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工坊课程实施报告

2022-12-08 报告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劳动工坊课程实施报告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劳动工坊课程实施报告1

  一、工作目标

  用3—5年时间,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创建30个劳动教育实践示范基地、100所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建设3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市级技能人才工作站,培养100名劳动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学生校内外开展劳动实践参与率达100%。

  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工作原则

  坚持育人导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坚持综合实施。加强政府统筹,拓宽劳动教育途径,丰富劳动教育载体,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的协同育人格局。

  坚持实践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坚持适当适度。各地各学校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教育,综合考虑学生学段、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三、工作任务

  (一)全面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1.开齐开足劳动课程。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坚持布置课外校外劳动作业,小学1—2年级学生每周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小学3年级以上和中学生每周不少于3小时,各学校可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安排劳动教育课程,可与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等课程进行必要统筹;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各大中小学校)

  2.科学设置劳动周。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或每月设立劳动日),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也可结合每年4月份“爱国卫生运动月”和“五一”劳动节集中开展,采用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社会劳动实践等形式进行。小学以校内劳动为主,小学高年级可适当安排校外劳动;普通中学、职业院校兼顾校内外,合理安排和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以集体劳动为主;高等学校也可以安排劳动月,集中落实各学年劳动周要求,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以校外劳动锻炼为主。(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各大中小学校)

  3.深度融合学科教育。中小学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等学科教育要重点加强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态度、劳动安全、劳动法规知识的培养;中小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学、技术等学科教育要加强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创新精神、动手操作劳动技能的培养;在其他学科教学和团队活动中要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要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强化职业劳动知识技能和专业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各大中小学校)

  (二)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1.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学校是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要根据学生年龄阶段,对劳动教育进行整体设计、系统规划,制订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统筹安排课内外时间,在校园学习生活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和勤工助学活动,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活动,进行设计制作、社会服务、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报告会、展演、讲座等,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各学校要充分结合当地资源,自主开发家务劳动、职业体验、传统文化、考察探究等劳动实践课程,组织学生走进现代农业基地、生态庄园、企业车间、商超酒店开展学农学工学商活动,并建立长效管理和安全运行机制。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可采取“手拉手”“一对一”形式结对,共同组织开展劳动实践体验活动。(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各大中小学校)

  2.充分发挥家庭基础作用。大力弘扬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人才观,主动督促、指导孩子完成家庭、社会劳动任务,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培养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劳动实践的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参与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每年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充分发挥学校家委会、家长学校作用,依托社区组织开展学生生活技能展示、“亲子同劳动”等活动。(责任单位:各区,葛店开发区、临空经济区,市妇联、团市委、市教育局、各大中小学校)

  3.充分发挥社会支持作用。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协调引导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共同参与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开放实践场所,为学生劳动实践提供条件。鼓励高新企业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提供支持。全市城乡社区、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福利院、革命遗址等场所要提供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岗位。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要创造条件,搭建活动平台,支持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责任单位:各区,葛店开发区、临空经济区,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大中小学校)

  (三)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

  1.拓展劳动实践场地。建立以区为主、政府统筹规划配置学校劳动教育资源的机制,将劳动教育资源建设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健全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开放共享机制,有效利用综合实践基地、校外活动场所、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等各种社会资源。搭建以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为枢纽、以“乡镇少年宫”为支撑的校外综合实践教育网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采用共建形式,建设一批覆盖工、农、商、牧、渔等行业的劳动实践基地。各中小学均要建立劳技室,根据自身实际在校内建立手工室等特色劳动室或蔬菜、苗圃等劳动基地。农村学校可以依托当地资源和利用闲置土地建设校外劳动实践基地。(责任单位:各区,葛店开发区、临空经济区,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各大中小学校)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根据学校劳动教育需要,配备必要的劳动课专任教师。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养,有条件的院校开设劳动教育相关专业。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教学研究,结合地方特点开发中小学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或教材,职业院校编写弘扬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的必修课专题读本,提升教师运用社会教育资源辅助教育教学的能力和组织策划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广泛开展“鄂州技能大师”“劳动学科带头人”“劳动教学能手”评选活动,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委编办、市人社局、各大中小学校)

  3.健全经费投入机制。统筹各类补助资金和自有财力,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将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等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学校可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责任单位:各区,葛店开发区、临空经济区,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各大中小学校)

  4.切实加强安全保障。建立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安全管控机制和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鼓励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保障劳动教育正常开展。各学校要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责任单位:各区,葛店开发区、临空经济区,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应急管理局、各相关部门单位、各大中小学校)

  (四)建立健全劳动素养评价机制

  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劳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平时表现评价和学段综合评价结合起来,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劳动素养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政府各有关部门、群团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联合组织开展学生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等活动,设立“劳动之星”“劳动光荣奖”“劳动创造奖”等,通过表彰奖励、示范引领,推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深入有效实施。(责任单位:各区,葛店开发区、临空经济区,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各相关部门单位、各大中小学校)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政府、葛店开发区、临空经济区管委会要把劳动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劳动教育进行科学规划,制定落实方案和工作措施,明确有关部门加强劳动教育的职责,建立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二)加强统筹协调。要强化属地统筹,部门协同推进,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安全保障、人员和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劳动教育的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各学校要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劳动教育课程领导小组,切实承担劳动教育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管理等方面的责任。

  (三)加强督导检查。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完善督导办法,定期组织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保障劳动教育情况以及学校组织实施劳动教育情况进行督导,作为对被督导部门和学校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的依据。加强劳动教育质量监测,深入开展市、区级“劳动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劳动教育特色学校”评选活动。

  (四)加强宣传引导。扩大劳动教育宣传,及时推广各地和学校典型经验做法,积极宣传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开展和提供劳动教育服务的先进事迹,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小学劳动工坊课程实施报告2

  一、课程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特别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必修课程……”。

  多年来,学校以“养成教育”为特色,围绕养成教育十项好习惯“会倾听善表达勤书写多阅读常思考乐创新懂礼仪会修心乐健身能自理”,以“全人”课程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依托学校总的习惯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聚焦“能自理、会做事、乐创新”,“协同育人、知行合一”,构建以素养为导向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体系

  以劳动教育为抓手,通过家校社基地协同、整体育人,落实知行合一,切实推进学生整体和谐发展。

  协同育人—— 整体育人。具体而论,就是把基地、家校社中各种有利于提高学生劳动素养的人力、物力资源以及各种自然资源作为一个系统来统整;同时全学科融人,多活动融合。从校园出发、走进家庭、走向社会、走入基地,整体架构、综合实施,形成劳动教育协同融合机制。

  知行合一—— 育整体的人。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塑造“完整的人”。“完整的人”具备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一方面,指在劳动教育中学会自理、学会做事、能够创新,实现劳动素养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基于劳动教育,融通德智体美,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实现“全人”教育

  1.目标体系:

  以劳动习惯养成为重点,倡导“会做的事自己做,不会的事学着做”“能自理、会做事、乐创新”劳动素养目标分三个梯次:以学段目标为纵向坐标,过程目标为横向坐标,构成劳动教育目标体系。

  具体目标:

  (1)低年级:通过日常生活劳动,能够自理,更加热爱生活。

  (2)中年级:进一步强化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能够发挥想象的创意力、具有感受身边事物的能力,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体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在自然与人文的融通中成为主动、健康发展的时代新人。

  (3)高年级会创新:独立自主、主动担当、掌握独立的自主力。能进行创造性地劳动,体会创造性劳动地获得感和成就感。

  2.空间体系:

  构建学校、家庭、基地和社区“四维”一体的劳动教育资源配置与活动开展的空间体系。构筑幸福生活、稼穑劳作、快乐服务、实践创新大劳动与实践空间,各空间在基地和家校社中相互贯通,连成一体。如:稼穑劳作区是将基地、学校“一米菜园”、家庭种植养殖角、社区绿化等整合为一体。

  3.课程体系:

  围绕课程目标,以四维资源为依托,与四大劳动空间衔接,形成了幸福生活、稼穑劳动、快乐服务、实践创新四大课程模块,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个方面全面梳理课程内容,构建1-5年级序列化劳动课程体系,强优势,补短板,“一本多元,相融共振”,实现课程育人效果的最大化。

  三、课程内容:

  具体安排如下:(见附件)

  四、课程实施

  劳动教育的落地实施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认真分析,厘清各个角色在劳动教育实施中不同侧重点,多方形成合力,达到育人效果最大化。

  (一)四维协同,让劳动教育全面铺开

  1.学校教育为主导。

  学校整体规划和统筹安排学校劳动、家务劳动、基地劳动周、社区服务性劳动,在劳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按照劳动课型划分,学校劳动教育分为五类:

  一是综合型劳动课。主要在课堂完成劳动常识、劳动技能的学习。如学习如何择菜、如何整理衣柜等。

  二是稼穑劳作。主要以项目式学习方式为主,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学生都亲身经历、劳动实践。充分利用校园的“开心农场”“一米菜园”“牡丹园”“莲花池”等实践资源,根据班级责任区,分序列开展“小种子,大梦想”、“皂荚树下牡丹花开”“杏子黄了”“麦子熟了”“鱼戏莲叶”项目探究,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深入学习、劳动、合作、探究,研究深,研究透。

  三是人工智能+劳动课。结合人工智能课程,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学会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劳动中思考如何才能更省时省力?如何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并用智能思维,借助积木搭建、编程等,进行劳动工具改进和创新,动脑动手形成人工智能下的劳动新样态,进行创新性劳动。

  四是社团型劳动课。如根据自身兴趣,进行菜单选择走班的剪纸、编制、缝纫、陶艺等选修课程。

  五是服务校园的岗位劳动,如:班级在卫生管理方面实行“我的地盘我做主”,根据班级卫生和室外环境卫生设立“百人百岗”,达到“人人有岗,岗岗有责”,每个岗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家庭教育为基础。

  家庭是孩子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的主阵地,是劳动教育的基础。家庭劳动教育按照劳动教育行动主体分为四类:一是家长示范引领行动,家长为孩子做劳动示范,帮助孩子提高劳动能力;二是家庭亲子活动,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劳动,激发孩子爱劳动的情感;三是家政日常岗位行动,孩子除做好生活自理外,至少还要承担一项固定的家务劳。四是节日主题劳动,比如,“五彩缤纷年夜饭”除夕团圆饭活动,“汤圆元宵滚起来”元宵节活动,“捏面燕祈福”清明节活动等。

  3.基地教育为引擎。

  按照劳动素养的形成过程,基地劳动教育实施分三类:一是以参观访问为主的体验,如:参观水库、参观面粉厂;二是以出力流汗为主的稼穑劳作,如种土豆、收玉米、刨地瓜等;三是以项目式学习为主的探究式,如:分组探究小麦的成长。我们和威海市农业科学院拉手,开辟出10余亩田地,挂牌成立“实验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农业科学研究院做为专业研究机构,为我们提供基地的同时提供专家技术指导。在播种、收获等关键时间节点,师生集体走进基地,在专家的指导下深入了解农事知识、掌握劳动技术、出力流汗,学会使用工具,知农事、体农情、会农活。

  4.社区劳动为拓展

  社区是劳动教育的广阔天地,是劳动教育不断拓展的空间。社区劳动教育按照劳动与实践的特征分为三类:一是常态化公益劳动,如:每日清扫校园周边人行道;二是主题化劳动,如:植树节种树、重阳节敬老爱老、普法知识宣传等。三是服务型劳动,如垃圾分类,清除小广告等。

  (二)相补相通,让劳动教育得以深化

  (1)实施时间相补。以学生生活足迹为线索,科学规划学生劳动教育时间。

  一是专设劳动课:每周设必修课1节,进入班级课表;特设社团课程每周1小时,进人社团安排表。设立劳动周:每学年将5月1日所在的周设为劳动周,集中进行劳动教育,参与校内外劳动实践。

  二是合理安排家庭劳动时间:构建“1+2+3”家庭劳动课程模式,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和主体作用,让学生的劳动技能和意识都能够内外迁移,从而实现 5+2 > 7。

  (1)“一日”——每周三劳动实践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劳动技能的难易程度,拟定《家务劳动细则要求》(如洗衣服等),家长根据细则要求指导学生学习劳动技能,督促学生完成适当的常规家务劳动量,形成固定的家庭“家务劳动岗位”,让学生通过阶段性的训练习得劳动本领。

  (2)“两天”——周末亲子劳动实践

  (3)“三月”——寒暑假劳动实践作业

  利用周末、寒暑假时间,结合劳动细则要求,建立家庭劳动教育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成长储蓄档案。

  三是在社区,参加社区公益劳动或主题劳动体验每月不少于3小时。

  (2)实施环节相通。一个劳动教育项目按实施过程展开的时序,分成前置课程、中置课程和后置课程。三个环节中,前置课程主要在学校课堂开展,以示范讲解、交流分享为主,是课程实施的主导环节;中置课程主要在实践基地,以实地考察、操作体验为主,是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后置课程主要在家庭和社区开展,以任务驱动、反复淬炼为主。如向日葵的种植,在课堂学习向日葵的习性、价值、种植管理方法等,然后在学校实践基地、教室泡沫箱等种植、管理,为更好观察体验,实施家庭同步种植。

  (三)多元活动,搭建劳动教育“展台”

  学校结合不同的节日、节气,举办丰富多彩的劳动展示活动。深化“以热爱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荣辱观教育。4月份春播启动仪式、5.1开展劳动节、10月份举行稼穑节、12月份劳动能手秀。劳动节上,同学们分年级进行包书皮、钉扣子、系红领巾、择菜、包饺子等等生活技能大赛,尽情的展示熟练的劳动技能,尽显劳动风采。稼穑节上,孩子们将基地收获的玉米、瓜果等作物以及观察日记、劳动报告等进行全面展示,让学生看到劳动的成果,品尝劳动果实的甜美,分享劳动的喜悦,真正体会到“有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

  (四)同向评价,给劳动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

  学校、家庭、基地、社区劳动教育评价目标相同,标准一致。学生劳动体验过程中,主要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法,关注学生在真实劳动情境中的解决问题,评价重心放在学生的长远发展上。

  方法一:自评互评评价表

  学生自我评价表中设置了相应指标:通过三级评价,帮助学生清楚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知不足而后勇。

  方法二:劳动成长袋

  成长袋记录学生劳动过程、种植观察记录、劳动成果等,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资料、收获和心得进行积累,对自己的种植情况进行汇总、评价,达到自我肯定、自我反思的目的。级部定期举行成长袋的观摩、评比,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方法三:成长档案

  学校以成长档案袋的形式,通过《实验小学毕业生“校标化”评价表》“一卡”“一册”“一存折”“一护照”建立全新的学习评价机制,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功能,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卡”——借助《实验小学六知评价卡》,其中劳动为“知行”卡,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的方式,对学生每一天、每一节课的表现进行即时性评价。

  “一册”——《小学综合素养评价手册》,结合评价手册,以学期为节点,将学生在校、家庭以及社区的劳动情况,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价。

  “一存折”——《实验小学好习惯成长存折》与实验徽章结合使用,对学生在劳动习惯、劳动品格等方面进行重点评价。

  “一护照”——每个学生对照《实验小学毕业生“校标化”评价表》及五年来的《实验小学好习惯成长存折》,通过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盘点自己五年来的成长印记。

  五、保障体系

  1.强化领导,明确责任。成立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把劳动教育作为学校管理和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议事日程,列入年度考核,采取有效措施,制定方案,确保劳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融合资源,全面推进。

  家庭社区基地资源融合:充分借助家庭社区基地的劳动资源,挖掘家长中劳模、岗位标兵等进行进行家长大讲堂;学校实践资源丰富,基地资源有保障,充分利用威海市农科院基地和技术专家优秀专家进校园;学校坐落于古北社区,社区党书记王爱花,全力支持学校劳动教育,并创设劳动条件学生提供多种角色体验空间,学生可来当烘焙达人、家政服务员、社区食堂服务员等,在劳动中不断丰富成就自己。

  课程资源深度融合: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将“学校语数优势学科资源”整合其中,开设“创意读写”“思维表达”“人工智能+劳动”“创意机器人”等课程资源,多学科实现整体育人。

  和研学旅行深度融合:研中学,研中劳。已经形成“探访百年老字号—四海酿造”“创客研学”“基地研学”“环翠楼公园生态研学”等成熟的劳动研学课程。

  3.队伍建设,强化劳动意识

  建立劳动教学一体化机制。切实增强全员育人意识,发挥班主任的引领辐射作用,强化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育人责任,切实让劳动教育任务内化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让劳动教育工作真正贯穿到学生学习成长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

  优化骨干教师队伍。组建专业劳动教育教师团队,厘清责任,综合实践老师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课堂给予劳动的技能、标准、方法指导等;指导学生习得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能,学会使用劳动工具。班主任老师是重要的管理与评价者,劳动课后延申、监督、评价、管理、家校沟通等由班主任全面负责。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主题培训,通过“网上云端”“请进来,走出去”,实地考察,进行劳动教育主题论坛、经验分享等等形式,迅速提高教师的劳动教育意识和专业素养。

  小学劳动工坊课程实施报告3

  学校将劳动教育作为五育融合发展重要着力点,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挖掘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劳动教育资源,将劳动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打造有特色、有亮点、开放共融的劳动教育融合课程新体系,着力推动劳动教育“内涵式”发展。

  一、课程目标  

  以上是新下发的劳动 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学校将紧紧围绕总目标开展劳动教育,其中标记的红色部分与我校的劳动教育核心理念非常契合,也是学校重点推进的方向。

  二、课程建构及实施

  为建立多元立体、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实践空间,学校统筹各方资源,不断丰富拓展劳动教育的实践场所,让校园成为劳动实践育人主阵地,同时盘活家庭、社会等劳动实践资源,形成了“三位一体”劳动育人新格局,从而开展体验式劳动教育。

  (一)通过家庭生活开展劳动教育。

  在家庭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劳动元素,为了让学生科学劳动,学校劳动项目组结合劳动课程标准制定了阶梯式的家庭劳动清单(清单图片),学生通过拍照、录视频的方式在班级群内进行自我展示,形成了良好的劳动氛围。(下面,请大家看一个三年级同学为家人做蛋炒饭的视频,(照片、播放蛋炒蛋视频)。我们看到视频里的孩子在边讲解边炒,这也是学校的统一要求,一定要在知的基础上再去践行,不要盲目劳动,这也是对知行合一理念的一种体现。学生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即掌握了劳动技能,也能从中懂得感恩、学会担当,更培养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通过学校生活开展劳动教育。

  1、发挥学科教学中的劳动教育功能。

  在上学期的`线上教学期间,结合五一劳动节,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五育融合实践活动。 比如:二年级就开展了《守住粮心 不负食光》的主题课程。在各学科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动手动脑,积极发挥创造力,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劳动带来的幸福与欢乐,孩子们也更加懂得珍惜粮食、尊重劳动者。我们还录制了微视频,请大家欣赏(播放视频),

  2、深入挖掘校园劳动平台。

  校园日常生活中蕴含丰富的劳动教育元素,除了基本的卫生打扫,学校还设置了“志愿服务岗”,“班级自主管理责任岗”,力争做到“人人有事做,处处有劳动”(播放志愿服务和照片)。为了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学校的音乐、语文老师与劳动项目组还一起合作编创了劳动主题儿童剧《第三小组的大红花》,并组织全校同学进行观看。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儿童剧的片段。(播放儿童剧)

  3、结合校本课程“二十四节气”开展劳动教育。

  学校自20xx年就将二十四节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多年来,我校也一直将劳动教育与校本课程紧密结合,挖掘节气中蕴含的劳动育人元素,使学生在劳动中,得到动手与动脑的双重锻炼。例如:(节气活动照片)。春分时走进农田挖野菜,惊蛰时师生齐动手制作的时令汤、立冬、大雪制作的特色美食。还有秋季的校园采摘节——柿子、石榴采摘,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

  4、充分运用校园实践基地。

  幸福农场是学校专门的劳动实践基地,我们依附农场开展了幸福种植课程,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除草、施肥、播种、收获,感受劳动的艰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劳动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耕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从中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农场照片)

  (三)借助社会资源开展劳动教育。

  在之前的劳动中学校多以日常生活劳动为主开展实践活动。这个假期学校则鼓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职业体验活动,并分年级制定了劳动清单(出示清单表格),通过体验、了解不同行业的工作流程,可以让学生初步养成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体会父母工作的艰辛。(现在已经有学生录制了视频,请大家观看(假期学生劳动视频)。视频中学生说到了是体验了一天,我想这个劳动量还是足够大的,特别是这位同学最后的一段话,我想一定是通过真实体验有感而发的,这比父母老师苦口婆心的说多少大道理都要管用,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真实写照。)

  三、劳动评价(介绍劳动手册)

  为了提高学生劳动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坚持劳动,学校还专门制做了劳动评价手册,手册以周为单位进行统计涵盖整个学年,评价方式主要以等级评价为主,通过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三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此外,手册还设计了风采展示板块,直观体现学生的劳动过程。通过家长寄语、教师评语、自我感悟的方式对学生的劳动情况进行反馈。

  劳动素养手册,记录每个人的成长过程。评价结果也将作为学校学期末劳动小达人、三好学生等评优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新学年劳动教育规划。

  新学年在继续推进常规化劳动教育的同时,学校还将着重完成以下三项内容。

  1、进一步分年级落实劳动清单。

  通过了解对比发现我们的劳动清单还存在一些不足,内容上有些笼统,指导性不强,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整理。比如:浙江省的清单就很不错,内容丰富、要求具体,评价也很直观,易于操作,很有参考价值。下一步我们将朝这个方向继续改进。

  2、劳动教育科技化,将新技术作为亮点(李刚元、孙慧茹)

  为了让学生尽快的行动起来,充分参与劳动。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围绕日常生活这一方向开展劳动教育。接下来我们也将充分考虑劳动与创新科学技术的结合,让学生在科学、信息技术等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开展创新劳动,比如:动手制作给农田浇水的简易设备,对常用工具、物品进行改良等。让学生在劳动体验中感受科技的力量,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思考。学校也会创设平台,比如:开展我是小小发明家、科技小达人等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开展线上劳动大课堂。

  家长当中其实有很多隐藏的优质资源,很多家长都有一技之长。新学期我们准备开展家长线上劳动大课堂活动,组织家长志愿者通过直播展示自己擅长的劳动项目,可以是叠衣服、烹饪、维修、传统工艺等各种劳动项目,让家长来当劳动课老师,指导学生们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我们也会对积极参与的家长给予表彰奖励,鼓励更多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

  小学劳动工坊课程实施报告4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据上级要求,我校开设了劳动教育课,开展了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劳动教育

  简明清新地明确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要求。校领导高度重视劳动教育活动, 成立了校长为组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明确各自责任,密切协作,共同推动全校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

  二、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加大宣传力度,围绕劳动的丰富内涵,通过精心设计主题标语、宣传橱窗、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让劳动教育随处能见,随时可学。通过各种校园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劳动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把劳动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中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劳动教育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在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艺术课程中,深入发掘教育资源,并渗透到相关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增强全体学生践行劳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

  我校每学期都开展了劳动主题班会,并利用周一早上升国旗时间进行了劳动主题国旗下讲话。每周都布置学生利用周末在家进行家务劳动或者社区劳动,并撰写劳动心得。每学期举行二到三次劳动主题竞赛活动,如:扫除能力大赛、书包整理大赛、系鞋带比赛等,通过比赛促进学生对劳动的热爱,提升劳动技能。

  总之,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对促进我校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劳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任务,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将劳动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们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祖国,树立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激发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决心,为国家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小学劳动工坊课程实施报告5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省市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培养新时代的劳动者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蒙阴汶溪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汲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种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规定低中高年级根据年龄特点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

  每学期初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方针,认识“五育”发展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和国家教委《关于进-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从培养目标的高度,更多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学习《劳动教学纲要》,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学习各地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做好“三保证”:一要把劳动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评估优劣。二要订好劳动教材做到人手-册,一人一份,保证劳动教育材料。三要建立劳动教育检查制度,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性。从而确立了劳动教育的地位,促进了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其次,我们与关注教育栏目组、“蚂蚁力量”活动组一起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性劳动,将劳动教育延伸到课外。

  2.因地制宜,开辟劳动教育基地。我们除在劳动课中认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基地的开辟与建立。利用我校现有的劳动教育基地。我校将空地建成农场,开设劳动课,安排兼课教师。每学年安排学生实践体验。学校的绿化带、花坛和草坪,我们将其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卫生保洁工作。

  3.开展研究,提高劳动教育质量。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劳动课教学的质量,是优化劳动教育的关键。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劳动教学纲要》;深刻领会纲要对各年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以校本教材为依托,举行了劳动教学公开课,课后,重点讨论研究劳动课教学的基本模式。

  4.完善劳动评价体系。

  5.举行竞赛,激发劳动教育情趣。

  6.开展评选最佳“劳动能手”等活动。

【小学劳动工坊课程实施报告】相关文章:

小学劳动工坊课程实施报告(精选17篇)12-02

劳动工坊课程实施报告(精选19篇)11-28

劳动工坊的课程实施报告(通用5篇)12-06

初中劳动工坊课程实施报告(精选11篇)12-08

劳动工坊课程实施报告范文(精选17篇)12-08

小学烹饪劳动工坊课程实施报告范文(精选16篇)12-05

小学体育劳动工坊课程实施报告(通用6篇)12-06

小学体育劳动工坊课程实施报告范文(精选12篇)12-08

劳动工坊课程实施报告范文(通用5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