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整治情况调研报告

2023-01-18 调研报告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村环境整治情况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农村环境整治情况调研报告1

  目前,镇党委、政府在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将农村规划布局、村容村貌、环境整治摆在了十分重要位置,要求大力加强环境整治和保护工作,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并以多种形式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部分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由于经费、人员及村民素质等因素制约着多项工作的总体推进。

  一、当前农村环境整治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生活垃圾不断增加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种类、数量也持续增多,大部分未经处理及垃圾分类,就随意丢弃、倾倒,成为鼠、蟑、蚊、蝇等病媒生物孳生地及细菌、疾病的传染源,给当地村民带来很大的健康隐患。20xx年4月起,镇农村垃圾清运由县执法局统一招标的第三方公司承包,但该公司对我镇农村垃圾没有及时清理,导致垃圾堆放过多、异味重,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低

  目前我镇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率约占总户数xx%建成无害化厕所约占总户数xx%,宝塘村220户和五丰村173户“厕所革命”正在推进,大部分村民生活污水都是顺着自制排水沟流到田里,处于无序排放的状态,造成土地污染日趋严重,地下饮用水安全难以保障。

  (三)农村环境整治设施、人员配套不齐全

  农村住房大多着力于主体工程建设,而对道路、绿化、排污、卫生等附属设施大多没有同步建设、及时配套,部分村级卫生队伍不健全,公共卫生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甚至部分村建立的公共卫生设施也因打扫不及时、管理不当、资金缺乏等造成设施设备经久失修,长期未纳入使用。

  二、主要原因分析

  (一)村民环保意识不强

  农村生产技术落后,信息资源匮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不少村民对环境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日常生产生活行为缺乏必要的环卫知识指导,尚未养成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习惯,相关部门宣传教育未能全面进村入户,达到家喻户晓的效果,导致农民参与环境整治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二)环境整治投入不够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及环境整治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村级卫生队伍、环卫人员等需加强,在加上缺乏有效投融资机制和政策,导致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工作开展难度较大。

  (三)环境监管力量不足

  镇村两级分别建立了环境整治领导小组,设立相关负责人,但因农村具有范围广、地势多样、人员分散等特点,宣传教育及监控管理等难以全面普及和随时管控。

  三、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的.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环卫队伍建设

  各级党组织要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之一,因地制宜制定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和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制定和完善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加强乡村环卫队伍建设,积极发动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整治工作,逐步建立适应农村环保工作需要的监管体系和环境卫生保洁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同时,建议县执法局加强对第三方公司的管理,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更好地服务。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环保意识

  充分利用海报、广播、宣传单、微信微博等,通过坝坝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等措施,调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和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农业生产指导,抓好项目资源整合

  积极向村民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帮助解决农村产业布局不合理、农药等化学物质使用过多等问题,有效减轻水源污染及土地污染。同时,将农村环境整治与产业发展、文明村镇建设、“厕所革命”、村卫生室建设等有机结合,抓好环境整治试点示范,从而产生集聚效应。

  (四)多渠道整合资金,加大环境整治力度

  将农村环保和环境整治项目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逐年提高生产总值的比重,建立农村环保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可适当通过村集体和农民自筹的方式增加农村环境整治资金,设立“村卫生保洁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并公开透明资金使用方向。

农村环境整治情况调研报告2

  一、基本情况

  xx市位于xx省西北部,xx河中下游,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852平方公里,辖11镇3乡3个街道,90个行政村,34个社区,总人口31.4万人,二调耕地面积34.67万亩。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为农业投入品、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农作物秸秆和规模养殖场粪污。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加之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控制难度大,已逐渐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瓶颈。

  二、农业面源污染及农村环境整治的现状

  为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静”的农村生态环境,我市坚持以“治污治水·洁净家园”五年攻坚行动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为抓手,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改造“10+n”和“七改一增两治理”行动计划,整合各部门专项资金,采用bt、bot、ppp等模式,拓宽环境治理投资渠道,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和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以及农作物秸秆、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大力开展生活垃圾治理设施建设,垃圾收运系统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我市着力健全垃圾收集处置系统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广西鸿生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启动日处理200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为减少原有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投入500万元对原垃圾填埋场进行封场处理。投资3500万元,完成xx市城乡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工程建设,建成垃圾压缩中转站14座(其中城区2座、乡镇12座),配置转运车10台、勾臂式垃圾车48台、可卸式垃圾箱600个。积极探索乡镇生活垃圾源头处理模式,投资66.88万元,采购“分散式生活垃圾处理站”设备2台,在石堡乡、葫市镇开展生活垃圾就地处理试点工作,采购垃圾箱125个、垃圾钩臂车9辆,并分配至各乡镇、村,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能力。目前,我市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覆盖全市17个乡镇(街道)和79个行政村,乡(镇)覆盖率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

  (二)大力开展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按照省委关于“坚守发展和生态保护两条底线,努力把xx河打造成为全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改革先河”的要求,我市从2014年起,采取bt、bot以及ppp等模式,大力实施城乡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工作。

  1.大力开展集镇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覆盖率达到100%。投资近1.8亿元,采用aao+mbr+紫外线杀毒工艺,建成大同、复兴、丙安、旺隆、元厚、葫市、长沙、官渡、长期等9个集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生活污水7300吨,出水水质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投资2200余万元,采取“生化+人工湿地”工艺,建成宝源、两河口、石堡、白云、丙安5个集镇人工生态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日处理生活污水1500吨,出水水质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引进了xx金水源水务有限公司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第三方运行管理,确保了污水处理设施长期有效运转。全市17个乡镇(街道)集镇污水治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

  2.全面推进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农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和“治污治水·洁净家园”五年攻坚行动,整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清洁工程、清洁小流域治理和xx河流域环保专项资金以及财政“一事一议”资金,采取人工湿地工艺、一体化生活污水净化系统和一体化净化器+人工湿地等工艺,在农村居民聚居点、高速公路沿线、xx河沿线和景区沿线,大力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工作。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45套,在建农村污水治理设施8套。编制完成《xx市整体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项目实施方案(20xx—20xx年)》,计划实施污水、垃圾治理项目221个,总投资43386.78万元。其中,污水治理项目128个,总投资42136.78万元,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93个,总投资1250万元。力争用3年时间,利用人居环境改造资金着力改善全市100个行政村人居环境,重点打造精品型村庄18个、提升型村庄30个、普及型村庄52个,进步一完善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实现农村污水垃圾治理设施全覆盖。

  (三)着力控制化肥、农药施用,确保总量实现“零增长”

  通过开展科普宣传、强化日常监管、推广标准化生产等方式,不断提高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户绿色生产意识,20xx年,建成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通过评定,列入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大幅提升。

  1.推广绿色疫病防控技术,实现农药使用“负增长”。在水稻生产上推广使用太阳能杀虫灯、稻鱼共生、稻鸭共育模式和生物农药,在金钗石斛生产上推广应用农业、物理、生态调控配套生物农药,在蔬菜生产上推广太阳能杀虫灯配套生物农药,在果园管理上推广养鸡放鸭、糖醋液诱杀、人工捡拾处理等措施。同时,依托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品种农药,提高生物农药使用比例,达到农药减量控害和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2016年,全市农药使用量16.17吨(折百量,按纯度100%计算),化肥施用量控制在250公斤(折纯)/公顷以内,同比下降6.9%,实现负增长。

  2.大力推广科学用肥,实现化肥使用“零增长”。根据《xx省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方案》《xx省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和《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规定(试行)》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选取了涵盖种植型、工业型、生态型3种村庄类型的5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庄15个点位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每年按照20万亩的总体目标,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施用有机肥,指导农民科学购肥、用肥,2016年全市化肥施用强度130.5公斤/公顷,全市化肥施用强度实现稳中有降。

  (四)严管严控,着力提高畜禽规模养殖粪污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1.规模养殖场畜禽污染处理实现全覆盖。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定,通过市乡两级分级负责巡查、经营主体建立完善台账等方式,对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进行常态化监管。目前,我市共有规模养殖场12家,年产生粪便26755吨左右,全部采用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和垫料平养等方法,通过将养殖粪污集中收集用于生产有机肥、堆肥、沼气池处理等方式,年综合利用25430吨以上,综合利用率达95.05%。

  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市结合生态市创建和森林防火工作要求,不断加大宣传和查处力度,严禁野外焚烧秸秆。通过免费发放腐熟剂等方式,推广秸秆腐熟还田还土技术,在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又改良与培肥了土壤。目前,我市还在积极与有关企业接触,洽谈生物质发电项目,进一步拓宽秸秆综合利用途径。2011-2016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6%以上。

  (五)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农村综合环境得到大幅改善

  1.着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2009年至2016年,全市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5439户。20xx年,我市按照脱贫攻坚有关要求,投资3.5亿元,集中开展了农村危旧房屋整治,共整治各类危旧房8215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对象2431户,新修建597户,全面消除农村群众住房难问题。

  2.着力开展小康房建设。按照《遵义市“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房行动计划20xx年度实施方案》要求,投资800万元,完成复兴镇凯旋村、两河口镇盘龙村、葫市镇小关子村200户小康房建设任务。

  3.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6年,我市投资9000万元,打造完成天台镇凤凰村、复兴镇张家湾、两河口盘龙村、大同镇民族村、丙安镇三佛村、宝源乡玉丰村等6个精品型村庄。20xx年,计划投资8400万元,实施整体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示范单元项目10个村庄,已在复兴镇凯旋村、旺隆镇富顺村等10个村全面开始实施,累计完成投资6831万元;

  计划投资13.76亿元,在葫市镇天堂村、官渡镇玉皇村等16个乡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造点150个(其中,精品型18个、提升型40个、普及型92个),已完成投资10.97亿元。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通过开展脱贫攻坚集中整治、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和财政一事一议项目等方式,在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

  (一)群众环保意识薄弱。群众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认识不到位,环保意识薄弱,未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二)监管、保障体系不健全。与城市系统、严密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相比,农村地区的监督管理相对滞后。加之农村面源污染点多面广、牵涉部门多,多数地方几乎是监管死角。

  (三)资金投入不足。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之我市群众居住分散,农业生产以户为主,建立完善处理系统和后续维护投入很高,地方财政难以承担。

  四、对策与建议

  (一)切实提高群众素质。在农村地区大力开展环保知识宣传,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切实提高其生态环保意识,为建设美丽乡村夯实思想基础。

  (二)加大资金投入。各部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充分发挥财政资的支持和杠杆作用;

  积极引进第三方投资、社会资本运营的ppp模式,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和经营主体参与;

  统筹整合项目和资金,按照“渠道不变、整合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避免分散投入、重复实施等现象,实现项目效果的最大化。

  (三)建立完善农村环保监管网络。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结合“河长制”组织体系,建立专职机构、兼职人员、志愿者相互补充,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全覆盖监管体系,实现从被动应付到主动监管的转变。

  为切实提高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平,建议上级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基层更大的支持:一是加大对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和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二是规划建设区域性的农膜和化肥、农药、饲料等农业生产投入品包装物回收系统,提高农村生产垃圾处理利用率。三是建立农药、兽药、动物疫苗等有毒有害物质专业回收处置机构,避免对农村环境和群众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农村环境整治情况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农村环境整治调研报告01-02

农村环境整治调研报告07-14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问题的调研报告01-30

农村环境整治调研报告范文(通用11篇)11-01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情况汇报12-03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11-17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01-19

农村环境整治检讨报告12-10

农村环境整治情况汇报(通用13篇)11-02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情况的汇报(精选7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