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色如土成语1
【成语】:面色如土
【拼音】:miàn sè rú tǔ
【简拼】:msrt
【解释】:形容惊恐之极。同“面如土色”。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惊得洪太尉目睁口呆,罔知所措,面色如土,奔到廊下,只见真人向前叫苦不迭。”《西湖二集·吴越王再世索江山》:“董昌面色如土。众兵都面面厮觑,不
【示例】:学徒淘米河边,照见~。 刘复《学徒苦》诗
【近义词】:面如灰土
【语法】:作定语、宾语、状语;指惊恐
【顺接】:土偶蒙金 土地公公 土地改革 土地菩萨 土地革命 土埋半截 土壤细流 土头土脑
【顺接】:半截入土 本乡本土 不习地土 不习水土 不伏水土 不便水土 不服水土 不習水土
【逆接】:白首北面 半斤八面 别开生面 不徇颜面 不羞当面 不识局面 成何体面 出头露面
【逆接】:面不改容 面不改色 面争庭论 面从后言 面从心违 面从背言 面从背违 面从腹诽
面色如土成语2
【汉字书写】:面色如土
【汉语注音】:miàn sè rú tǔ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九:“李白重读一遍,读得音韵铿锵,番使不敢则声,面色如土,不免呼拜舞辞朝。”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状语;指惊恐;比喻性成语,仅形容极度惊慌;也作“面如土色”。
【面色如土的意思】:土:泥土;脸色如泥土一般呈灰白色。形容人惊恐、紧张、气愤到了极点,脸上没有一点儿血色。
【面色如土的近义词】:面如死灰、面无人色、面如土色;
【面色如土的反义词】:面不改色;
【面色如土的故事】
南宋时期,有个名叫俞良的秀才从小就孜孜不倦地读书,长大后去参加科举考试前对家人说道:“但得一官半职便回。”不幸在路上疾病缠身,盘缠用尽时步行到了杭州。住在孙婆的客栈里本想考中便回乡,哪知名落孙山。俞良此时已身无分文,而他又感觉回去也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只好每日讨得酒借酒浇愁。孙婆见他如此不争气便不肯留他在店里,俞良心里想道:“如此度日如年,不如一了百了。”于是他想来个酒足饭饱然后跳进西湖做个饱死鬼。他在西湖丰乐楼吃饱后在丰乐楼贸了一首《鹊桥诗》,正待自尽时却被店家拦住,原来店家怕受连累,还让人把他送回孙婆店里,孙婆见此情景骂骂咧咧,俞良只好忍辱负重的装醉。有一天太上皇梦见在西湖游玩时有两条黑气冲上云宵,圆梦先生解梦说是贤人流落在此吐出的怨气。太上皇听了马上派人到西湖去寻贤人,在丰乐楼见到俞良的诗后认定是贤人所为,于是差人到孙婆店里传旨命俞良火速回奏。此时孙婆见到官府的'人吓得面色如土。俞良被接入宫后太上皇对他说道:“你不远千里而来,依你这样才气无双的人应举不中乃主司之过,现封你为官并衣锦还乡。”
【面色如土例句】
《敦煌变文集.捉季布变文》:“归到壁前看季布,面色如土结眉频。”
明.周楫《西湖二集.吴越王再世索江山》第一卷:“董昌面色如土。众兵都面面厮觑,不敢则声。”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惊得洪太尉目睁口呆,罔知所措,面色如土,奔到廊下,只见真人向前叫苦不迭。”
唐德刚《李宗仁回忆录》第一十六章:“这时,文代表已吓得面色如土,浑身战栗,跪到地下哀求说:‘自古两国用兵,不斩来使,还请督办饶恕我罢!’”
【面色如土造句】
为什么这么坑我?初出茅庐刚走向社会的他正准备牛刀小试,结果被吓得面色如土。
他假装惊恐得面色如土的样子是为了不打草惊蛇,引起那帮得意忘形的毒贩子的警觉。
【面色如土成语】相关文章:
面色如土的成语故事11-27
如痴如呆成语07-01
天府之土成语07-01
如圭如璋成语解释01-30
用面色造句07-03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成语意思04-28
恋土难移成语11-12
土瘠民贫成语11-04
土龙致雨成语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