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品牌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2022-08-09 报告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业品牌建设现状调研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县是农业大县,为了建成农业强县,就必须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把我县建成农副产加工基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品牌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密不可分,它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

  ”品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能够给创建者和社会带来经济效益和财富的商标或标识。它既是有形财富,也是无形资产。创建品牌就是以高质量的商品或服务为根基,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的,通过一系列运作,提高某种商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度。,

  一、我县农业品牌建设现状

  我县农业资源丰富,商品量较高。农林牧渔产品产量在全市、全省不仅占有靠前的位次,且总量较大。加之我县工业污染少,农产品品质有保证。借此天然优势,我县农业品牌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到今年初,全县已注册41个农业品牌商标。有”鑫禾”、”桂山”3个精制大米品牌;”2个食用油品牌;”芙蓉”、”董河”、”绿阳春”3个茶叶品牌;””草鱼、草鱼、鳙鱼、”大闸蟹”3个水产品品牌;”天宝”、”绿杨桥”、”状元郎”等6个酒类品牌;””3个鱼面品牌;还有”金绿环””葡萄””藕粉””豆油等其他品牌。其中”和”天宝”、”状元郎”是省精品品牌,是著名商标;”食用油、”董河”茶叶、””草鱼、””草鱼、鳙鱼等6个品牌中,有29个品种是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这些品牌产品,部分已进入中百等大型超市或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品牌所发挥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大。我县尽管创出了一些农业品牌,但与先进地区、与跨越发展的要求存在”五个不足”。

  一是商标品牌意识不到位,重申报注册轻保护。截止去年底,我县已注册的41件农业品牌中,被闲置的农产品商标达11件,占24.3%。失效达8件,占19.5%,注销1件,占2.4%,转让1件,占2.4%。超过一半品牌商标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品牌企业无规模,”作坊”多,市场占有量小。规模相对较大的”大米去年才生产1.3万多吨,不仅在全省的市场所占份额很有限,与蕲春县的”珍米”也有一定的差距。而其他的一些品牌规模更小,甚至是小作坊。如”芙蓉”茶年产不过5吨,鱼面是我县较有特色有知名度的商品,但在当地却有几家作坊企业在生产,产量不过几吨。洗马豆油也是这样状况。

  三是质量保证难,生产缺标准。目前全县仅有”大米等6个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品牌,是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生产,其他农业品牌的产品一是产品源头客观存在农业生产标准难控制,二是质量标准没有检验通过,这都增加了市场认可难度。优质水稻生产开发标准化还处于起步阶段。

  四是绝大部分品牌知名度不高。我县农民的农产品,销路以自产自销为主,优质难优价。如农民种植水稻大多追求产量,不是根据市场需求种植。中汇米业等龙头企业订单的优质水稻如”中5号”、”Ⅱ优航1号”收购价尽管高出30%,优良水稻如”金优928”高出15%,但订单比重太少。所以产业化程度低既扩大不了品牌的知名度,自产自销就又很难实现优质优价。

  五是品牌有”空白区”。我县有一批有优势有规模有潜力的产品,如蔬菜、”三元猪”、鸡蛋等,但至今没有注册一个商标,更没有形成品牌。

  二、我县农业品牌建设的优势

  为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我县农业品牌建设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抓”大”活”小”。抓”大”的,就是把品牌建设重点放在有规模、有潜力、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产品上,如大米、蔬菜、”三元猪”、鸡蛋、水产品。对同一类产品,重中之重放在1到2个品牌上。活”小”的,就是突出地方特色,求”独”求”特”求”精”,市场开发求”宜”,能大则大,宜小则小。

  我县发展农业品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有规模基础。以去年为例,全县水稻产量38万吨,优质比例60%以上,商品率高达65%,可提供稻谷加工量为25万吨。生猪出栏41.8万头,水产品产量1.4亿斤,鸡蛋产量2.万吨,都位居全市、全省前列。

  二有品质好的基础。我县工业污染相对少,甚至可以说没有工业污染,这为提高各类农产品品质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三有品牌基础。注册的大米品牌有”2个品牌各有10个系列产品是国家绿色食品。”还获得了省精品品牌的称号。””牌食用油、”董河牌”茶叶获绿色食品认证。

  四有群众基础。去年我县农民出售农产品”原料”收入占总收入的39.6%,加工转化收入(含从加工转化企业中获取工资收入)只占不到3%,全县农副产品转化增值率不过60%。广大农民盼望品牌建设带动产业化增收致富,我县农业生产水平一向较高,农民对新技术接受较快,只要品牌建设能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广大农民会积极参与。

  三、我县农业品牌建设的出路

  一要优化结构,实行区域化生产。目前我县农业生产突出表现为”散”字。如水稻,全县水稻种植者有近20万农户,且品种杂,全县共有近百个品种。早中晚稻种植面积居前三位的品种产量只占总产的44%。虽然全县优质水稻比重占62%,但优质没能体现出优价。油菜生产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我县要主打几个优质品种,划分种植区域,实行万亩连片种植。加工企业要通过订单以实惠引导农民种植市场需要品种,农业部门要从种子、栽培技术等方面标准化服务区域种植。

  二要整合加工资源,形成龙头拳头。目前,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且分散,开工不足,全年开工率为44%。全县大米加工企业20xx年40家,加工大米能力日产1300吨,实际生产力日产580吨。朱店生产粉丝的有3家,年生产能力1300吨,去年仅生产180吨。而且为了争市场,互相恶性竞争,导致两败俱伤。有鉴于此,必须对现有加工企业进行整合,从政策上、环境上大力支各类农业加工企业,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标识、统一商标、统一标准、统一包装,形成拳头,扩大规模。

  三要标准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这是创品牌、树品牌的核心。农业品牌与工业品牌不同,农产品的质量从源头很难控制,农产品加工既要优质又要实行无公害生产。因此,要实行加工工艺标准化,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以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食品安全。

  四要品牌共享,利益共享,互信互利。一个品牌不仅龙头企业受益,而且千家万户受益。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成建制地整体推进农民进入市场,可增强农民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以龙头企业+农户形成产业化,共同创建品牌、共享品牌可避免各自利益走向极端。农民作为相对弱势群体,在农业产业化中,不仅生产销售环节获取直接利益,还应在加工转化中有实惠,这样产业化创品牌就有群众基础。去年,我县三家大米龙头企业通过订单,与6万多农户以契约合同的形式种植”中5号”、”Ⅱ优航1号”等优质稻14万亩,企业收购价高出常规稻价30%以上,每亩增收270元。

  • 相关推荐

【农业品牌建设现状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农业品牌建设调研报告02-28

农业品牌建设调研报告3篇02-28

农业品牌调研报告01-02

农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03-22

农业品牌调研报告(精选20篇)03-31

小城镇建设现状调研报告2篇02-08

品牌调研报告12-27

品牌调研报告01-17

农业调研报告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