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调查报告优秀

2022-11-10 报告

  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优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生调查报告优秀1

  一、研究课题

  中学生的消费情况调查

  二、课题组长

  符xx

  成员

  三、调查时间

  20xx年03月15日至20xx年06月30号

  四、调查目的

  1、了解中学生的消费情况

  2、提高实践能力

  五、研究方法

  1、上网查阅

  2、问卷调查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高中生尤为突出。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信息通讯,科学技术发达的新世纪,加上宁波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学生的消费市场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有的中学生能正确利用好手上的钱,但是有的人却出现乱消费的现象。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学生消费状况,揭露这一现象,警示有这种行为的人,并建议正确的消费途径,我展开了对本校及兄弟学校高中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活动,在对本次调查所获数据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下研究结果和建议:

  六、研究结果

  一、消费状况

  (一)高中生消费水平太高

  据统计,海口市中学生20xx年的平均压岁钱为1549元,其中少于500元的占20.6%,500-1000元的占33.2%,1000-20xx元的占29.5%,20xx元200以下的学生占8.8%,200-300元的占20.0%,300-400元的占50.1%,500元以上的占21.1%。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宁波市目前拥有手机的高中生较多,占62.6%,而且他们的手机费用都不低,平均话费为每月67元。且根据所调查对象馈的信息:认为很有必要或有必要配备手机的高中生占调查总人数的36.4%,认为没有必要和很没必要的学生只占23.4%。在拥有手机的学生中,手机由父母亲戚给的占83.8%,自己买的占13.9%,朋友送的占2.3%。

  在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宁波市高中生的消费持快速增长趋势,即使是有的学生因家庭条件所限,消费档次稍低一些,但其消费总额在家庭支出中的比例也普遍偏高。有调查显示,在家庭消费支出中,未成年消费者的消费量几乎占家庭收入的二分之一。

  (二)消费日趋多元化,但消费结构不合理

  在学生的消费结构中,物质消费占绝对优势,精神投资少得可怜。据调查,宁波市高中生零用钱用途中排在首位的是“买零食”,其次是迫于学习压力而购买学习资料,购买课外书报的比重较低。此外,5.3%的男生和2.9%的女生选择了“请客送礼”。

  在社会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下,部分高中生也染上了不少不良习惯,这也在很程度上影响到了他们的消费取向。根据调查,宁波市目前有10.8%的男生和2.3%的女生吸烟,29.5%的男生和17.8%的女生饮酒,甚至6.5%的男生和1.1%的女生参与赌博。

  二、形成因素

  (一)主观因素

  1、中学生消费意识差,容易出现攀比心理。主要表现在主要表现在:过于注重外表,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吃、穿、用都讲究名牌,原因就是名牌的更漂亮、更显高档,这样就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目的是想别人都尊重自己,这样很容易在同学之间形成攀比之风,这样,乱消费的现象更加严重。

  2、从众心理在作怪。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心理,就是“别人有,我也要有”。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别人有手机,我也要有;别人有MP3我也要有;别人有电脑我也要有;别人有……,形成了一种畸形消费状态。

  (二)客观因素

  1、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随之出现一些出手阔绰的贵族,于是为了所谓的“面子”,人们便不惜付出更高的代价。而且,社会中流行产品更新换代频繁,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中学生也马不停蹄的追赶潮流。

  2、父母对子女的溺爱。现在的中学生多数是生子女,家长把他们当成家里的太阳,很容易使他们养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钱用完了,又向父母要,父母不给,便发脾气……如此下去,助长了他们乱消费的风气,使他们变得自以为是,一意孤行,不考虑别人感受的性格。

  3、学校教育还存在弊端。一些学校过于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教育。

  4、还有一些其它因素,在此不一一列举。

  建议:

  1、加强对学生学会理财、勤俭节约的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会合理消费、适度消费。不要把钱用在一些既昂贵,又不实用的东西上。如购买衣服鞋袜时,不必追求名牌,应学会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更加要多从父母的角度出发,懂得钱是来之不易的。

  2、作为父母对孩子的爱还也要科学合理,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能听之认之,要给予孩子适当的批评和教育,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学生调查报告优秀2

  调查人:

  赵xxx

  指导教师:

  钱xx

  调查对象:

  食堂的就餐学生

  调查方式:

  采访、上网搜集资料等

  一、调查背景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7000余人,到食堂就餐人次每天在5000余人次以上。因此,学生食堂的存在和发展状况不仅仅是关系到学生的生活问题,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状况。然而,据调查得知:学生群体和食堂之间存在着很多的不和谐因素,如果任由这些因素蔓延和发展,势必会影响到学校的正常运行。

  为了解我校学生食堂整体情况,进一步提高食堂的工作水平,改善学生的生活质量和营造和谐的就餐环境,现将我校食堂情况作如下调查。

  二、调查内容:

  (1)菜品方面:

  ①对于菜品价格,70%的学生认为能够承受。30%的学生认为价格偏高,其中,10%的学生认为荤菜的价格太高。

  ②食堂的菜品单一,同一价格上荤素搭配不合理,而且在同一天中经常出现菜品重复的现象。

  ③菜品口味单一,时而偏谈或时而偏咸;用油少;没有地方特色;菜色不好看。

  (2)服务方面:

  在对食堂各方面的服务状况的调查中,40%的学生对服务工作表示认可和接受,60%的学生认为不满意。究其不满意的原因,表现为:服务人员微笑少,表情僵硬;语言冷漠,缺少热情;耐心差;打菜量度不准确,偏少;刷卡错误次数多,经常多刷;还有存在经常打错菜等问题。

  (3)卫生方面:

  关于食堂整体卫生满意程度的调查显示:50%的学生认为食堂卫生状况有待于进一步改进,30%的学生认为一般,10%的学生认为满意,10%的学生认为很差。其中问题有:

  ①食堂卫生管理不规范,责任心不强,清洗力度不够。

  ②用餐间异味较浓。

  ③个别工作人员在上班时没有按规定穿工作服,戴口罩,工作服太脏。

  ④食堂室地板较滑,部分地方存有积水,周围环境卫生较差。

  (4)餐卡方面: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反映的问题归纳为:打错卡的现象发生比例高;对充钱数的最低限制跟很多学生带来不便;对非人为因素造成卡失磁补卡收费不合理。

  三、调查总结:

  在此次调查中,说明我们食堂在很大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现针对上述情况提出如下建议,希望对食堂改进有所帮助。

  (1)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彻底做好食堂内部和外部卫生,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

  (2)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加大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对于工作中表现较好的工作人员给予奖励,表现较差的给予处罚,直至开除。

  (3)食堂应购置一套餐具清洗和消毒工具,保证餐具卫生。并由专人负责验收。

  (4)根据学生的需求,适时调整相应的菜品价格和种类。

  (5)停止使用一次性木块或竹筷

学生调查报告优秀3

  一、调查背景

  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很难让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参考书”。《新华字典》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参考书,是咬字阅读的基础。然而,即使学生的书包里有字典,他们也不愿意在遇到问题时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反而寻求最直接的途径求助老师或者同学,老师或者同学觉得翻字典很麻烦。同时,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汉字可以通过汉语拼音的方式进行识别。我可以通过使用发音顺序和部首检查方法来学习独立阅读。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这两个急需“勤采全文,规范用字”的问题,老师决定从“大处着眼,小处着眼”来认真研究,如何真正培养学生勤采全文的习惯。我还记得著名教师高林生在他的一篇关于培养学生“习惯文章”的文章中说:“有些东西看起来不平凡,但却有用一辈子;有些东西一时有用,一辈子没用。“勤奋的文章”和“积极的文化素养”等习惯可能属于前者。”所以要进一步研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儿童获取各种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这也是一把“双刃剑”。渠道广了,认真学习的习惯自然就消失了。现在的学生依赖性强,求知欲弱,自然不同意完全收集范文的习惯。综上所述,有一些小学生不懂、不会、不用参考书的“三无”现象,所以我打算先调动他们的兴趣,再教一些范文全集的技巧,然后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长期实施,形成一种自然的常态后,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都会得到提高,让他们静下心来理解一个词,在语言作文上造句。

  二、调查内容

  调查我校高二至高三学生收集综合论文习惯的现状。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1)设计了一份关于低年级(学生作文前期)学生习惯状况的问卷,对我校高二至高三的4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2)设计《学生范文(早期教师论文)现状调查问卷》,对我校11位语文教师(包括我)进行问卷调查。

  四。调查结果和分析

  1、学生对字典很感兴趣,但很少使用它。

  问卷调查显示,100%的学生有字典,但只有45%的学生能把字典带到学校。85%的学生“喜欢范文全集”,25%的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愿意问家长、老师、同学或者自己猜。然而,当语文老师发现自己不认识的单词时,70%的人会猜测或问别人。班上70%的学生使用字典。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学生对词典有着浓厚的兴趣,都想学好、用好,但真正会用的却很少。

  2、学生掌握完整收集范文的方法相对简单

  据调查,52%的学生只掌握了音标,47%的学生只掌握了偏旁字母,只有12%的学生能同时掌握两种字母。0%的学生能掌握几笔查字的方法。根据我们的抽查,绝大多数学生掌握完整的范文集的方式是单一的。

  3、学生们不能把他们的不言自明的文章用于阅读和练习

  调查10语文老师发现,班里40%的学生认为自己积累的单词和句子少,60%认为自己公平,0%认为自己积累的多。60%的班级在平时的练习和习题中有很多错别字,40%的认为还算公平,0%的认为错别字不错。调查还发现,70%的语文教师一直被学生不使用词典或不使用词典的学习方式困扰,亟待解决。

  应对策略

  1,提高学生对范文价值的认识

  在学生中,近一半的人不喜欢字典,或者当他们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时,他们会向父母、老师或同学求助。此时,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培训,教给学生范文全集的方法和技巧,通过练习和习题让学生认识到范文全集的重要性和益处;利用每天早上学习或者备课的时间,让学生当天学习新单词,通过查字典进行独立理解,然后逐渐形成习惯。坚持每天读字典,一旦形成习惯,对学生一生都有好处。同时,学生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以认真的态度学习和实践范文全集,让学生树立起遇到生疏单词就能独立完成范文全集的意识,而不只是流于形式。

  2、拓宽学生范文的技巧和水平,并在课堂测试中反映出来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汉字可以通过汉语拼音的方式识别。可以通过发音和偏旁检查的示例性文章的完整集合。其实也有几笔。通过调查发现,大量学生对范文全集的方法有了简单的掌握。一年级的时候老师在教学生使用词序搜索法,二年级的`时候既要掌握偏旁,又要掌握几笔。因此,语文教师需要教学生学习更多的范文全集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使用词典的效率。他们自然会觉得字典方便实用。后来通过了每个班的范文测试,就可以展示他们的学习水平和效果了。

  3、营造良好的课堂作文氛围,引导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提高学生对范文全集的兴趣

  通过课堂作业展示和“小单词检查器”竞赛活动,鼓励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加深对词典实用功能的理解;通过一系列活动,可以引起大家对范文百科的兴趣,提高词典应用水平。

学生调查报告优秀4

  一、调查目的

  此次调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大学生低头玩手机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和身体等方面的负面影响,通过对"低头族"现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调查为减少负面影响提出一些建议。

  二、调查对象: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全体本科生

  三、调查内容

  从对"低头族"现象的认识情况、"低头族"现象出现的原因分析、"低头族"现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低头现象对身体和学习的影响以及对"低头族"现象的看法等研究"低头族"现象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四、调查结论

  (一)大部分同学对"低头族"现象大概知道,超过一半的同学属于"低头族"的一员。据数据显示,有约73.46%的同学对"低头族"现象有一定的认识,而约25.31%的同学不知道"低头族"现象。同时有约49.38%的同学表明自己也是"低头族"一员。

  (二)社交是吸引"低头族"低头的主要原因。占78.4%的同学认为社交是吸引自己低头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娱乐休闲和资讯信息,因为工作学习而低头的仅占33.33%。

  (三)"低头族"现象对人际关系有较大的影响,多数同学都会因为玩手机而出现忽略身边朋友的情况。无论是朋友在玩手机的时候受到被忽略,还是自己在玩手机的时候忽略朋友,这两种情况中,出现偶尔及经常的占大多数。

  (四)大部分同学对低头现象对身体和学习的影响都有一定的了解,也会对这些影响表示担心。有82.72%的同学对低头现象对身体和学习产生的影响有一定

  程度以上的了解,并会对由于低头现象而造成身体上的不适表示担心。大部分同学表示对学习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五)大部分同学在了解低头族现象的危害之后考虑抬起自己的头。大多数同学认为"低头族"现象将越来越普遍,而在了解这种现象的危害后,也表示以后会考虑抬头或坚决抬头。

  五、原因分析

  (一)手机的普及以及手机功能的日益强大。

  (二)学生对学习缺失兴趣以及课堂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得学生利用手机来消磨时间。

  (三)人与人之间冷漠化。

  六、对策建议

  (一)学校组织宣传"低头族"现象对学生学习、生活以及身体等各方面将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老师在课堂上对低头现象加以制止。

  (三)培养大学生的其他兴趣,比如体育锻炼,或去图书馆看书等,多与朋友互动,转移注意力,慢慢从这种依赖中脱离出来。

  七、现得出如下结论:

  (一)教育学院学生对低头族的了解程度比较高。

  1、大多数学生知道低头族是指因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普及,那些在路上通过玩手机游戏或者平板电脑来打发零碎时间的人群。低头族以年轻人为主。

  2、认为低头族的产生原因是:从社会环境角度分析,快节奏生活、大城市通勤路线拉长等,客观上令私人时间碎片化,属于自己的"整块"时间越来越少,但一个人吃饭、赶路的机会却增多,导致不少年轻人只能抓紧碎片时间,通过数字终端进行娱乐休闲。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数字终端提供了丰富的应用程序,带来生活的便利和多样的娱乐手段。智能手机成为低头族打发碎片时间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上网浏览、玩游戏、看视频等。

  3、课堂上的"低头族"产生原因主要是老师讲课方式和内容都太枯燥了,让人觉得很无趣,同时大学生比较有个性,而教育方面的课程多是理论性的,引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智能手机的使用对教育学院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以及身体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低头现象在教育学院较为普遍。

  1、每天长时间玩手机,脑部过度刺激,会注意力不集中。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产品的普及和无线网络的发展,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缝隙,都有被数字产品"侵蚀"之势,与人之间自然交流显得日渐缺失。

  2、以前户外活动都会积极参加,有了智能手机以后坐着的时间就长了。并且现在只要一有需要等待的时间段就会热衷于玩手机,上课以及做作业的效率也越来越低。

  3、与朋友的交流越来越少,而且仅有的交流也有大部分限于网络交流。对身边同学的了解大部分是通过网络来获取的。

  (三)教育学院学生对"低头族"这一群体的认识较理性。

  1、认为低头族的产生是时代的潮流,是信息时代的的必然产物,没有偏激的看法。

  2、对于像女孩为了玩手机导致坠桥身亡的案例认为是不可取的,网络的普及要求我们适当合理的利用,而不是不合时宜的滥用,低头族不仅要注意自己的理度还要以自己的生命安全为前提。

  (四)教育学院学生对呼吁"低头族"的热情度很高,并希望自己也能

  "抬起头"。

  访谈学生分别从以下三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1、从教育者的角度:可以进行合理积极的思想教育,是低头族认识到过分"头"会导致的身体及心理问题

  2、从个人角度:可以从意识源头做起,改变个人的态度,合理安排"低头"的

  时间和场合。

  3、从社会角度:以积极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代替足不出户的"宅文化",让"低头族"抬头看世界。

  (五)教育学院学生对预防成为"低头族"积极出谋划策。

  1、建议"低头族"应多抬头看看路边的风景,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比如说在聚会时特意将所有人的手机收起来,如果谁忍不住先用手机就要受罚。"

  2、对于"低头族",警方提醒,犯罪嫌疑人大多会选择财物外露的市民作案,因此无论是在行走或是等车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低头玩手机。此外,为保证人身安全,更不要在过马路、行走过程中打电话,发短信等。

  3、教师在课堂授课上应该多方面创新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并积极组织课外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移其对手机的依赖性。

  4、独处时,给自己设限,慢慢压缩玩手机的时间;和亲友或同事在一起时,看到有人玩手机,不妨温和地提醒:可不可以不玩手机?有意识地和大家互动。

  八、思考与建议

  访谈结果表明,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学生在对"低头族"的认识较为深刻,同时也意识到了成为"低头族"对自身的危害性,并且非常希望通过有效的方式让自己脱离"低头族"的怪圈。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联系实际情况,在学院可实施能力范围下,我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组织活动让普大学生认识到"低头族"的危害性。

  小小手机体现着文明素质和法律意识。小玩怡情,但如果玩大了,甚至以健康、安全和法律作为代价,那咱可玩不起。希望更多人注重生活中的细节,文明使用手机,从小做起,从我做起,让文明使用手机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二)积极组织开展能让学生"抬起头"来的活动。

  1、多组织一些课外兴趣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广泛性,使其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活动上来,而不是沉迷于手机网络。

  2、提高活动的丰富性,对于枯燥乏味的讲座要通过精细设计让讲座变得生动活泼,而不是完成任务式地让学生一味地接受活动内容。

  (三)在学院教室内设计并贴放提醒学生抬起头的标语。

  1、设计醒目的标语贴在显著位置提醒学生不要沉迷于手机网络。类似于"抬起头,世界更加有看头。""我们没有Wifi,和你身边的人说说话吧!"

  2、设计关于呼吁"低头族"抬起头的展板和海报放在学院大厅。

  (四)组织教师讨论交流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1、在教师的每周例会中加入"创新教学"的模块,老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充分吸引大家的关注,同时增加平时成绩考核的次数,让学生更主动地去学习。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学生自己,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要有一定的规范自己、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学到东西。"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创设情境让学生之间进行充分交流,比如说分组完成作业任务。学生之间只有多交流才能有新的思维火花的产生,同时也减少了对手机网络的依赖。

学生调查报告优秀5

  调查时间:

  20xx年9月17日

  调查地点:

  舟山市定海区

  调查对象:

  广告标志

  调查人员:

  周xx

  目的:

  了解街上的错别字

  调查方法:

  观察

  现在街上错别字很多。为了了解实际情况,我们从周芙蓉路—郭昶路—人民中路—解放东路开展了“啄木鸟”和“捕虫”活动。

  首先,我们来到了周芙蓉路,这里交通繁忙,人来人往,我们开始顶着酷热小心翼翼地“搜索”。突然发现,在一家服装店的门上,“服装”和“书生”的“服饰”都写着“黄昏”。店主真的太粗心了!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人民中路,走进“中国之友”超市休息。但是我们不小心看到了一行醒目的大字“夏裤t恤大甩卖”,省略了“夏”字,“裤”字和“t恤”字为“十血”,真的破坏了整个超市的形象。

  后来在解放东路又发现一个错别字。某服装店把“t恤”写成了“毛巾血”。

  这次“啄木鸟”行动收获很大,抓了五只大“虫子”。

  调查发现,虽然人们的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但错别字仍然经常出现。三个小时内,发现很多错别字。分析原因后,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粗心大意,不够掌握汉字。

  2、用汉字的时候不小心。

  3、员工责任心不强。

  看到错别字就觉得很生气。汉字是我们的祖先一个个创造出来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写好他们。汉字是各种文字的精华,不能为了省事而改革。

【学生调查报告优秀】相关文章: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优秀10-13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优秀10-28

小学生调查报告500字优秀作文06-09

实用学生调查报告 学生的调查报告10-24

环保调查报告优秀11-02

市场优秀调查报告10-17

优秀调查报告通用10-31

调查报告作文优秀11-09

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优秀范文精选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