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测量实训报告

2023-03-03 报告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建筑工程技术测量实训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筑工程技术测量实训报告1

  在学校安排下,我们正式开始了工程测量实习,在此之前,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下是我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准备

  首先,说明了测量任务和测量的实际好处及重要性,我们跟随老师来到测区地点,依次看了学校的九个控制点,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们明白了测区是我们学院校区,虽然测区比较大,基本上是我们整个学校,测绘图也是我们整个学校的平面图。在这个已经步入冬天的时节,天气虽然不是很好,冷风刺骨,但我们还是安安心心的测量,抓紧时间实习,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我们每一天都在加班的努力,尽管很累,很辛苦,可我们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同时我们也在实习中感觉到了充实,

  在此之前,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工地上进行实地勘察,但那毕竟是理论的,实际操作对我们来说还是模糊的,所以,这次实习就是对我们整个学期以来本科目的一次大检验。我们把这次实习当做我们以后工作的一次磨练,把我们学到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弥补我们的缺陷。

  二、实习内容

  为了确保计算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我们得反复校核对各个测点的数据是否正确。我们在测量中不可避免的犯下一些错误,比如读数不够准确,气泡没居中等等,都会引起一些误差。因此,我们在测量中内业计算和测量同时进行,这样就能够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同时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过测量学的学习和实习,在我的'脑海中构成了一个基本的测量学的轮廓。测量学资料主要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要完成的任务在宏观上是进行精密控制,从微观方面讲,测量学的任务为按照要求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为哥哥领域带给定位和定向服务,建立工程控制网,辅助设备安装,检测建筑物变形的任务以及工程竣工服务等。而这一任务是所有测量学的三个基本元素的测量实现的: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

  三、实习心得

  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学到了测量的实际潜力,更有应对困难的忍耐力,同时也认识到小组团结的重要性以及测量的步骤。熟悉了水准仪、光学经纬仪、全站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全站仪的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的方法;在对数据的检查和校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仪器误差、外界影响误差、观测误差。

  了解如何避免测量结果误差,限度的就是减少误差的出现,在仪器选取上要选取精度较高的适宜仪器。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多次测量取平均数等来减少误差。除此之外,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必须的测量原则,这样做不但能够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能够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践,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步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潜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潜力。

  四、实习总结

  实习以来,我们都坚守在自己的“阵地”,观测、记录、计算、描点……我们分工合作,力求更好地完成任务。在测量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和疑难。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十分重要,同时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时间浪费,而且会因点多而产生较大的误差。

  在用水准仪和全站仪测量的过程中,气泡的居中也会产生误差,十字丝的对准的等。计算务必两个人来完成,一个初步计算,一个校核。在此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但我们不断的重复检验中算出了正确的数据,尽量的减少了误差的出现。

  这次实习,我们学到很多的东西。让我更好的掌握了测量的基本功和测量的一些要素,同时也促进了与同学间的交往,使我懂得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以及仪器使用的正确方法。

建筑工程技术测量实训报告2

  实习目的

  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是我院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测量学较强的实践性,决定了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

  工程测量总实习是测量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总实习,使学生得到一次全面、系统的实践训练,以及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加强实际操作、独立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严谨求实、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爱护仪器和遵守纪律的良好作风。实习的任务及要求

  (一)仪器检校:对所用的水准仪和经纬仪进行检验;

  (二)基平测量:由已知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出两个未知水准点的高高程。

  (三)地形测绘:测绘图幅为50cm×50cm,比例尺为1:500的平面图一张。

  实习内容及过程

  (一)仪器检校

  水准仪检校:

  1、仪器外观是否有损伤;

  2、仪器是否易于调平,各脚螺旋是否有松动;

  3、镜筒调焦是否易用,成像是否清晰。

  经纬仪检校:前三条同水准仪检校;

  对一个角进行一个测回观测,检验2c值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工程测量实习,作为土木工程专业一门基本的必修专业实践课,对我们来说,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测量不仅是获取书本的理论知识,更是培养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总结,以及体会测量思想“从控制到碎部,从整体到局部,步步检核”等原则对工程测量的指导意义。这项技能的熟练掌握对将来走向工地有极大的帮助,毕竟国内高校给予学子实践的机会远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此,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机会创造最大的知识收益。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测量实习这个平台,改善我们的思维结构,培养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高程测量简单而容易操作,方位角的确定我们采用坐标方位角,我们完成的快而顺利。导线测量由于精度要求高,要进行较繁杂的数据处理,但这些并不影响进度,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课本知识,遇到问题可以参考课本,可以询问老师,可以与同学讨论。一系列的动作是高效完成任务的必要条件。在完成过程中借鉴课堂学习的知识,这项任务中前期我和一位组员进行高程测量配合其他组员参与导线测量,在全过程中计算各项数据,受益颇丰。

  测量实习不长也不短,要顺利地完成任务也得下一定的功夫,毕竟我们是“初生牛犊”,总抱有一定的好奇心。但是在角度闭合差也仅有48秒。我们的直线距离采用经纬仪定线法,因此误差也比较小,其中x坐标增量仅有+0.52m,y坐标增量也仅有-0.16m。

  2、碎步点测量及地形图的绘制

  这一部分比较复杂。由于地形较大,我们根据已知控制点再增设6个控制点,分别为1点、2点、3点、4点、5点、6点,形成一闭合导线。但由于图书馆内部有些角度难以测量,因此我们又增设了a1控制点,形成支导线。我们根据“先控制后碎步”的原则,共花费4天时间测量了近350个碎步点并以1:500的比例尺绘制了大体地形图。

  实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教训

  这一周半的时间来,我们都坚守在自己的“阵地”图书馆,观测、记录、计算、描点......我们分工合作,力求更好地完成任务。但是在测量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和疑难,如:

  (1)在对经纬仪精平的时候,水准管难以居中,此时需要有极大的耐心慢慢调平;

  (2)在直线定线的时候,我们第一次采用目估定线,结果误差竟达10m,后来改用经纬仪定线,结果误差小了很多;

  (3)计算必须两个人来完成,如果只有一人计算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后面的`计算也会跟着错误。因此需要一个初步计算,一个校核。

  心得体会

  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同时也认识到小组团结的重要性以及测量的步骤。首先,是熟悉了水准仪、光学经纬仪,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的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校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方面:仪器误差、外界影响误差、观测误差甚至还有记录误差。了解如何避免测量结果误差,最大限度的就是减少误差的出现,即要做到:

  1、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

  2、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多次测量取平均数等来减少误差。除此之外,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带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

  通过工程实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地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实习,我们学到很多的东西让我更好的掌握了测量的基本功和测量的一些要素,同时也促进了与同学间的交往,使我懂得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以及仪器使用的正确方法,更为我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能更快、更精确地使用仪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筑工程技术测量实训报告3

  为了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我们开展了工程测量实训,以下是我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

  通过实训,熟悉并掌握三、四等控制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掌握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咱也品质和职业道德。熟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工作原理。

  二、实训内容

  对于地物,碎步点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对于地貌来说,碎步点应选在最能反应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绘图板安置于测站旁,用经纬仪测定碎步点的方向与已知方向间的夹角,测站点至碎步点的距离和碎步点的高程,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和比例尺八碎步点的位置展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再对照实地描绘地形。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

  三、实训心得

  相比于以往的教学型实训,真正的实训显然能够更好的体会所学到的知识。事实也确实是如此,通过这次实训,我真正的体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训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这就是工科的特点。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

  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

  通过这次实训,锻炼了很多测绘的基本能力。熟悉了仪器的用途,熟练了仪器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

  四、实训总结

  通过工程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同时在这场实训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实训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人的一个粗心,一个大意,都可能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甚至是带来一生都无法弥补的损失。

  一次测量实训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训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训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而这些,就是在测量之外所收获的了。

  总的来说,这次实训让我体会到了外业的艰辛,内业的耐心,工作的细心,甚至还有了对测绘人员的敬畏之心。锻炼了实际的能力,让我在未来面对选择时更有信心和勇气。

建筑工程技术测量实训报告4

  20xx年七月四日,我们土木工程系的百多位学子,进行了工程测量的实习。因为仪器有限,我们三个班的同学轮流上线,在校园里展现了一番热火朝天的土木风范。

  一﹑实习目的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通过地形图测绘和建筑物﹑构筑物的测设,可增强测定和测设地面点位的概念,提高应用地形图的能力,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有关测量工作的问题打下基础。

  二﹑实习时间

  20xx年7月4日至20xx年7月10日

  三﹑实习地点

  因为只是对建筑物进行一些有关的测量,我们就把测量目标设在了自己的学校里,选取了自己的学院教学楼以及前方的体育馆。

  四﹑实习单位

  xxx

  五﹑组织形式

  以八人为以小组,一个班级大概分为六个小组,一共有三个班级。现实一班进行测量,然后腾出仪器给二班,以此类推。每组由班委推选出组长,组长负责统一筹划本组的具体分工情况,关键是保证安全高效,尽量避免各种意外状况的发生,为测量实习的圆满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实习过程

  使用仪器:

  (1)距离测量仪器

  (2)水准测量仪器

  (3)角度测量仪器

  控制测量

  我们小组在领到仪器后,首先根据老师所给的大概范围踏勘测区,根据勘测的测区内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关系,我们采用了闭合导线的形式选了6个控制点把建筑学院教学楼﹑体育学院教学楼﹑体育馆等都包含在里面。然后我们用全站仪分别测出6个控制点的高差、观测角和相邻控制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数据校核后,通过已知点的坐标和高程,进而算出各控制点在图上的坐标、方位角和高程并展点到图上。

  误差分析

  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外界影响误差。为了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

  法,我们务必要做到要作到: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尺长改,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

  主要困难: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难,在我们实现之前,我还有点担心自己不会测,测不好,担心只有一个星期的测量时间,自己不能按时的完成任务。但是,经过我们小组的.反复测量,我们克服了测量中的一些问题,按时完成了任务。

  在测量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遇到了以下的困难。

  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2.在用水准仪和经纬仪测量的过程当中,有的过程出现了大的误差,经过我们的重新测量计算,误差范围也减小到了可以允许的范围里。

  3.有就是计算问题,计算必须由两个人完成,一个初步的计算,一个检验,不过,在此过程当中,也还是出现了计算错误的问题,我们在不断的重复检验之中算出了正确的数值,尽量让误差减少到了最少。比较难的还是检验校核,不过,我之所以认为它难,也是因为在此之前不是很会计算它,在这次实习中,我又重新了解它的计算方法,现在也能自己把它计算检验出来了,顿时觉得校核也并不如自己想像中的那么难。

  七﹑心得体会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通过实习,我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

  作为土木工程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通过这次实习,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通过工程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我们在这次的实习中,也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进行测量,首先必须要掌握好基本理论知识,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在实习测量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没有错误,我们要坚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我们不断在经验中获得教训。和老师的指导,我们实习之中,遇到了一些的困难,也老师的耐心讲解,才使我们解决了测量中的问题。通过这次学习,无论是少了中间的哪一环都无法完成任务,任何一个步骤、环节,都少不了,也出不得错,一步错步步错。因此,测量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团队的合作。

建筑工程技术测量实训报告5

  一、实习目的:

  1、掌握导线测量外业观测方法;

  2、掌握导线测量的计算方法;

  二、实习计划:

  1、仪器配置:每小组配备全站仪一台、棱镜两个、记录表格若干

  2、实习时间;两学时

  三、实习内容及要求:

  1、每人完成一个测站的导线测量,并完成记录计算

  2、每人完成一条导线的计算;

  3、测一条闭合路线并量出各边距离长度,熟练的观测以及快速计算出2c值、方位角、闭合差看其是否超限,算出改正数和坐标增量最终求出坐标。

  四、实习步骤:

  1、导线布设为闭合导线

  2、导线测量外业工作;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建立标志、量边和测角。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根据已有的数据(点的坐标与高程)规划好导线的布设线路。点位应选在土质坚硬并便于保存之处。

  (2)导线边长测量:导线边长用全站仪测距,往返两次测量的方法,相对误差不应大于4000分之一;

  3、导线转折角测量:

  4、导线内业计算:

  在计算前检查有无遗漏或记错,是否符合测量的限差要求。

  闭合导线计算

  图中已知A点坐标为(0,0),A—1坐标方位角为90度0分0秒,计算导线点1、2、3、4点的坐标;

  (1)角度闭合差调整;按照几何原理按照平面几何原理,n边形内角之和应为(n-2)x1800,因此,n边闭合导线内角之和的.理论值应为1800,由于导线水平角观测中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使内角之和不等于理论值,而产生角度闭合差(方位角闭合差)。如果不超限,则将角度闭合差按"反其符号,平均分配"的原则,对各个观测角度进行改正。已改正值在表格中写在角度观测值的上方。改正后角度之和应等于5400。

  (2)坐标方位角推算

  为了计算除起始点以外的各导线点坐标,需要先计算相邻两导线点之间的坐标增量,这就要用到边长和坐标方位角。边长是直接测量的,而坐标方位角必须根据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及观测的导线转折角(左角或右角)来推算。

  由此可以归纳出,按后面一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和导线右角β右,推算导线前进方向一边的坐标方位角的一般公式为a前=a后+1800—β右

【建筑工程技术测量实训报告】相关文章:

建筑工程技术测量实训报告03-03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测量实训报告01-19

建筑测量实训报告11-30

建筑测量实训报告09-30

建筑测量实训报告12-14

建筑工程技术测量实训报告(精选11篇)11-29

关于建筑测量实训报告02-17

【推荐】建筑测量实训报告12-28

【热】建筑测量实训报告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