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草生一秋的成语解释

2022-08-24 成语大全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小编带来的人生一世,草生一秋的成语解释

  发音:rén shēng yī shì,cǎo shēng yī qiū

  简拼:rsys csyq

  类型:中性成语

  结构:复句式成语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感慨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我们只管打鱼营生,学得他们过一日也好!”

  解释:人生,人的生存;一世,一辈子;草木,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一秋,一个秋天。指一生一世像草生一春一秋一样非常短暂。

  示例:人到了晚年,真的也感到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确实时间过得飞快呀!

  阮小七又道:“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我们只管打鱼营生,学得他们过一日也好。”吴用道:“这等人学他做甚么!他做的勾当,不是笞杖五七十的罪犯,空自把一身虎威都撇下。倘或被官司拿住了,也是自做的罪。”阮小二道:“如今该管官司没甚分晓,一片糊突,千万犯了迷天大罪的倒都没事。我弟兄们不能快活,若是但有肯带挈我们的,也去了罢!”阮小五道:“我也常常这般思量:我弟兄三个的本事,又不是不如别人,谁是识我们的。”吴用道:“假如便有识你们的,你们便如何肯去?”阮小七道:“若是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能勾受用得一日,便死了开眉展眼。”吴用暗地想道:“这三个都有意了。我且慢慢地诱他。”吴用又劝他三个吃了两巡酒。

  成语基本释义:

  [ 成语形式 ]

  8字成语

  [ 成语结构 ]

  复句式成语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繁体 ]

  人生一丗,艸生一秌

  [ 成语用法 ]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感慨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我们只管打鱼营生,学得他们过一日也好!”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造句: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0回:“那朱、袁与妥娘好不痴么,人生一世,草生一秋,何不也像你们两个,随着娘娘,落得快活,何苦枉自轻生?”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相关查询

  八字成语一字的成语人字的成语生字的成语秋字的成语第三个字是一的成语人开头的成语人结尾的成语第二个字是生的成语秋开头的成语秋结尾的'成语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成语接龙

  秋毫勿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同“秋毫无犯”。

  秋波盈盈:形容眼神饱含感情。

  秋豪之末: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同“秋毫之末”。

  秋风落叶:秋风扫尽了落叶。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秋后算账:本指秋收后结算账目。比喻待到事后再对反对自己的一方行清算处理。

  秋实春华:比喻德行和才华。

  秋风纨扇:秋日凉风至,扇子遂弃置不用。常以比喻女子色衰失宠。

  秋收东藏: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秋高马肥:秋高气爽,马匹肥壮。古常以指西北外族活动的季节。

  秋收冬藏: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秋高气和: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

  秋水盈盈:形容眼神饱含感情。同“秋波盈盈”。

  秋高气肃:形容秋日晴空高朗,气候凉爽宜人。

  秋行夏令:令:时令。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时令。

  秋毫不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秋毫见捐: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早时比喻妇女遭丈夫遗弃。

  秋毫无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秋毫之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秋扇见捐:见:被;捐:弃。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旧时比喻妇女遭丈夫遗弃。

  秋水伊人:指思念中的那个人。

  秋荼密网: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网眼细密的鱼网。比喻刑罚繁苛。

  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秋风过耳: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

  秋月春风: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秋色平分: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的成语解释】相关文章: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的成语解释06-23

一世龙门成语解释及成语接龙06-23

一世之雄的成语解释06-22

风行一世成语解释06-22

积草囤粮成语解释01-31

秋去冬来成语解释01-19

拈花惹草的成语解释09-24

黄冠草服成语解释09-15

风吹草动的成语解释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