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看过美文吧?什么是美文?就像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衡量美文的标准。你知道怎么才能写好美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必读名家经典美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读名家经典美文1
假如我有九条命,就好了。
一条命,就可以专门应付现实的生活。苦命的丹麦王子说过:既有肉身,就注定要承受与生俱来的千般惊扰。现代人最烦的一件事,莫过于办手续;办手续最烦的一面莫过于填表格。表格愈大愈好填,但要整理和收存,却愈小愈方便。表格是机关发的,当然力求其小,于是申请人得在四根牙签就塞满了的细长格子里,填下自己的地址。许多人的地址都是节外生枝,街外有巷,巷中有弄,门牌还有几号之几,不知怎么填得进去。这时填表人真希望自己是神,能把须弥纳入芥子,或者只要在格中填上两个字:“天堂”。一张表填完,又来一张,上面还有密密麻麻的各条说明,必须皱眉细阅。至于照片、印章,以及各种证件的号码,更是缺一不可。于是半条命已去了,剩下的半条勉强可以用来回信和开会,假如你找得到相关的来信,受得了邻座的烟熏。
一条命,有心留在台北的老宅,陪伴父亲和岳母。父亲年逾九十,右眼失明,左眼不清。他原是最外倾好动的人,喜欢与乡亲契阔谈宴,现在却坐困在半昧不明的寂寞世界里,出不得门,只能追忆冥隔了二十七年的亡妻,怀念分散在外地的子媳和孙女。岳母也已过了八十,五年前断腿至今,步履不再稳便,却能勉力以蹒跚之身,照顾旁边的朦胧之人。她原是我的姨母,家母亡故以来,她便迁来同住,主持失去了主妇之家的琐务,对我的殷殷照拂,情如半母,使我常常感念天无绝人之路,我失去了母亲,神却再补我一个。
一条命,用来做丈夫和爸爸。世界上大概很少全职的丈夫,男人忙于外务,做这件事不过是兼差。女人做妻子,往往却是专职。女人填表,可以自称“主妇”(housewife),却从未见过男人自称“主夫”(househusband)。一个人有好太太,必定是天意,这样的神恩应该细加体会,切勿视为当然。我觉得自己做丈夫比做爸爸要称职一点,原因正是有个好太太。做母亲的既然那么能干而又负责,做父亲的也就乐得“垂拱而治”了。所以我家实行的是总理制,我只是合照上那位俨然的.元首。四个女儿天各一方,负责通信、打电话的是母亲,做父亲的总是在忙别的事情,只在心底默默怀念着她们。
一条命,用来做朋友。中国的“旧男人”做丈夫虽然只是兼职,但是做起朋友来却是专任。妻子如果成全丈夫,让他仗义疏财,去做一个漂亮的朋友,“江湖人称小孟尝”,便能赢得贤名。这种有友无妻的作风,“新男人”当然不取。不过新男人也不能遗世独立,不交朋友。要表现得“够朋友”,就得有闲、有钱,才能近悦远来。穷忙的人怎敢放手去交游?我不算太穷,却穷于时间,在“够朋友”上面只敢维持低姿态,大半仅是应战。跟身边的朋友打完消耗战,再无余力和远方的朋友隔海越洲,维持庞大的通讯网了。演成近交而不远攻的局面,虽云目光如豆,却也由于鞭长莫及。
一条命,用来读书。世界上的书太多了,古人的书尚未读通三卷两帙,今人的书又汹涌而来,将人淹没。谁要是能把朋友题赠的大着通通读完,在斯文圈里就称得上是圣人了。有人读书,是纵情任性地乱读,只读自己喜欢的书,也能成为名士。有人呢是苦心孤诣地精读,只读名门正派的书,立志成为通儒。我呢,论狂放不敢做名士,论修养不够做通儒,有点不上不下。要是我不写作,就可以规规矩矩地治学;或者不教书,就可以痛痛快快地读书。
假如有一条命专供读书,当然就无所谓了。书要教得好,也要全力以赴,不能随便。老师考学生,毕竟范围有限,题目有形。学生考老师,往往无限又无形。上课之前要备课,下课之后要阅卷,这一切都还有限。倒是在教室以外和学生闲谈问答之间,更能发挥“人师”之功,在“教”外施“化”。常言“名师出高徒”,未必尽然。老师太有名了,便忙于外务,席不暇暖,怎能即之也温?倒是有一些老师“博学而无所成名”,能经常与学生接触,产生实效。
另一条命应该完全用来写作。台湾的作家极少是专业,大半另有正职。我的正职是教书,幸而所教与所写颇有相通之处,不至于互相排斥。以前在台湾,我日间教英文,夜间写中文,颇能并行不悖。后来在香港,我日间教三十年代文学,夜间写八十年代文学,也可以各行其是。不过艺术是需要全神投入的活动,没有一位兼职然而认真的艺术家不把艺术放在主位。鲁本斯任荷兰驻西班牙大使,每天下午在御花园里作画。一位侍臣在园中走过,说道:“哟,外交家有时也画几张画消遣呢。”鲁本斯答道:“错了,艺术家有时为了消遣,也办点外交。”陆游诗云:“看渠胸次隘宇宙,惜哉千万不一施。空回英概入笔墨,生民清庙非唐诗。向令天开太宗业,马周遇合非公谁?后世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陆游认为杜甫之才应立功,而不应仅仅立言,看法和鲁本斯正好相反。我赞成鲁本斯的看法,认为立言已足自豪。鲁本斯所以传后,是由于他的艺术,不是他的外交。
一条命,专门用来旅行。我认为没有人不喜欢到处去看看:多看他人,多阅他乡,不但可以认识世界,亦可以认识自己。有人旅行是乘豪华邮轮,谢灵运再世大概也会如此。有人背负行囊,翻山越岭。有人骑自行车环游天下。这些都令我羡慕。我所优为的,却是驾车长征,去看天涯海角。我的太太比我更爱旅行,所以夫妻两人正好互作旅伴,这一点只怕徐霞客也要艳羡。不过徐霞客是大旅行家、大探险家,我们,只是浅游而已。
最后还剩一条命,用来从从容容地过日子,看花开花谢,人往人来,并不特别要追求什么,也不被“截止日期”所追迫。
必读名家经典美文2
人活着就得做事情。
古今中外,无一人活着而居然可以不做什么事情,连婴儿也不例外。吮奶便是婴儿所做的事情,不许他做他便哭闹不休,许他做了他便乖而安静。广论之,连蚊子也要做事:吸血;连蚯蚓也要做事:钻地。
一个人一生所做之事,可以从许多方面来归纳——比如善事恶事、好事坏事、雅事俗事、大事小事……等等。
世上一切人之一生所做的事情,也可用更简单的方式加以区分,那就是无外乎——愿意做的、必须做的、不愿意做的。
细细想来,古今中外,一生仅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即不愿意做的事情可以一概不做的人,极少极少。大约,根本没有过吧?从前的国王皇帝们还要上朝议政呢,那不见得是他们天天都愿意做的事。
有些人却一生都在做着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比如他或她的职业绝不是自己愿意的,但若改变却千难万难,“难于上青天”。不说古代,不论外国,仅在中国,仅在二十几年前,这样一些终生无奈的人比比皆是。
而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其实只不过都在整日做着自己们必须做的事情。日复一日,渐渐地,我们对我们那么愿意做,曾特别向往去做的事情漠然了。甚至,再连想也不去想了。仿佛我们的头脑之中对那些曾特别向往去做的事情,从未也没产生过试图一做的欲念似的。即使那些事情做起来并不需要什么望洋兴叹的资格和资本。日复一日地,渐渐地,我们变成了一些生命流程仅仅被必须做的,杂七杂八的事情注入得满满的人。我们只祈祷我们千万别被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黏住了。果而如此,我们则已谢天谢地,大觉幸运了。甚至会觉得顺顺当当地过了挺好的一生。
我想,这乃是所谓人生的真相之一吧?一生仅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凡不愿意做的事情可以一概不做的人,我们就不必太羡慕了吧!衰老、生病、死亡,这些事任谁都是躲不过的。生病就得住院,住院就得接受治疗。治疗不仅是医生的事情,也是需要病人配合着做的事情。某些治疗的漫长阶段比某些病本身更痛苦。于是人最不愿意做的事情,一下子成了自己必须做的事情。到后来为了生命,最不愿做的事情不但变成了必须做的事情,而且变成了最愿做好的事情。倒是惟恐别人们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进而不愿意在自己的努力配合之下尽职尽责了。
我们也不说道那些一生被自己不愿做的事情牢牢黏住、百般无奈的人了吧!他们也未必注定了全没他们的幸运。比如他们中有人一听做胃镜检查这件事就脸色大变,竟幸运地有一副从未疼过的胃,一生连粒胃药也没吃过。比如他们中有人一听动手术就心惊胆战,竟幸运地一生也没躺上过手术台。比如他们中有人最怕死得艰难,竟幸运地死得很安详,一点儿痛苦也没经受。忽然地就死了。或死在熟睡之中。有的死前还哼着歌洗了人生的最后一次热水澡,且换上了一套新的睡衣……
我们还是能了解一下我们自己,亦即这世界上大多数人的人生真相吧!
我们必须做的事情,首先是那些意味着我们人生支点的事情。我们一旦连这些事情也不做,或做得不努力,我们的人生就失去了稳定性,甚而不能延续下去。比如我们每人总得有一份工作,总得有一份收入。于是有单位的人总得天天上班,自由职业者不能太随性,该勤奋之时就得自己要求自己孜孜不倦。这世界上极少数的人之所以是幸运的,幸运就幸运在——必须做的事情恰也同时是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大多数人无此幸运。大多数人有了一份工作有了一份收入就已然不错。在就业机会竞争激烈的时代,纵然非是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也得当成一种低质量的幸运来看待。即使打算摆脱,也无不掂量再三,思前虑后,犹犹豫豫。
因为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我们整日必须做的事情,往往不仅关乎着我们自己的人生,也关乎着种种的责任和义务。比如父母对子女的;夫妻双方的;长子长女对弟弟妹妹的……这些责任和义务,使那些我们寻常之人整日必须做的事情具有了超乎于愿意不愿意之上的'性质,并遂之具有了特殊的意义。这一种特殊的意义,纵然不比那些我们愿意做的事情对于我们自己更快乐,也比那些事情显得更值得。
我们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有时恰恰是为了因而有朝一日可以无忧无虑地做我们愿意做的事情。普遍的规律也大抵如此。一些人勤勤恳恳地做他们必须做的事情,数年如一日,甚至十几年二十几年如一日,人生终于柳暗花明,终于得以有条件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了。其条件当然首先是自己为自己创造的。这当然得有这样的前提——自己所愿意做的事情,自己一直惦记在心,一直向往着去做,一直并没泯灭了念头……
我们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有时恰恰不是为了因而有朝一日可以无忧无虑地做我们愿意做的事情。我们往往已看得分明,我们愿意做的事情,并不由于我们将我们必须做的事做得多么努力做得多么无可指责而离我们近了;相反,却日复一日地,渐渐地离我们远了,成了注定与我们的人生错过的事情。不管我们一直怎样惦记在心,一直怎样向往着去做。但我们却仍那么努力那么无可指责地做着我们必须做的事情。为了什么呢?为了下一代。为了下一代得以最大程度地做他们和她们愿意做的事。为了他们和她们愿意做的事不再完全被动地与自己的人生眼睁睁错过。为了他们和她们,具有最大的人生能动性,不被那些自己们根本不愿意做的事黏住。进而具有最大的人生能动性,使自己必须做的事与自己愿意做的事协调地相一致起来,起码部分地相一致起来,起码不重蹈自己
人生的覆辙,因了整日陷于必须做的事而彻底断送了试图一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的条件和机会。
社会是赖于上一代如此这般的牺牲精神而进步的。
下一代人也是赖于上一代人如此这般的牺牲精神而大受其益的。
有些父母为什么宁肯自己坚持着去干体力难支的繁重劳动,或退休以后也还要无怨无悔地去做份收入极低微的工作呢?为了子女们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能够从而使子女们的人生顺利地靠近他们愿意做的事情。
“可怜天下父母心”一句话,在这一点上,实在是应该改成“可敬天下父母心”的。而子女们倘竟不能理解此点,则实在是可悲可叹啊。
最令人同情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终于像放下沉重的十字架一样,摆脱了自己必须做甚而不愿意做却做了几乎整整一生的事情;终于有一天长舒一口气自己对自己说——现在,我可要去做我愿意做的事情了。那事情也许只不过是回老家看看,或到某地去旅游,甚或,只不过是坐一次飞机,乘一次海船……而死神却突然来牵他或她的手了……
所以,我对出身贫寒的青年们进一言,倘有了能力,先不必只一件件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要想一想,自己怎么就有了这样的能力?完全靠的自己?含辛茹苦的父母做了哪些牺牲?并且要及时地问:爸爸妈妈,你们一生最愿意做的事情是些什么事情?咱们现在就做那样的事情!为了你们心里的那一份长久的期望!……
我的一位当了经理的青年朋友就这样问过自己的父母,在今年的春节前——而他的父母吞吞吐吐说出来的却是,他们想离开城市重温几天小时候的农村生活。
当儿子的大为诧异:那我带着公司员工去过几次农村了,到农村玩过几次,你们怎么不提出来呢?
父母道:我们两个老人,慢慢腾腾地,跟了去还不拖累你玩不快活呀!
当儿子的不禁默想,进而戚然。
春节期间,他坚决地回绝了一切应酬,是陪父母在京郊农村度过的……
我们憧憬的理想社会是这样的:
仅仅为了生存而被自己根本不愿做的事情牢牢黏住一生的人越来越少;每一个人只要努力做好自己必须做的事情,只要自己愿意的事情不脱离实际,终将有机会满足一下或间接满足一下自己的“愿意”。
据我分析,大多数人们愿意做的事情,其实还都是一些不失自知之明的事情。
时代毕竟进步了。
标志之一也是——活得不失自知之明的人越来越多而非越来越少了。
尽管我们大多数人依然还都在做着我们整日必须做的事情,但这些事情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我们的人生的关系已变得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宽松,使我们开始有相对自主的时间和精力顾及我们愿意做的事情,不使成为泡影。
重要的倒是,我们自己是否还像从前那么全凭这一种惯性活着……
必读名家经典美文3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表达了一位盲人对人生中仅有的三天光明的万分珍惜。假如给盲人三天光明,收入眼帘当是葱郁的山林、碧绿的草地、可亲的身影……这些,对于一个视力正常的人来说,不过是司空见惯的事,有谁能在闲暇之时,特地抽空去林间听一二个小时的鸟鸣。有谁能对眼前的景物产生特别的惊喜?熟视无睹,便漠然置之。
如果你去问一位年轻的小伙,希望自己的女朋友是啥样,他肯定会说美丽、大方,有高挑的身段,双眼皮大眼睛;如果你去问一位负重而行的中年人。最希望自己妻子如何,他肯定底气十足地说:勤快、善良;如果你去问一位耄耋老人,最希望自己妻子怎样,他会不紧不慢地说:健健康康活着就好。
不难发现,对自己所爱的人随着年岁的增加,希望是越来越少,越来越现实。
有一位踌躇满志的老板,从事铝合金经营,几年内大赚一把,不仅建了别墅还买了车。他的私营铝合金厂每年纯赚上百万元,但他对员工却很小气,对自己更节俭。为了省钱,他去南方购原料来回都坐火车,吃的是方便面,住的是小旅馆。一次押货回来,路上翻了车,他负重伤住进了医院,两条腿总算保住了。经历了这场劫难后,他前后判若两人。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出差,他都尽可能地照顾好自己,然后才是业务。对待员工的态度也大变,改往日的凶横,开始以温和谦恭的面目出现。有人问他,他直言不讳:以前,我是用加法来衡量人生的,人活着要日积月累地发展,要滚雪球一般地赚钱。自出事后,我发觉人生适宜于减法,假如上次我被压死,一切都不复存在;如果上帝要去我的两条腿,人生就会少去很多意义。不要把人生的目标定得太高,比起健康地活着,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
人生的减法哲学,能让我们减去疲惫、减轻烦恼、减去沉重,更能减去不该早生的华发。
那些身外之物,诸如金钱、地位、权势,不要也罢。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那个贪心的.婆婆要屋子、要宫殿、要做女皇,最后,竟要金鱼完全听命于她。我们在嘲笑那个婆婆的贪心时,也别忘了我们是不死的“婆婆”。那些官,有了显赫的权势,还要金钱,还要美女,最终锒铛入狱。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宁可不要灯红酒绿、宁可不要豪宅靓车、仅要一份平平安安,仅要一份恩恩爱爱。泥沙俱下的红尘之河,有一叶扁舟就是幸福,太沉太重必会葬身于物欲的波涛汹涌中。
海伦·凯勒希望人生中有三天的光明,我们也不妨把未来的日子看做只有三天。只有三天的光阴,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都得好好地珍惜啊!
必读名家经典美文4
每当雪花飘起的时候,总有一股抹不去的情节,会想起儿时雪天的记忆,虽然模糊但也清晰。那时每年的冬季很冷,但依然喜欢飘雪的日子,看着满天迷蒙飘舞的雪花总有想不完的心事,想着那雪花晶莹剔透的造型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可以来却不能回。
儿时喜欢用双手捧接着雪花,看着在手心里慢慢的融化,水滴从指缝里滴出来,把手放在嘴巴上哈着气取暖。雪厚了喜欢朋友在一起打雪仗,看谁打得准,弄得满身湿漉漉的。喜欢堆雪人,虽然没什么造型,滚个脑袋放在上面,画个眼睛,拍打一个大鼻子粘上,远远望去真的像一个胖娃娃坐在那里,那份幸福留在心里。
母亲总在门口大声的招呼着,叫回家烤火。母亲拍打着我身上的雪花,拉着冻红的小手放在炉子边上烤着,身上的衣服散发着热气。看到母亲脸上没有生气,揉搓着自己的小手就觉得心里暖暖的。
长大了,母亲离去了,永远的在天国里安眠。自己也为人父,懂了很多事,有时就常常想,人的一生就像这雪花一样,由水气儿合成,聚成重量而坠落大地,亲吻泥土悄然而去,什么痕迹也没有留下,只是滋润了土地,孕育了新的生命。
人生的过程是漫长的,苦难和幸福从来不是孪生的兄弟姐妹,很多事情都是不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有的人一生勤奋却劳而无获,有的人生在富贵人家,衣食无忧过奢侈的`生活,但内心的世界里都有自己的快乐,不管是幸运的、悲伤的,只是对快乐的理解不同罢了。
雪花还在飘着,洒洒洋洋的铺满了大地,人生无有尽头都在缓慢的挪动着自己的脚步,朝着自己的方向,一刻也没有停留。
看着片片的雪花,泛起片片的深情,伸开双手等飞舞的雪花在手心里融化……
必读名家经典美文5
雨渐渐停止,热情的温度在扩散,仰首深嗅,经过雨洗礼的空气格外新鲜,我的精神为之一振。昏昏的头逐渐清醒,浓浓的睡意刹那化为虚无。记忆中的琐碎慢慢沉淀,眼前的.世界逐渐清晰,带着丝丝厌倦,我从路灯下经过。带着点点向往,我从梦中醒来。梦醒后,再难入梦。念着那些深情款款的字句,听着远处不绝于耳的车辆呼啸声,看着绰绰人影聚散离合的画面,我似乎从雨中挣脱,我甚至怀疑,今夜是否真的有过一场小雨?
小雨无处可寻,它们进入了生命,成为了今夜。它们的隐匿让我措手不及,我无法用温暖印出它们的踪迹。于是,我终于放弃了一次对雨的执着。
尽管雨淡出了我的生活,可我依然相信,在嫣红春花里,在皎洁秋月中,它们都曾委身于今夜。
- 相关推荐
【必读名家经典美文】相关文章:
名家经典美文欣赏08-28
名家经典美文段落10-14
关于亲情名家美文08-29
名家美文欣赏励志篇08-29
名家美文精选亲情600字08-29
名家美文欣赏:写给未来的女儿09-24
名家经典美文摘抄(精选9篇)08-16
名家描写秋天的美文(通用20篇)09-05
名家描写秋天的美文好段摘抄08-30
名家著作写雪的经典美文(通用10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