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课程建设的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课程建设的调研报告1
一、调研背景
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于20xx年4月启动,历时一年多。课程基地的建设是为了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转变教学方式,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目前,首批以及第二批省级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已经产生,各市级普通高中课程基地的建设工作也正在筹划之中,亟待研究课程基地的定位与建设问题,亟待构建适合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发展的机制。
二、基本情况
20xx年8月,江苏省教育厅遴选出31个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这些课程基地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从不同角度出发,确立了引领学校发展的特色课程。
(一)首批省课程基地的研究领域
从研究领域看,首批31个省课程基地可分为以教育拓展为核心的语文、外语、地理等文科类课程;以实验为核心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类课程;以实践为核心的航空航天、STS、系统思考等学科综合交叉型课程;以当地文化为核心的湿地文化、海洋文化等地方特色课程;以美育为核心的美术类课程。各类课程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
从课程性质看,上述课程基地又可分为语文课程、生物课程等学科类课程;数学应用与创新、体验性化学等学科应用型课程;“模拟联合国”“环境·生命”等实践活动型课程。其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
(二)课程基地区别于其他基地的特征
普通高中课程基地不同于原有的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学科基地,也不同于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高校实训基地,它关注的是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表1 课程基地与学科基地以及实训基地的比较
普通高中课程基地也不同于高校的教育科研基地,其课程开发与教学研究应扎根在教育实践的土壤之中,对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表2 普通高中课程基地与高校教科研基地的比较
通过以上比较可知,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应以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为起点,以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为核心,确定课程的价值定位、内容呈现和教学设计,在建设自身的同时,为其他学校提供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课程开发和基地建设的经验。
三、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课程基地是新生事物,首批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在基地的建设思路、课程的内容选择、教学的活动方式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后续的基地建设中应注意避免。
(一)基地投入要注意避免重硬轻软
各课程基地的建设既应重视实验室、演示厅等硬件建设,又应重视教学改革、师资队伍、运行机制等软件建设,在实施建设中应软硬并重,避免重硬轻软。
一般来说,软件的健全相较硬件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若课程基地软件建设缺乏连续性,虎头蛇尾,则难以实现设计申报之初的目标。
(二)课程活动要注意避免空洞低效
活动形式是课程内容的载体,恰当的活动形式是课程顺利开展的保障。学校在申报课程基地时应展开深入调查和仔细研究,不仅要确定特色课程,更要从可操作性的角度选择并设计有效的课程活动。
一般来说,课程基地在规划时确定的项目都是丰富多彩的,但若缺乏足够的专业教师,未能设计出互动、创新的活动形式,则也难以发挥课程的优势。
(三)课程实施要注意避免被动参与
教师是课程基地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课程基地发挥作用的主导因素;学生是课程基地活动的主体,是课程基地的直接受益者。课程内容的有效内化既能够帮助教师自我提升,又能够帮助学生发掘潜能。
但若基地在设计课程时,未能够对学习过程中涉及的师生生理、心理、教材、教法、学法和教育管理等各相关问题进行充分系统的研究,在课程实施与管理上缺乏严格要求和较高标准,师生以应付的心态对待课程基地的活动,则课程基地也无法实现促进师生共进的目的。
(四)基地使用要注意避免辐射不力
课程基地在规划时应注意吸收周边学校优秀教师共同参与课程的设计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他们对课程基地的理解、认识和需求,使得设计、开发的特色课程不仅能够满足本校学生的需求,也能够促进周边学校的共同发展。
若课程基地缺乏专职教师,兼职教师精力不够,其他学校的.教师对课程基地的了解不足,学生的需求不强,则课程基地难以很好地辐射到周边学校,其使用率也就不高。
四、措施建议
进一步丰富课程基地的内涵,创新课程活动形式,激发师生的参与热情,扩大基地的辐射范围,实现其育人和研究效果的最大化,是课程基地审批和建设者需要着力思考的关键点。我们认为,只有将课程基地的规划、开发、建设、使用和评价各环节有效衔接,才能使建成的基地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先进性、创新性、人本性、开放性和示范性,成为区域内该课程的中坚力量和品牌标志。
(一)总体构思课程基地的规划
为在五年内建成梯次完备、布局均匀的省、市、校三级课程基地,教育主管部门可对区域内课程基地的建设做一个整体规划。对于愿意申报课程基地的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可充分考虑其基础条件和发展优势,兼顾不同类型的学校,使各级各类学校凸现各自的优势和亮点,形成具有代表意义的多元化基地,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学科互补的课程群。在课程基地的布局上,可以考虑辐射状分布、带状分布以及网络状分布,如图3所示。
图3 课程基地规划的主要形式
1.辐射状分布。适用于同种学科的课程基地,以区域内省级课程基地为核心,带动市级、校级课程基地共同发展。
2.带状分布。适用于不同学科的课程基地,区域内不同学校,形成各具特色、主题互补的课程基地。
3.网状分布。适用于学科相近的课程基地,便于基地间互通信息和经验,有利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随着区域内课程基地的增多,不同研究方向、不同类别的课程基地,将形成一个三种布局相互配合、均衡发展的课程基地网络。
(二)全面研讨课程基地的开发
普通高中课程基地的开发应通过学研互动,孕育优势课程,培养创新人才。
1.依托学科前沿。课程基地应以各学科前沿为依托,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主线,使教学改革与课程开发密切结合,把学科研究的新成果适当地融入课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为他们能适应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打好基础。
2.整合知识经验。课程内容的建构体系应沿着“人的生活——人的现实生活——人的可能生活”之间的沟通而展开,将课程知识与学生经验整合。在课程开发之初既应考虑课程的总体框架、结构特点等概貌,又应从内容体系、编制原则等中观层面进行研究,还应从概念引入、课程内容的呈现等微观层面加以分析。
3.强化实践活动。课程基地的开发应充分重视实践与活动,课程活动的设计应注重手脑并重、手脑并用和手脑协调,提高学生对实践过程中所涉及的理论问题的辨析能力,使那些基础扎实、创新意识强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4.突出能力培养。课程基地应注重学生信息加工能力、多样性的动态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强调对学生反应的灵敏性、思维的缜密性、对环境的适应性、研究工作有序性的培养,使他们逐渐养成协作意识,形成社会责任感。
(三)整体推进课程基地的建设
1.制定合理的建设发展规划。课程基地的建设应制订合理的项目规划。其中既应有短周期的建设工作,又应有若干长周期项目发展完善的计划。特色课程的选择要因校制宜,既考虑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也考虑课程实施的可能性。
2.完善软硬并重的教研条件。一方面多做调研,重视硬件建设的先进性;另一方面,重视基地的建设内涵,关注师资队伍、建设模式、运行机制等软条件的完善。
3.建设学科融合的教学平台。课程基地应打破学科壁垒,建设跨学科的教学研究平台,引领教师开展跨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帮助学生认识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发展,让他们学会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4.创设开放共享的教学环境。课程基地应依托高校、建立联盟、利用社区,营造一个开放的环境与氛围。依托高校资源,能够使课程研究成果、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新进展不断拓宽师生的视野;建立学校联盟,可以共享教学资源,及时辐射成果;利用社区资源,联合工厂、博物馆、科研院所等,能够增进课程基地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合理安排课程基地的使用
1.开发多维课程资源。课程基地应组建由课程专家、学科专家、中学教师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开发团队,自主开发课程资源,将教学设计的重心从单一的课堂维度扩展至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维度,为学习过程提供结构化组织和生态化的课程资源。
2.研究核心内容建模。课程基地应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概括出同类教学内容的基本思维特征和思维过程,通过思维加工,构建实例模型,再经由后续教学实践的检验,形成一系列具有课程思维价值的子模型群。
3.开展基地内外交流。课程基地应选择教育教学实践中最普遍、最实际、最迫切和最突出的问题,将其转化为课题,引领校际教研共同体展开研究,为基地建设如何服务于课程改革提供示范,使课程开发、管理的经验能对同类学校产生辐射效应。
(五)科学实施课程基地的评价
教育主管部门可建立健全课程基地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将目标、任务、责任、标准、监督、检查、考核、奖惩等各环节有效衔接,以考核促进课程基地的动态发展。
1.评价的内容方式。
(1)评价内容 对课程基地的评价可包括政策条件保障、建设和运作过程、目标与任务落实、实践研究成果等方面的状况。考核中应关注对引领同类学校发展、体现学校办学理念、解决学校特色发展等问题的落实。
(2)评价方法 在尊重校本设计、自主建设的前提下,可通过基地例会、成果展示、专题研讨、年度评议等方式,实行期满综合考核制、项目研究成果评审制、同类学校评议制,对课程基地的建设、使用、运行与发展状况进行多元化评价。
2.评价的动态发展。
对课程基地考核,应避免急功近利式的检查评比和各项指标的面面俱到,而应抓住课程基地建设和使用的关键,以评价促发展。
(1)实行课程基地任期制 课程基地期满,考核良好可以继续挂牌。考核不合格的,可要求整改或者取消资格,补充其他条件较好的学校作为新的基地。在保持基地的总量在整体规划下稳步发展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2)促进特色项目持续发展 课程基地的特色研究项目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任期满后,各基地应根据课程实施情况对特色项目作适当的调整、优化与发展,实现课程基地研究内容系统化的滚动和深化,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基地也可选择与原有特色课程相关的创新项目,不断创造新的亮点。
结束语
普通高中课程基地的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很强的教育实践,预示着我省教育改革新的契机即将到来,将成为大力倡导特色发展的教育百花园中的一枝令人瞩目的花朵。然而,课程基地的建设又是一个长期的、持续发展的任务,目前的开发与建设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尚存在许多问题,受到一些“瓶颈”的制约。我们应既充满激情,又尊重规律,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关注实践、加强研究、重视积累,探索出规范而有效的建设途径。
关于课程建设的调研报告2
一、调研的背景
校外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有益补充。校外教育工作的范围很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方式灵活多样,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发挥其特有的作用。校外教育中的特色课程是校外教育生命力所在。如何使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课程能够最大吸引青少年学生的兴趣,能够真正有助于中小学生素质的提高,这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雨花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一直重视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建设。在活动中鼓励教师创新新课程,每学期都有2—3门新课程推出,深受前来参训活动的师生、来检查的领导的好评。20xx年又被雨花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确定为课程建设年,我们将通过具体的调研开发确立更多更有生命力的新课程。
二、调研的经过
确立课程调研的目标后,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中心”培训部迅速拟定了雨花台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课程问卷调查表。我们确定本次调研对象为:
1.初中一年级至初三年级学生。
2.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学生。
学校领导分成多个小组,深入各中小学师生中开展广泛的调查。
本次调研的形式有:填写问卷调查、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家长反馈等,通过调研摸清学生对我们青少年活动中心现开设课程的喜好情况,分析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程,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发、设置新的课程。
三、调研的思考
通过一系列调研,我们认识到:要提高校外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开发、设置校外特色课程是非常重要的。
(一)充分认识校外教育组织在开发校外特色课程资源中的作用。校外特色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组织开发和实施的课程。它的创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育的新突破,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形态的新构建,它体现了国际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趋势,反映了当代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的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校外特色课程是指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包括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作为课程要素和作用于课程但不形成课程本身却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因素。
校外特色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校外特色课程资源是根据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而划分的。对应于校内课程资源,超出学校范围的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课程资源,包括各种文化、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服务行业、机关、军队、文化遗址,各类专家、名人、先进人物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校外的网络资源。
(二)我们在工作中如何设置校外特色课程呢?最重要的是利用多种渠道开发校外教育特色课程资源。
校外特色课程资源极其丰富。从类型上看有自然生态资源,包括宇宙空间、山川湖泊、动物植物、矿产资源、乡土地理、自然景观等等;社会生态资源,包括各类机构、生产部门、服务行业、生产生活经验、民风民俗、人文景观、网络资源等等。这些校外课程资源不仅丰富多样,同时还具有开放性、互动性、生成性等特点。世界是发展变化的,校外课程资源同样是发展变化、不断生成的。具体为:
1、现有资源的开发。这是指符合课程资源条件、不需要进行加工即可直接利用。这些资源很多,我们可以通过查阅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直接进行资源的开发。
2、根据校外教育的特点,设置特色课程。
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是有差异。首先,校外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因此对青少年施教没有强迫性,它的吸引力更多的来自于孩子兴趣爱好和个性需求。这样孩子参加校外教育活动时,在选择内容、形式、方法、时间和地点上就有很大的'自主性,同样,校外教育工作者在上述方面的选择上也是自主的。其次,从校外教育所设置的课程项目来看,虽然知识的系统性不如学校教育,但大量的实践活动,又是学校教育所不具备的。因此,课程设置上,校外教育可从增加德育、科学、文史、艺术、体育等方面课程的实践环节入手,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设置多样化的课程,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第三,由校外教育的自主性决定,校外教育具有非常广阔的创新空间。校外教育可以根据学校教育的需要,提供创新的活动思路和方法。它可以及时创新活动载体,满足社会、学校、家长和孩子的发展需求。现代社会需要人们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校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在提高青少年适应环境的技能和本领方面,具有不能替代的作用。
四、我们采取的对策
根据校外教育的特点以及我校的实际情况,调研后我们确立了我校在特色课程设置上采用“超市”模式。
“超市”模式要求校外教育所设置的课程(活动)要与学校教育相衔接,突出课程(活动)设置的多样性、可选性,具有“超市化”的特色,能够以公益性、思想性、趣味性、科学性为指导思想,以青少年儿童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以整个社会为大课堂,以实践体验为特征开展各类活动及教育教学工作。从而,激发青少年主动参与校外教育活动的热情,享受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及趣味性。
首先,为体现素质教育的性质、原则和特点,我们决定注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设置校外教育活动的课程:一是注重对所学习的领域和接触的事物应采取的正确态度的引导;二是注重学习过程中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难度的把握;三是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应掌握的方法和应具备的能力;四是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应养成的行为和习惯。四个方面以正确的态度为核心,以知识技能的程度和方法能力为基础,以行为习惯为外在标志,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总体目标。这四个方面内容的确立将满足以下条件:相同兴趣的少年儿童群体为教育教学的对象;具有专业特点但又不是专业学校,应面向有学习意愿的少年儿童;具体内容便于少年儿童接受,不过早地传授枯燥的知识体系的内容;生动活泼地渗透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潜移默化、言传身教地渗透某项专业知识,借此来完善和满足少年儿童的人格、品位要求。校外教育活动课程设置突出时代性,可以达到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和终身发展的目的。
其次,“超市”模式课程设置更加关注青少年儿童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索,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性情陶冶,为他们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为孩子鼓掌,使教育性与趣味性和谐统一,这是“超市”模式课程设置的重要特点。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兴趣可以引导少年儿童积极参与活动,勤于动手动脑;兴趣可以丰富儿童少年思维想象力、创造力;兴趣可以加速儿童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校外教育的理念、模式和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创造条件来满足少年儿童追求兴趣、探索奥秘、表现才艺、充当主体的欲望和要求,使他们愉快参与校外教育活动,在兴奋和“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学会技能、懂得做人、快乐进步。从兴趣发展到乐趣,再从乐趣发展到志趣。针对校外教育的实际情况,在确保不随意增减课时和国家课程开齐、上足、教好的前提下,我们开设“课程超市”让学生自由参加选择课程参加培训,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超市”的建立,让有兴趣参与校外培训的青少年自由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课程并进行学习,有利于培养更多有潜力的、有专长能够满足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需求的人才。
“课程超市”从横向上看可以分为基础课、兴趣课;从纵向上看可以分为活动课、校本课、特色课;从种类上看具体可以分为学科类的课程(写作、奥数、英语等)、活动类选修课程(声乐、舞蹈、武术、乒乓球等文体类;摄影、插花、盆景花卉等艺术类;新闻采访、英语会话、天文观测等兴趣类等等)、探究类的选修课程(学科知识竞赛辅导、科技发明等等)。
把课程的选择权交还给青少年,将增强青少年学习的自主性,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我们要把“课程超市”模式不断深化,进而培养青少年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促进他们的个性优先发展,然后就能够不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成为具有未来社会素质的高端人才。
- 相关推荐
【课程建设的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课程调研报告03-16
课程改革调研报告03-18
新课程调研报告01-15
实践课程调研报告12-03
作风建设调研报告10-27
社区建设调研报告07-22
港口建设调研报告08-30
社会建设的调研报告11-07
园区建设调研报告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