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

2024-08-21 报告

  在现在社会,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 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教学朝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但一种非常不和谐的教育问题仍摆在学校、教师和家长的面前,这就是校园欺凌行为。虽然校园欺凌行为的形成较为复杂,但并不是学校一方面的原因导致,然而,教师要积极行动起来,利用教育理念、教学智慧与教育方法有效遏止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一、关于校园欺凌行为

  校园欺凌行为是指在学校范畴内学生之间存在的高年级对低年级、强者对弱者、多人对一人而实施的欺辱行为。而且校园欺凌行为还是欺凌者对受害者实施的一次或多次的肢体伤害、语言侮辱、关系破坏、财物侵占等攻击性活动。校园欺凌行为能够对受害者的身体、心理、思想、意识等方面造成直接伤害,或留下深深的心理阴影,形成心理障碍,或造成受害者在个人财物方面不同程度的损失,因而成为影响校园和谐、人文环境与校风校纪的重要不良因素。教师是教书育人、培育生命、塑造灵魂的承载者,自然需要积极肩负起校园欺凌行为的研究工作与防治活动。教师要利用个人的专业知识、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主动探究校园欺凌行为的形成根源,有效遏止校园欺凌行为的形成途径、直接危害,快速发现、保护受害者。教师还要及时进行问题处理、相关教育与心理疏导,帮助受害者快速消除心理阴影与心理障碍,重新回归轻松快乐的学校生活,将受害者遭受到的身心伤害程度降到最小。

  二、初中校园欺凌行为的现状调查

  笔者通过对白银市的育才学校、第六中学、第十中学、第十一中学四所中学进行关于校园欺凌行为方面的问卷调查活动,整理出以下问题。

  (一)肢体方面的伤害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校园欺凌行为中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初中生之间肢体上的直接伤害,无论是高年级初中生对低年级初中生进行的以大欺小,还是人高马大的初中生对形体弱小初中生施加的欺凌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肢体伤害。因此,教师遇到初中生出现明显外伤时,要积极询问,认真探寻是否存在校园欺凌行为。

  (二)精神方面的伤害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精神方面的伤害是校园欺凌行为的第二种现象,虽然这种“软暴力”在外表上不会造成直接的“皮肉之伤”,看似比直接的拳打脚踢伤害低,其实,受害者在心理上、思想上与精神上的受伤程度远远大于“皮肉之伤”,甚至一些受害者在心理上、思想上与精神上留有非常明显的心理阴影与精神创伤。因此,教师要关注班内弱小群体的精神状态与心理态势,遇到初中生精神恍惚、萎靡不振、心事重重的特殊现象要经常询问、引导,发现问题。

  (三)财物方面的伤害

  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在校园欺凌行为中还存有侵占个人财物的现象。无论是以大欺小,还是恃强凌弱,财物侵占主要就是向受害者“要钱”,如果索要钱财成功,受害者就不会招来拳打脚踢;如果索要钱财不成功,或数额远远达不到预定数值,自然就会遭到拳打脚踢、语言谩骂与精神侮辱。财物侵占的`危害略低于肢体伤害与精神伤害,却也影响了受害者的正常生活,也对受害者的精神状态、心理态势、思想情绪等方面带来了直接伤害。

  三、校园欺凌行为形成的四大诱因

  教师不仅要积极保护弱小少受伤害,及时处理校园欺凌行为,还要深度探究校园欺凌行为的形成根源,找出问题产生的“七寸”所在。

  (一)个人因素是校园欺凌行为形成的主要原因

  在校园欺凌行为中,施暴者并不是罪大恶极的凶残恶魔,施暴动机往往是宣泄自己心中的不满情绪、心理压力、精神包袱,或了结以前的小仇小怨、陈年旧事,其实都是一些小事情,只不过施暴者的处理方法不对,才把事情搞大,对受害者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伤害。在此过程中,施暴者处理问题的方法是极其错误的,处理问题不依靠方法,而是依靠拳头,而且还是倚强凌弱、欺辱弱小的不道德行为,说明施暴者有确切的暴力倾向、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

  (二)家庭因素是校园欺凌行为形成的次要原因

  对于施暴者而言,校园欺凌行为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其成长环境与主体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诱发校园欺凌行为的系列外因中,家庭因素属于第一诱因,能对施暴者的思想意识、道德觉悟、精神境界、三观标准等主体因素留下非常直接且深刻的影响。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缩影,因而家庭因素往往是校园欺凌行为形成的重要诱因。因此,教师在剖析校园欺凌行为形成根源时要注意家庭教育这一外部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缺失往往是校园欺凌行为的根基。

  (三)学校因素是校园欺凌行为形成的次要原因

  在剖析校园欺凌行为形成根源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研究家庭教育与校园欺凌行为的关系,还要从学校角度考虑问题,不能将责任全部放在家长身上。学校也对校园欺凌行为存在一定的诱发作用,如学校规章制度不健全,没有对校园欺凌行为进行科学整治的有效方法;或有法不依,对校园欺凌行为不闻不问,放任自流;或管理力度不够,不能对施暴者产生足够大的震慑效果,犯错成本较低等,这些情况都会让施暴者毫无顾忌地任意而为,不计后果。

  (四)社会因素是校园欺凌行为形成的次要原因

  校园欺凌行为不仅与施暴者的个体因素有关,还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密不可分,也会与社会因素存在一定的关联之处。初中生正处于性格、心理、思想等方面的定型时期,且对外界事物具有较强的猎奇心理与盲目模仿意识,因而社会生活中的不良风气、错误做法等都会对初中生起到误导作用。因此,校园欺凌行为是社会不良风气在校园范畴内的真实体现,也是初中生社会化发展过程中的一大歧途,因而需要教师精心指导,使其迷途知返。

  四、校园欺凌行为的有效防治对策

  校园欺凌行为不仅是一种有悖于校园和谐的不文明现象,还对受害者的心理、思想与精神留有非常难以愈合的伤痛以及难以释怀的阴影,需要及时解决。

  (一)进行法治教育与思想教育

  国家在治理校园欺凌行为的过程中已经督促当地派出所或公安机关参与此类问题的有效解决,以法律手段、法律尊严、法律威慑力对施暴者进行心理震撼、思想冲击与精神刺激。法律元素的介入能够让施暴者看到违法必究的严重后果,以此提升施暴者的法律意识,提醒施暴者要自省。另外,教师还要对施暴者进行犯错成本教育与思想教育,使其认识到做错事是有成本的。这样,当施暴者看到做错事以后会受到法律严惩与责任承担,自然就不会无所顾忌地胡作非为,更不敢肆无忌惮。

  (二)开展家校合作,优化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校园欺凌行为形成的第一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家校合作帮助家长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告诉家长校园欺凌行为已经触及法律,再发展下去将会毁掉孩子的一生。教师不仅要直接展示校园欺凌行为的违法性质,还要站在社会道德、文明礼仪、传统美德等角度委婉地劝诫家长要注意家庭教育的严谨性与规范性,积极肩负起对子女的家庭教育责任,不能放任自流。家庭教育是教师解决校园欺凌行为的一大助手,能够发挥出远胜于教师作用的重要推动力,能够成为推动施暴者迷途知返、重新做人的第一外因助力。因此,教师可以为家长提供一些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品质教育的常用方法,优化家庭教育。

  (三)整治学校环境,强化纪律约束

  教师不仅要帮助家长积极履行起开展优质家庭教育的重担,还要立足学校角度积极审视校园欺凌行为的治理方法,自觉寻找自身的不足之处,从学校角度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教师要积极为学校制订一套治理校园欺凌行为的可行性方案,在教师集体智慧与团队合力的帮助下获得一套高质量的实施方法。其次,一旦遇到校园欺凌行为,教师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进行合规处理,并在全校师生面前公开处理过程与处理结果,对“施暴者”进行有效震慑。最后,教师还要借助典型案例进行全校教育活动,营造出浓厚的纪律氛围,有效弘扬良好的校风校纪,让纪律意识深入人心,积极消灭校园欺凌行为的思想根源。

  (四)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真善美

  社会生活中不仅有误导初中生误入歧途的不良风气,也有丰富的社会正能量与人间真善美。因此,教师应积极为初中生引入正面教育资源,并有机渗透于道德与法治课堂、语文课堂、班会活动、校园环境建设、宿舍文化建设等领域,为初中生创设全要素、立体化、全方位的人文资源体系,直接优化初中生的成长环境、滋养要素与教育指向,加速初中生的健康成长。综上所述,校园欺凌行为已经成为非常棘手的教育问题,也成为学校科学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有效解决的“拦路虎”,更是教师教书育人、培育桃李、塑造灵魂、升华生命的重要职责。因此,教师要积极面对校园欺凌行为,看到受害者的精神面貌与心理情绪,在触目惊心中深入反思校园欺凌行为的根源所在,并立足个人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以及社会原因去积极解决校园欺凌行为这一问题,力求以最快速度解决问题、保护弱小、弘扬正义,维护校园的和谐与温馨。

  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 2

  根据市、区委和教育局文件精神,有效地防控校园可能发生的各类暴力恐怖事件,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紧紧围绕“维护幼儿园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保障全体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这一中心,把“检查到位,整改有力”作为安全工作的一项最基本的制度来落实,我园积极从提高全体师生安全意识入手,加强制度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强化检查力度,积极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现将本园校园欺凌专项整治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安全管理机制,迅速成立领导专班,努力构建平安和谐幼儿园

  1、迅速成立幼儿园暴力防控领导专班

  幼儿园成立了由书记园长党政一把手牵头的幼儿园暴力防控工作领导专班。园长担任总指挥、书记任组长,副园长任副组长、园长办公室、各年级组长、各班主班教师和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具体落实。实行了“层层把关,防范第一,定人定岗”的安全工作管理模式;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将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细化分解,具体责任到人。各岗位与幼儿园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组织学习《安全工作制度》细则和《黄陂区直属机关幼儿园暴力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了各自责任范围和工作要求,使得全园人人都有安全防范意识,人人都有监督岗,人人都懂得安全防范措施,人人都是安全卫士。

  黄陂区直属机关幼儿园暴力防控工作专班名单:

  总指挥: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2、迅速组建幼儿园治安综合治理应急分队。由卢小君书记任队长,其主要任务是在幼儿园暴力防控小组的领导下,迅速开展工作,全方位巡视巡查,查漏补缺。应急分队名单:

  队 长:

  副队长:

  成 员:

  二、制定周密的防控措施,防患于未然。

  1、依托本园暴力防控工作专班和本园治安综合治理应急分队(各部门负责人和各班班主任、门卫)。其主要任务是深入事发现场或各自的班级管理幼儿,有效化解可能造成幼儿园恐慌和秩序混乱的各类暴力恐慌事件,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扩大,稳定校园局面和秩序,努力把事态控制在损失最小范围。

  2、利用共建单位的有效资源,密切与幼儿园周边综合治理警务室、派出所的联系,共同维护幼儿园内外的安全稳定。

  3、加强本园大门口及幼儿园周边的安全管理。严格落实门卫值班制度,把好入口关,坚决把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人和事堵在园门外,规范填好来人来车登记,落实来访人员门房接待制度,强化家长交通工具一律不得进入园内,家长接送幼儿必须到其孩子所在班级老师处办理交接手续等措施;严格落实本园大门开关制度、一日常规管理和行政值班巡视制度,特别关注重点时段(入园、离园和午休)和重点场所(拐角和僻静处等)。

  4、逐级上报。维护幼儿园的安全和稳定,是全体教师共同的义务和责任。因此任何人一经发现暴力恐怖倾向,应立即向本园暴力防控领导工作专班报告。本园暴力防控领导小组接报告后,紧急启动预案,同时根据情况立即向教育局暴力防控领导小组报告。

  5、快速反应。本园暴力防控小组接报后,一方面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和上级领导部门报告,另一方面迅速组织人员开展暴力防控,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控制事件发生的局面,把事件的影响缩小到最小范围。

  6、防暴举措。迅速控制暴力恐怖的分子或制造秩序混乱的骨干分子,遏止其嚣张气焰,并以最快的速度将其带离现场。同时迅速引导师生撤离危险地带。如幼儿秩序混乱,则尽最大可能安抚稳定幼儿,平息幼儿的恐慌心理,然后以班为单位撤离现场。及时向上级暴力防控领导小组反馈情况信息,并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对暴力恐怖的'分子的查处。

  三、强化工作要求、严格制度措施落实。

  为了让园内暴力防控工作尽最大力量做到万无一失、事无巨细,我园强化各部门各责任人工作要求,严格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

  1、及时收集信息。各部门要针对各自的的任务和特点,适时分析本园的安全形势,重视问题苗头,有针对性地化解各类矛盾,努力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2、畅通信息渠道。全体师生员一旦发现暴力恐慌苗头,须及时向本园暴力防控领导小组报告,杜绝隐情不报,截留信息的现象发生。

  3、各方配合要默契。当暴力恐怖现象发生后,各方须无条件快捷配合,把平息事态、稳定秩序作为第一要务,其他部门工作必须无条件服从,不容许推诿、拖拉、扯皮并要求第一时间到位、履责、防暴、维稳。

  4、落实纪律责任。凡在处置暴力恐慌事件过程中,因工作延误、失职、不服从指挥、不负责任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产生严重失职渎职行为者,按国家有关法规处置。

  总之,校园暴力以及突发事件的防控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政治任务,决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我园会继续加大力量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让广大家长放心、幼儿舒心,保障全体师生健康、快乐生活!

  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 3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未成年人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屡禁不止。据教育部统计,仅20xx年5月至8月,就上报68起校园欺凌事件。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活学习,更是严重摧残了被施虐者的身心健康,需要引起老师、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在未成年人聚集的小学,校园欺凌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呢?是否对学生造成了影响和伤害?他们是否懂得如何反欺凌?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份有关校园欺凌的问卷,对我所在学校四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概况及结果分析

  1、调查概况

  (1)调查目的及问卷编制依据。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以xx外国语学校为例了解小学中高段校园欺凌的情况以及反欺凌的能力。并对此作出分析讨论,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份问卷在内容主要是依据校园欺凌的特点、形式以及反欺凌的手段进行的编制,以正常普通的问题着手慢慢向校园欺凌方向深入。

  (2)调查的主要内容。这份包括25个项目的问卷从6个方面对小学校园欺凌情况进行了调查。这6个方面分别是:

  ①学生和周围同学的相处状况;

  ②学生对欺凌现象的应对方法;

  ③学生对于被欺凌者的态度;

  ④学生自身是否受到过欺凌;

  ⑤学生是否有成为欺凌者的倾向;

  ⑥校园欺凌的形式有哪些。

  (3)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被调查的学生共130人,分别来自四年级,五年级以及六年级学生。年龄在10-13岁之间,男女比例接近于1:1。

  2、结果处理

  本问卷发出13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为92.3%。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处理,呈现如下:

  (2)10个主要问题的答案统计

  a、你是否有过这种经历:课间休息时别的小朋友都不想跟你玩,你只好一个人玩?[单选题]

  b、这个学期你被别的小朋友欺负过吗?[单选题]

  c、别的小朋友是怎么欺负你的?[多选题]

  d、你是在哪里被欺负的'?[多选题]

  e、当一个小朋友在学校里被欺负时,其他小朋友是否站出来制止?[单选题]

  f、你是否把你在这个学期里被别的小朋友欺负的事告诉过老师,家长,朋友?[多选题]

  g、如果你看到一个小朋友在学校里被欺负,你会怎么办? [单选题]

  i、老师、家长有没有因你欺负别的小朋友而批评你? [多选题]

  j、你会参与欺负一个你所不喜欢的小朋友吗?[单选题]

  3、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小学校园欺凌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大多数的学生有比较好的同学关系。他们热爱班级,有和自己要好的朋友,觉得学校的生活非常有趣,几乎不会去参与任何欺凌同学的活动。

  (2)轻度的欺凌发生率比较高。有几乎72%的学生遭受过轻度欺凌,其中有几乎一半的学生还遭受过打骂甚至威胁。

  (3)小学校园欺凌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以踢,打,骂,讲坏话孤立被欺凌者为主。在学校里,老师应该多多关注学生,及时发现各式欺凌行为,要在其还处于轻度时扼杀它愈演愈烈的机会,恢复和谐的相处氛围。

  (4)小学校园欺凌的地点主要在教室,走廊以及大厅。这些地点的选择主要是因为便利。而有些发生在上下学的路上,这些行为隐蔽性较强很难发现。

  (5)当目睹他人被欺凌时,小学生很少会选择制止,甚至有30%多的人会选择看热闹。这些情况的发生,说明反欺凌教育做得非常不到位。小学生没有意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学校和家长应该严肃对待,认真教育学生。

  (6)看到欺凌现象时,有大部分的学生会告诉老师和家长,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会选择保持沉默。学生的沉默,会助长欺凌者的歪风邪气,会使被欺凌者长期受害。

  (7)存在欺凌学生却从未受到教师以及家长批评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对任何欺凌事件,学校和家长都应该严肃认真的对待,每一个欺凌者都应该受到相当的惩罚和教育。

  (8)对于是否欺凌不喜欢的同学,大多数同学都比较犹豫,没有不能欺凌同学的明确理念。这些犹豫会是学生成为欺凌者的契机,学生应明确欺凌的危害以及欺凌同学将受到的严肃惩罚。学校及家长要教导学生与人为善,同学之间要和谐相处。

  三、建议与讨论

  从上述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十分普遍,形式多样,反欺凌教育不够到位。现如今已经影响到了大量的小学生,欺凌现象急需我们进行防范和改善。

  校园欺凌现象破坏了人格平等,无视对他人的尊重,剥夺了每个人在安全环境下受教育的权利,是对人的普遍权利的侵犯。我认为在学校方面可以有以下三点改善:

  1、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班级文化。

  2、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3、在学校德育中多渗透和加强反欺凌教育。

  除了学校我认为政府和家庭都应该作出相应的措施。首先是政府,应该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办法,颁布针对校园欺凌的法律并建立校园安全管理专门机构,设立反校园欺凌专项资金。同时还应尽快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干预机制。再者是家庭,家庭其实是反欺凌的关键,家长应避免暴力行为,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重视对孩子的底线教育和品格教育。假设孩子被欺凌了,那么应该在事发后给予孩子心理支持,并积极配合校方解决问题。

  面对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因为未成年人难以受到严肃惩罚的现状,我们应当狠抓预防,要从源头杜绝或减少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在防范方面,我们应当加强对校长、老师、家长以及学生的反欺凌教育,让所有人知道校园欺凌的危害和严重性以及反抗欺凌的方法。总之,我们应当集结所有的力量,为小学生的成长作出贡献。

  • 相关推荐

【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校园欺凌调查报告03-21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记录:预防校园欺凌04-25

校园欺凌的教案01-01

校园欺凌总结11-12

校园欺凌的感悟06-26

校园欺凌教案06-14

校园欺凌方案04-12

校园欺凌方案07-01

校园欺凌简报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