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策划书

2021-06-11 策划书

  一、活动目的及活动意义:

  1、开展粤西高校新闻界之间的友好往来,促进新闻工作者之间的联系,推动我校新闻传媒的发展;

  2、提高学生记者的采访、写作能力,培养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鼓舞和激励新闻工作者继承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吃苦耐劳,服务大众的精神;

  3、展示媒体形象,记者风采,提倡关注社会,关注校园,服务同学;

  4、让更多人了解记者这一职业,让更多人关注记者的工作;

  5、提高校园媒体人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媒体人以后工作就业提供一个很好舞台;

  二、活动主题: 青春使命 蓝色梦想 我们与时代前行

  三、主办单位:共青团xx大学委员会、xx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

  策划承办单位:xx大学通讯报道社

  四、活动时间:XX年x月x号-x月x号

  五、活动地点: xx大学主校区

  六、活动对象: 粤西高校全体学生

  七、活动形式与内容:以校园媒体为单位组队参与,同时接受各湛江地区高校学生自由组队参赛,每队人数3—6人。比赛方式:分为初赛、决赛,最终决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一名,优秀奖2名

  八、活动流程:

  (一)初赛:笔底争锋芒

  初赛时间:XX年x月x日-xx日。截稿时间:XX年x月xx日 晚12:00

  参赛作品类型:

  1、消息类新闻(350—);

  2、专题类新闻(1500—);

  3、生活纪实记叙文(600—);

  4、时事、现象评论(800—);

  5、人物采访文稿(500—);

  参赛作品说明:

  1、提交作品时间为x月x日—x月xx日晚12:00,作品须为创作于XX年x月x日—XX年x月xx日的独立原创文稿(必须未在公开刊物发表过或在其他比赛上使用过),如有抄袭取消参赛资格;

  2、提交参赛作品时请注明文章所属类型,及代表队名、作者姓名、学校、联系方式等资料;

  3、提交的作品只需以上其中一种类型。

  4、参赛作品发送到大赛投稿专用邮箱:

  作品评审标准:

  1、文章结构;(15%)

  2、语言文;(25%)

  3、思想内容;(30%)

  4、选取角度;(15%)

  5、思维逻辑;(15%)

  初赛说明:

  由评审团将根据以上5个评审标准,确定20篇优秀作品,再由专业评委老师评选出10支参赛队伍晋级决赛。4月20日公布结果。

  (二)决赛:采访总动员

  模式:模拟采访

  总决赛时间:XX年x月xx日(星期日)下午14:30-18:00

  总决赛地点:xx大学主校区多功能厅

  相关内容:

  1、由组委会选取最近发生的10件校内新闻事件以及5位有代表性的人物任总决赛的现场嘉宾并接受5强选手的采访,并邀请与这些事件有关的人员参与到节目当中。

  2、组委会会在4月28日公布选取的事件以及嘉宾的背景材料,各代表队可以自己进行收集资料。

  3、决赛分为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

  ① 比赛开始前半个小时,各参赛队伍抽签决定上场次序和采访事件,然后按照次序上场模拟新闻事件现场进行对事件当事人进行采访。

  ② 要求:参赛队伍可以安排1-2人上场比赛,必须假定一媒体(校园媒体或社会媒体皆可)的身份进行采访,

  ③ 采访的主题和方向自定,需要自备采访用具和纸笔,采访时间为7分钟,超过将会由主持人打断。

  ④ 本环节结束后,得分最高的5支队伍进入下一轮,进行总决赛。

  第二环节:

  ① 进入第二环节的5强队伍抽签决定自己队伍需要采访的嘉宾,按照第一环节的得分高低先后上场,对嘉宾进行采访,采访的主题和方向自定。

  ② 选手采访问题设计及角度选择自主把握,自带采访所用的笔和本。采访时间为8分钟,超过将会由主持人打断。

  ③ 采访结束后选手须接受评审团结合选手采访现场提出2个问题,选手根据个人理解认真做出回答。

  ④ 本环节结束后,得分最高的三支队伍将分别获得冠亚季军,其他2支队伍将获得优秀奖。

  评审标准:

  1、参赛选手在赛场上的个人表现(如表情、肢体动作、语气等)35%

  2、采访角度的选取和采访问题的设计;30%

  3、现场采访时选手与嘉宾的沟通气氛;15%

  4、参赛选手对评审团2个问题的回答;20%

  奖项设置:

  冠军1名:奖金+校级荣誉证书+0.5分技术技能分;

  亚军1名:奖金+校级荣誉证书+0.5分技术技能分;

  季军1名:奖金+校级荣誉证书+0.5分技术技能分;

  优秀奖2名:奖品+校级荣誉证书+0.5分技术技能分;

  (加分情况由各学院自定)

  九、前期工作安排:

  (一) 召开工作会议,仔细了解活动内容等细项,商议分配好工作;

  (二) 各方负责从网上查找和下载相关的图片资料,邀请评委和嘉宾;

  (三) 比赛期间的工作安排与现场秩序的维护;

  (四) 比赛前两天必须做好人员安排,务必落实工作。

  十、活动现场:

  (五) 比赛具体时间的具体安排;

  (六) 比赛期间安排人员值班;

  (七) 比赛期间邀请校团委的领导过来指导;

  十一、活动后期安排:

  (八) 现场的整理与清洁;

  (九) 相关资料的回收;

  (十) 总结工作经验,各社团组织之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注意后期的宣传,写好通讯稿和网络宣传;

  十二、要求与注意事项:

  (十一) 注意展示场地卫生以及秩序工作的落实;

  (十二) 落实个人责任制;

  十三、可行性分析:

  本次活动已经举办了五届,本届是第六届,以前的每一届都广受好评,为粤西高校学子提供了一个认识和了解媒体的广阔平台,在海大媒体界广受欢迎,本次第六届比赛的举办预算明确,有之前广泛的基础,可行性较高。

  十四、应急预案:

  比赛如遇评委老师和嘉宾无法前来或者场地变动的情况,可酌情改期,并在比赛期间进行完善。

  十五、预期效果及展望:

  扩大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提高学生记者的综合能力,让各媒体之间的联系更紧密,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各高校新闻媒体搭建一条沟通的桥梁,有助于以后的工作;向广大师生灌输新闻媒体重要性的思想,让学生对这项工作更感兴趣。

  十七、负责人联系方式

  校园安全采访活动策划书采访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无时无刻我们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校园安全也不列外,近期不断有学校发生学生溺水、猝死、宿舍失火、食物中毒等事件,这些事故都把校园安全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安全重如泰山,尤其对我们学生而言,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

  二、活动目的、意义:我们将要进行一个有关校园安全的采访,了解一下大家对校园安全的认知程度;从而加强同学们对校园安全的重视程度,达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频率的目的。

  三、资源需要:专业摄像机一台、电脑、视频编辑软件

  四、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学校老师、工作人员

  五、调查方式:视频采访

  六、活动时间:xx.6.27-xx.7.1

  七、活动地点:桂林理工大学校园

  八、活动分工:

  采访实施:许春燕

  起草新闻策划书:黎宇鹏

  摄影:罗岚

  采访问题设计:黄博雅、周巧玲、程晓珍

  视频剪辑、后期制作:黎宇鹏

  采访前期工作准备:程晓珍、许春燕

  经费预算、活动最后总结:任玄

  九、调查内容(要采访的问题):

  1、校园十大安全问题是什么?

  2、面对校园安全问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3、校园安全问题的解决之道?

  4、校园安全问题的防范?

  5、怎样加强自身的人身安全?

  宿舍安全

  1、怎样的学生宿舍容易发生被盗?

  2、学生宿舍常见的盗窃方式有哪些?

  3、什么时间容易发生被盗?

  食品安全

  1、说说你知道关于食品安全的案例

  2、如何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校园人生安全

  1、说说校园安全的隐患

  2、如何防范?

  十、活动中注意的问题及细节:

  1、提问要作好准备,采访者和被采访者能在采访问题上做好了解和沟通工作,整个采访活动就能顺利的进行。

  2、提问要简洁通俗,事先要对每个要提问的问题在其用语的长短上应当精心设计、推敲,宜短勿长,易通俗勿艰涩。

  3、提问要具体,任何事物都是错综复杂的,且有个形成、发展、结束的过程,记者如果笼统、抽象地提问题,采访对象就难以回答。

  4、提问要把握主线,要抓住关键问题,一旦采访对象的的谈话偏离了主题,一定要及时将它拉回到主线上来,切勿跑题。

  5、提问要"口""眼"并用,"口"、"眼"并用意在强调观察得深、观察得细,力求生动、逼真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质来。

  6、最后征求采访对象的意见,特别是比较重要的报道,双方议论或讨论一下。

  高校模拟采访大赛活动策划书采访策划书

  一、活动目的及活动意义:

  1、开展粤西高校新闻界之间的友好往来,促进新闻工作者之间的联系,推动我校新闻传媒的发展;

  2、提高学生记者的采访、写作能力,培养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鼓舞和激励新闻工作者继承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吃苦耐劳,服务大众的精神;

  3、展示媒体形象,记者风采,提倡关注社会,关注校园,服务同学;

  4、让更多人了解记者这一职业,让更多人关注记者的工作;

  5、提高校园媒体人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媒体人以后工作就业提供一个很好舞台;

  二、活动主题: 青春使命 蓝色梦想 我们与时代前行

  三、主办单位:共青团广东海洋大学委员会、广东海洋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

  策划承办单位:广东海洋大学通讯报道社

  四、活动时间:xx年4月1号-5月1号

  五、活动地点: 广东海洋大学主校区

  六、活动对象: 粤西高校全体学生

  七、活动形式与内容:以校园媒体为单位组队参与,同时接受各湛江地区高校学生自由组队参赛,每队人数3—6人。比赛方式:分为初赛、决赛,最终决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一名,优秀奖2名

  八、活动流程:

  (一)初赛:笔底争锋芒

  初赛时间:xx年4月1日-15日。截稿时间:xx年4月15日 晚12:00

  参赛作品类型:

  1、消息类新闻(350—);

  2、专题类新闻(1500—);

  3、生活纪实记叙文(600—);

  4、时事、现象评论(800—);

  5、人物采访文稿(500—);

  参赛作品说明:

  1、提交作品时间为4月1日—4月15日晚12:00,作品须为创作于xx年1月1日—xx年4月15日的独立原创文稿(必须未在公开刊物发表过或在其他比赛上使用过),如有抄袭取消参赛资格;

  2、提交参赛作品时请注明文章所属类型,及代表队名、作者姓名、学校、联系方式等资料;

  3、提交的作品只需以上其中一种类型。

  4、参赛作品发送到大赛投稿专用邮箱:

  作品评审标准:

  1、文章结构;(15%)

  2、语言文;(25%)

  3、思想内容;(30%)

  4、选取角度;(15%)

  5、思维逻辑;(15%)

  初赛说明:

  由评审团将根据以上5个评审标准,确定20篇优秀作品,再由专业评委老师评选出10支参赛队伍晋级决赛。4月20日公布结果。

  (二)决赛:采访总动员

  模式:模拟采访

  总决赛时间:xx年4月29日(星期日)下午14:30-18:00

  总决赛地点:广东海洋大学主校区多功能厅

  相关内容:

  1、由组委会选取最近发生的10件校内新闻事件以及5位有代表性的人物任总决赛的现场嘉宾并接受5强选手的采访,并邀请与这些事件有关的人员参与到节目当中。

  2、组委会会在4月28日公布选取的事件以及嘉宾的背景材料,各代表队可以自己进行收集资料。

  3、决赛分为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

  ① 比赛开始前半个小时,各参赛队伍抽签决定上场次序和采访事件,然后按照次序上场模拟新闻事件现场进行对事件当事人进行采访。

  ② 要求:参赛队伍可以安排1-2人上场比赛,必须假定一媒体(校园媒体或社会媒体皆可)的`身份进行采访,

  ③ 采访的主题和方向自定,需要自备采访用具和纸笔,采访时间为7分钟,超过将会由主持人打断。

  ④ 本环节结束后,得分最高的5支队伍进入下一轮,进行总决赛。

  第二环节:

  ① 进入第二环节的5强队伍抽签决定自己队伍需要采访的嘉宾,按照第一环节的得分高低先后上场,对嘉宾进行采访,采访的主题和方向自定。

  ② 选手采访问题设计及角度选择自主把握,自带采访所用的笔和本。采访时间为8分钟,超过将会由主持人打断。

  ③ 采访结束后选手须接受评审团结合选手采访现场提出2个问题,选手根据个人理解认真做出回答。

  ④ 本环节结束后,得分最高的三支队伍将分别获得冠亚季军,其他2支队伍将获得优秀奖。

  评审标准:

  1、参赛选手在赛场上的个人表现(如表情、肢体动作、语气等)35%

  2、采访角度的选取和采访问题的设计;30%

  3、现场采访时选手与嘉宾的沟通气氛;15%

  4、参赛选手对评审团2个问题的回答;20%

  奖项设置:

  冠军1名:奖金+校级荣誉证书+0.5分技术技能分;

  亚军1名:奖金+校级荣誉证书+0.5分技术技能分;

  季军1名:奖金+校级荣誉证书+0.5分技术技能分;

  优秀奖2名:奖品+校级荣誉证书+0.5分技术技能分;

  (加分情况由各学院自定)

  九、前期工作安排:

  (一) 召开工作会议,仔细了解活动内容等细项,商议分配好工作;

  (二) 各方负责从网上查找和下载相关的图片资料,邀请评委和嘉宾;

  (三) 比赛期间的工作安排与现场秩序的维护;

  (四) 比赛前两天必须做好人员安排,务必落实工作。

  十、活动现场:

  (五) 比赛具体时间的具体安排;

  (六) 比赛期间安排人员值班;

  (七) 比赛期间邀请校团委的领导过来指导;

  十一、活动后期安排:

  (八) 现场的整理与清洁;

  (九) 相关资料的回收;

  (十) 总结工作经验,各社团组织之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注意后期的宣传,写好通讯稿和网络宣传;

  十二、要求与注意事项:

  (十一) 注意展示场地卫生以及秩序工作的落实;

  (十二) 落实个人责任制;

  十三、可行性分析:

  本次活动已经举办了五届,本届是第六届,以前的每一届都广受好评,为粤西高校学子提供了一个认识和了解媒体的广阔平台,在海大媒体界广受欢迎,本次第六届比赛的举办预算明确,有之前广泛的基础,可行性较高。

  十四、应急预案:

  比赛如遇评委老师和嘉宾无法前来或者场地变动的情况,可酌情改期,并在比赛期间进行完善。

  十五、预期效果及展望:

  扩大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提高学生记者的综合能力,让各媒体之间的联系更紧密,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各高校新闻媒体搭建一条沟通的桥梁,有助于以后的工作;向广大师生灌输新闻媒体重要性的思想,让学生对这项工作更感兴趣。

  十七、负责人联系方式

【采访策划书】相关文章:

采访小学作文09-09

难忘的采访小学作文09-19

采访小学作文10篇09-09

第一次采访小学作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