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农电水利特别是农村饮水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要大力整治软弱涣散村,强班子、带队伍、聚民心、促发展。
【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精选09-21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范文01-16
关于脱贫攻坚调研报告01-31
关于脱贫攻坚调研报告01-31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03-03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11-19
脱贫攻坚档案专题调研报告01-06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02-14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4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