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高和寡的成语故事

2022-11-04 成语故事

曲高和寡的成语故事1

  1曲高和寡的故事

  战国末年,楚国的顷襄王经常听到有人说宋玉的坏话,于是就把宋玉召来,当面问他:“先生恐怕是有一些行为不够检点的地方吧?不然,为什么各个阶层都有人对你不满呢?”

  聪明的宋玉一听这话,知道大事不好,灾难就要临头了,赶紧伏在地上,诚惶诚恐地说:“是的,大王说的也许都是事实。但我还是请大王能够宽恕我的罪过,容我把话说完。”

  顷襄王答应了宋玉的请求,宋玉就讲了一个故事——

  在先王的时代,有位歌唱家来到楚国的郢(yǐng)都,当他开始演唱通俗歌曲《下里》和《巴人》时,有几千人聚在一起随声和唱;接下来他唱起了民谣《阳阿(ē)》和《薤(xiè)露》,这时能跟着和唱的还有几百人;最后他唱起了高雅歌曲《阳春》和《白雪》,这时还能跟着哼哼的就只剩几十人了;而当这位歌唱家将五音的美妙发挥到了极致,创造出了一种悠扬婉转、令人陶醉的意境时,仍能欣赏和跟唱的就只有几个人了。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它说明歌曲越是高雅深奥,能跟随和唱的人就会越少。

  故事讲完之后,宋玉偷眼看了一下顷襄王的神情,只见他若有所思,频频点头。宋玉心里有底了,于是更是放开胆子,高谈阔论起来——

  所以呀,在鸟类中有凤凰,在鱼类中有大鲲。凤凰振翅高飞,可达九千里云天,那些在篱笆间跳跃的小鷃,又哪里能像凤凰一样知道天高地大呢?大鲲清晨从昆仑山脚出发,中午来到渤海湾的碣石处晒太阳,傍晚又到孟诸湖去歇息,那些只会在小水塘里打滚的小鲵,又怎么能像大鲲这样探测江阔海深呢!其实,岂止是在鸟类中有凤凰,鱼类中有大鲲,人类中不也有一些特殊的人物吗?他们美好的思想和行为都超出于一般民众之上,那些凡夫俗子们,又怎么可能理解我的所作所为呢?

  2曲高和寡的材料

  【注音】qǔ gāo hè guǎ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解释】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很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讽刺意味

  【近义词】水清无鱼、阳春白雪

  【反义词】道近易从、下里巴人

  【年代】古代

  【例句】通俗读物就应该写通俗些,否则~,看的人就不会多。

  3曲高和寡的点评

  宋玉的这番辩解,终于使顷襄王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并因此而避免了一时的祸患。但是,宋玉这种自命清高、妄自尊大、孤芳自赏、脱离民众的言行,却是不足为训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立足于实际,切不可目中无人哟~

曲高和寡的成语故事2

  【拼音】曲高和寡qǔgāohèguǎ

  【释义】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主人公】宋玉

  【近义词】阳春白雪

  【反义词】下里巴人

  【成语故事】

  战国时,楚国大夫宋玉才能很高,但是他写的文章太深奥,许多人都看不懂。有些人因此不满,背后说他为人孤傲。楚王听到,就把他找来问道:“人们经常在后面议论你,对你不满意,是不是你的行为哪里不端正,要好好检讨一下!”宋玉非常聪明,而且能言善辨,回答说:“有一个人在市中心唱歌,他先是唱《下里》、《巴人》一类的通俗民谣,人们很熟悉,有几千人都跟着唱起来。后来,他唱起《阳阿》、《薤露》等意境较深一些的曲子,碉有几百人能跟着唱。

  后来,他开始唱《阳春》、《白雪》这些高深的.曲子时,碉剩下几十人跟着唱。最后他唱起用商调、羽调和征调谱成的曲子时,人们都走开了,剩下两三个人能听懂,勉强跟着唱。可见,曲子越深,跟着唱的人就越少。”

  宋玉用这个事例比喻自己的文章深奥,有些人看不懂,才会惹来他们的诽议。楚王听了这一番话,也就无话可说了。

曲高和寡的成语故事3

  客有歌子郢中者……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释义曲调越高雅,跟着唱的人就越少。用来比喻知音难得。又被用来比喻说话、写文章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

  故事宋玉是战国时楚国著名的文学家,在楚襄王手下做事。有一次,楚襄王问他;“先生最近有行为失检的地方吗?为什么有人对你有许多不好的议论呢?”宋玉若无其事地回答说:“喂,是的,有这回事。请大王宽恕我,听我讲个故事:最近,有位客人来到我们郢都唱歌。

  他开始唱的,是非常通俗的《下里》和《巴人》,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好几千人。接着,他唱起了还算通俗的《阳阿》和《薤露》,城里跟他唱的要比开始的少多了,但还有好几百人。后来他唱格调比较高难的《阳春》和《白雪》,城里跟他唱的只有几十个人了。

  最后,他唱出格调高雅的商音、羽音,又杂以流利的徵音,城里跟着唱的人更少,只有几个人了。”说到这里,宋玉对楚王说:“由此可见,唱的曲子格调越是高雅,能跟着唱的也就越少。圣人有奇伟的思想和表现,所以超出常人。一般人又怎能理解我的`所作所为呢?”楚王听了,说:“哦!我明白了!”

  “人琴俱亡”这则成语常用来比喻对知已、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

  这个成语来源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曰......

  王献之的哥哥王徽之对他的弟弟非常钦佩,王献之对哥哥也很敬重,两人感情非常深厚。

  后来,兄弟两人都患了重病,王献之先去世。王徽之的家人怕他悲痛,没有把这坏消息告诉他。王徽之老是听不到弟弟的消息,很是担心。一天,他实在忍不住,便问家人道:“子敬(王献之的字)的病怎样了?为什么长久没有听到他的消息?是否出事了?”

  家人含糊回答,不向他吐露真情。王徽之终于明白过来,悲哀地说:“看来子敬已经死了!是吗?”

  家人知道再也瞒不下去,便说了实话。王徽之听了也不痛哭,只是下了病榻,吩咐仆从准备车辆去奔丧。

  到了王献之家,王徽之在灵床上坐了下来。他知道献之生前爱好弹琴,便对献之的家人说:“把子敬的琴取来。”

  琴拿来后,王徽之就在灵床上一面弹,一面想着过去兄弟两人的情谊。他越想越悲伤,弹了几次,都不成曲调。于是举起琴向地上掷去,然后叹道:“子敬!子敬!如今人琴俱亡!”

  叹罢,他悲痛得昏过去了。一个多月以后,他也离世而去。

曲高和寡的成语故事4

  曲高和寡

  【注音】qǔ gāo hè guǎ

  【出处】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

  【解释】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讽刺意味

  【近义词】阳春白雪

  【反义词】下里巴人

  【同韵词】尻轮神马、一定之法、披袍擐甲、舞文玩法、涉笔成雅、不变之法、束兵秣马、半真半假、临崖失马、避世金马、......

  【成语故事】战国时,楚国大夫宋玉才能很高,但是他写的文章太深奥,许多人都看不懂。有些人因此不满,背后说他为人孤傲。楚王听到,就把他找来问道:“人们经常在后面议论你,对你不满意,是不是你的行为哪里不端正,要好好检讨一下!”宋玉非常聪明,而且能言善辨,回答说:“有一个人在市中心唱歌,他先是唱‘下里’、‘巴人’一类的通俗民谣,人们很熟悉,有几千人都跟着唱起来。后来,他唱起‘阳阿’、‘薤露’等意境较深一些的曲子,碉有几百人能跟着唱。后来,他开始唱‘阳春’、‘白雪’这些高深的曲子时,碉剩下几十人跟着唱。最后他唱起用商调、羽调和征调谱成的曲子时,人们都走开了,剩下两三个人能听懂,勉强跟着唱。可见,曲子越深,跟着唱的人就越少。”

  宋玉用这个事例比喻自己的.文章深奥,有些人看不懂,才会惹来他们的诽议。楚王听了这一番话,也就无话可说了。

  【成语示列】我在省城,只听人称赞靓云,从没有人说起逸云,可知道曲高和寡呢!(清·刘鹗《老残游记·续篇》第五回)

  【其它使用】

  ◎ 相比起来,古典音乐显得"曲高和寡"了些,不易达到"教与学"的互动式交流,难以产生好的教学果和师生间融洽的课堂气氛。

  ◎ 由此可见,昆曲不仅仅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当她来自民间又回归民间时,又是脍炙人口的"下里巴人",取得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 相关推荐

【曲高和寡的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曲高和寡成语10-28

曲高和寡原文翻译03-26

历史典故曲高和寡04-04

历史典故:曲高和寡08-21

曲高和寡历史典故04-06

曲高和寡历史典故05-27

曲高和寡寓言故事03-23

寓言故事成语:曲高和寡01-18

曲高和寡的读音和意思是什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