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足石刻卧佛导游词

2022-11-09 导游词

  作为一名乐于为游客排忧解难的导游,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须是从实际出发,因人、因时而异,有针对性的。那么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重庆大足石刻卧佛导游词(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重庆大足石刻卧佛导游词1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此次的导游员。在这次行程中,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现在我们乘坐大巴由重庆市区出发,估计两个小时以后就能到达我们的目的地大足石刻——宝顶山时刻。在此之前我将就我们的目的地宝顶山时刻给大家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以大足县、潼南县、铜梁县、壁山县为范围,在此地可赏到代表中国晚期的石刻造像艺术。重庆大足石刻规模宏大,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规模之宏大,艺术之精湛,内容之丰富,可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

  大足石刻建于公元1179—1249年间,历时70年,沿岩壁开凿,长500米,造像近万尊,其中尤以举世无双的千手观音(准确数字是1007只手)和长达31米的卧佛著称。

  1999年12月1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会议上表决通过,将重庆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重庆大足石刻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行列。

  宝顶山摩崖(石窟)石刻距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石刻创始人为宋蜀中名僧赵智凤,建于南宋淳熙六年至淳祐九年(1179—1249年),历时70多年,石刻共13处,造像数以万计,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规模最大。宝顶山是佛教圣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之说。

  大佛湾是幽深的马蹄形山湾,雕刻分布在东、南、北三面,赵大师先雕刻小佛湾,然后把小佛湾为蓝本,雕刻了宏大的大佛湾。大佛湾是由19组佛经故事组成的大型群雕,各种雕像达15O00多躯,设计精巧,无一雷同,破了“千佛一面”之说。宝顶圆觉洞,为整石开凿,宽敞如室。洞正壁刻佛像三尊,主佛前有跪菩萨一尊,俯首合十,恭敬虔诚,左右壁为十二圆觉菩萨,跌坐莲台,妙丽庄严,姿态不一,衣服、肌肉质感真实,似薄纱突身,衣裙流畅自如。壁间刻楼台亭阁,人物鸟兽,花草树木,幽泉怪石,近似写实作品,是大佛湾雕刻的精华。巨型雕有30多幅,著名的有: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像、释迦涅槃圣迹图、九龙浴太子、孔崔明石经变、毗卢道场、父母恩重经变像、大方便佛报恩经变像、六耗图、地狱变像等。其中,千手观音1007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释迦涅磐像全长31米,只露半身,其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有画”之妙,给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九龙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崖壁上方刻九龙,导泉水至中央龙口而出,让涓涓清泉长年不断地洗涤着释迦太子,给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机,堪称因地制宜的典范。

  重庆大足石刻卧佛导游词2

各位贵宾:

  欢迎各位来到我们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我是这里的导游。相信各位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我们大足,那颗对世界遗产一睹为快的心都已经蠢蠢欲动了吧?别着急,大家有的是时间。等一下我们将先进入宝顶山石刻参观,在参观之前请大家允许我先对我们大足石刻做个简要的.介绍好不好?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石窟寺及石刻造像的总称,是集儒释道三教造像于一体的大型石窟造像群,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在1999年大足石刻更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大足石刻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为主要结构,共6万多尊造像。

  好了,那么前面就是宝顶山石刻的入口了,大家可以一边参观一边听我讲解,不过千万不要被我们大足石刻精美绝伦的雕刻技术迷住了忘记了脚下的石阶啊,大家小心脚下,我会放慢讲解速度,每到一处景点也会留给大家足够的时间,千万不要在拥挤的人群中拉住了别人的老婆还不知道啊!还有大家一定要认准我们的旅游团哦,不要看到别人家的导游长的漂亮就跟着去了啊!

  民间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之说,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的三个生日期间,会有成千上万的信男善女拜在她的足下。宝顶山有一个别名叫“香山”,可能就是因为历来香火旺盛,有“香焚宝鼎”之说而得来的。宝顶山主要有万寿寺,大佛湾和小佛湾,其中,大佛湾的摩崖造像更是宝顶山石刻的精华所在。在这个山石相连的马蹄形山湾内,刻着500多米的宗教艺术画廊。来到宝顶山大部分导游都会重点推荐大家参观六道轮回图,华严三圣、千手观音等远近驰名的造像,不过我个人更推崇大家去观看《父母恩重经变相》。《父母恩重经变相》是大足石刻摩岩造像中,宣扬儒家孝道思想,歌颂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的典范之作。它极为生动地刻画了十组生动逼真的画面,表现儒家孝道观念的父母十种恩德,把家庭生活的丰富内容和各种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地再现了人间的世俗生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对我们的恩泽不是我们能偿还的。小时候自己好调皮,老是惹父母生气经常是在棍棒下还一副不屈的样子。我们长大了父母老了,那时我们才明白父母的苦心。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每次来到大佛湾总是忍不住在《父母恩重经变相》前长久的驻足停留。

  好了大家走了这么久要不要休息一会儿拍拍照啊?我们就在原地休息10分钟好不好?在休息的同时呢,我想提出一个问题来我们探讨一下:大家说,为什么我国西南部特别是四川一带有特别多的佛教造像呢?呵呵,看大家一脸迷茫我就透露一点吧。大家都知道佛教是从印度传入中国,张骞出使西域的丝绸之路想必都家喻户晓了,可是朋友们,你们可曾想起了茶马古道呢?好了我就透露这些了,实在还有疑问呢我们下来再讨论好不好?想必大家也休息够了拍照也拍得差不多了吧?我们就继续向前面进军了哦?好的请大家带上你们的名贵相机矿泉水瓶和零食口袋,我们出发吧。大家小心脚下哦,特别是上下阶梯时不要急也不要挤,千万不要因为壮丽景观就将安全置之脑后了啊?如果发生什么紧急情况希望大家可以第一时间通知我,我将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大家服务。如果各位对我的工作有什么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欢迎大家批评指导。

  重庆大足石刻卧佛导游词3

尊敬的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大足石刻,今日将有我带领大家游览大足石刻。首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姓温,大家能够叫我温导,也能够亲切一点二直接叫我小温,其次女人,我对各位来到这儿表示欢迎,并预祝各位旅途愉快。

  大足石刻是我们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现存唐宋摩岩造像6万余尊,与敦煌、云岗、龙门、麦积山四大著名石刻不公保存冠好,艺术精湛,并且到达了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

  我们正在往著名的宝顶山走去,让我们去一睹观宝顶山的风采。大家快看,前面就是有名的——千手观音。千手观音的1007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千手观音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大家想听吗?

  古时妙庄玉有三们漂亮的色主,长女妙金,二女妙银,最小的叫妙善,她从小虔诚信佛,出家当尼姑,妙庄王一怒之下,拆庙宇,赶和尚。惊动了天神?长了五个大脓疮,医生说要治此病需亲生骨肉的一手一眼配药才能治好,妙善知后,毅然献出一手一眼,治好了妙庄王的病,如来佛深为感动,赐她千手千眼。

  下头,我们再看看另外一组。这些石刻合起来叫《父母恩重经变相》。它把父母养育儿女的过程,从怀孕、临产、哺乳到儿女长大成人、婚嫁、离别……分别用十一组雕像来表现,每一组表示一个主题,石刻把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都刻画得十分生动、形象、具体、细腻,并都有文字说明,仿佛在欣赏一幅幅古连环图画,大家有这样的感觉吗?哈哈。

  此外,里面还有的故事很有教育,如:《牧牛道场》、《九龙浴太子》……你们看后必须空受益匪浅!

  我带领大家的参观到此结束,请大家自由参观,注意保护文物和坚持环境卫生哟!

  重庆大足石刻卧佛导游词4

  将晓,周围万物还睡得香甜,我便悄然出了门,今天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坐上巴士赶往神秘的大足石刻。

  满心的欢悦顺着周围润肺的薄雾攀上心梢;眺望远处,就像把面粉扎破一般白茫茫的,深呼吸空气格外清新,给人舒心的纯洁感,自己不由得心花怒放。

  毕竟,我们马上要换上书香味十足的汉服。我们倚仗着标牌,沿着花坛来到写字台,如同在仙境和天庭学习礼、拜、写等礼仪,便任长跑飞扬。

  近处、远处山林里不时传来鸟儿的婉转的啼叫声,再望去雾已经散了,阳光透过叶隙照暖山林。我们怀着了解历史的迫切心情开始游览大足石刻。

  导游给我们讲解罪行累累就会下看到的那种地狱,善者能飞上天堂。一路走着看到一些小佛,没有特别之处。突然,走到一座大庙跟前,没有人高声喧哗,定神一看,一座金光闪闪的大佛屹立岩壁,他金碧辉煌,光芒抚过每一个参观的人,身躯那样高大挺立,无不体现他的威严。他慈目平和,有一千零七只手,每只手都长有一只长凤眼,半觑着,慈祥、安稳,既夺目有令人生畏,顿时感到他的庇佑,听的佛光普照原来如此。在这些叹为观止的佛堂中,我们游览着,双目微移。

  来到了博物馆,馆内静悄悄的,我看起千手观音的修补影片,那是一座旧佛,满脸都是日日夜夜守候的疲惫,法器件件布满风尘,但他那普照众生的气度始终永恒、不灭。影片放映着只见手指金珀慢慢卷起,竟有一根手指落下,他莫不是立得太久了?但我相信他会永久屹立。因为我们的劳动人民会修护他,保护他,让他香火不断,名扬中外。

  参观那些古物,就像拜访古人一样,每件古物仿佛都有灵魂,我与它们相视良久,探索到它们存在的价值是永恒的,星星多久灭,它们就多久灭。

  我不屑于回去的路,因为我深深地震撼了,中国劳动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这伟大的杰作,真是不虚此行。我不想坐车,我想顺着祖先的足迹走,去探索、去创造。

  重庆大足石刻卧佛导游词5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重庆市的大足石刻以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和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它集中国佛教、道教、儒家“三教”造像艺术的精华,以鲜明的民族化和生活化特色,成为中国石窟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中国石刻艺术的风格和民间宗教信仰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前代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许多欧洲人、尤其是法国人,对大足石刻宠爱倍加。

  大足石刻是大足区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大足是石刻之乡,全县有40多处石刻,造像达5万多个。其中最著名、规模最大的有两处,一处叫宝顶山,一处叫北山。这两处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晚唐以后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大足县是重庆市所辖郊县,始建于唐乾元元年(758年),以“大丰大足”而得名,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五金之乡”,全国首批甲级开放区,国家确定的长江三峡旅游县的起点,全国生态农业先进区,重庆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大足区历史悠久,人文景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区境内石刻造像星罗棋布,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大足石刻其规模宏大,刻艺精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中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内外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是天才的艺术,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是一座开发潜力巨大的旅游金矿,是旅游观光的上佳去处。

  大足石刻开凿于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盛于宋代。现存摩崖石刻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宁,遍布100多处。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北山(包括北塔)、宝顶山、南山、石门、石篆山石刻,是大足石刻中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刻造像代表。

  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兼有儒、道造像。具有石窟造像的特征,属于石窟艺术的范畴。早期的“庙宇殿堂”式结构,完全是摩崖造像,如大佛湾造像全都裸露在外,与山崖连成一片,给人一种非常直观的感觉。突破了一些宗教的约束,使造像更具人性化。雕刻形式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凸浮雕、阴雕五种,但主要以高浮雕为主,辅以其他形式。不仅有不计其数的各阶层人物形象,以及众多的社会生活场面,而且还配有大量的文字记载,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重庆大足石刻卧佛导游词】相关文章:

重庆大足石刻卧佛导游词范文(通用6篇)11-09

大足石刻卧佛导游词(精选10篇)11-09

大足石刻卧佛导游词范文(精选10篇)11-09

大足石刻卧佛导游词600字(通用5篇)11-08

大足石刻宝顶山卧佛导游词(精选5篇)11-09

重庆的大足石刻的导游词06-10

重庆大足石刻导游词06-11

重庆大足石刻导游词-重庆导游词12-24

重庆大足石刻导游词范文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