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报告

2024-04-30 报告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报告 1

  20xx年,人力资源部在集团公司领导的正确指挥下,各部门领导的支持和配合下,通过全体员工的同心协力,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完成了公司交办的各类工作任务,为公司的有序发展贡献了微薄之力。在此就本部门全年工作做一简要总结和回顾。

  一、20xx年公司人力资源现状

  20岁以下:2%。其中20岁以下男工占男工总数的2.4%,20岁以下女工占女工总数的0.8%。(下同)

  20-30岁:41%。其中男工43.6%,女工33.9%。

  51-60岁:8.5%。其中男工11.1%人,女工1%。

  60岁以上:1%。其中男工1.5%。

  人员年龄段结构目前仍然以20-40岁的中青年男劳动力为主。女工在31-40岁年龄段明显比男工偏多,这一方面是因为年初安排了部分从铝厂培训回来的女电工和女焊工,二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女工基本不流动,而男工流动性较大。

  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占53%。

  高中(含中专职高)学历占37.2%。

  大专学历占7%。

  本科学历占2.4%。

  硕士学历占0.4%。

  人员学历段结构呈现明显的金字塔型结构,以低学历人员为主。而大专学历只有7%,初中学历过半均表示我公司较高学历人员偏少,较高学历人员流动性大。

  在现有人员1463人中

  工龄不满一年的398人,占27%。

  1-5年工龄的795人,占54%。

  6-10年工龄的185人,占13%。

  10年以上工龄的85人,占6%。

  人员工龄段结构呈现橄榄型结构,两头少中间多。1-5年工龄和工龄不满一年的员工明显偏多,而6-10年工龄的'员工明显偏少,一方面因为焦化xx投产和化工xx年投产我公司员工龄较短,另一方面说明我公司人员流动性仍然偏大,招聘情况

  今年应聘人数约530人,同去年应聘人数约1100人同比减少了51%;新招人数149人,同去年新招人数405人相比同比减少了63%。

  异动情况

  全年共签发调令8个,另有放假人员约20人召回后安排到其它部门工作。与去年41人相比减少了13人。

  考勤

  以1-10月份统计的数据来算,全年全员出勤率:约为95%。

  全年共发布9份考勤违章通报,处理479人次,罚款9860元。

  二、20xx年主要完成的工作简述

  1、劳资方面

  对工资奖金、劳保福利等进行认真测算和发放,对各部门报送的考勤严格进行核实核对,严格按照公司劳资制度、档案工资体系、定编定员体系计算工资、奖金、福利劳保,层层审核认可,定时向财务传递工资报表,发放工资钱款以严肃认真细致入微的态度确保不出任何偏差。定期对各分厂劳资员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确保了任务的完成。

  2、培训方面:(全年培训总结附后)

  全年各类培训共完成170余场次,有8300余人次参加学习培训,包括组织中高层干部共学习8次,有600余人次接受培训。

  从3月到6月末,组织供销人员学习8个专题14次,先后有500余人次参加学习,有37人参加考试并取得较好成绩。进入10月,经过与运城工学院多次协商,我公司22名员工参加为期一年的机电专业学习,目前正在进行中。

  各单位组织的培训。各单位按照年初计划自行组织学习培训,有些单位还聘请专家学者进行讲课,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安全知识、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公司相关文件制度规定等。全年共进行138场有4539人次参加的学习。

  对于各单位的培训情况教培科进行每月不低于3次不定期的检查。据统计,中高层干部学习时间达到人均16小时,专业人员平均达到35小时,操作人员平均超过60小时。培训面全员覆盖达到100%。培训合格率达到98.7%。与去年相比,均有所提高。

  3、考勤及劳动纪律方面

  上半年启动运行了全员指纹考勤,配合指纹考勤运行出台了《劳动纪律检查执行细则》,每月要求各单位进行指纹考勤核对,对考勤的异常情况进行书面解释说明,每月下发一期考勤检查通报,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处罚。每月对指纹考勤运行情况和人工考勤运行情况进行抽查并记录。自指纹考勤运行和强化劳动纪律检查以来,公司劳动纪律有了明显的改善,违规违纪现象明显减少。

  4、信息化管理方面

  上半年开始对要求内部逐步开始使用erp,对目前人事信息工作中数据杂乱,统计难等问题逐步用erp系统进行解决,我部门员工发挥积极主动的工作热情,克服了对软件系统不熟悉,技术资料缺乏,数据录入量庞大等困难,边使用边摸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数据信息档案库,下半年开始由旧工资软件向新软件过渡。erp的使用对信息处理检索查询等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5、招聘方面

  招聘方面上半年主要是配合各单位做好员工召回工作,下半年对相关单位缺员进行了补充。组织进行了总调室竞争上岗工作,铁路驻站员竞聘上岗工作。

  6、参与绩效考核工作

  每月对相关部门的考核指标进行认真考核并记录数据,及时向企管部报送资料,下半年开始参与员工月考核排队工作,配合考核对内部流程进行了调整。

  7、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其他活动

  认真完成了公司安排的植树种草、五一活动、十一文艺节目汇演等任务。配合完成了iso9000认证和工业萘生产认证等任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事信息的动态管理和汇总分析工作比较薄弱,向公司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的职能比较弱。

  2、培训档案工作没有进行系统的整理,原始资料的台帐缺乏。在9000认证和工业萘认证中被开具了不符合项。

  3、教培科缺人、缺资料、缺老师。学习资料过少,建议公司尽快购置一些学习及光盘书籍等资料。外训工作本应是人力资源部主管,但目前各单位外训都是各做各的,人力资源部很难收集信息。代课费的问题各单位已经多次提出要求,希望公司予以解决。

  4、员工考核排队工作在各单位具体执行中有些变味。公司对考核的指标和具体的考核办法应再进行斟酌。

  四、20xx年主要工作计划

  结合目前公司发展状况和今后趋势,人力资源部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20xx年度的工作,总的思路是通过考核使得基础管理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1、招聘方面:配合碳黑厂的开工建设和投产,做好人员的招聘与配置。做好日常的人员招聘和配置。做好20xx年电厂改制的人员配置工作。

  2、培训方面

  全年认真对各单位的培训工作进行考核。教培科每月盘点整理培训台帐形成记录。对各分厂报送的培训计划落实情况进行严格考核,要求各分厂建立自己的培训台帐并进行考核。加强内部学习,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公文写作”、“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等进行培训。

  3、考勤和劳动纪律方面

  继续完善指纹考勤机的各项管理,在化工厂增加一台指纹考勤机,和信息中心配合把所有指纹考勤机都用摄像头进行监控。对考勤数据报表进行考核,各单位每月必须对手工考勤和电子考勤以及各类请假手续进行双向核对,以最终核对后的结果计算工资,防止两张皮现象。

  4、劳资方面

  对各单位各类劳资人事报表的报送及时与准确性进行考核。

  强化人事信息动态管理与数据统计工作。

  人劳科每月末对各类人事信息进行盘点形成报表。

  对工资核算核发进行考核,确保工资核算核发的准确性。

  做好人员流动率的控制与劳资关系、纠纷的预见与处理。

  5、制度建设方面

  配合公司经营政策对20xx年人员进行再次编制。

  配合碳黑厂的开工做好定编定员编制和倒班编制工作。

  完善《员工培训管理办法》等有关培训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提高培训开发的效率。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报告 2

  20xx年的工作快要结束,在本年度的工作当中,公司人力资源部认真建立、健全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确保人力资源工作按照公司发展目标日趋科学化、规范化,制订和实施人力资源部年度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按月做出预算及工作计划,提前完成了公司年度总目标。现将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一、公司基本人力状况分析

  年底对公司基本人力状况进行总结,包括各部门的人数对比,学历结构分析,性别比例构成,司龄结构分析及年龄结构分析。

  各部门人数对比

  相比于上一年度,员工总数增加13人,约12.5%。总经办由于财务组合并至集团财务中心,故减少;研发部由于部分项目暂时搁置,人数减少。20xx年公司的重心在运营,产品运营部员工人数增加,达员工人数占总人数的56%。

  学历结构分析

  如图所示,公司77%以上的员工都是本科以上学历,总经办、产品运营部及人事行政部本科以上员工占比都是90%以上,20xx年度招聘的新员工,除部分设计岗位,其他岗位都是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大专学历主要集中在运维部,中专及中专以下学历只有个别,其中一名是行政的保洁员。

  司龄结构分析

  我司平均司龄为1.4年,反映出公司正处于成长阶段,1年以下的员工人数占48%,且主要集中在产品运营部,因为公司工作重心的调整,产品运营部今年增加的员工数比较多,流动比较大。从其他时间段的司龄数据来看,分布较稳定,没有明显的流动,说明公司发展的基本层面还是较稳定。

  年龄结构分析

  公司平均年龄不到27岁,且都在40岁以下,比较年轻,充满活力。公司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员工占很大比例,为84%,主要集中在产品运营部,而且都是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公司将加大培育力度,作为公司发展壮大的储备力量。30~40岁的员工占比16%,大多为各部门的核心员工,中坚力量,以中高层管理人员居多。结合前面的学历构成,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学历都较高,他们正自在人生的黄金年龄,人生观价值观都趋于成熟,可以加强企业文化的熏陶,建立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公司发展壮大。人力资源年度工作总结性别比例构成

  公司男女比例差距非常大,男性员工占88%,女性员工占12%。且女性员工主要集中在人事行政部及产品运营部,总经办高层管理及研发运维等技术部门,均为男性员工。

  二、招聘工作总结,相关数据分析

  1、招聘完成率分析。

  除运维部招聘完成率达100%,其他部门的招聘工作尚未完成,接下来1个月,要继续紧抓招聘,争取完成年度目标。

  2、招聘人数相关性分析。

  本年度电话通知面试1127人,实际面试406人,占通知面试人数比为36.02%,较低,这和电话通知的话术及面试邀请邮件的撰写有关,要优化话术及邀请邮件内容,吸引应聘者过来面试。另外,20xx年度招聘较多的职位是产品运营部的运营专员,这类员工大多是从xx年-xx年的毕业生挑选录用,面试“放鸽子”的比较多;面试合格人数为65人,占实际面试人数比为16.01%,要加强对简历精准度的筛选,以及提高面试的判别力及专业度;录用入职人数为52人,占面试合格人数的80%,未报到or录用的原因主要是应聘者个人的考虑,包括薪酬、行业选择等原因,而且主要集中在运营专员,面试合格人数40人,录用入职人数为33人,主要是刚毕业一两年的学生比较迷茫,选择较多,不太稳定。试用合格人数为47人,占录用入职人数的90.38%,试用不合格原因主要是不适应创业型公司的企业文化,跟不上公司的快节奏。不到10%的不合格率,说明面试精准度较高,把关严格,试用期的考核和跟进比较到位。

  3、招聘渠道分析。

  公司的招聘渠道主要为网络招聘,99.9%的招聘来源于前程无忧、智联招聘和中国人才热线三大网站,只有个别岗位是内部推荐。公司的中高层管理比较稳定,招聘人数非常少,不需要用到猎头;招聘岗位和人数也是随时根据公司业务发展状况进行调整,而且创业型团队需要的是上手快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员工,再结合公司的规模,故没用启用校园招聘;类似现场招聘、发布媒体广告等招聘渠道均不适合公司现阶段的招聘需要。

  以运营专员这个岗位为例,网络招聘三大网站的实际面试人数及面试合格人数对比如下针对运营专员这个岗位,三大网站提供的简历,实际面试总人数为207人,其中前程无忧和中国人才热线的.简历数较多,分别占比42%和40%,智联招聘人数最少,占比18%,差距很大。从面试合格率来看,三大招聘网站差距不大。

  内部推荐渠道不容忽视,今年集团总部的销售总监和战略推广总监的招聘就来源于内部员工的推荐。后续会重视内部推荐,继续推行“内部人才推荐奖”。

  另外,下半年完善了公司人才库的建设。除在职员工简历、面试合格简历等,还增加了“黑名单”,如个别“x面试者”、无正当理由未报到且未沟通说明者。

  4、离职率分析。

  (1)新员工的离职率。今年公司新入职员工48人,目前已离职12人,年度新员工的离职率为25%。

  (2)关键岗位离职率。公司的关键岗位主要是研发项目经理,产品经理,运营主管及设计师等。这些岗位的离职率为0,说明公司关键岗位,核心员工的留存率较高,团队凝聚力非常好。

  离职原因分析与改善措施

  如图,员工主动离职占比63%,其中个人原因主动离职占44%,主要包括员工不适应创业型团队的节奏、对薪酬福利不满、没有发展空间、个人转行及创业等,公司原因主动离职主要包括公司项目的搁置,创业型团队员工的归属感较低,制度不健全。被动离职占37%,主要是试用不合格以及因跟不上公司发展节奏而辞退。

  产品运营部的离职率高达61.7%,其中有48%属于被动离职,一部分是新员工试用不合格,一部分是公司运营调整后部分被淘汰的,52%属于主动离职,包括转正薪资谈不拢,员工个人转行、创业等。另外,离职员工中的52%是20xx年入职的新员工。

  改善措施

  (1)优化招聘流程。提前做好人力规划,完善各岗位说明,建立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录用与岗位要求相符的人才。确定offer时,尽可能与应聘者明确试用期前后薪资及岗位职责等,避免出现因转正薪资谈不拢、实际岗位职责与面试时不一而导致心理落差。充分尊重应聘者的职业选择,不勉强。

  (2)完善公司制度,尽可能的人性化;多举办员工活动,增加团队凝聚力,部门经理和hr随时关注员工心理动态,及时引导和沟通。

  三、培训工作总结

  xx年,公司的培训主要以内部培训为主,基本无外部培训。内训的重点是新员工入职培训,具体情况总结

  1、落实和优化“伙伴制度”。

  “伙伴制度”其实跟导师制差不多,“伙伴”的主要职责包括

  入职当天,认识各部门负责人及本部门所有同事等;入职一周内,“伙伴”将引导您or与您共进第一周的午餐,并引导您熟悉公司周边交通、就餐、购物、就医等生活配套设施;入职一个月内,“伙伴”将引导您了解公司文化、制度、流程等,有任何生活or工作流方面的需求可第一时间寻求“伙伴”的帮助。

  员工入职前,就会提前与部门负责人确定“伙伴”,今年在“伙伴”的安排上,大多都会选择小组的负责人,直接带新人,以前主要是安排职位相关的。另外,公司在下半年增加了“伙伴—新员工沟通交流会”,公司每两周举办一次,参与人员为试用期员工及员工的“伙伴”,员工转正后不参加此会。主要形式为:新员工发言:主要包括本周“重点工作”、“个人感受和体会”和“主要问题及建议”三个方面;伙伴点评:对新员工本周工作及表现加以点评,提出指导意见。hr会记录每位新员工的发言,建立台账,跟进其中提到的问题。

  2、定期举办新员工入职培训。

  新员工入职培训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入职当天指引、部门主管组织的部门级培训及公司级的强化培训。

  20xx年共组织新员工入职培训6次,参与人员共48人。原则上是每月举办一次新员工入职培训,但某些月份入职员工不多,一般新员工有8人左右,就会视情况举办一次公司级的强化培训。考虑到有些员工可能入职时间会超过一个月才参加公司级的培训,所以在培训的内容上做了调整,入职当天的指引相比去年会更详细一些,主要目的是让员工了解公司的基本制度。

  需要改善的地方:新员工入职培训是重点,但同时要加强业务部门的操作流程培训,以及业务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

  四、企业文化活动组织

  1、成立兴趣协会。如:篮球协会、羽毛球协会、足球协会、乒乓球协会及户外登山协会。其中羽毛球协会活动组织频率,基本每周一次,除去节假日,其他每周五晚上都会订场打球,20xx年共活动36次,人均消费27元/次。其他协会活动频率较低。

  2、下午茶计划。公司每周五下午举行下午茶活动,下午四点,音乐响起,下午茶开始,四点半音乐停止,下午茶结束。公司会在休闲区提供饮料、茶点、水果、糖果等。

  3、配合集团公司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微信平台会定期向全体员工推送集团各分公司的动态,也成立了集团通讯员小组。

  企业文化建设这一块,公司的是依托集团的贯彻和宣导,在此基础上,体现公司的独特性和差异性,重点在人性化的员工关怀、团队凝聚力的打造。后续我们会组织的活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其他活动组织频率较低的协会都行动起来。

  以上就是公司人力资源部本年度工作总结,在以后的工作中,人力资源部将继续结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不断完善和优化相关制度建设,力争打造一个更富有凝聚力的创业团队!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报告 3

  上半年的工作结束,人力资源是一个特备好的部门,自己进入公司以来,也有很长时间x人力资源工作经验,在这一块还是有自己的一些心得,在工作那么长的时间,还是对人力资源这一块比较熟悉,这半年的人力资源工作也结束了,经过这半年的工作在很多的方面,可以说我自身都有一个质的提高,对比较这半年的工作,HR是让我感觉很好的一个工作,我感觉自己还是很有收获的,人力资源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部门,在这里我自己能力得到的发挥,我的工作能力也是比较出众的,在这半年来我积极的学习,自己工作的相关知识,也懂得了不少东西,现在这半年的工作已经过去,我作为人力资源的一份子,为公司更好的发展,也对自己工作总结:

  一、虚心接纳意见,学习新知识

  这半年来,我对自己工作最满意的就是随时随地的听取同事的意见,在别的同事休息的时候我一般在忙完自己工作之后,就会学习一些人力资源知识,这是对工作的一种积极态度,我觉得人力资源的知识是很多的,一时半会又怎么怎么能够学的通,在工作之余能够利用好每一分钟,让自己提高也是很好的一种锻炼,这上半年来一直就本着友好的态度在学习,工作也是一样,虚心的接纳意见,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我相信,我们都是想着人力资源部更加的好,本着这种共同的目标,有这种相同的方向我们就能够好好地为公司服务。

  在半年来,无论是在工作上有多么的忙,我总是会抽自己的休息的时间去学习,总是要不断的学习人力资源的知识,特别是在自己时间充足的时候,对于学习知识的态度,一分不少,也是为了给自己一种磨砺,半年来,我也很清晰的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这是在公司这个好的环境下才培养的,我觉得真的很有收获。

  二、工作的取得的.成绩

  这半年的工作我一直规范好自己,积极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在人力资源这半年来,我做到了绝对的认真,为公司不断的注入新鲜的人才,我严格的按照公司的要求把一切的东西标准化,特别是在招揽人才的时候,我一定是严格的把控,凭借着自己这么久的人力资源工作经验,我本着严格的标准为公司的人才注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三、收获

  上半年人力资源工作,感觉最深刻的还是那种不断学习的状态,我感觉自己这半年那种学习状态坚持下来,沉淀了那么久,也让我自身得到了一个升华,今后也还会继续保持。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报告 4

  一、积极、认真完成本职工作。

  岗位职责是干好工作的标准,因此我部按要求认真履行人力资源部工作职责,对总公司各部门员工的档案、聘用合同书、员工个人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保管,并做好相应的工作。对员工的招聘、面试、录用、入职、离职等手续按照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日臻完善标准完成。在了解各部门员工的基本情况的同时,着重了解管理层人员的情况,如受教育程度、所学专业等,使人力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利用。在员工招聘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人才市场等一系列手段,争取接纳更宝贵的人才,同时与呼兰区人劳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呼兰区人才的输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规范入、离职程序,作好经手物品的交接工作,既保障了员工的个人利益,又避免了公司财产及相关资料的流失。

  二、做好员工聘任的基础性工作。

  在一年一度的'职工聘任与临时员工合同的签订过程中,本部门克服了种.种困难,对合同内容中的疑问在员工中做了相应的解释工作,协助并监督指导各部门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维护了公司的合法利益,保障了员工的切身利益。

  三、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按照总公司第xxx号文件《关于加强职工岗前培训的通知》要求,我部围绕着《xxx公司规章制度汇编》一、二册及《xxx公司岗位培训教材》为基础内容,以贯彻总公司勤奋务实、开拓创新、以人为本、规范服务方针为指导思想,对各部门员工进行岗前、在岗培训。结合各部门的实际情况,为各部门培训步骤编排了进度表,做到既加强培训又不影响各岗位工作,在严肃课堂纪律,做好培训记录的同时,将员工参加培训情况、培训考核情况记录在员工的个人档案中,作为今后考评员工的重要条件,为提高员工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加强考核、规范服务。

  为适应总公司人事制度改革及发展的需要,加强各岗位规范服务,全面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制订了《后勤服务总公司服务质量考核管理标准》。定期或不定期到各部门监督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经总公司领导批准,以通报的形式下发至各部门。经常深入员工当中,了解实际情况,协调实际工作岗位中出现的员工之间的分歧,并将情况及时反馈总公司领导,保证各部门工作顺利健康发展。

  五、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在《规章制度汇编》第二册编写过程中,主动收集各部门规章制度,协助上级领导编写,为凝聚着全体员工辛勤汗水的书籍早日问世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报告 5

  20xx年度人力资源部紧紧围绕公司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开展工作,加强人力资源引进开发管理,有力地保障了公司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为公司长远发展提供储备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进行薪酬绩效体系改革,体现了多劳多得、按绩取酬、高效公平的,兼顾激励保障的薪酬制度;构建职称技能评定管理体系,以制度保障形式为员工职业提升发展打通了各种有效渠道做到人尽其才,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及潜能;以新劳动合同法新版规定为契机,完善合同用工管理,创造了一个良好和谐的用人环境;贯彻“提升企业文化、改善员工素质”的原则,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源专业管理的纽带作用,为公司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良性文化保障。

  面对这即将过去的20xx年,重组后的人力资源部以其应有的专业性、针对性、系统性的面目呈现在每一位员工面前,现归纳总结,示之于众,接受领导及兄弟部门的评价。

  一、大力加强部门发展建设,顺应公司战略发展趋势

  1.部门员工内部管理

  人力资源作为公司多种制度与规定的制定与维护部门,在部门主管领导王x总经理的关注与引导下,部门负责人李x经理一直以来不断加强部门管理规范,严格要求团队成员,以身作则,已然成为公司员工遵纪守法、专业忠诚的榜样与楷模,成为公司一扇形象展示的窗户,一面自律管理的镜子。

  1.1不间断的专业能力提升

  人力资源部在部门李x经理的带领下,每周定期周五下午进行2小时的专业知识学习与探讨、各模块经验交流与问题分析、管理实践工具与英汉语言工具的训练等,使各位部门员工都能不断的提升专业知识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1.2内部纪律与职业操守

  人力资源部内部有一不成文的规定,那便是每一位员必须严格进行自己管理和约束,遵守公司各种制度规定,并要严律自身的职业操守,任何一名成员都必须以公司利益为重,而不得有任何违反原则与道德的行为。这一不成文的规定是部门李x经理在每次部门内部会议强调的重中之重,也是每一位成员深记于心并严格执行的标准。

  2.人力资源工作模块工作优化

  人力资源部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理论与实践并重、涉猎工作层面较广的管理部门,并且其随着公司的建立、成长与壮大的各个发展周期,其工作深入程度和专业分工亦会随之而变。公司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的发展情况,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积极进行内部专业划分整合、组织结构调整与重组,分解为招聘培训模块、薪酬绩效模块和员工关系及事务模块。最终架构了现行的以部门经理统一领导,三个专业模块并行运作,内部整体工作协作配合的局面,体现了企业管理的专业性与实践工作的有效性。

  3.制度与流程建设

  作为公司相关管理制度与流程的起草、拟定、建设及执行的主要责任部门,人力资源部在公司领导的指引下,一直紧跟公司的战略发展要求、外部市场环境变化、专业理论实践知识更新,不断更新、维护、起草建设了公司各种相辅相成、严谨实用、有效优质的管理制度与运作流程。20xx年以来,完成的相关制度规定与流程建设如下:薪酬管理制度;绩效管理制度;职称评定管理规定;考勤假期管理规定;招聘管理规定;培训管理制度维护;员工奖惩管理规定更新;劳动合同管理规定;档案信息管理规定;内部竞聘流程;离职员工管理流程;员工转正流程;员工异动流程等共计2多项制度流程的编制、梳理、更新及维护。

  4.职能创新

  人力资源部深刻认识到,新形势新任务对人力资源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结合公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时俱进,坚持多角度深层次地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管理理念的创新,人力资源部每一位成员都必须及时更新端正自己的理念,紧跟时代与公司的发展要求和方向;在日常工作中,要求成员拥有良好的心态,正确的定位,服务的意识,积极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努力实现自己价值,达到企业与自身共同成长。

  管理机制的创新,人力资源部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仅仅只做好招聘员工、手续办理、薪酬发放、离职管理等行政性、事务性、非动态性、非连续性、非系统性的工作,而应是整体、全面、系统、战略的管理职能。在实际工作中,人力资源积极完成了多项具有远见性战略性的工作,例如围绕公司战略发展方向,建立制定企业中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发展导向、培训规划、有针对性倾向性的薪酬绩效规划、设计开发了公司人员能力素质模型系统、心理及个性特征模型系统等具有创新意义的工作,为公司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多超前的管理方法和工具。

  二、责任艰巨而效果卓越的改革任务,摒除不利因素,为公司的战略发展做好铺垫

  对于公司及人力资源部来说,20xx年是任务艰巨的一年,改革巨变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完成了组织机构的重组再分工,完成了薪酬绩效体系的重塑再造,完成了职称评定体系开发制定,完成了具有先进意义的指纹考勤系统的引进使用。

  1.薪酬绩效体系改革

  从20xx年底开始,公司新的总经理领导班子经过近半年时间,多批次与几乎全体员工沟通、访谈、讨论,进行外部行业比对及对公司长远战略目标的重置定位后,做出了一项对公司及全体员工都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进行薪酬绩效体系改革。旨在提高员工有效收入、激励员工工作潜能、屏除不利因素、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及积极影响力、顺应企业长远目标及战略规划的重要举措。

  从20xx年3月开始至8月新的薪酬方案的正式实施,历时半年之久,期间人力资源部在公司总经理班子的领导下全面深入的投入到了薪酬方案的分析、探讨及设计项目当中。

  在整个薪酬绩效方案改革设计中,人力资源部薪酬绩效模块在部门魏经理的带领下,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加班加点,全面投入到了方案的设计中。完成近6批,1余人次的访谈调查;1余人的问卷调查及统计总结;17多个岗位13轮次的评定打分统计及计算;2万人次的数据信息统计分析汇总;近百个岗位的各薪酬结构对比分析;无数次的与外部管理专家的讨论,5余遍的新制度方案细致入微逐行逐句的研读修改,多人无数次加班加点,甚至多次工作至凌晨2点钟后,合计多人次共计加班超过3工日。最终,在公司总经理领导班子的亲力及大力支持下,在人力资源部部门领导及薪酬团队的呕心沥血的付出下,新的方案成果如期呈现在公司全体员工面前。

  薪酬体系改革最终方案是公司高层、人力资源部和管理咨询公司专家一起经过深入调研分析、多轮探讨研究、精确统计测算,结合外部市场环境及公司实际生产特点、岗位配置及员工构成情况,花费大量时间、人力、心血共同付出的成果,是公司从高层领导到普通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晶。

  此次薪酬改革,基本x了公司原有薪酬评价方式、薪酬发放结构及员工对薪酬发放的认知,制定建立了将员工职称、技能、绩效、质量、价值等归为一体的兼顾激励性、控制性的薪酬体系,体现了高能高效高收入的特性,提高了员工实际工作满意度和贡献力,也从根本上为公司节约了成本,可谓是双赢。

  2.绩效体系建构

  公司成立以来,绩效考核工作一直处于摸索的过程,未成体系,不曾连续,未起到对员工工作客观的考核评估、量化评价、持续激励。针对这种现状,顺应公司相关体系改革的潮流,人力资源部吸收外部人力资源专家的智慧,参考公司项目生产运营的特性,先后2轮次与公司高层、公司各部门负责人长时间的沟通交流,设计了通过与项目业绩挂钩x性考核,强调团队绩效,协同运作理念,引导共赢良性文化的部门层面业绩考核体系,同时建立了将员工试用转正考核、员工年度考核、员工奖惩考核及年终评优考核纳为一体的员工层面的考核制度,实现了绩效管理的系统化、整体性及全面化。

  3.员工职称技能评定体系的制定

  人力资源部在完成了薪酬改革及薪酬制度、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之后,又积极跟进,对公司17多个岗逐级进行分类分级,制定了职称技能评定体系,体现公司对员工全面技能的重视和促进,并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和员工提高成长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动力源泉和制度保障。

  4.考勤系统更新及考勤假期管理制度的完善

  4.1考勤系统的更新换代,保证考勤有效管理所需

  公司的考勤管理系统是公司核算员工报酬的一个重要依据,为了做到科学管理,有效激励,公司人力资源部近两年来先后使用测试了考勤系统,期间调试录入更新了大量的考勤数据、员工资料等,同时进行了无数次机器测试、试用安装、考勤班次逻辑测算等,最终根据公司的需要、市场同类产品使用特性、员工的反馈建议,为公司引进了指纹考勤管理系统,并于20xx年3月份正式启用,至今运行良好。基本保障了考勤的科学、合理、公平、有效的管理,避免了一些不规范的情况出现,为公司节约相关管理成本。

  4.2考勤假期管理制度的完善及维护

  在保障考勤系统及数据的准确和有效的前提下,人力资源部一直紧跟国家相关劳动休假制度条例的修订步伐,积极学习研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先后3次超过2遍的修改了公司的考勤假期制度,做到了合法、合理、保障,为公司规避风险,为员工谋得利益。

  三、深具战略意义的人才供应保证,为公司的长远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公司领导一直对招聘培训予以特别的重视和关注,对招聘培训工作的需求计划、实施计划、完成评估等各个环节严格要求。人力资源部积极应对,主动分析,完善规范招聘、培训各程序环节的工作,1%的完成了公司年度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各部门各级人才的招聘配置,充分发挥其人力资源工作基础和核心作用,做好“选聘、吸纳、任用、培育”的每一项工作,为企业人才资源的提供、使用、发展和提升做好有力保障工作,高质量、及时的完成了各项工作指标任务,保证了公司人力资源的供应和提升。

  1.完成公司20xx年相关招聘培训计划,满足各部门招聘培训需求。

  20xx年以来,人力资源部先后13次奔赴全国各地1省市招聘现场、各大中专院参加各类招聘会,收集登记人才信息5人次,电话通知4余人次,有效面试达26人次,完成各类人才测试测评17人次,最终共完成了75人次各类社会人才的有效招聘配置;完成了7人次外籍人员的招聘及相关手续的'办理;

  2.各级人才储备招聘工作的完成

  公司领导x远瞩,运筹帷幄,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资源,认识到人力资源就是人才资源,就是知识资源;认识到一线关键岗位的操作技能人才的充足及储备是海洋工程行业成功的关键。因此做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各层次应届人才的招聘、储备及培育工作。为公司关键操作岗位注入了大量的新生力量,为公司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1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招聘储备

  20xx年人力资源部在对全国各地知名院校进行分析,比较选择了15所具有对口专业、教育水平强、知识度高的一流院校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并全年派出达25人次参加各地28所院校应届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人才招聘会,选拔面试、审核检查并录用接收5名应届毕业生。

  2.2各中专技工学校焊铆工人才的招聘储备

  人力资源部近年来积极与全国各地优秀技工培训学校合作交流,引进培训了多批有较高素质的焊工、铆工。特别是20xx年,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通过对全国各地技工学校比较、专业选择,先后与12家学校合作洽谈、考查审核,共7批次引进合格技校焊、铆工学员达2名。

  本年度对各级大中专院校,本科、研究生高学历专业人才及焊工、铆工学员的选择招聘引进培训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人数之多,均创公司历史之最。此项战略措施为公司知识资源储备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以后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大力完成公司各类培训需求计划

  3.1充分完成需求计划,挖掘相关资源

  人力资源部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至今完成了各级、各类培训26多人次,其中如超过1余人次4R执行力培训、2余人次的班组长管理培训、各类安全培训、技术专业类培训、超过2人次的各类英语培训、3余人次计算机办公软件类培训、3余人次焊铆工电工培训、2余人次的设备操作管理培训等,效果显著,充分挖掘发挥内外部专家知识资源,提升保障了公司人才技能资源的供应。

  3.2充分完成新接收各类各级应届毕业生的后续培训工作

  对于新接收录用的2名高学历应届毕业生和2名优秀焊铆工技校人才,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能力、求知能力及团队精神,在公司领导支持,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先后3余次举行了相关军训、规章制度培训、职业精神培训、公司各部门业务及流程培训、焊铆工操作技能培训等,使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型员工做好了身份转变与职业认知培训,为日后各岗位的人力资源储备配置做好充分准备。

  3.3劳务招聘与劳务管理

  配合各项目生产,协助各部等招聘、审核劳务人员,并修改签订相关合同。在劳务工招用高峰时期,在司人员超过4人。

  四、顺应时代发展的新时期和谐劳动关系保证,提升企业影响力与知名度

  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关系是一项弹性化、柔性化非常强的工作,关系到企业内员工工作氛围、人际关系、企业文化、企业形象及声誉,因此事务工作事无轻重大小,都必须亲力而为,可谓举重若轻、任重道远。

  1.员工薪酬福利保障与绩效激励管理

  薪酬绩效工作关系员工切身利益,涉及公司员工各类薪酬的核算、发放、统计;相关部门、各级员工、转正等层面的签定考核及结果评估汇总、员工考勤假期管理、各项统计及分析工作;负责各类薪酬管理、绩效管理、考勤假期管理、加班管理等制度体系的建构、更新和维护;直接影响到员工评价结果、薪酬发放,是公司与员工双方直接对话的重要平台和最为实际的通道。

  人力资源部根据薪酬绩效工作过程复杂、专业性强、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结构项目繁多、精确性要求高的特性,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岗位要求、人员考核标准,规范、细化了相关工作。

  薪酬绩效管理工作每月要完成1万余条信息量的考勤数据;3余人次的薪酬费用核算;3余人次的薪酬条的制作和钉钉发放;每月的统计更新、每季的数据汇总统计及年终近1万人次和信息量的反复测算汇总统计及分析;每年近万人次的保险系列工作的更新维护;每季每年度的部门、员工绩效合同量表的制作考核及结果的汇总分析汇报。

  2.员工关系及劳动合同管理

  2.1规避风险,保障权益、遵守法律、适当调整劳动合同管理办法

  20xx年是国家《新劳动合同法》执行元年,人力资源部响应《新劳动合同法》的章程,积极学习探讨,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及时签订无定期劳动合同,并且转变其它员工及新进员工劳动合同周期,对关键岗位实行5年合同周期,普通员工实行3年合同周期,规避了相应用工法律风险,降低了用工成本,清晰了劳资关系,保障了员工利益。

  20xx年共完成315份新入职员工合同签订工作。完成了公司在职员工188人次合同签订。

  2.2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吸纳优秀技术人才,充分保证了项目生产进度。

  2.3接待处理员工争议1余人次,化解员工矛盾,和谐劳资关系,提高双方满意度,促进合理和谐发展。接待沟通办理离职人员267人次,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末端管理,为企业形象维护与保持及日后的双方合作做好铺垫。

  2.4据深圳市用工政策,及时为非深户员工办理深圳市居住证,切实及时的保证了员工的相关需求和利益。

  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充分保障部门及公司相关工作的高效有序

  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优势,提升体系建设工作,特别是关键管理手段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贡献率,人力资源部积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工作,强化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创新,完成了人力资源统计信息系统以及员工信息数据的电子信息化建设。人力资源部从20xx年6月起加大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资料的录入工作、档案整理工作、各模块台帐编制工作、完善薪酬福利、培训、组织的岗位信息、报表系统、系统管理和绩效管理各模块的信息化,包括人力资源基本信息、教育背景、专业技术职务、技术工种、继续教育、社会保险、离职人员管理、信息查询等强大的功能,先后5次5余人次员工档案、人员信息、各类招聘、培训、薪酬、合同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及信息化,极大地提高人力资源工作效率和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水平。

  六、积极开展各类项目活动,提升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部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拓展专业知识在企业内部的实践,将工作丰富化和兴趣扩大化结合,举办各类有益的拓展训练、执行力培训、班组长管理培训、员工素质培训等各种业务相关的项目活动,极大的提升规范了员工职业面貌,改善引导了企业工作氛围,延伸提升了企业文化。

  七、部门工作展望

  人力资源部,作为企业的一扇窗户,一面镜子,将责无旁贷的完成各项本职工作。

  20xx年将做好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配置各项需求计划分析,有效实施各项人员配置及发展计划;

  继续落实改革后的薪酬绩效体系的执行,使改革成果得以有效发挥、实践和实现;

  不断做好员工关系事务处理,改变员工的认知观念,进一步完成良性企业文化建构工作,切实改善员工与企业的关系。

  回顾20xx,我们欣然坦然,展望20xx,我们信心依然。人力资源部将在公司领导运筹帷幄的战略决策下,紧紧围绕20xx年度工作目标,扬长避短,尽职尽责,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将继续紧密配合各部门的相关工作,高质高效、努力奋斗致力于满足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立足企业,节约成本,保障需要,激励员工,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完成专业工作,贡献专业力量。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报告 6

  员工流失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对于企业来讲,谈论员工流失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因为企业和员工之间是相互依靠、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但从另一个方面讲,员工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权利去选择为哪家企业奉献,员工流失是企业的巨大损失,为了企业稳定发展,如何降低员工流失率就是我们本次分析报告的主要论题。

  一、员工流失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员工流失是指组织不愿意而员工个人却愿意的自愿流出。这种流出方式对企业来讲是被动的,组织不希望出现的员工流出往往给企业带来特殊的损失,因而又称之为员工流失。员工辞职是员工的权利,但由于对企业有害,企业一般要设法控制和挽留,至少要避免这种现象经常发生。

  一般说来,新兴行业需求量大的,思维活跃的,专业不对口的,对企业不满的,业务管理精英,对未来职业生涯不明晰的,认为受到不公平待遇和人际关系不好的这些员工是流失的主要群体。员工在一个企业工作是有目的和追求的,分别为追求物质型、追求环境型和追求稳定型,当员工的追求达不到其要求时,趋向于个人利益和个人目标,这些员工就会流失。

  二、我们企业员工流失现状

  对于大的知名外企,在稳定阶段员工年离职率控制在5%以内属于正常情况。截止现在,20xx年辞职人数为11人,占公司总人数的0.79%,可见我们公司的人员流失情况属正常范围。但从流失岗位来看,管理岗位流失率较高。在企业中,一般要培养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企业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那么这些管理者的流失势必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为了使企业稳定发展,我们必须降低管理者的流失率,即就是必须了解员工流失的原因。

  三、员工流失的原因探讨

  1、环境问题

  员工对所处的各方面环境不满意,或者不认同,是造成员工流失的一个原因。其中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环境原因,一类是个人原因。其中环境原因又包含了四个方面:分别是制度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沟通环境。具体如下图:

  环境问题制度环境工作环境沟通环境生活环境对企业制度不满意权责不明奖罚不公考核制度不公平个人无发展空间工作位置不满意工作干得不开心缺乏沟通渠道未主动与员工沟通业余生活少工资入不敷出招聘员工整个过程中靠的就是第一印象,工作后才能进一步深入了解,这就造成了员工对企业理解上的'的心里偏差。其中产生偏差最大的应该是对于企业相关制度的理解。其次,绝大部分人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明确的规划目标,只是一味的干手头工作,想提高却不知从何开始。久而久之在工作中难免产生一些困扰,影响工作情绪和质量,在没有明确的沟通渠道和倾诉目标的前提下,很容易钻牛角尖迷失自己。对于我们企业来说,工作稳定是我们的优势,但是以稳定性作为首要目标的人员在80后员工中还是占少数,薪酬的高低、职业发展前景、工作干得开不开心成了很重要的考虑因素。

  2、个人原因

  招聘员工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企业发展至今,越来越来的80后踏上工作岗位,他们的思想相较于年长的人来说是不同的。80后的员工更倾向于个人前途的发展,所有抉择受情绪控制因素较多,在身体和家庭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如有自认为更好的发展,都会选择跳槽来改变现有已适应的工作环境,缺乏对一个企业奉献终身的观念。

  四、减少员工流失的方法

  1、制度问题:研讨相关制度,对确实不可理的制度进行修订,组织专人跟踪、监督落实情况,组织管理培训,建立管理人员淘汰机制。

  2、工作环境问题:拓展员工的职业生涯,为员工的发展提供方向,开展职业生涯管理,可以使员工尤其是知识型员工看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发展道路,而不至于为自己目前所处的地位和未来的发展感到迷茫,从而有助于降低员工的流失率。引导员工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其发展空间,并根据情况对其进行培训。对员工进行一岗多技能培训,以应变用功突发异常情况,调动之前谈话,了解员工意图,寻求最佳解决方案,调动后组织岗位业务技能培训,以防调动员工迷茫上岗,确保其岗位工作能顺利进行。

  3、沟通环境:直接领导者应及时发现员工异常情绪,关心下属,或通过其他途径释放员工工作压力,建立企业访谈机制,组织专员对新老员工进行访谈,并对访谈结果和效果进行分析,提出问题解决方案上报直接领导,4、生活环境问题:提高薪酬待遇,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做到外部有竞争力,内部公平分配,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提供适当途径释放员工工作压力

  5、个人原因:选择合适自己企业的员工,一旦双方签订合同后就给予员工明确的发展通道,培养帮助其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总结

  虽然我们企业的人才流失率属于正常范围,但是我们也要防患于未然。面对员工的人才流失,我们要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必须确立“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整个企业必须有一种意识,即人是最重要的资产,员工们是值得信任的,需要被尊重和参与工作决策。当人得到充分信任时,往往能较高水平地发挥才能,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效益,企业和个人才能达到双赢。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报告 7

  一、知识经济对企业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想具有竞争优势,必须寻求一种有效的知识管理方式,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美国当代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曾说,在当今社会中,知识是个人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主要资源。土地、劳动力和资金这些经济学家所认为的传统生产要素,现在虽然仍然具有主导性的作用,但是其主导能力却变成了第二位,只要有知识,这些要素都能取得。也就是说,当下世界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知识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人类现在已经迈上知识经济的时代。中国企业过去多是粗放型的制造业,仅仅依靠体力和劳动赢取利润。过去这种方法尚可在经济大潮中赢得一席之地,但是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中国的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下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而国家也在大力倡导中国企业由中国制造成长为中国创造。

  二、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

  1.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现状

  人力资源总量丰富。由于国家多年来一直推行九年义务教育,近年来国内高校不断扩大规模,增加招生人数,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成倍增长,再加上有大量外国人和从国外回国的留学生,所以我国目前拥有高学历、高知识的人才越来越多,整个社会人力资源丰富,足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经济较之以往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同时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也越来越大。但是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业受到重大冲击,中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已经不再具有以往的优势。所以,中国企业的转型是必然的,要从粗放型向知识经济型迈进。为此,高素质人才的储备是企业发展的必备资源。企业对于人资源的管理不恰当。相对于国外,中国企业对人才没有足够的重视程度,对人才储备没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对人才的投入不足,对人才的培训不够,没有建立一套相对有效的人才管理制度。

  三、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1.建立员工录用、升职和奖励机制人员选聘是企业人力资源新陈代谢的有效方式,通过这些方式,能为企业选拔出先进的人才。已在公司的老员工通过选拔,则有机会进入更适合自己的`部门和岗位,不仅能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也能为公司带来新的活力。建立有效的聘用机制就是为不同的岗位选拔合适的人才。

  2.提供员工学习机会在员工进入公司时,对其提供培训。培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授课,而是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包含从员工进入公司后的第一次培训内容和方向,还要规划出在将来每一位员工在何时应该接受的培训内容。还有员工对培训的效果反馈,以及经过培训后在实际工作中的效果。对员工开展培训,不仅为提高员工个人的素质,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提升企业实力的过程和重要方法。

  3.以人性化的方式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人的智力的开发、创新能力的发挥和活力的激发决定了未来经济的发展程度。换句话说,要推动经济的发展,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开发人潜在的能力是有效的途径。所以,在企业的人才管理中,必须实行人性化的方式。人力资源的管理者在工作中要以人为本,转变以往的工作方式和理念,明确员工的心理需要和价值观念,树立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创造让员工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这些观念的改变,以人性化的方式管理企业,给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让员工有主人翁意识,赢得员工的信任,让他们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中,使之不仅能干好本职工作,更能为公司全局考虑。

  四、结语

  当今的社会,知识、技术、信息都是极为主要和关键的生产力。在这种环境下,拥有雄厚的人力资源储备则成为企业不断提升实力的基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的重要性必将大大增强,甚至成为企业的核心部门。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必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量级砝码。企业发展的好坏、盈利的多少、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大小也和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直接挂钩。所以对于现代企业,如何把握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顺势而变,创新管理理念成为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一项课题。对于我国中小型企业来说,在当今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下,可以借鉴和吸收一些可行的经验,从而指导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实现企业员工和企业的共同成长。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报告 8

  一、企业内外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

  1、国外市场空间广阔。随着开发领域和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国际合作日益广泛,尤其是中亚地区前景广阔,为物资供应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可以紧跟技术服务队伍,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动物流服务专业化和国际化。

  2、社会市场竞争优势明显。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加快,周边市场环境持续改善,重组后的整体协调发展,物资集中采购政策和配套措施构成了我们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坚强后盾,为向外发展提供了保障。

  3、xx市场大有可为。随着重组整合,xx区块的加速开发和建设生产配套设施,为有效弥补工作量不足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为我们开拓社会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

  4、社会销售不断拓展。参与等项目服务,为我们积累了经验,加之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和理念得到广大干部职工高度认同,单位经营能力不断增强,为促进管理创新,确保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内部环境分析

  1、20xx年的生产经营情况

  20xx年是物资供应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各方面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全年完成物资供应额xx亿元。招标采购降低采购成本x万元。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成本费用支出得到严格控制,信息系统覆盖范围不断拓展,基础工作建设水平有效提升。三支队伍建设成效明显,队伍结构逐步优化,人才激励政策更加完善。

  市场提升成效显著。开发物资供应额不断增加,物资稳步增长,社会及周边市场持续上升。回收处理报废物资吨,实现收入多xx万元。立足xx周边和,开展钢材、水泥和废钢销售,完成销售额xx亿元。物资站和站工作量完成顺利。x项目收回资金xx多万元,签订各类服务合同累计x万元。紧抓x企业、等外部队伍动向。

  努力开展物资销售。实现收入x万元,较去年增长%。紧跟国外项目步伐,进出口合同执行顺利。共执行进出口报关合同x个,报关合同总金额万美元;办理结算合同xx个,实现收入x万元。为国内外市场开发提供有力支持。

  2、内外部环境对企业人力资源的要求

  随着改革重组的不断深入,物资供应为实现建设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企业的的既定目标,应该牢牢把握核心业务,不断扩大核心区域的物资供应份额,积极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新型人才,加快管理、技术和操作技能三支队伍建设步伐,规划不同发展阶段的生产组织模式、组织结构框架类型,完善人事管理配套制度,把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分步实施,稳妥推进,不断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加快物资供应处的全面发展。

  3、现有人力资源的主要优势。

  (1)拥有一支管理严格,运作规范,监督健全,相对成熟的熟悉物资供应专业化队伍。物资供应服务保障队伍初具规模。

  (2)各级领导和全职工对人力资源开发高度重视,并积极创造造就人才的空间和机会,全处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迫切和强烈,在绝大多数青年职工中逐渐形成了自己成材、自学上进的良好学习风气。

  (3)近年来,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职工队伍结构向合理化方向不断迈进,职工的年龄比例向着年轻化过渡,整体文化素质逐年提高,专业构成不断趋于合理。

  (4)随着电子商务工作的迅速起步,职工对电子商务和电子化自动办公方面的应用能力有所提高,初步培养出一些电子信息管理和计算机应用开发方面的专业人员;通过与大专院校和专业信息公司的合作与开发,使技术人员得到了锻炼,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并积累了一些信息开发技术方面的经验。

  二、员工队伍现状分析

  (一)员工总量分析

  自x年成立以来,经过xx年的发展,物资供应发展成为x年物资供应额在亿元以上,集机械化作业、自动化控制,装卸、倒运、堆码、检验、存储、发运一条龙作业的大型物资供应x企业。

  20xx年用工总量为x人,职工人数xx人,市场化用工x人。其中:男x人,女x人;干部x人,工人x人。管理人员x人,占用工总数的x%;信息及物资供应队伍x人,占用工总数的x%;和跟随服务队伍x人,占用工总数的x%;国际经营及服务队伍x人,占用工总数的x%;市场开发队伍x人,占用工总数的x%;仓储及生产服务队伍x人,占用工总数的x%;后勤保卫及其他人员x人,占用工总数的x%。

  (二)员工总体结构分析

  1、机关人员占全体员工比例

  机关人员占全体员工比例x%。该比例主要是结合我处的组织结构状况,反映机关人员的职能管理与服务的幅度。

  2、管理人员绝对值分析

  油田重组后,按照有序的调整组织形式,科学合理地设置单位组织体系,使与企业发展方向统一合拍。依据第030号文,处级,占职工总数比例1.7%。按号文,x合计科级职数x人,现有科级干部x人,占用工总量的x%,建议增加x人,占用工总量的x%。

  x级的管理队伍总体呈增长趋势。x级管理人员由20xx年的x人增长到20xx年的x人,从数据看,科级管理人员增减趋势稳定,平均每年递增x人。

  3、年龄结构

  企业员工总体平均年龄为x岁。其中30岁以下:x人,占用工总量的x%,31—40岁:x人,占用工总量的x%,41—49岁:x人,占用工总量的x%,50岁:x人,占用工总量的x%,51岁以上:x人,占用工总量的x%。

  4、学历结构

  20xx年到20xx年,企业总体的学历结构呈现的主要特征是:中专高中技校及以下的低学历逐年递减,大专及以上的高学历逐年递增,但高学历员工比例仍然小于低学历员工比例,企业整体学历水平较低。研究生及以上高学历员工增长缓慢,到20xx年为x人,为员工总量的x%。到20xx年初,企业员工总体学历结构为:研究生及以上x人占x%,本科x人占x%,专科x人占x%,中专x人占x%,高中技校及职高x人占x%,初中及以下x人占x%。

  中专高中技校及以下学历的相对比例由20xx年的x人占x%降到20xx年的x人占x%,其绝对值减少了x%,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相对比例由20xx年的x人占x%增长到20xx年的x人占x%,其绝对值增长了x%,这主要是因为:

  (1)企业有大量员工通过自学考试、函授取得了较高学历;

  (2)这一时期企业逐年引进大专和本科毕业生。

  (3)部分低学历员工因退休、买断分流等形式得以减少。

  (三)三支队伍分析

  企业总体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服务)三支队伍的人数分别为x人、x人、x人,比例为:x%、x%和x%。经营管理人员比例略低,专业技术人员不足,操作技能(服务)人员比例偏高。操作技能(服务)队伍相对比例较大的主要是因为物资仓储存在大量劳动密集型业务,需要大量的操作技能(服务)人员。因此,企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主要从事经营管理协调工作与技术管理工作。

  1、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队伍

  企业正科级管理人员、副科级管理人员和一般管理人员人数分别为x人、x人、x人,比例分别为:x%、x%和x%。

  年龄方面:x管理人员队伍的平均年龄为x岁,40岁以上占x%,40岁以下占x%。x级管理人员队伍的平均年龄为x岁,40岁以上占x%,40岁以下占x%。

  职称方面:x级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x级管理人员业务知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一般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相对较低。截止20xx年x月,经营管理队伍的`职称结构是:副高占x%,中级占x%,初级占x%,无职称占x%。

  2、操作技能(服务)队伍

  操作技能(服务)队伍的技能等级相对较高,但缺乏高技能的操作人员。技师仅x人,即x技师和x技师,操作服务(服务)队伍中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的人数分别为x人、x人、x人,配置比例为x:x:x。

  年龄方面:操作技能(服务)人员的平均年龄为x岁。其中技师的平均年龄为x岁,高级工为x岁,初级工为x岁。高技能的操作人员不仅年龄偏大,而且缺乏。

  学历方面:操作技能(服务)人员的学历水平相对较低。其中专科及以上占x%,初中及以下学历占%。

  三、人力资源及管理问题

  1、政策性人员富裕和结构性人员失衡。主要有两部分。

  一部分是有内退职工xx人,平均年龄xx岁以上,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员xx人,占内退职工%,20xx年达到退休年龄xx人。

  另一部分是随着x现代物流的不断发展而与之不相适应的在岗老职工,在近x年内达到退休年龄xx人,主要从事后勤服务和简单操作业务,缺乏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专业知识和综合业务素质,难以适应目前物资供应发展的需要。虽然通过招收补充岗位,但总体还面临人员年龄构成不合理、人员结构性缺员严重,与企业的现有规模不配套等因素。

  2、专业队伍结构不合理。从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看,现有职工队伍的专业结构不合理,人员结构性缺员严重,存在大量紧缺专业和急需人才,受职工个人素质的限制,目前在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生产后勤和供应仓储单一性人员比较富裕,、专业方面复合性人才缺乏,制约物资供应进一步开拓市场和经营发展。尤其是懂得、等相关知识并具有一定开拓市场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和懂得对外、国际、拥有一定水平的外向型人才紧缺。

  3、x员工存在流失性大和流动频繁。现有短期员工的费标准一定程度上与劳动力市场价位有差距,不能保证xx员工队伍稳定。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报告 9

  一、我所理解的人力资源管理

  因为大学主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加之毕业后几年的人力资源实操工作,我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工作量大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管理共分六大模块,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与配置、培训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以及劳动关系管理六方面。无论是从事哪一模块的工作,都需要完成大量的数据收集,统计与分析,同时也需要不断的对该模块最新政策法规等学习与应用。而目前,大多数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大部分是一人身兼多个模块甚至全部模块的工作,所以工作量极大。

  2、内容复杂

  正如刚刚所讲,由于分类较多,且各模块内容环环相扣但又各自独立,就必然使人力资源工作的内容更加复杂。举例来讲,若规划有误,则招聘难以进行,若招聘把关不严势必会增加培训的难度,同时也会带来譬如劳动纠纷等不利于劳动关系管理的事件发生。而薪酬若不与绩效挂钩则难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可薪酬管理不善,又会导致劳动关系恶化。所以,复杂的模块关联,要求我们做事不仅要注重效率,更要有系统的统筹管理能力。

  3、专业度强

  虽然日常的工作中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不深入,但这不代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需要专业度。若想准确迅速的解决各类人力资源问题,没有极强的专业能力不仅难以达成同时也会使员工对HR工作者信任度大打折扣。

  4、知识面广

  由于人力资源涉及的模块众多,而各个模块所侧重的专业面又各不相同,所以,作为从事非单一模块的HR们,必须多渠道大范围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他既需要掌握管理学来系统统筹工作,又需要熟知法律以及心理学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同时也要对财务知识,统计学以及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均有所了解才行,所以,我认为这是尤为需要宽泛知识面的一项工作。

  5、对立统一

  人力资源管理最独特也是最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是企业中唯一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职位。他既要考虑公司的盈亏与否又要保证员工也包括他本人的利益与发展,在这个看似对立的两方中,HR的工作就是要寻求最完美最准确的平衡点加以平衡,使双方共同发展进步。

  6、以人为本

  这是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与无论其他何种职业相比,人力资源管理无疑是与人有最密切关系的一个工作。无论是哪一模块,都从人本身出发又回归于人。所以,我认为这一职业最需要具备的就是以人为本的信念与品质。也只有以人为本,才能真正的做好人力资源管理。

  二、物业公司HR特点

  正如我之前所讲,物业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入职门槛低,所需专业技能多,人员流动率高。而这一特点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方向与侧重点。我个人认为,物业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专注于传统的人事管理,对于绩效与培训这两大模块则很难真正全员推广。而正是由于行业的特点,物业公司的员工必然是具备来自五湖四海,学历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这三大最突出的特点。因此,要求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除必须掌握以上HR必备的特点外,还需具备细致、耐心、化繁为简以及对于不断重复性的工作始终保持新鲜感与热忱度的能力。简单举例,所谓细致,就是需要对由于人员不断变动而产生考勤、工资以及保险福利等的变更必须要细致的检查核对多次方可;所谓耐心就是要不厌其烦的对不同的员工解释同一个问题,甚至对同一个员工解释同一个问题多次;所谓化繁为简就是将复杂的`理论,专业的词汇转化成全员都能听得懂的通俗语言;而人员的频繁流动必然使人力资源工作所有环节都在不断地重复与循环。

  三、工作难点

  虽然目前本人的工作并未深入到HR工作的核心,但在日常的实践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还是反映出物业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难点。

  1、人员流动快

  由于物业行业人员的构成特点,必然导致人员流动较常规企业快,而安亭新镇属于上海国际汽车城的配套项目,周边有大众汽车厂等较高端生产性企业,无论从工作时间亦或是福利待遇都相差较多,加之物业行业劳动强度大,岗位要求标准高,制度严等原因,如何解决人员流动率高的问题一直是近些年工作的难点与重点。

  2、劳动关系管理难度大

  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要求,公司提供必要的工作服装,但自公司不提供员工宿舍后,由于人员的变动,服装的损坏或未退回等情况偶有发生,增大了服装管理的难度;新入职员工也常会发生刚签订好劳动合同后就旷工离职,增加了合同管理的难度;而由于对薪资构成考勤计算方式的模糊不清亦或是由于公司辞退心存不满等原因,劳动纠纷也时常产生,因此劳动关系管理难度极大。

  3、培训难度大

  如何将培训真正落入实处也一直是物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难点之一。由于招聘的难度较大,因此新员工并非批量入职,而由于入职培训内容较多,所需师资多,因此单独一人或几人入职时,经常无法完成入职培训全部内容。而由于工作时间特殊,全员培训等公司级培训必定会占用到员工的休息时间,非统一住宿后赶来参训的人员势必对此产生不满或借故不予参加。

  四、解决方法

  针对于以上工作难点,我们也尝试了很多方法来解决,经过不断的实践论证,结合内外兼修的工作方向,逐渐的减少或降低了由于以上问题而带来的风险。

  1、人员流动快

  针对于这一物业行业共有的最大难点,我们坚持内外同步改变与管理相结合的方式。

  1)对内主要采取鼓励招聘、深入培训与完善制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历年对招聘来源与各招聘渠道留存率的分析,内部员工留存率最高,针对于这一特点,制订了招聘奖励规定,增加了员工介绍的积极性;通过增加企业文化等公司理念的培训提升员工的荣誉感责任感与慈善的心态;通过对考勤制度、薪酬制度以及值班制度等的编制、完善、公示与培训,有效降低了员工离职率。

  2)对外主要是增加招聘渠道。以公司现行招聘与培训风险分析报告为基础,实现充分利用网络招聘、政府机构、中介公司、外委招聘、招聘会等各类外部招聘相结合的方式。

  2、劳动关系管理难度大

  1)针对于服装管理难点,首先完善服装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与义务,将服装管理切实与每个相关责任人相挂钩;设置更衣柜,改建更衣室,方便员工上下班衣物的更换与集中管理,经过以上一系列变更与完善,不必要的服装成本增加已基本消除。

  2)针对于劳动合同管理,改变原来入职一周内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为同一月份入职的员工在本月的最后一周统一签订;同时编制了劳动合同签收表,每份合同发放至本人均需签收,降低了用工的风险。

  3)针对于劳动纠纷方面,通过对各类公司制度的公示与循环培训,使员工了解并掌握;同时增加员工沟通渠道,对于员工提出的疑惑或不满情绪等及时解答或沟通。自08年,未产生一起劳动纠纷。

  3、培训难度大

  同样以公司现行招聘与培训风险分析报告为基础,拓宽培训渠道、增加培训方法、建立内训师队伍。培训渠道方面增加了外委培训、楼盘参观、行业交流等渠道。培训方法上集中授课、拓展训练、情景模拟、现场实操以及自学等方式相结合。扩大内训师队伍,提升管理水平同时利于制度与培训的迅速传达与实施。

  五、新领导班子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影响

  1、成立人力资源管理部

  自总公司新领导班子成立后,对于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成立了人力资源部。与原有的自己管理相比,有了上级领导部门对我们工作整体方向的明确指导,减少了很多由于目标不明确而产生的管理漏洞;而原来对于不懂的人力资源管理难点,只能自己依靠网络查询或根据类似案例自行解决,现在可以及时咨询,快速解决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完善了人力资源管理。

  2、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1)系统对人力资源各模块进行管理。制订了薪酬体系,规范了员工的薪酬管理,使工资的发放标准有据可依;

  2)规定了对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有利的监督与管理,极大地降低了各类风险的产生。

  3、实现现代化管理安装了工作管理软件,与原有使用excle表格制作相比,准确率大大加强,且减少了很多重复录入,大量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工作量与工作时间。

  4、专业能力提升

  原来的培训工作只是对其他人的培训,而自己专业方面却苦于无处学习。现在无论是公司内部制度实施方案制定后必有的培训,还会参加由专业培训机构组织的专业培训,使专业能力有所提升,真正的开始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以上即为我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浅薄分析,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及时指正,谢谢!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报告 10

  为对公司人力资源工作情况和一线员工的思想动态情况进行掌握了解,进而为人力资源规划发展提供方向和实际解决一线生产中的人员流动问题,通过在生产车间及各部门走访、人员座谈、等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公司人力资源的管理现状大体是好的,但在人力资源规划管理方面,一线员工管理方面,员工培训学习方面,公司工资制定方面,公司制定方面仍有许多的不足,特总结如下:

  本次调研涉及车、钳、铆、电、焊、钻、铣、车间一线工人等专业人员及各车间、行政部门、车队、后勤保障部门,其中一线员工占公司总人数的85%。对公司管理层的调查主要以对人力资源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反馈评议为主,一线员工的调查着重于现阶段员工思想状态的掌握和一线员工流动率的原因收集。

  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方面:

  1、招聘方面:

  主要反映在公司的招聘条件和人力资源招聘的员工的稳定性方面,尤其对生产一线的操作工人需要吃苦耐劳,并有能具备良好稳定性的员工,对人力资源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做的工作我将尽快拿出有效可行的方案。

  2、培训方面:

  通过调查我认为公司的中层管理者是应该接受培训的主要阶层,尤其是一线的生产管理者,应该运用正确的管理方法和方式来管理,而非是传统的说骂,对人力资源组织的培训和内培,以及新员工入厂后入职培训跟踪方面的工作我已经落实了方案,并今后新员工入职管理后定期培训跟进上做好职能工作。

  3、入职管理方面:

  主要质疑存在于员工入厂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状态管理,新员工在岗位上自生自灭,缺乏对新入职员工的后续管理和帮助其进入状态的入职帮助,成了单纯的招聘部门,对公司的人才流失,有警觉,也毫无建树,新的员工来后,因为没有人管理和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很快就会感到迷茫而离开公司,在管理层中的普通管理员工在和他们谈话过程中表达了一种失望的状态,表示没有自己明确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方向,在这里有种混日子的感觉,而在我看来就是在骗公司的工资,说严重点是在浪费公司的资源。

  二、车间一线员工思想动态方面:

  1、车间管理方法:

  主要集中反映在车间管理者管理粗放式,管理方法粗鲁对员工缺乏耐心,批评教育以高压方式为主,难以深得人心更没有有人情味,对员工的自尊没有半点可顾忌,根本不去考虑熟练工人对生产的重要性,高压强压政策使员工慢慢的失去了对公司管理者的信任和热情,新员工到职后,作为管理者没有从管理角度去考虑,往往是将其往工作岗位上一放,甚至没有指定个师父,就让其上岗,任其自生自灭,这也是公司屡出安全事故的原因所在,做的好点的管理者,偶然还会在车间巡视中问问,更不用说和工人谈心做工作和为工人解决到新环境中的难点、难题了。

  2、工作时间方面:

  现在实行车间二班倒,员工工作时间达12小时,又加上机器检修,很多机械是连轴转,计件或记时工资分划不明确,导致员工工作上没有动力,干活积极性不高,在我的调查过程中,集中反映在下料车间和小件钻孔车间,工资计算不透明,是工价定额不完善和明确造成的直接原因,这样的后果损失最大的还是企业,而并非员工本身,在这里我要问责的是关于公司的职能部门,如生产部、财务部,财务部门是核算成本费的,生产部是核定生产定额的,为何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执行标准出台,(企业的厂房设备是有限的,如果不能合理利益这些资源,在有限的时间进行生产,造出有价值的产品就等于在浪费公司的资源),这些问题是困扰目前车间生产力提不起来的主要原因,甚至在和员工谈心过程中他们流露出对公司目前状态的理解和支持,这让我非常感动,是因为公司有这么多的员工为公司的发展而关心,更多的员工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们知道公司目前正在改革,同时也知道公司各方面都在投入,但是我们要吃饭,要用工资来维持家庭的开销,我们在公司上班哪怕是工价低一些(公司目前有困难)我们也心甘情愿干,只要工价明确了,我们也就有了目标,至少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多劳多得来提高我们的收入!但是现在我们每天上班心中都是没有数,没有目标,也不知道能拿多少,干多干少都差不多,这样怎么让我们有干劲。

  3、信息沟通方面:

  作为公司高层管理者都不知道一线的任何信息,员工反映的事情也没有结果,很多工人有问题不知道找谁说,就算是找了有关人员反映问题,但结果是石沉大海,对上对下的管理都是一根线,一旦线断,就没有了公司的任何反馈信息,很压抑,本来有些对公司很好的建议和想法因为没有说的地方,也就转为牢骚了,很多企业的老工人希望能有机会和公司的最高层(总经理)谈谈,说说心里话,有的员工甚至说:管理人员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出规定,有时候做的根本就和现实中的不符合,也没有很好的沟通反映机会,比较压抑!

  4、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创造效益永远都是企业里20%的.员工实现的,同样一个企业80%的业绩是由企业内20%的员工推动的。所以作为企业来说只要抓住和管理好企业内20%的员工,让他们来带动80%的员工,企业就发展了。(作为公司要有切实可行的用才制度和留才政策,只有这样这类型员工才能看得到自己在公司以及未来的希望,从而坚定信心与公司一起发展。)

  三、解决的措施及建议:

  为了实现公司3年计划的目标达成,对新员工的招聘,特别是一线新员工的录入,一定要做到三点:

  A、生源要准;

  B、双向合适;

  C、协议管理,比如:可与某技校签订单向人员输入协议,技校为企业培养专项人才,公司可以与技校和学员达成共识,采用公司每月补助学员生活费形式,学生免费上学,毕业后用工资来抵学费的做法,那这样的学生到单位后就会相当的稳定,因为学校有协议和条规约束,而企业又可和学校签订单独的协议,稳定性必然强,属于补助的学生,必定能吃苦,这就是:生源准;企业和学校能达成共识,并学校能有能力为企业培训本专业的学生,这就是:双向合适;有学校和学生的协议,又有企业跟学校的协议,企业用人管人,学校同样进行管理,学费,毕业证等后续手续的办理,使学校的管理非常生效,而学校又和公司有明确的协议约束,使这样的双向管理非常生效;另一方面对人力资源和车间管理者也可以采取双向的问责,从招聘开始,有用人部门出具《人员需求申请表》,根据申请条件和申请到岗日期安排进行招聘,面试时作为使用部门的责任人就必须要参与,形成人力资源牵头,使用部门面试,最终完成员工的入职,员工入职后,到使用部门后,对员工的稳定考核必须采取双向管理:即建立《员工管理双向考核制》《新员工入厂跟踪评估表》,有用人部门和使用部门同时管理入职员工,对员工的流失对人力资源和使用部门双向考核,从而保证职工的稳定性,实现公司员工的优良管理,从而实现公司发展规划。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报告 11

  20xx年以来,为认真贯彻落实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实施意见》(抚府发〔20xx〕2号)文件精神,我区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发展的方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联动的原则,积极落实就业创业优惠扶持政策,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一年来,城镇新增就业5888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9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92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690人,其中省内转移5441人;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618人,创业培训531人,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180人;具体情况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大力支持人力资源市场、企业稳定发展

  为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支持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有关工作的通知》(赣人社发〔20xx〕18号),我局及时召集其他七个部门分管领导召开了工作协调会,就如何开展工作进行了研究讨论,统一了思想认识,形成了工作意见,印发了《临川区关于支持困难企业就业岗位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工作要求和工作时限。同时,加大了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八个部门工作途径和失业保险工作群两个渠道,采取了失业保险政策进企业的方法,将政策进行了广泛宣传,为下一步政策落实奠定了基础。

  (二)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就业机会

  为进一步完善就业培训的工作机制,提高技能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就业扶贫补助资金职业培训补贴管理办法》(赣人社发〔20xx〕3号)文件要求,积极落实年度培训工作任务,培训工作规范有序。

  1.积极开展园区企业职工培训。在企业职工岗位员工培训过程中,严格按照企业为主的原则,经办机构加强监管,认真审核拨付补贴资金,截止目前,园区企业职工培训今年,开展企业岗位技能培训21期,培训结业人数618人。

  2.积极开展创业和技能培训。为加强高校毕业生和创业意愿人员的创业培训,我局充分加强与辖区内高校和有资质民办培训机构合作,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区就业培训机构组织开展创业培训53期,培训结业531人(含电子商务培训);技能培训16期,培训结业739人。

  3.深入基层开展培训。为解决农村贫困劳动力的培训需求,组织基层公共就业平台工作人员开展了就业技能培训意愿调查,为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采取了送培训下乡的办法,组织有资质的民办培训机构,深入农村一线组织开展培训。对部分有培训愿望但人数少,培训人员集中参加培训的不方便的乡镇,采取推荐培训的办法,推荐贫困人员就近参与培训,使每位有培训愿望的人员都能参加技能培训,做应培尽培。贫困劳动力培训4期,培训贫困劳动力180人,培训工作还在组织实施当中。

  (三)加强下岗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帮扶

  推进精准就业扶贫政策。一是开发岗位,专岗扶贫。为解决部分劳动能力较差又不愿离家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积极开展就业扶贫专岗的开发和管理工作。仅人社部门就规划开发就业扶贫专岗1024个,全区落实就业扶贫专岗1088个,有效解决了部分贫困劳动力就地就业问题。二是强化组织,转移就业。组织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活动,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已成功匹配的贫困劳动力信息进行分类整理,适时组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进行实地对接;加强了地域间劳务协作,在开展省际劳动协作的同时,开展县区间的劳务协作,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

  (四)严格压实各方责任

  根据省市印发的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和实施意见,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对相关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转发了《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的责任,制定了政府负责人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统筹做好促进就业工作。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保障促进就业政策落实。同时,相关部门立足职能职责,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出台了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促进就业专项活动,齐心协力做好促进就业工作。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区人力资源市场、企业在推动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和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在推进就业创业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促进就业工作在当前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工作难度不断增大;二是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相对滞后;三是促进青年见习补贴工作存在执行难点和堵点问题等。

  (一)强化宣传,形成舆论氛围。继续开展就业援助帮扶专项活动,积极与区内外企业商家沟通洽谈,捕捉就业信息,为农民工外出就业开辟可靠渠道;大力宣传创业典型,弘扬外出务工人员吃苦耐劳、坚韧顽强、拼搏奋进、艰苦创业的.精神品质,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带动更多的人走上务工创业之路;进一步加强乡镇劳务工作站的基础建设,建立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健全的工作制度,配齐配强专职劳务工作人员,进一步发挥好乡镇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的作用。

  (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和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场招聘活动;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管理等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加大对有创业意愿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培训力度,增强创业能力;大力推进青年见习计划,为失业青年提供就业平台和就业机会,积极落实政策补贴,促进就业工作深入发展。

  (三)加强引导服务,促进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工的信息引导和就业服务,加强与劳务输入地区的联系和衔接,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区外劳务办事机构和劳务经纪人的联动作用,巩固和加强沿海地区大型企业的劳务合作,促进农民工尽早实现就业;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机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区域劳务合作,为农民工外出务工开辟新的渠道;加大收集和用工信息量,畅通求职渠道,充分发挥各类职介机构的中介组织作用;加强与区内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园区对接,举办用工企业专场招聘会,切实有效解决当前企业用工招聘和劳动者求职“两难”问题,促进我区经济社会更好发展。

  (四)建立本地用人机制,支持农民就近输转。进一步摸清各乡镇劳动力资源状况和区域内企业(项目)的用工情况,建立劳动力动态数据库,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出台本地企业用人政策,提高补贴额度,转变转移培训观念;突出解决本区用工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以向莆铁路等国家、省、市一批重点项目用工需求为契机,加强地企联合,实现无缝对接;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结合农村生产实际,大力培养收割、沼气、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生资营销员、专业合作社、农业经纪人、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实用人才,面向本地龙头企业定向培训实用技术人才,全方位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报告 12

  虽然天寒,但是我述职的热情依然不减。20xx年我有幸担任人力资源部副部长一职,专管企业培训。对我来说,这是一次新的挑战和蜕变。感谢公司领导对我的信任,感谢同事们对我工作的支持,现将20xx年全年工作情况汇报

  一、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基础工作

  1、全年共发放学习资料64份,其中包括中层学习资料26份,全员学习资料26份,时事政治12份。

  2、全年共收集审核各个室部学习资料96份,根据各个室部交回的学习资料共出考试题96份,批阅考试卷子1600余张。

  3、全年组织辩论赛7次,共有48名选手参加了全年辩论赛,总决赛也于20xx年12月13日隆重举行并完美收官。

  (二)组织学习培训工作

  1、结合20xx年培训规划和淡季培训方案,全年共完成中层培训10次,全员培训14次,其中外出参观培训分享6次,光碟授课5次,外聘教师授课8次、其他培训5次。

  2、从公司简介、消防安全、团队意识、沟通技巧等方面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前培训13次,共计培训新员工49人。

  3、针对性培训,其中包括服务礼仪、团队凝聚力、自信心、销售技巧、职业道德培训等共7次,另外还针对培训助理、辩论选手进行了10次座谈培训。

  4、军训

  邀请武警中队对20xx年新入职员工和20xx年军训不合格员工进行军训,并组织军训考核验收。

  5、持证上岗的维系工作

  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普通话专项培训,并组织普通话考试,使员工的持证上岗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健全。

  6、外联培训工作

  全年与聚成、汇聚、行动成功、临汾艺校、立达职业技术学校、思八达、中旭等培训公司、学校沟通,就我单位培训现状和所需培训内容进行沟通和洽谈,并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三)建立案例分析库

  结合全年剖析编写案例分析47篇,修改各个室部交回的案例分析修改53篇,健全案例分析库共100篇。

  在此,我向支持我工作的各位培训助理和同事表示诚挚的谢意,正是因你们的精心收集、编写案例分析的初稿,才使得我有效的完成全年的案例编写工作。

  (四)编写《员工手册》

  结合公司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和企业标准,对《员工手册》进行编写,目前在定稿阶段,预计于xx年1月份完成。计划在新员工入职后,发放至与其建立邮箱便于让其在第一时间学习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各项制度。

  (五)建立讲解员题库

  根据讲解导游部初、中、高级讲解员的学习内容,建立健全讲解员题库:出考试题初级30份、中级20份、高级10份。

  (六)员工沟通工作

  刚才xx部长已汇报,全年我们配合座谈员工共95名,另外还结合xx年的培训情况和xx年的培训需求,对各个室部的'培训助理进行专门沟通谈话,希望把来年的培训工作真正意义上落体,也希望通过与员工的沟通为各个室部反馈好的意见和建议。

  (七)配合性工作

  另外,全年还配合了参加安全保卫部技能比赛次,配合讲解导游部五一、十一黄金周的讲解工作,为公司创收的同时,更锻炼自己,深切体会到各个室部工作的不易。

  工作一年以来还担任了团委副书记一职,协助书记完成五四青年节活动的举办、微xx的播放、敬老院慰问、县演讲赛的参与。

  作为人力资源部的副部长,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时,我和部长同心协力、彼此配合,抓重点完成部门的全年工作,对细节工作互相提醒,时间性长的工作互相督促,一人不在,另一人全权接手负责到底,做好一个副职应履行的职责。长时间的接触和配合,我们已经成为了比较默契的搭档,正是这种相互了解才使得我们在工作中能够互相督促,相互监督。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报告 13

  20xx年7月,在工厂的工作调整中,根据我的意愿,被调至人力资源部门,主抓人事工作。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半年来,在新的工作环境中,踏实工作,基本完成了今年的任务。现分两个方面向领导汇报。

  一、思想,学习方面的情况: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履行人事管理职能的关键部门,我深感责任重大。能关心同事,以工厂利益为重,坚持原则。人力资源工作的政策性、原则性很强。本应当在有空余时间的时候,抓紧时间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却断断续续,没有坚持。也没有通过学习和工作的实践,得到应有的收获和锻炼,执行政策的水平没有显著提高。主观能动性差,不会主动地给自己安排工作,缺少创新观念。

  二、主要工作情况和不足

  (一)积极与员工沟通,尽可能地了解员工的想法和需求,体现了员工和老板间的桥梁作用。但是有的时候,没有掌握度,使得工作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影响了员工的工作,影响了效率和进度。

  (二)在员工和工厂双方的利益面前,有时做事太草率,没有客观地,公正地去思考,在此提前下,多次过xx护了员工的利益。

  (三)严肃工作纪律和各项规定,对问题突出的员工,基本能够及时进行谈话。但是对于自身方面,却没有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多次迟到,这给工厂其他员工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四)开展教育培训方面:没有定期安排一些教育培训座谈,以及员工岗位技能培训工作。致使一些员工的素质仍然停留在刚入厂时的那个阶段,使得一些知识没有得到普及,没达到预期效果。由于主抓人事工作的我,没有尽到该尽的责任,导致了员工的素质和工厂的发展没有达到正比,所以,在这个方面,我是不合格的。

  综上,工作的方式、方法还有待在工作中摸索和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掌握得还不够,还需在今后加强学习,不断提高。

  三、20xx年工作思路:新的一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将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工作的要求会更高,我要努力工作,争取把人力资源工作做得更好,以下是我xx年的工作思路:

  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工作上必须严谨细致,多与领导,同事沟通情况,要努力学习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强化一切为市场、为基层、为员工服务的理念。

  (一)要加强员工队伍建设,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座位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建立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以适应激烈市场竞争。

  (二)要加强用工管理。要实时地与车间部门主管沟通,制定合理的招聘方案,为加强劳动用工提供依据。以招“适合的员工”来实现工厂效益的化。

  (三)要强化员工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和实施培训。要加强培训效果的评估,努力提高培训的效果,提高员工的职业化水平。

  (四)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要通过组织座谈、培训等多种方式,积极宣贯汉鼎的企业文化,加强员工学习企业文化的督促和引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推进工厂“5s”活动的实施,使得整顿,整理,清洁,清扫,素养等名词不再停留在一无所知的层面。组织大家学习,使得人人心有“5s”,工作按照“5s”的要求来做。使工厂规范化和系统化。

  最后,我衷心地感谢领导和同事在我工作中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谢谢!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报告 14

  为对公司人力资源工作情况和一线员工的思想动态情况进行掌握了解,进而为人力资源规划发展提供方向和实际解决一线生产中的人员流动问题,通过在生产车间及各部门走访、人员座谈、等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公司人力资源的管理现状大体是好的,但在人力资源规划管理方面,一线员工管理方面,员工培训学习方面,公司工资制定方面,公司制定方面仍有许多的不足,特总结如下:

  本次调研涉及车、钳、铆、电、焊、钻、铣、车间一线工人等专业人员及各车间、行政部门、车队、后勤保障部门,其中一线员工占公司总人数的85%。对公司管理层的调查主要以对人力资源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反馈评议为主,一线员工的调查着重于现阶段员工思想状态的掌握和一线员工流动率的原因收集。

  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方面:

  1、招聘方面:

  主要反映在公司的招聘条件和人力资源招聘的员工的稳定性方面,尤其对生产一线的操作工人需要吃苦耐劳,并有能具备良好稳定性的员工,对人力资源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做的工作我将尽快拿出有效可行的方案。

  2、培训方面:

  通过调查我认为公司的中层管理者是应该接受培训的主要阶层,尤其是一线的生产管理者,应该运用正确的管理方法和方式来管理,而非是传统的说骂,对人力资源组织的培训和内培,以及新员工入厂后入职培训跟踪方面的工作我已经落实了方案,并今后新员工入职管理后定期培训跟进上做好职能工作。

  3、入职管理方面:

  主要质疑存在于员工入厂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状态管理,新员工在岗位上自生自灭,缺乏对新入职员工的后续管理和帮助其进入状态的入职帮助,成了单纯的招聘部门,对公司的`人才流失,有警觉,也毫无建树,新的员工来后,因为没有人管理和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很快就会感到迷茫而离开公司,在管理层中的普通管理员工在和他们谈话过程中表达了一种失望的状态,表示没有自己明确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方向,在这里有种混日子的感觉,而在我看来就是在骗公司的工资,说严重点是在浪费公司的资源。

  二、车间一线员工思想动态方面:

  1、车间管理方法:

  主要集中反映在车间管理者管理粗放式,管理方法粗鲁对员工缺乏耐心,批评教育以高压方式为主,难以深得人心更没有有人情味,对员工的自尊没有半点可顾忌,根本不去考虑熟练工人对生产的重要性,高压强压政策使员工慢慢的失去了对公司管理者的信任和热情,新员工到职后,作为管理者没有从管理角度去考虑,往往是将其往工作岗位上一放,甚至没有指定个师父,就让其上岗,任其自生自灭,这也是公司屡出安全事故的原因所在,做的好点的管理者,偶然还会在车间巡视中问问,更不用说和工人谈心做工作和为工人解决到新环境中的难点、难题了。

  2、工作时间方面:

  现在实行车间二班倒,员工工作时间达12小时,又加上机器检修,很多机械是连轴转,计件或记时工资分划不明确,导致员工工作上没有动力,干活积极性不高,在我的调查过程中,集中反映在下料车间和小件钻孔车间,工资计算不透明,是工价定额不完善和明确造成的直接原因,这样的后果损失最大的还是企业,而并非员工本身,在这里我要问责的是关于公司的职能部门,如生产部、财务部,财务部门是核算成本费的,生产部是核定生产定额的,为何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执行标准出台,(企业的厂房设备是有限的,如果不能合理利益这些资源,在有限的时间进行生产,造出有价值的产品就等于在浪费公司的资源),这些问题是困扰目前车间生产力提不起来的主要原因,甚至在和员工谈心过程中他们流露出对公司目前状态的理解和支持,这让我非常感动,是因为公司有这么多的员工为公司的发展而关心,更多的员工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们知道公司目前正在改革,同时也知道公司各方面都在投入,但是我们要吃饭,要用工资来维持家庭的开销,我们在公司上班哪怕是工价低一些(公司目前有困难)我们也心甘情愿干,只要工价明确了,我们也就有了目标,至少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多劳多得来提高我们的收入!但是现在我们每天上班心中都是没有数,没有目标,也不知道能拿多少,干多干少都差不多,这样怎么让我们有干劲。

  3、信息沟通方面:

  作为公司高层管理者都不知道一线的任何信息,员工反映的事情也没有结果,很多工人有问题不知道找谁说,就算是找了有关人员反映问题,但结果是石沉大海,对上对下的管理都是一根线,一旦线断,就没有了公司的任何反馈信息,很压抑,本来有些对公司很好的建议和想法因为没有说的地方,也就转为牢骚了,很多企业的老工人希望能有机会和公司的最高层(总经理)谈谈,说说心里话,有的员工甚至说:管理人员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出规定,有时候做的根本就和现实中的不符合,也没有很好的沟通反映机会,比较压抑!

  4、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创造效益永远都是企业里20%的员工实现的,同样一个企业80%的业绩是由企业内20%的员工推动的。所以作为企业来说只要抓住和管理好企业内20%的员工,让他们来带动80%的员工,企业就发展了。(作为公司要有切实可行的用才制度和留才政策,只有这样这类型员工才能看得到自己在公司以及未来的希望,从而坚定信心与公司一起发展。)

  三、解决的措施及建议:

  为了实现公司3年计划的目标达成,对新员工的招聘,特别是一线新员工的录入,一定要做到三点:

  A、生源要准;

  B、双向合适;

  C、协议管理,比如:可与某技校签订单向人员输入协议,技校为企业培养专项人才,公司可以与技校和学员达成共识,采用公司每月补助学员生活费形式,学生免费上学,毕业后用工资来抵学费的做法,那这样的学生到单位后就会相当的稳定,因为学校有协议和条规约束,而企业又可和学校签订单独的协议,稳定性必然强,属于补助的学生,必定能吃苦,这就是:生源准;企业和学校能达成共识,并学校能有能力为企业培训本专业的学生,这就是:双向合适;有学校和学生的协议,又有企业跟学校的协议,企业用人管人,学校同样进行管理,学费,毕业证等后续手续的办理,使学校的管理非常生效,而学校又和公司有明确的协议约束,使这样的双向管理非常生效;另一方面对人力资源和车间管理者也可以采取双向的问责,从招聘开始,有用人部门出具《人员需求申请表》,根据申请条件和申请到岗日期安排进行招聘,面试时作为使用部门的责任人就必须要参与,形成人力资源牵头,使用部门面试,最终完成员工的入职,员工入职后,到使用部门后,对员工的稳定考核必须采取双向管理:即建立《员工管理双向考核制》《新员工入厂跟踪评估表》,有用人部门和使用部门同时管理入职员工,对员工的流失对人力资源和使用部门双向考核,从而保证职工的稳定性,实现公司员工的优良管理,从而实现公司发展规划。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报告 15

  为对公司人力资源工作情况和一线员工的思想动态情况进行掌握了解,进而为人力资源规划发展提供方向和实际解决一线生产中的人员流动问题,通过在生产车间及各部门走访、人员座谈、等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公司人力资源的管理现状大体是好的,但在人力资源规划管理方面,一线员工管理方面,员工培训学习方面,公司工资制定方面,公司制定方面仍有许多的不足,特总结如下:

  本次调研涉及车、钳、铆、电、焊、钻、铣、车间一线工人等专业人员及各车间、行政部门、车队、后勤保障部门,其中一线员工占公司总人数的85%。对公司管理层的调查主要以对人力资源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反馈评议为主,一线员工的调查着重于现阶段员工思想状态的掌握和一线员工流动率的原因收集。

  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方面:

  1、招聘方面:

  主要反映在公司的招聘条件和人力资源招聘的员工的稳定性方面,尤其对生产一线的操作工人需要吃苦耐劳,并有能具备良好稳定性的员工,对人力资源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做的工作我将尽快拿出有效可行的方案。

  2、培训方面:

  通过调查我认为公司的中层管理者是应该接受培训的主要阶层,尤其是一线的生产管理者,应该运用正确的管理方法和方式来管理,而非是传统的说骂,对人力资源组织的培训和内培,以及新员工入厂后入职培训跟踪方面的工作我已经落实了方案,并今后新员工入职管理后定期培训跟进上做好职能工作。

  3、入职管理方面:

  主要质疑存在于员工入厂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状态管理,新员工在岗位上自生自灭,缺乏对新入职员工的后续管理和帮助其进入状态的入职帮助,成了单纯的招聘部门,对公司的人才流失,有警觉,也毫无建树,新的员工来后,因为没有人管理和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很快就会感到迷茫而离开公司,在管理层中的普通管理员工在和他们谈话过程中表达了一种失望的状态,表示没有自己明确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方向,在这里有种混日子的感觉,而在我看来就是在骗公司的工资,说严重点是在浪费公司的资源。

  二、车间一线员工思想动态方面:

  1、车间管理方法:

  主要集中反映在车间管理者管理粗放式,管理方法粗鲁对员工缺乏耐心,批评教育以高压方式为主,难以深得人心更没有有人情味,对员工的自尊没有半点可顾忌,根本不去考虑熟练工人对生产的重要性,高压强压政策使员工慢慢的失去了对公司管理者的信任和热情,新员工到职后,作为管理者没有从管理角度去考虑,往往是将其往工作岗位上一放,甚至没有指定个师父,就让其上岗,任其自生自灭,这也是公司屡出安全事故的原因所在,做的好点的管理者,偶然还会在车间巡视中问问,更不用说和工人谈心做工作和为工人解决到新环境中的难点、难题了。

  2、工作时间方面:

  现在实行车间二班倒,员工工作时间达12小时,又加上机器检修,很多机械是连轴转,计件或记时工资分划不明确,导致员工工作上没有动力,干活积极性不高,在我的调查过程中,集中反映在下料车间和小件钻孔车间,工资计算不透明,是工价定额不完善和明确造成的'直接原因,这样的后果损失最大的还是企业,而并非员工本身,在这里我要问责的是关于公司的职能部门,如生产部、财务部,财务部门是核算成本费的,生产部是核定生产定额的,为何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执行标准出台,(企业的厂房设备是有限的,如果不能合理利益这些资源,在有限的时间进行生产,造出有价值的产品就等于在浪费公司的资源),这些问题是困扰目前车间生产力提不起来的主要原因,甚至在和员工谈心过程中他们流露出对公司目前状态的理解和支持,这让我非常感动,是因为公司有这么多的员工为公司的发展而关心,更多的员工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们知道公司目前正在改革,同时也知道公司各方面都在投入,但是我们要吃饭,要用工资来维持家庭的开销,我们在公司上班哪怕是工价低一些(公司目前有困难)我们也心甘情愿干,只要工价明确了,我们也就有了目标,至少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多劳多得来提高我们的收入!但是现在我们每天上班心中都是没有数,没有目标,也不知道能拿多少,干多干少都差不多,这样怎么让我们有干劲。

  3、信息沟通方面:

  作为公司高层管理者都不知道一线的任何信息,员工反映的事情也没有结果,很多工人有问题不知道找谁说,就算是找了有关人员反映问题,但结果是石沉大海,对上对下的管理都是一根线,一旦线断,就没有了公司的任何反馈信息,很压抑,本来有些对公司很好的建议和想法因为没有说的地方,也就转为牢骚了,很多企业的老工人希望能有机会和公司的最高层(总经理)谈谈,说说心里话,有的员工甚至说:管理人员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出规定,有时候做的根本就和现实中的不符合,也没有很好的沟通反映机会,比较压抑!

  4、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创造效益永远都是企业里20%的员工实现的,同样一个企业80%的业绩是由企业内20%的员工推动的。所以作为企业来说只要抓住和管理好企业内20%的员工,让他们来带动80%的员工,企业就发展了。(作为公司要有切实可行的用才制度和留才政策,只有这样这类型员工才能看得到自己在公司以及未来的希望,从而坚定信心与公司一起发展。)

  三、解决的措施及建议:

  为了实现公司3年计划的目标达成,对新员工的招聘,特别是一线新员工的录入,一定要做到三点:

  A、生源要准;

  B、双向合适;

  C、协议管理,比如:可与某技校签订单向人员输入协议,技校为企业培养专项人才,公司可以与技校和学员达成共识,采用公司每月补助学员生活费形式,学生免费上学,毕业后用工资来抵学费的做法,那这样的学生到单位后就会相当的稳定,因为学校有协议和条规约束,而企业又可和学校签订单独的协议,稳定性必然强,属于补助的学生,必定能吃苦,这就是:生源准;企业和学校能达成共识,并学校能有能力为企业培训本专业的学生,这就是:双向合适;有学校和学生的协议,又有企业跟学校的协议,企业用人管人,学校同样进行管理,学费,毕业证等后续手续的办理,使学校的管理非常生效,而学校又和公司有明确的协议约束,使这样的双向管理非常生效;另一方面对人力资源和车间管理者也可以采取双向的问责,从招聘开始,有用人部门出具《人员需求申请表》,根据申请条件和申请到岗日期安排进行招聘,面试时作为使用部门的责任人就必须要参与,形成人力资源牵头,使用部门面试,最终完成员工的入职,员工入职后,到使用部门后,对员工的稳定考核必须采取双向管理:即建立《员工管理双向考核制》《新员工入厂跟踪评估表》,有用人部门和使用部门同时管理入职员工,对员工的流失对人力资源和使用部门双向考核,从而保证职工的稳定性,实现公司员工的优良管理,从而实现公司发展规划。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报告 16

  一、引言

  1.报告背景与目的:本报告旨在系统分析我公司当前人力资源状况,包括员工结构、招聘效果、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员工满意度等方面,以揭示潜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优化人力资源战略、提升组织效能提供决策支持。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于公司内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绩效考核记录、离职面谈记录等。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趋势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结合行业最佳实践和理论模型进行深度解读。

  二、员工结构分析

  1.人员总量与构成:报告当前公司总人数、各部门人数、各职级人数,以及性别、年龄、学历等多元结构特征,对比历史数据和行业平均水平,评估人员配置合理性与人才梯队建设成效。

  2.流动率分析:计算并解析总体及各部门的员工入职、离职、晋升、降职等流动情况,重点关注关键岗位与高潜力人才的流失率,探讨影响流动率的关键因素。

  三、招聘效果评估

  1.招聘渠道有效性:分析各招聘渠道的投入产出比(如成本、时间、录用率),识别高效与低效渠道,提出优化建议。

  2.新员工适应性与留存率:追踪新员工试用期及初期绩效表现,评估招聘标准与实际岗位需求的匹配度,分析新员工离职原因,为招聘策略调整提供依据。

  四、培训与发展

  1.培训投入与产出:统计年度培训预算、参与人次、课程类型等数据,通过员工能力提升、绩效改善、晋升比例等指标衡量培训效果。

  2.职业发展路径与继任计划:审视现有职业发展通道是否清晰,评估继任计划实施效果,提出完善内部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议。

  五、绩效管理

  1.绩效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评价绩效目标设定、过程辅导、考核评价、反馈沟通等环节的执行效果,识别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点。

  2.绩效与激励关联性:分析绩效等级与薪酬调整、奖金分配、晋升机会等激励措施的关联程度,确保绩效管理对员工行为的有效引导。

  六、员工满意度

  1.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汇总并解读员工对薪酬福利、工作环境、职业发展、领导管理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识别最满意与最不满意领域。

  2.不满意因素深度剖析:针对满意度较低的方面,通过访谈、焦点小组等方式深入了解员工关切与诉求,挖掘问题根源。

  七、结论与建议

  1.总体评价与问题总结:对当前人力资源状况进行总体评价,提炼主要问题与挑战。

  2.改进建议:针对上述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人力资源策略与措施改进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招聘策略调整、培训体系优化、绩效管理改革、员工关系改善等。

  通过本报告的深入分析与建议实施,期望能有效提升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激发员工潜能,助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报告 17

  一、引言

  1.报告背景与目的:本报告聚焦于对我司当前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内容涵盖员工结构、招聘效果、培训发展、绩效管理、员工满意度等多个关键领域。其核心目标在于揭示现状中的优势与不足,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助力企业优化人力资源策略,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与竞争力。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研究依托于我司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员工满意度调查、绩效考核记录、离职访谈资料等多维度数据源。运用统计分析、趋势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结合行业标准与最佳实践,对数据进行严谨解读,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员工结构分析

  1.人员规模与分布:概述公司当前总员工数、各部门编制、各级职务人员数量,同时揭示性别比例、年龄层次、学历构成等多元属性特征。通过与历史数据对比,行业平均值对标,评估我司人员配置的合理程度及人才梯队建设成效。

  2.员工流动情况:计算并解读全公司及各部门的员工入职率、离职率、晋升率、调岗率等关键指标,探究流动趋势及其背后驱动因素,识别可能存在的人员稳定性风险与人才流失热点。

  三、招聘效果评估

  1.招聘效率:统计招聘周期、录用率、招聘成本等指标,评估招聘流程的顺畅度与经济性,识别瓶颈环节并提出优化建议。

  2.招聘质量:分析新入职员工在试用期及后续工作中的表现,如绩效评分、留任率、贡献度等,衡量招聘标准与实际岗位需求的匹配程度。

  四、培训与发展

  1.培训体系:概述现有培训课程、方式、频率等,评估培训资源投入与员工成长需求的`契合度,以及培训对提升员工技能、知识、态度的效果。

  2.职业发展路径:考察公司内部晋升机制的清晰度、公平性,以及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探讨是否存在晋升通道狭窄、发展机会不均等问题。

  五、绩效管理

  1.绩效管理体系:梳理现行绩效管理制度、考核周期、评价标准、激励措施等,评估其公正性、激励性与导向性。

  2.绩效结果分析:通过对各层级、各岗位员工的绩效得分分布、绩效改进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揭示绩效管理的实际效果,以及可能存在的绩效差距与改进空间。

  六、员工满意度

  1.满意度调查结果:汇总并解读员工对薪酬福利、工作环境、领导力、职业发展、工作生活平衡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识别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2.员工敬业度与忠诚度:通过问卷调查、离职访谈等方式,了解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归属感、工作投入度及留任意愿,评估公司文化与管理实践对员工心理契约的影响。

  七、结论与建议

  1.总体评价:基于以上分析,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明确优势与亮点,指出存在问题与挑战。

  2.改进建议:针对各环节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建议,包括但不限于优化招聘流程、强化培训效果、调整绩效管理策略、提升员工满意度等,旨在构建更为高效、公平、激励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助力公司实现长期战略目标。

  本报告旨在为企业管理层提供详实、客观的人力资源状况分析,作为制定或调整人力资源策略的重要参考依据。后续工作中,建议定期进行此类分析,持续监测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及时应对市场变化与内部需求,确保人力资源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报告 18

  一、引言

  1.报告背景与目的:本报告旨在对我司当前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涉及员工结构、招聘效果、培训发展、绩效管理、员工满意度等多个核心领域。其主要目的是揭示现状的优势与挑战,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期优化人力资源策略,提升组织效能与市场竞争力。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研究基于我司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员工满意度调查、绩效考核记录、离职访谈资料等多元数据源。采用统计分析、趋势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结合行业标准与最佳实践,对数据进行深度解析,确保报告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二、员工结构分析

  1.人员规模与分布:概述公司当前总员工数、各部门编制、各级职务人员数量,同时揭示性别比例、年龄层次、学历构成、工作经验年限等多元属性特征,以及各层级、各岗位人员配置的合理性与均衡性。

  2.员工流动情况:详述年度内员工入职、离职、晋升、调岗等情况,计算并分析员工流失率、新入职员工稳定率、关键岗位人员变动等指标,探讨影响员工流动的关键因素,并评估其对公司业务稳定性的影响。

  三、招聘效果评估

  1.招聘效率:衡量从发布职位到成功录用的周期、面试邀约率、录用率等指标,评价招聘流程的效率与效果。对比行业标准,识别可能存在的瓶颈与改进点。

  2.新员工质量与适应性:通过试用期转正率、首年绩效评价、新员工满意度调查等数据,评估新进员工的`整体素质及其与岗位需求的匹配程度,以及他们在组织中的融入速度与适应性。

  四、培训与发展

  1.培训投入与产出:统计年度培训预算、培训项目数量、参训人次等数据,分析培训资源分配的合理性。通过追踪受训员工的绩效提升、职业发展路径,评估培训效果及投资回报。

  2.职业发展通道与人才梯队建设:审视现有晋升机制、继任计划的有效性,考察关键岗位接班人储备情况,评估内部人才培养体系对留住核心人才、激发员工潜力的作用。

  五、绩效管理

  1.绩效管理体系运行状况:评价绩效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包括考核周期、考核标准、考核流程的合理性与公平性,以及绩效反馈与辅导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2.绩效结果分析:剖析各类别、各层级员工的绩效分布,识别高绩效与低绩效群体特征,为人才激励与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六、员工满意度与敬业度

  1.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详细解读员工对薪酬福利、工作环境、职业发展、领导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识别关键驱动因素与痛点问题。

  2.敬业度指标分析:结合出勤率、主动离职率、工作投入度等指标,评估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与承诺度,探讨影响员工敬业度的关键因素。

  七、结论与建议

  1.人力资源现状总结:提炼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与问题,对比行业标杆与公司战略目标,明确差距与改进方向。

  2.改进建议:针对上述分析结果,提出具体、可行的人力资源策略优化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招聘流程优化、培训体系升级、绩效管理改革、员工激励创新、企业文化塑造等方面,旨在提升人力资源效能,支撑公司长远发展。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报告 19

  一、引言

  1.报告背景与目的:本报告旨在对我司当前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涉及员工结构、招聘效果、培训发展、绩效管理、员工满意度等多个核心领域。其主要目的是揭示现状的优势与挑战,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期优化人力资源策略,提升组织效能与市场竞争力。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研究基于我司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员工满意度调查、绩效考核记录、离职访谈资料等多元数据源。采用统计分析、趋势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结合行业标准与最佳实践,对数据进行深度解析,确保报告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二、员工结构分析

  1.人员规模与分布:概述公司当前总员工数、各部门编制、各级职务人员数量,同时揭示性别比例、年龄层次、学历构成、工作经验年限等多元属性特征,以评估员工队伍的整体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公司业务战略需求。

  2.职能配置与技能匹配度:深入剖析各岗位人员的专业技能、资质证书持有情况以及实际工作中的技能应用情况,评估现有人才资源与公司战略目标、关键业务需求的匹配程度,识别技能缺口或冗余。

  三、招聘效果分析

  1.招聘效率:考察招聘周期(从发布职位到录用的时间)、招聘成本(包括直接费用与时间成本)、应聘比(投递简历人数/招聘职位数)、录用比(成功录用人数/面试人数)等指标,评估招聘流程的效率与经济性。

  2.录用质量:通过新员工试用期评价、在职绩效表现、留任率等数据,衡量招聘成果的质量,包括新员工适应性、能力素质与岗位契合度,以及招聘策略在吸引与留住优秀人才方面的`有效性。

  四、培训与发展分析

  1.培训投入与产出:统计年度培训预算、实际培训支出、参训人次、课程完成率等数据,评估培训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通过员工技能提升、绩效改善、晋升比例等结果性指标,衡量培训对个人及组织绩效的贡献。

  2.职业发展路径与继任计划:审视公司现有的职业发展通道是否清晰,晋升机制是否公平透明,继任计划是否完善。评估员工对职业发展的满意度,以及公司在人才储备与接班人培养方面的成效。

  五、绩效管理分析

  1.绩效管理体系运行状况:考察绩效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包括目标设定、过程辅导、考核评价、结果应用等环节的规范性与公正性。分析绩效考核结果的分布规律,评估绩效管理在激励优秀、改进平庸、淘汰低效方面的作用。

  2.绩效与薪酬关联性:分析绩效等级与薪酬调整、奖金分配、股权激励等激励措施的关联程度,评估绩效薪酬制度是否有效引导员工行为,激发工作积极性。

  六、员工满意度与敬业度分析

  1.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汇总员工对工作环境、薪酬福利、职业发展、领导力、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识别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及潜在改进点。

  2.员工敬业度指数:通过问卷调查、离职率、主动参与度、缺勤率等数据,衡量员工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对组织的忠诚度以及愿意为公司长期效力的意愿。

  七、结论与建议

  1.总体评价:总结公司人力资源现状的优势与不足,与行业标杆或公司战略目标进行对比,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表现。

  2.改进建议:针对上述各部分发现的问题与短板,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建议,包括优化人力资源政策、改进管理流程、提升员工能力、营造积极文化等方面,旨在提升人力资源效能,支撑公司战略目标实现。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报告 20

  一、引言

  1.报告背景与目的:本报告旨在对我司当前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重点关注员工构成、招聘效率、培训发展、绩效管理、员工满意度及人才流动等方面。通过揭示现状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期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组织效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基于我司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数据、历年招聘数据、培训记录、绩效评估结果、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以及离职访谈等多元信息源。运用描述性统计、时间序列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结合行业基准和最佳实践,对数据进行严谨解读,确保报告的客观性和实用性。

  二、员工结构分析

  1.人员规模与分布:详述公司现有人力资源总量、各部门人员配比、各职级员工数量,同时揭示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工作经验年限等特征,以评估团队多样性与结构合理性。

  2.岗位胜任力分析:评估各岗位人员的专业技能、工作经验与岗位要求的匹配度,识别关键岗位的'胜任力缺口,为人才培养与招聘策略提供依据。

  三、招聘效能分析

  1.招聘周期与成本:分析从发布职位到成功入职的平均周期,以及招聘全过程的直接与间接成本,评价招聘效率与经济性。

  2.招聘渠道效果:评估各招聘渠道(如内部推荐、招聘网站、猎头服务等)的贡献率、候选人质量、入职率,优化招聘渠道组合。

  四、培训与发展分析

  1.培训投入与产出:分析年度培训预算使用情况、培训项目参与率、培训后技能提升与业绩改善情况,评估培训投资回报率。

  2.职业发展路径与晋升机制:考察现有职业发展通道的清晰度、公平性以及员工晋升速度,探讨是否存在瓶颈与改进空间。

  五、绩效管理与激励分析

  1.绩效考核体系有效性:评估现行绩效考核标准的合理性、考核过程的`公正性、考核结果与实际工作表现的相关性,以及绩效反馈的及时性与实用性。

  2.薪酬福利竞争力:对比行业薪酬水平,分析我司薪资结构、奖金发放、福利待遇等对人才吸引与保留的影响。

  六、员工满意度与留任率分析

  1.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解析员工对工作环境、领导管理、职业发展、薪酬福利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识别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2.人才流失原因与对策:梳理离职员工特征,分析离职率、离职原因,提出降低非自愿离职、提高员工留任率的策略。

  七、结论与建议

  汇总分析结果,提炼关键问题与改进方向,提出具体、可行的人力资源优化措施,并设定实施路线图与监控指标。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报告 21

  一、引言

  1.报告背景与目的:本报告致力于对我司人力资源现状进行系统性审视,聚焦于人力资源规划、人才供需、员工敬业度、领导力发展、跨部门协作、员工健康与福利等方面。旨在揭示现状的亮点与挑战,为制定科学、精准的人力资源战略与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研究基于我司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文档、员工敬业度调查、领导力评估结果、跨部门项目数据、员工健康报告、福利成本分析等多元信息源。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如SWOT分析、关键指标跟踪、案例分析等,结合行业标杆与前沿理论,对数据进行深度解读,确保报告的洞察力与前瞻价值。

  二、人力资源规划分析

  1.长短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结合公司战略目标、业务发展规划、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预测未来不同时间段内的人力资源总量需求与结构需求。

  2.人才供需平衡评估:比较内部人才储备与外部人才市场的`供应能力,识别关键岗位、关键技能的人才供需缺口,提出供需平衡策略。

  三、员工敬业度与参与度分析

  1.敬业度指数与驱动因素:分析员工对工作、组织、领导的.敬业度得分,探究影响敬业度的关键驱动因素,如工作满意度、组织认同感、职业发展机会等。

  2.员工参与决策与创新活动:考察员工在决策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参与创新项目、提出改进建议的情况,评价组织的开放性与创新能力。

  四、领导力发展分析

  1.领导梯队建设:评估各级别领导岗位的继任人选储备情况,考察领导力发展项目的实施效果,提出领导力提升举措。

  2.高管团队效能:分析高管团队的决策效率、战略共识、角色互补、冲突解决能力等,提出提升高管团队效能的建议。

  五、跨部门协作分析

  1.跨部门项目协作效率:考察跨部门项目的时间、成本、质量完成情况,评价跨部门沟通、协调机制的有效性。

  2.内部服务满意度:收集各部门对其他部门支持服务的满意度反馈,识别服务短板,提出改进跨部门协作的措施。

  六、员工健康与福利分析

  1.员工身心健康状况:分析员工体检结果、病假率、心理健康调查数据,评估员工健康干预项目的成效。

  2.福利政策满意度与成本效益:考察员工对各类福利政策的满意度,分析福利成本占总薪酬的比例,评估福利政策的吸引力与性价比。

  七、结论与建议

  整合分析发现,提炼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议题与优先行动项,设计适应公司战略、提升员工体验、优化成本效益的人力资源战略蓝图与实施路径。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报告 22

  一、引言

  本报告旨在对xx公司当前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以期揭示其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挑战以及改进方向。通过系统地梳理和剖析各项关键指标,为管理层制定更精准的人力资源策略提供决策依据。本报告的数据来源于公司内部人事管理系统、员工满意度调查、绩效考核记录以及离职访谈等多方面信息,时间跨度为过去一年。

  二、员工结构与分布

  总体规模与构成:报告当前公司总人数、全职/兼职比例、性别比例、年龄层次分布等基本情况。

  部门与岗位分布:各业务部门、职能部门人员数量及其占总人数比例;核心岗位、关键岗位人员配置情况。

  学历与专业背景:员工学历层次构成,专业背景分布,与公司业务需求匹配度分析。

  三、招聘与流失情况

  招聘效率:计算并分析招聘周期、录用率、招聘成本等指标,评估招聘流程的效率与效果。

  员工流动率:计算并对比各部门、各岗位的.年度员工流失率,分析离职高峰期及可能的原因。

  离职原因分析:通过对离职面谈记录的整理,归纳提炼主要离职原因,包括薪酬福利、职业发展、工作压力、企业文化等因素。

  四、培训与发展

  培训投入与参与度:统计年度培训总投入、人均培训费用、各类培训活动参与率等数据。

  培训效果评估:通过员工满意度调查、培训后业绩提升等指标,评价培训项目的实际效果。

  职业发展路径与晋升情况:分析现有职业发展通道的.清晰度与可行性,统计年度内各级别员工晋升比例。

  五、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

  绩效考核体系:概述现行绩效考核制度,包括考核周期、考核指标、考核结果分布等。

  绩效与激励关联性:分析绩效等级与薪酬调整、奖金分配、晋升机会等激励措施的关联程度,评估激励机制的有效性。

  员工满意度与激励感知:基于员工满意度调查,了解员工对当前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的满意程度及改进建议。

  六、员工满意度与企业文化

  满意度总体概况:呈现员工总体满意度得分,对比行业平均水平或历史数据。

  各维度满意度分析:详细解读薪酬福利、工作环境、职业发展、领导管理、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满意度得分及问题反馈。

  企业文化感知:分析员工对企业使命、价值观、工作氛围、沟通风格等企业文化的认同度,以及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七、结论与建议

  总结人力资源现状:归纳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与不足,指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提出改进建议:针对上述分析结果,从招聘策略优化、员工保留措施强化、培训与发展体系完善、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调整、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改进建议。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报告 23

  一、引言

  本报告以xx公司为研究对象,对过去一年其人力资源状况进行深度剖析,旨在揭示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报告数据来源包括公司内部人事管理系统、员工满意度调查、绩效考核记录、离职访谈等多元信息,旨在为管理层优化人力资源策略提供有力支持。

  二、员工结构与分布

  总体规模与构成:报告指出公司目前总员工数、全职/兼职员工比例、男女员工比例以及年龄层次分布等基本信息。

  部门与岗位分布:详细列举各业务部门、职能科室人员数量及占总人数比例;核心岗位、关键岗位的人员配置情况,分析是否满足业务运营需求。

  学历与专业背景:统计员工学历层次构成,专业背景分布,评估其与公司业务需求的匹配程度。

  三、招聘与流失情况

  招聘效率:计算并分析招聘周期、招聘成本、应聘者转化率等指标,评价招聘流程的`效率与效果。

  员工流失率:分部门、岗位、层级展示员工流失率,对比行业平均水平,识别高风险群体。对离职原因进行深度剖析,如薪酬福利、职业发展、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四、培训与发展

  培训投入与产出:统计年度培训总投入,参训人次,人均培训时长等数据,评估培训效果,如员工技能提升、绩效改善、晋升比例等关联性。

  职业发展路径:考察公司现有的职业发展体系,包括晋升通道、轮岗机制、继任计划等,评估其对员工职业成长的激励作用。

  五、绩效管理与激励

  绩效考核体系:审视绩效考核标准、流程、周期的.合理性,以及考核结果与薪酬、晋升、培训等激励措施的关联性。

  薪酬福利竞争力:对比行业薪酬水平,分析公司薪酬结构、福利待遇的吸引力,关注薪酬公平性(内部公平、外部公平)及激励效果。

  六、员工满意度与敬业度

  满意度调查结果:汇总员工对工作环境、领导力、团队协作、工作压力、工作生活平衡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识别影响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敬业度指数:通过问卷调查或专业测评工具测量员工敬业度,分析其与员工留任意愿、工作效率、创新行为等的关联。

  七、结论与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总结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与不足,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包括但不限于优化招聘流程、调整薪酬福利政策、强化培训与发展体系、提升员工满意度与敬业度等方面,旨在助力公司吸引、保留和发展优秀人才,提升组织效能,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 相关推荐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报告】相关文章:

人力分析报告04-14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11-22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实用11-21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精选10篇)11-29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10篇11-29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10篇)11-29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精选15篇)04-25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合集10篇11-29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通用10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