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协调研报告

2022-09-27 报告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青协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协调研报告1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以志愿、自治、公益和非营利为主要特征的各类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并正以崭新、醒目的形象进入政府和公众的视线,越来越多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积极力量。而青年作为社会创新的生力军,祖国发展的接棒人,未来希望的承载者,责无旁贷的成为了这支力量中的主力。与此同时,随着西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共青团主要工作对象的西城青年,其“社会人”特性正日益明显,流动性强、构成复杂、需求多样等特征不断凸显。因此,“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共青团引导青年投身区域发展,以及整合力量服务青年成长的必要工作。

  20xx年,为适应首都社会建设的新要求和青年群体的新变化,西城团区委专门成立社会工作部,集中力量从零做起,全力打开了以“社区青年汇”建设为核心的'社会领域工作新局面。并快速将09年以来,北京市首批公开招考社区专职工作者纳入视野,以他们为样本做了一份“青年社工工作与生活状况”摸底调研,通过对300余名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广泛普查,以及30份个案访谈,团区委对社会领域建设工作以及社区工作者这一在社会工作领域中起着骨干作用的青年人群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我们发现,社会领域工作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共青团工作,因其社会化的运作模式,对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在贴近青年现实需求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而社区工作者以及由他们衍生出的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工作者这一群体自身,也面临着自己认同感缺失、专业知识储备欠缺等现实问题。

  二、针对现实问题开展的具体工作

  针对以上这些现象,西城共青团提出了一延、一变、一过渡的工作目标:即工作领域由“体制内”向“体制外”的延伸;工作方法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工作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型”的过渡,在扶持社会组织建设、深化社工队伍凝聚、加强社区青年汇建设、推动社会组织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诸多大胆尝试。

  一是扶持社会组织建设。充分认识青少年社会组织引导、服务在共青团复合型组织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做好社会组织间的联动工作,加强对主管社会组织百德社区发展促进中心的服务、管理工作,主动联系悦群社工事务所、厚朴社工事务所等具有明显青年特征的社会组织,学习借鉴专业社会组织工作方法;做好工作机制联动,坚持社会组织参加机关工作例会制度,以青年汇专职社工工作为联系纽带,建立社工事务所定期会商、督导制度;做好项目支持工作,重点依托已申请到的西城可持续发展项目资金20余万元,支持百德建设青少年科普迷你站点,探索App等新兴技术应用于青少年科普、全媒体引导等方面的方式方法,大力开发青少年社会组织、社区青年汇公益示范项目。

  二是深化社工队伍凝聚。以“暖人心、稳队伍、促发展”为目的,开展青年社工担任社区团支部书记、社工倾听日等项目,加强社工互动交流;开通“七彩心桥心理热线”,举办“青年文化体育节”、“社工专享之交友联谊”、“社会领域青年人才交流冷餐会”等活动,畅通社工和团组织、社工与社工之间的沟通渠道;举办首届青年社工风采大赛,广泛凝聚、发掘、培养西城优秀青年社会工作人才,为青年社工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提升这支扎根基层的青年人才队伍的自信心与认同感,进一步促进青年社工队伍规范化、专业化建设;举办“社会工作青年人才训练营”,通过素质拓展、专题讲座、互动联欢、青年汇实地参观等环节,进一步激发出了青年社工的热情和潜力,搭建社会领域平台,开展活动。

  三是加强社区青年汇建设。社区青年汇其根本就是共青团根据不同青年群体量身打造的“社会组织”。近一两年,共青团从分类引导、汇聚青少年出发,按照“组织终端、青年身边”的指导思想,一直不断转变工作方式,结合社会管理的前沿问题,遵循共青团思想性、政治性,与社会性、群众性相统一的工作属性,围绕地域、爱好、工作性质等不同共性,开展青年汇建设工作,力争做到有交叉,无遗漏。努力实现“通过联系、服务青少年社会组织,来联系、服务青少年”的目标。截至目前,共建立社区青年汇171家,其中市级示范青年汇5家。

  四是推动社会组织人才培养工作。我们一直相信社会组织工作离不开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可喜的是我们青年队伍正是这样一个挖掘、培育人才的宝库。因此,团区委一方面在“社区青年汇”建设过程中,坚持发挥组织优势,开展社工人才训练营、社工专享季、西城青年社工队伍现状调研、社工风采大赛等多项工作,着力凝聚、挖掘、培养、选拔出一批优秀青年社会工作人才,以促进青年社工队伍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另一方面,借助外力,在与悦群、厚朴社工事务所等社会组织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借鉴,同时招募聘用一批社区青年汇专职社会工作者,以不断提升“青年汇”工作成效,继而为区域各类青年提供高质量服务。三是加大与社会组织的整体联动,以百德社区发展服务中心为例,作为一家民办非盈利性的社会组织,团区委作为其业务主管,为其争取更多的。

  三、认识体会

  从全市第一家社区青年汇――“悦读时光书城”落户西城,到目前177家社区青年汇覆盖全区15个街道,西城社区青年汇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社区青年汇的建设由于总干事能力的差别,重视程度的不同,发展极不平衡,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数量”上求增长,更需要“质量”上求突破:一是开展《从示范社区青年汇发展现状探索西城社区青年汇发展路径》的专项调研,总结市级“示范社区青年汇”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出现的问题,归纳形成“示范青年汇发展的模式”,并力争在全区15个街道均建立起示范社区青年汇;二是建立《西城社区青年汇标准体系》,拿市级示范社区青年汇进行试点,对青年汇的硬件配置、专职社工的遴选、项目的申报、经费的审批及活动的效果等进行考评,以全方位的规范社区青年汇的运行。

青协调研报告2

  一、发展现状

  奎年来,以志愿、自治、公益和非营利为主要特征的各类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并正以崭新、醒目的形象进入政府和公众的视线,越来越多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积极力量。而青年作为社会创新的生力军,祖国发展的接棒人,未来希望的承载者,责无旁贷的成为

  了这支力量中的主力。与此同时,随着西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共青团主要工作对象的西城青年,其“社会人”特性正日益明显,流动性强、构成复杂、需求多样等特征不断凸显。因此,“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共青团引导青年投身区域发展,以及整合力量服务青年成长的必要工作。

  20xx年,为适应首都社会建设的新要求和青年群体的新变化,西城团区委专门成立社会工作部,集中力量从零做起,全力打开了以“社区青年汇”建设为核心的社会领域工作新局面。并快速将20xx年以来,北京市首批公开招考社区专职工作者纳入视野,以他们为样本做了一份“青年社工工作与生活状况”摸底调研,通过对300余名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广泛普查,以及30份个案访谈,团区委对社会领域建设工作以及社区工作者这一在社会工作领域中起着骨干作用的青年人群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我们发现,社会领域工作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共青团工作,因其社会化的运作模式,对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在贴近青年现实需求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而社区工作者以及由他们衍生出的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工作者这一群体自身,也面临着自己认同感缺失、专业知识储备欠缺等现实问题。

  二、针对现实问题开展的具体工作

  针对以上这些现象,西城共青团提出了一延、一变、一过渡的工作目标:即工作领域由“体制内”向“体制外”的延伸;工作方法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工作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型”的过渡,在扶持社会组织建设、深化社工队伍凝聚、加强社区青年汇建设、推动社会组织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诸多大胆尝试。

  一是扶持社会组织建设。充分认识青少年社会组织引导、服务在共青团复合型组织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做好社会组织间的联动工作,加强对主管社会组织百德社区发展促进中心的服务、管理工作,主动联系悦群社工事务所、厚朴社工事务所等具有明显青年特征的社会组织,学习借鉴专业社会组织工作方法;做好工作机制联动,坚持社会组织参加机关工作例会制度,以青年汇专职社工工作为联系纽带,建立社工事务所定期会商、督导制度;做好项目支持工作,重点依托已申请到的西城可持续发展项目资金20余万元,支持百德建设青少年科普迷你站点,探索App等新兴技术应用于青少年科普、全媒体引导等方面的方式方法,大力开发青少年社会组织、社区青年汇公益示范项目。

  二是深化社工队伍凝聚。以“暖人心、稳队伍、促发展”为目的,开展青年社工担任社区团支部书记、社工倾听日等项目,加强社工互动交流;开通“七彩心桥心理热线”,举办“青年文化体育节”、“社工专享之交友联谊”、“社会领域青年人才交流冷餐会”等活动,畅通社工和团组织、社工与社工之间的沟通渠道;举办首届青年社工风采大赛,广泛凝聚、发掘、培养西城优秀青年社会工作人才,为青年社工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提升这支扎根基层的青年人才队伍的自信心与认同感,进一步促进青年社工队伍规范化、专业化建设;举办“社会工作青年人才训练营”,通过素质拓展、专题讲座、互动联欢、青年汇实地参观等环节,进一步激发出了青年社工的热情和潜力,搭建社会领域平台,开展活动,三是加强社区青年汇建设。社区青年汇其根本就是共青团根据不同青年群体量身打造的“社会组织”。近一两年,共青团从分类引导、汇聚青少年出发,按照“组织终端、青年身边”的指导思想,一直不断转变工作方式,结合社会管理的前沿问题,遵循共青团思想性、政治性,与社会性、群众性相统一的工作属性,围绕地域、爱好、工作性质等不同共性,开展青年汇建设工作,力争做到有交叉,无遗漏。努力实现“通过联系、服务青少年社会组织,来联系、服务青少年”的目标。截至目前,共建立社区青年汇171家,其中市级示范青年汇5家。

  四是推动社会组织人才培养工作。我们一直相信社会组织工作离不开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可喜的是我们青年队伍正是这样一个挖掘、培育人才的宝库。因此,团区委一方面在“社区青年汇”建设过程中,坚持发挥组织优势,开展社工人才训练营、社工专享季、西城青年社工队伍现状调研、社工风采大赛等多项工作,着力凝聚、挖掘、培养、选拔出一批优秀青年社会工作人才,以促进青年社工队伍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另一方面,借助外力,在与悦群、厚朴社工事务所等社会组织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借鉴,同时招募聘用一批社区青年汇专职社会工作者,以不断提升“青年汇”工作成效,继而为区域各类青年提供高质量服务。三是加大与社会组织的整体联动,以百德社区发展服务中心为例,作为一家民办非盈利性的社会组织,团区委作为其业务主管,为其争取更多的

  三、认识体会

  从全市第一家社区青年汇――“悦读时光书城”落户西城,到目前177家社区青年汇覆盖全区15个街道,西城社区青年汇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社区青年汇的建设由于总干事能力的差别,重视程度的不同,发展极不平衡,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数量”上求增长,更需要“质量”上求突破:一是开展《从示范社区青年汇发展现状探索西城社区青年汇发展路径》的专项调研,总结市级“示范社区青年汇”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出现的问题,归纳形成“示范青年汇发展的模式”,并力争在全区15个街道均建立起示范社区青年汇;二是建立《西城社区青年汇标准体系》,拿市级示范社区青年汇进行试点,对青年汇的硬件配置、专职社工的遴选、项目的申报、经费的审批及活动的效果等进行考评,以全方位的规范社区青年汇的运行。

青协调研报告3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崛起,非公企业已成为当前团员青年聚集的重要领域,如何加强这一领域的共青团组织建设,已成为新时期加强团建工作的一个新课题。近几年来,玄武团区委努力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和团的活动形式,积极将共青团传统的品牌工作和特色活动引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并结合本地区团建工作特色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使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目前我区共有非公有制经济团组织84家(其中园区团组织3家),团员2699人,我们在非公经济组织团建工作探索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挖掘渠道、建立组织,筑牢非公团建的基础

  在探索如何开展非公团建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党建带动、典型示范、跟踪引导等方式,逐步将团组织设进了非公经济组织中,为非公团建工作的开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1、借助组织力量,党建带动非公企业团建。坚持“党建带团建”,是团建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础。在非公经济组织中依托党建,带动团建,更是新形势下加强非公团建的必然要求。我区各级团组织在非公团建工作中都积极争取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充分依托利用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权威和号召力,优化外部环境,弥补团组织在地位、资源上的不足,做到党建工作、团建工作同步研究、同步规划、同步推进,超妍集团、小哈佛幼儿园等就是我区第一批由党建引路,成功建立团组织的非公经济组织。现在随着团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我区非公经济组织的建设中已形成了党团联动、党团共建的良好局面。

  2、发挥典型作用,示范带动非公企业建立团组织。在非公团建工作开展之初,许多非公经济组织对在企业内部设立团组织有抵触情绪。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企业主比较开明、有团员基础,愿意并积极要求建团的非公有制企业,进行建立团组织的试点工作,并加强对其团建工作的指导,因此成就了开明专修学校、飞尔图片等一批企业团建工作。我们希望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带动,逐步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团组织。为了顺利推进我区非公团建工作,我们发动全区各级团组织对辖区内非公经济组织进行了摸底调查,准确掌握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团建基础,也在建团条件比较适宜和成熟的企业进行重点宣传,着重介绍非公团建知识以、团建试点非公企业典型好的做法、好的经验。通过我们的大力宣传和教育引导,许多非公经济组织看到企业建团的成效和团组织在促进企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就提高他们建团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示范作用、试点典型的带动下,良君外来工子弟学校、华夏幼儿园等一些非公经济组织也相继成立了团组织。

  3、利用资源优势、跟踪引导非公企业建立团组织。我们团区委以及我区各级团组织在非公团建工作开展过程中,主动和与企业相关的部门联系,积极争取如工商、税务、劳动、执法等部门的支持,及时获取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核名、注册、开业等情况,把团组织的组建工作与开办企业同步考虑,同步进行。另外还利用兄弟部门的资源优势,以他们熟悉的单位为切入点,选择一些经济发展较快、团建工作有一定基础、企业领导比较重视、团干部候选人素质比较高的企业为建团突破口,按照成熟一家,发展一家,巩固一家的原则,积极配合企业做好建团工作。

  二、探索方法、形成合力,巩固非公团建的成果

  俗话说“创业难、守成更难”,这也是对非公团建工作的真实写照,非公团组织建立难,建立后团建工作巩固更难,因此,我们通过采取制度、活动、服务等方式,对已建团组织的非公经济组织加强管理和指导,从而巩固非公团建工作的成果。

  1、以制度为基础,增强共青团对非公组织的凝聚力。一是建立定期会议制度。街道团工委定期召开非公企业团建工作例会或党工团共建联谊会,听取非公团建工作开展情况、交流各自团建工作经验、共同谋划联合活动的开展,同时也可以采纳非公团组织负责人对街道团工作好的建议。二是建立非公企业团组织与社区团支部结对制度。每个非公企业团组织都与它所在社区的团支部结对共建,结对的社区就作为企业团组织的服务实践基地,非公企业的团员、青年都可以到社区参加社区活动或自行开展活动。如,超妍集团团总支长期与成贤街社区结对,他们的团员定期到社区,主动上门入户为孤寡老人义务理发,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通过开展社区服务实践的方式,他们不仅参与了社区建设,也为企业在社区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三是建立地区青协会协调制度。在全区各街道成立青少年议事协调委员会,将包括非公企业在内的驻区企业负责人纳为会员,邀请他们共同商讨青少年事务,协调安排非公企业青年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组织企业青年开展各项活动,切实维护企业及企业团员、青年的权益。

  2、以活动为抓手,增强共青团对非公组织的吸引力。全区各级团组织在非公经济组织团建工作指导过程中,组织企业广泛开展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营销创新为主要内容、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的活动,还把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和“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文明号”评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技术、能力作为评价考核标准的重要内容,引导青年参与创新实践,解决生产中的难题,为企业发展作贡献;同时,还组织非公企业的青工参加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个人素养的“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公益活动,使非公经济组织成为团建活动开展的受益者。如,南京中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团总支,在团区委的指导下,成为南京市保健品行业首家获得省级青年文明号的企业,同时还组织他们企业的青工参加“便民万家行”活动,还帮助中科在六合援建了南京中科金牛湖希望小学,并将此希望小学作为企业文化基地,利用基地对团员青年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和鼓励团员们热心公益事业,自觉回报社会。南京中科团总支通过共青团活动的开展,不仅彰显了企业文化、展示了青年风采,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3、以服务为根本,增强共青团在非公组织中的生命力。一是服务青工成长成才。团区委和各级团组织从服务非公经济组织青年成长成才出发,组织多个非公企业联合开展辖区青工业务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制定并完善相匹配的奖励政策,促进青工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促使青工真正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我们还根据非公经济组织本身特点和需求,组织开展有针对性技能比武、行业评比等活动。如,团区委组织开展的两届珠江路十佳it青年评选活动,宣传了十佳it青年的先进事迹,营造了有利于科技青年人才成长成材的良好氛围,也进一步激发了珠江路青年人才在全区三个文明建设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在珠江路路上掀起了it青年学十佳的高潮。另外,团区委还与其他部门、非公企业联动,积极为非公经济组织青工提供法律、婚姻、学习、娱乐等方面的咨询服务,还认真倾听并及时反馈青工呼声和意愿,并通过影响、带动、团结非公经济组织青年,进而增强共青团组织在非公企业中的生命力。二是服务企业文化建设。现代企业的竞争不单单是资本竞争、技术竞争,同时也企业文化竞争。团区委和各级团组织从服务非公企业文化建设出发,指导或联合非公团组织开展企业主比较关心、青年愿意参加的、影响企业文化的活动。团区委联合街道、系统、非公团组织举办“相约春天”联谊会、首届江苏软件园体育节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为青年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还为非公企业提供宣传企业形象的机会,受到非公企业及其青年的广泛欢迎。此外,各基层团组织还经常与非公团组织一起组织辖区青年、非公企业青年开展登山、郊游等丰富多彩的团日活动,这不仅促进了青年与青年、企业与企业、青年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也对非公经济组织企业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总结得失、寻找不足,正视非公团建中存在的问题

  1、团员流动性强。多数非公经济组织由于规模小,经营场地变化快,导致企业员工流动频繁,尤其是青年人才,更是变化频繁,致使非公经济组织的团员数量变化无常、团组织负责人更换频繁,甚至有的无负责人名存实亡了、有的团员少到低于建团的数量,这些都导致了非公组织团建工作无法延续。

  2、覆盖面不够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规模大小不一,小到个体工商户,大到集团公司,所有制性质及管理模式极其复杂,小型非公经济组织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极弱,开业、歇业、倒闭此起彼伏,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团组织边建边散,大起大落的恶性循环。同时,由于地域、行业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形成了非公团建工作在面上始终难以推开的`尴尬局面。

  3、活动开展难度大。不少建立团组织的非公经济组织其经营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压力较大,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其最终目标,其管理结构、劳资关系、作息制度对团建工作容纳度较小,团建活动的时间、经费通常都缺乏保障,这都导致非公团建活动难以开展;还有许多企业经营者不支持团建活动,他们认为开展共青团活动既要耗费财力物力,又要耗费时间和职工精力,因此非公团建活动就陷入了“无钱、无人、无时间搞活动―影响力弱―领导不重视”的恶性循环中。

  四、拓展思路、着眼未来,提出解决非公团建问题的对策

  1、行业联建,创新团建模式。破除地域观念,对规模较小的非公有制企业,采用分区域联建的方式,组建联合团组织,推广楼宇团建;依托行业协会,采用分行业联建的方式,探索行业团建。

  2、社团参与,创新覆盖方式。根据非公企业的实际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扩大共青团对非公企业的覆盖面。如在企业经营者不支持、但员工兴趣比较弄或素质高的企业,可采取先建社团、后建团组织循序渐进的方式覆盖,通过搞社团活动扩大团组织影响力,在获得企业认同感后再建立团组织。或对建团实在困难的企业,可以直接采取社团替代团组织的方式进行覆盖,通过组织社团活动将企业的青年凝聚起来,发挥他们的作用,也就达到了共青团覆盖非公企业的目的。

  3、网络注册,创新组织形式。我们要突破传统思维,利用网络建立一个南京市的网上流动团员站点,给在市内经常流动的团员安一个固定的“家”,让流动团员通过网络注册,成为“家”中的一员,他们只要有空回“家”,就可以了解组织的动向,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由选择参与组织活动,这样不仅解决了未建团组织的非公企业中的团员活动问题,还解决了零散的、个体的流动团员没组织的问题。

青协调研报告4

  一、基层团组织存在的问题

  (一)共青团组织战斗力薄弱

  20xx年1月份对xx、xx、xx三家电厂进行青年工作调查和团员档案统计,由于近年未新进年轻员工,因此三家电厂28岁以下的团员青年总数不足100人,人员年龄结构老化,极大影响了基层共青团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团组织的职能难以有效发挥。

  (二)共青团的工作内容单一

  基层团组织没有团组织活动专项经费,全年整体活动安排没有目标计划,导致只能完成公司团委的指派性活动和搞一些临时性、小型化的活动,存在盲目性、被动性、滞后性而缺乏独创性和灵活性。这种团内活动的单一化和团员青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形成一定落差,团组织活动不能有效吸引青年参加。

  (三)共青团的工作环境未能改善

  在基层中普遍存在着共青团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共青团工作被重视程度有所下降,缺少必要的活动经费和场所,导致共青团工作的正常开展受到影响。

  (四)共青团的干部队伍下滑

  基层团干部由专职向兼职化发展。三家电厂的团干部年龄均超过35岁,并且身兼数职,工作精力相对分散,做团工作全凭个人主动和平时的奉献。有的团干想做一些事情,而苦于对团工作无法投入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使工作处于停滞状态;有的团干因业务工作繁忙将团工作停留于表面,工作缺少主观能动性,拔一拔,动一动,不拔不动。另一方面,团组织吸纳优秀人才的机制尚未建立,共青团作为“人才库”、“后备军”的优势弱化,优秀人才不愿进入团干部的行列,而在岗位的团干部也不安心,轻视团的岗位,注重生产技术工作。

  二、做好基层共青团工作的途径

  (一)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牢固树立基层第一和为基层服务的思想,切实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要按照有利于党组织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有利于团组织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有利于团组织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原则,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团组织在实践中探索加强自身建设的新途径,克服我公司团组织老龄化的缺点,增强积极性,把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成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坚强集体。

  加强对基层团组织完成目标任务的检查力度,从各自的企业特点和实际出发,积极争取活动经费,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工作和活动,把党的要求和团的任务变成团员青年的实际行动,充分发挥团结教育青年的作用,真正成为共青团发挥战斗力的基矗。

  (二)加强党建带团建

  团组织应紧密配合党支部工作的部署,主动向同级党组织汇报工作,使党组织了解团组织,及时给团组织指路子,压担子,使党组织将团组织建设纳入议事日程,纳入党的基层建设总体规划,积极争取党委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通过出台党建带团建相关政策文件、联合督导检查等措施,加强和改进对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领导,使党建和团建紧密结合。基层团组织应号召团员青年围绕本级党组织的工作中心,努力成为党的工作突击队,充分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使共青团工作深入到企业工作的每一个细胞中。

  (三)加强教育培训,促进共青团工作可持续发展

  1、努力培养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共青团干部队伍。团干部是团员青年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及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团的工作质量。基层团干队伍建设首先应抓好团干部的选拔工作,把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其次是抓好团干部培训工作,要一如既往地坚持抓好政治立尝理想信念教育,提高知识素养;再次还要切实注重让团干部通过合理兼职这个有效途径来提高综合素质向复合型人才转变,使团干部的素质技能、工作方法、工作效率能够适应新形势多功能的要求,适应公司改革需要。同时建立团干部岗位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奖惩。

  2、加强团员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对团员的培养和教育,提高广大团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团员的光荣感和发挥模范作用的自觉性,使团员保持先进性,号召团员青年成才立业,为企业的生存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的兴衰而思考,为企业的效益而担忧,献策献力,多作贡献。

青协调研报告5

  一、团的组织建设

  在我厂团的组织建设方面,基本上能够按照《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工作的决定》的要求进行落实。

  我厂共青团组织机构设置如下:厂团委设团委书记一名、专职团委干事二名;下设基层团委1个,团总支2个,团支部22个,专职团干部1名,兼职团干部71名。

  团的活动经费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由工厂统一拨放,20xx年金额为xxx元,二是团费收缴,20xx年共计收缴总额xxx元,上缴团市委50%,其余作为团内经费,主要用于给各支部订阅团内刊物。在团的活动经费上没有达到文件规定的标准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企业经济状况不景气,20xx年企业亏损额度较大。二是企业正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为减少工厂管理费用,把所有群团组织活动费压缩50%。

  在团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上,我们本着“高进、严管、优出”的原则,定期各支部进行了改选和调整。在团干部培训上,主要分为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两个方面:

  一是每年都举办团干部岗位知识培训班、计算机知识培训和写作知识培训等。

  二是制定了团干部上派挂职锻炼制度,分批组织优秀的团支部书记上派到机关进行挂职锻炼,提高团干部的综合能力,并将他们挂职锻炼期间的表现情况记入档案,上交组织部门。这既为团干部转业拓宽了渠道,也为他们的成长创造了更多机遇。目前,已有5名团干部在挂职锻炼后被机关留用。我们感到通过这种形式,有利于提高团干部的工作水平,调动团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团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青年人才培养

  青工学历情况:35周岁以下青工中共有大学生559人(其中大学本科125人,大学专科434人),占青工总数的41.97%,中专生230人,占青工总数的17.27%,技校、高中及以下学历543人,占青工总数的40.76%。

  青工技术职称情况:初级技术职称276人,占企业初级技术职称职工总数的41.07%,中级技术职称82人,占企业中级技术职称职工总数的13.49%。

  在我厂的青工培训工作中,“青年职工导师带徒”活动是一直以来开展较好的一项名牌工程。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导师带徒活动在我厂已经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活动机制和规范的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的活动保障体系。同时,工作中我们还把“导师带徒”活动逐渐纳入到了企业行为,使此项活动成为了企业培养青年技术人才和各重要岗位接班人的一个重要手段。

  工厂劳资、人教、技术处等相关部门均介入活动的管理与考核,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下发了相应的《导师带徒活动考核标准》、《导师带徒活动各部门工作职责》和《工厂、车间、团支部三级导师带徒活动考核制度》等,做到每月检查、按季考核,定期评比,年度表彰。形成了科学的多元化管理的立体格局。工厂在处于“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依然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此项活动。

  每季给考核合格的师傅发放津贴,每年年底对表现突出的师傅进行一次性表彰奖励。在每届活动结束后,我们要单独对此项活动进行总结,并对评出的优秀师徒和活动最佳组织单位进行表彰。

  去年7月份,我厂第xx届青年职工导师带徒活动已经圆满结束,并正式启动第xx届青年职工导师带徒活动。在第xx届导师带徒活动中,我们总结了以往的活动经验,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改进。我们打破以往“一助一”的活动形式,采取“优优结合”的方法,以青年技术人员拜老工程学艺、一专多能多面手学艺和重要岗位一师一徒学艺三种形式,把技术基础好、上进心强、有培养价值的青工同掌握绝技绝活的老师傅或高级技术人员结成对子,努力为工厂培养高、新、尖青年技术人才,以进一步适应工厂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在人才竞争较为激烈的今天,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极大调动了老师傅“传、帮、带”和青年职工学习技术的积极性,缩短了工厂“高、新、尖”技术人才的培养进程。

  几年来,全厂参加“导师带徒”活动的青工已达200余名,有31名青年徒弟被评为省、市、厂级“青年岗位能手”,其他参加前几届“导师带徒”活动的青工现已成长为各车间的生产骨干、技术能手,在各个关键岗位上挑起了技术大梁,为工厂的改革与发展积累了人才后劲,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围绕工厂中心工作发挥作用情况

  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是我厂一直以来开展较好、各级党政领导非常认可的一项团内重点活动。厂团委把此项活动作为切入工厂中心工作,在企业改革与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团组织建功育人作用的一项主线活动来抓。对于如何开展创新创效活动,我们感到:创新创效活动———创新是手段、载体,创效是目的、结果,也是落脚点。

  开展创新创效活动就是要通过各种活动载体来激发青工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使青工在本职岗位上,在科技、管理、服务等领域,围绕企业中心工作不断开拓创新,用创新成果来不断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自创新创效活动开展以来,全厂共有1275名青工参加了活动,占全厂青工总数的95.72%,通过创新创效活动有579名青工技术等级有所提高,占企业青工总数的43.47%。

  四、思想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由于军队企业战略调整和移交等因素,加之企业目前经济状况十分严峻,青工队伍思想非常活跃。一些青年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觉得为航空事业做多少贡献是次要的,能拿多少工资才是体现自己价值。部分青工开始与其他企业攀比,觉得自己付出多收入少。还有一些学历较高的青工觉得离开军工企业可能会有更多机会,会大有作为。

  针对这种情况,工厂团组织认真把握青年思想脉搏,不定期对青工开展各种形势任务教育,使青工明确企业与职工唇齿相依的关系和“唇忘齿寒”的道理。各基层团组织也认真了解掌握本单位青工的思想动态,对思想波动较大的青工,采取包保的形势加强思想教育。

  我们还以“三爱一创”(爱厂、爱岗、爱产品,创一流工作业绩)为主要内容,开展了“工厂的`发展与青年人的责任”、“工厂有困难,我们怎么办”等大讨论活动,以“三次创业中的航修青工”、“五四精神——我心中的一面旗帜”为主题的系列征文活动,举办了“让青春在基地建设中闪光”和“青春。理想。蓝天”等大型主题演讲比赛。通过这些活动,使青年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思想,振奋了精神,坚定了立足平凡岗位实现自身价值的信念,促进了青工队伍的稳定。

  同时,我们积极培养、选树青年中的先进典型,用他们先进的事迹激励鼓舞青年。我们感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把典型激励、典型引路,作为了加强青工思想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我们建立了青年人才库和典型培养档案,以团内选树,党团组织共同培养的形式,努力为典型的成长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提供各种展示才能的舞台,以此来带动鼓舞全厂团员青年,在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建功成才。

  五、以作为求地位,以创新求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厂共青团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侧重的内容都在努力改进,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在工作中,我们感到团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只有不断创新形式才能更符合青年特点,适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只有不断完善机制才能使活动健康持续的发展。在创新活动形式方面应当说对于企业团组织来说是一个无止境的课题。去年以来,我们在改进活动形式上,总体思路是由围绕、配合向切入、参与转变。我们感到总是停留在围绕、配合上,力度是不够的,作用是不明显的。

  什么是切入、参与,也就是把团的活动直接溶于工厂生产经营、各项管理中去。我们开展的一些大项活动都是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比如我们开展的“青年质量百分达标”活动,对每名团员质量进行量化考核,每月按项打分,首位奖励末尾罚款,并且张榜公布。以前团的活动只有奖励,没有罚款,因为罚款要介入行政手段。但现在已正常运做起来后,在基层反响较好,也得的了团员青年和各级领导的认可。

  目前,我们感到在以下几方面还存在差距和不足:

  一是在团的经费来源上需进一步拓宽思路。

  二是在企业转折时期,青工思想教育工作需进一步加大深度,要在教育的实效性上下功夫。

青协调研报告6

  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团组织的作用,如何找准青年工作的切入点,准确把握共青团发展的新趋势,使共青团事业蓬勃发展,是摆在共青团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我公司共青团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一)团员数量萎缩。由于近几年企业很少招工进入,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单位重组、下岗分流等因素致使大量团员流失社会,再加上到年龄离团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国有企业团员数量大大减少。现有团员20人,14至28周岁青年21人。

  (二)团干部队伍下滑。机构改革中的“人员分流”导致原有的专职团干部大为缩减。大部分团干部身兼多职使工作精力相对分散,积极性相对减弱,团的干部全部是兼职。个别团干部因工作繁忙团的工作停滞于表面,轻视团的岗位,注重业务工作。

  (三)团的工作内容单一。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过去那种传统“集团军式”的组织团员青年离开工作岗位开展大型的,集中性的活动已不适应;团组织一年工作没有自己规划,只搞一些临时性,小型化的活动,存在盲目性、被动性、滞后性而缺乏灵活性和独创性;使团组织逐渐失去舞台,失去用武之地。

  (四)团的组织建设弱化。随着企业团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下降,把团组织作为精简对象,合并到行政机构办公室,团的组织机构设置简化,对团员青年越来越缺乏吸引力。团员青年从团意识淡薄,对团的活动漠不关心,甚至不按时交纳团费,入团无用思想严重,基层部分团组织成为有名无实的“空壳支部”。

  (五)团员青年的思想多变。从20xx年下半年起,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各国经济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我国作为经济大国与世界经济早已接轨,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国内煤炭企业从去年10月份开始受到极大冲击,煤炭库存积压,价格飞速下滑,市场需求锐减。我们公司也出现了极大困难,企业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煤炭市场需求减少,库存成本与销售价格形成倒挂,资金严重不足,企业出现严重亏损,职工收入也受到了威胁等等。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企业青年的思想和思维方式,不甘于奉献、不甘于这点收入,企业青年出现情绪低落现象。

  二、探索共青团工作新思路与对策

  (一)牢固树立服从、服务于企业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攻方向。要根据不同时期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创新创效等工作的侧重点,把企业党政的工作中心作为工作中心,把企业的急难险重任务作为工作重点,在上质量、降消耗等影响效益的关键环节上找题目、出点子。

  二是引导公司青年积极参与企业经济建设。团组织要大力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活动,充分发挥企业青年的智力、体力和群体优势,与此同时,要广泛开展诸如公司青年技术比武、岗位练兵、争当优秀青年员工及争先创优大赛等为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建功立业。

  三是团的工作要围绕企业改革的大方向开展工作。团组织一定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正确引导,统一青工思想,凝聚青工力量,团结和带领青年员工围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改革和创新开展工作。

  (二)转变思维方式,创先争优,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工作方法。

  一是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壮大团青队伍。为解决企业中团青减少,团组织萎缩的状况,共青团组织必须把工作对象扩大到28至35岁青年,把这部分人纳入到团组织工作的范围。对28至35周岁的青年,除团员的权利和义务外,给予与28周岁以下青年

  相同的待遇。特别是在服务其成长成才方面要给予重点考虑。同时,要切实加强对下岗分流团员的团组织关系转接,团员档案保管等方面的管理,并向他们提供必要的就业服务信息,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是把好团干部的入口关,加强其自身建设。企业改革,客观形势要求把一批真正热爱共青团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在工作中有所作为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团的领导岗位上来,新形式下要求团干部是一个思想过硬、业务精通、懂生产、会管理“一专多能”的人才,不仅要干好本职工作而且要把所兼职的工作业务,作改革的拥护者和先锋。

  三是创新工作内容。围绕青年需求拓展。企业团组织要保持增强对青工的感召力和向心力,必须在围绕为青年服务上做文章。团组织要利用组织优势和政治地位,及时向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团员青年的合理要求,真正成为团青的“知心人”和“代言人”,以此来影响和带动青年。同时要积极取得领导的'支持,努力为青年提供具体、有形的帮助,为青年成长成才服务,一方面通过举办岗位培训、知识讲座等形式拓展青年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引导青年立足岗位做贡献,努力创造一流工作业绩,以此展示青年、锻炼青年、发现青年人才,最终向党组织推荐优秀青年,赢得青年的信赖和拥护,从而增强团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四是拓展活动渠道,延伸工作手臂。团组织要有活力就必须有活动。团的活动不能再走老路,单纯地搞“说唱蹦跳、歌舞旅游”那一套,而应围绕企业扭亏增效这一中心,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团干部要树立品牌意识和宣传意识,结合实际,精心设计开展精品活动,打响品牌。并及时向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宣传自己的“拳头”工作和品牌活动,取得他们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团的活动模式实现由原来“八小时以内渗透,向八小时以外延伸”,要变大规模集中活动为小型分散活动;变占用工作时间为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变团组织唱独角戏为借台唱戏,借助社会各部门的力量来推动共青团活动的开展。活动中团组织要发扬风格,有甘当配角的精神,把在活动中取得的荣誉多让给企业的各职能部门,这样才能取得与部门之间长期配合。长此一往,企业共青团工作将形成一种共同参与各显其能,齐抓共管的好局面,必将推动企业共青团工作的健康发展。

  作为企业共青团工作者,要始终秉持我是一切的根源的积极乐观精神,选择务实肯干、刻苦钻研的人生坐标,时刻保持一种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的乐观情怀,做到得志时不长傲气,失意时忍得住火气,顺境时经得起掌声,逆境时耐得住寂寞,不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每天都开开心心,享受工作,服务青年,坚定信念,把企业共青团工作做的更好。

  • 相关推荐

【青协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青协工作报告06-16

青协工作报告12-13

青协干事辞职报告09-19

青协个人总结03-08

青协的自我介绍10-21

青协工作总结05-19

青协工作计划10-26

青协建议书06-17

青协申请书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