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李元膺词作鉴赏

2021-06-10

  【作品介绍】

  《洞仙歌·雪云散》是北宋词人李元膺写的一首词,通过对春、对景色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惜春之情,上片分写梅与柳这两种典型的早春物候,下片说理,情理交融。

  【原文】

  洞仙歌

  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至莺花①烂漫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无后时之悔。

  雪云散尽,放②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③。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④颦⑤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⑥,小艳疏香⑦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⑧,已失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⑨共追游,但莫管⑩春寒,醉红自暖。

  【注释】

  ①莺花:莺啼花开,泛指春日景色。

  ②放:露出。

  ③青眼:指初生之柳叶,细长如眼。

  ④约略:大概,差不多。

  ⑤颦(pín):眉毛

  ⑥浓芳:繁花浓艳

  ⑦疏(shū)香:借指梅花。

  ⑧乱:热闹,红火。

  ⑨韶(sháo)光: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

  ⑩但莫管:只是不要顾及。

  【白话译文】

  雪后阴云散尽,拂晓时池水花木的庭院已然放晴。杨柳绽放着嫩芽新叶,遇人便露出了喜悦媚眼。更有风流多情,是那一点梅心。远远地与杨柳相映,隐约地露出淡淡的哀愁、微微的笑容。

  一年春光最好之时,不在繁华盛开的时候,那小小的花朵,疏淡的香味最为娇媚温柔。到了清明前后,繁花盛开一片纷乱,现极盛衰微的'征兆,已丧失了春光美景的一半。及早地占取那短促的韶光。共同游乐追欢,莫管料峭春寒,醉酒红颜浑身自然温暖。

  【创作背景】

  雪云散去,早春到来,作者感叹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春天不是花团锦簇、百花争艳的艳丽,而是梅花暗香浮动、杨柳依依的温情。所以才作了这首洞仙歌。

  【赏析】

  这是一首歌咏早春景致的词,意在提醒人们及早探春,不要遗忘了之后的梅花。

  上片分写梅与柳这两种典型的早春物候。“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首二句描写初春天气,积雪融化,天气放晴。“杨柳于人便青眼,”人们喜悦时正目而视,眼多青处,故曰:“青眼”。可见词语语意双关,既写初生的柳叶似眼,又巧用“青眼”一次,以示柳对人的好感。"[5]

  “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这首二句便写梅花,词人将梅花拟人化,说它“风流”更多。因梅花花小而粉蕊,故称“一点梅心”。后面两句将梅与柳结合起来描绘,柳与梅一低颦,一浅笑,相映成趣,含无限风致。

  下片说理,情理交融。“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用韩愈诗句“最是一年春好处”意,承上启下。“小艳疏香”说柳眼梅心;“疏”指梅花疏影,也指柳条稀疏。“娇软”也一样,只是“娇”偏重写梅,“软”偏写柳。“浓芳”二字则下启。

  “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清明时候,春光烂漫,百花争妍。但百花盛开,反使人感到“无复新意”,况且胜极而衰,春光最盛时,春天也便要逐渐消散了,所以说:“已失去了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词人劝人们及早游春,不要坐等美好时光的流逝。

  这是一首惜春词,意在让人们及早探春莫留遗憾,也寓意着让人们早抓时机,以期有所作为。

  名家点评

  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朱彝尊评李元膺《洞仙歌》“廉纤细雨”时说:“着笔唯恐伤题,总不欲涉痕迹。咏物一派,高不能及,石帚此种亦最可发”。

  【作者介绍】

  李元膺,生平未详。东平(今属山东)人,南京教官。绍圣间,李孝美作《墨谱法式》,元膺为序。又蔡京翰苑,因赐宴西池,失足落水,几至沉溺,元膺闻之笑曰:“蔡元长都湿了肚里文章。”京闻之怒,卒不得召用。据此,元膺当为哲宗、徽宗时人。赵万里辑有《李元膺词》一卷,共九首。

【《洞仙歌》李元膺词作鉴赏】相关文章:

洞仙歌李元膺诗歌鉴赏及答案03-22

李元膺《洞仙歌·雪云散尽》译文及鉴赏01-18

李元膺 《洞仙歌》原文翻译及赏析07-07

洞仙歌古诗李元膺阅读答案08-20

《洞仙歌》苏轼词作鉴赏10-29

李元膺两首词作鉴赏06-11

《洞仙歌·雪云散尽》李元膺宋词注释翻译赏析04-12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古词鉴赏03-07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的诗歌鉴赏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