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17-08-01

  第一篇:《郭沫若诗歌_偶成》

  月在我头上舒波,海在我脚下喧豗,我站在海上的危崖,儿在我怀中睡了。

  第二篇:《现代诗歌阅读答案》

  学习目标:

  1、巩固现代诗歌阅读知识。

  2、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诗歌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阅读徐志摩的《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回答问题。(本题为选做题)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

  徐志摩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1)你觉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

  情绪?

  甜美而又哀伤

  (2)结合下面的知识链接,你能发现诗中的“她”指什么吗?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理想偶成阅读诗歌答案偶成阅读诗歌答案

  二、读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完成1~4题。(3、4题为选做题)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现代诗歌阅读答案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1.作者以凉风吹拂下的颤动的水莲花作比,是为了突出其柔媚的风致,进而刻画女郎

  欲言又止、含羞带笑、娴静与纯美的神态。

  2.“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一句中,“蜜甜”和“忧愁”矛盾吗?请谈谈你的

  理解。

  不矛盾。女郎处在将要分别、不忍分别、又只好分别的复杂的偶成阅读诗歌答案

  情绪交织之中,她不能一味沉默,只好把万千浓情蜜意化做一

  声声的“珍重”,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爱慕敬仰之意;诗人与

  这位温柔多情的日本女郎在交往中已经结下了真挚的友谊,即

  将分别,顿生“忧愁”。

  3.最后,诗人用“沙扬娜拉”(日语,意谓“再见”)作结,有何作用?

  用“沙扬娜拉”作结,不仅点题,而且把女郎的声声嘱咐,殷

  殷叮咛的眷恋心情,传达出来,这是深情的呼唤,也是美好的

  祝愿。

  4.今天,我们感受了徐志摩的离情别绪,其实,离别是没有时空界限的,它会超越历

  史,不觉来到我们身边。月假结束,要与父母告别;高中毕业,要与同学分别;出差在外,

  要与亲人离别。你最喜欢怎样的告别情感和告别方式?让我们把动人的离别留下来,一起

  分享好吗?不少于2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偶 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A.这首诗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形象化,充满情趣,富有哲理,不但珠

  圆玉润,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溢于言外。

  B.此诗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水里的波心,二是“你”

  “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

  C.如果我们用“我和你”“相似”之类的标题,当会富有诗味。

  D.“云”、“波”、“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及其之间的

  关系构成,都可以因为读者个人情感阅历的差异,及体验强度的深浅而进行不同的理解

  3、阅读臧克家的诗《老马》,完成下面的问题。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一九三二年四月

  2 对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诗人表达了对被压迫而不觉悟

  的农民的深切同情即“哀其不幸”但“怒其不争”没有体现。)

  A.老马象征着贫苦的农民,作者通过写老马,实际上写出了30年代农民的悲惨命运。

  B.全诗充满了哀怨的气势和凄楚的情调,饱含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愤恨。

  C.作者以悲愤的笔触,表达了对过去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

  D.作者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捕捉典型的镜头,逼真地刻画出老马的形象,朴素中见坚守,平

  淡中见深远。

  四、对下面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能说是“我”听了牧羊女的诉

  说而引发了自己的梦) )

  秋天的梦

  戴望舒

  迢迢的牧女的羊铃,摇落了轻的树叶。

  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

  于是我的梦是静静地来了,但却戴着沉重的昔日。

  唔,现在,我是有一些寒冷,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

  A.这首诗实际上写了两个“秋天的梦”:“牧羊女的梦”和“我的梦”。是“我”听到牧羊女的诉

  说而引发了自己的梦。

  B.牧羊女的梦是“牧女之恋”,从全诗的思路脉络看,能够判断“我的梦”也是“有关恋情的”。

  正是因情入梦,以梦抒情。

  C.“牧羊女的梦”像羊铃那样迢遥,像落叶那样曼妙,是清纯而温暖的。“我的梦”,则是

  沉重、寒冷、忧郁的。

  D.全诗四节,形成了一个对应式结构,许多信息就是从对应、对比中传达出来,显得简

  捷而又有蕴藉。

  五、类文阅读题(10分)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若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飏,飞飏,飞飏,——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凉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飏,飞飏,飞飏,——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飏,飞飏,飞飏,——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他的衣襟,

  贴近他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1.给加粗字注音。(2分)

  翩(piān ) 麓(lù )

  2.诗人把自己比作雪花,借此去追求 自由、美好。(2分)

  3.文中反复出现“飞飏,飞飏,飞飏”表现出一种坚定、欢快、轻松自由 的执著。(2分)

  4.“她”是诗人美的理想的代称,那么最后一句“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如何理解?

  (4分)

  诗人愿化作雪花,自由地毫无拘束地飘舞在空中,去追寻永恒的

  东西。他借雪花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欢乐,一旦追寻到美

  好的东西,就再也不会放弃。

  六、对下列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

  偶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第三篇:《2015高考语文核按钮 诗歌鉴赏答案》

  第5单元 阅读古代诗歌(1)

  [共110分]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落日怅望 马 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入诗?其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1)诗人选取“孤云”“归鸟”“微阳”“乔木”“秋山”这些意象入诗。这些意象紧扣题目“怅望”,表示是诗人“怅望”所见,触发了诗人的情思,营造了秋日傍晚的萧瑟与清冷的氛围,寄托着作者的伤感之情。

  (2)诗中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

  (2)抒发了感时伤事、怀乡思人的愁绪,岁月流逝、容颜渐老的惆怅落寞。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

  渔 家 傲 朱 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

  能有几?金龟①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②

  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注】①〔金龟〕佩带的饰物。贺知章曾解下金龟换酒以酬李白。 ②〔东阳〕今浙江金华县。

  (1)这首词的开头两句描述了怎样的景色?请简要分析。(5分)

  (1)开头两句写了暮春时节,软风吹拂,细雨如丝,满城杨柳,郁郁葱葱,万家屋舍,掩映在杨柳的青烟绿雾之中的情景。

  (2)请简要赏析“恋树湿花飞不起”一句的妙处。(6分)

  (2)“湿花”承上“小雨”,启下“飞不起”。“恋”字用拟人手法, 赋湿花以深情。花尚不忍辞树而留恋芳时,人的心情就更可想而知了。此句借湿花恋树寄寓人的恋春惜春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

  野水孤舟

  梁 栋[注]

  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 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 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

  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沉。 【注】〔梁栋〕南宋诗人。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

  (1)首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透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1)首联描写了雨后溪流迷漫的景象,透露出诗人彷徨、迷惘的心情。开头两句,写骤雨初歇,积水茫茫,四溢的溪涧淹没了平日的行路。这两句既是写眼前实景,也是暗示诗人的感情。

  (2)颈联中“空”字有何含意?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2)“空”,有“白白”和“徒然”的意思。诗人想要乘舟渡河,可是门前流水,水势浩大,无法渡水,这预示着诗人的报国抱负没有施展的机会。一“空”字,写出了诗人心情的绝望和慨叹。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

  偶成二首(其一)

  邓 肃

  苍苔白石两清幽,缥缈虹桥跨碧流。 日过窗间腾野马,雨余墙角篆蜗牛。 饥寒不作妻孥念,笑语那知天地秋?

  一炷水沉参鼻观①,扫空六凿②

  自天游。 【注】①〔鼻观〕佛家有观想法,观鼻端白,称为鼻观。是佛教修炼养性的一种方法。 ②〔六凿〕指喜、怒、哀、乐、爱、恶六情。《庄子·外物》:“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偶成阅读诗歌答案

  (1)颈联表达了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1)颈联的意思是自己在困穷的情况下,也不因妻子和孩子的饥寒而改变刚贞的节操,纵使时光易逝,转眼就是秋天,也感到天地无私,在家人的笑语声中,没有了悲愁的心绪。表达了诗人不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己志向和操守的豪迈气概。

  (2)本诗在结构上很有特点,请结合全诗赏析。(6分)

  (2)全诗前四句写景,是实写。开头两句以苍苔白石衬托环境的清幽,以虹桥缥缈、碧水潺潺写景物的优美,这是庭院外边之景。三、四句写太阳照过窗隙,浮动的游气如野马,雨后蜗牛向墙角爬行留下丝丝篆文,这是庭院内部所见。后四句写意,是虚写。五、六句抒发旷达情怀,七、八句寄寓不屑与世俗浮沉的情怀。全诗由写景到写意,从实写到虚写,从闲适到豪迈,章法结构不凡,脉络井然有序。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

  雨 后 裘万顷

  秋事雨已毕,秋容晴为妍。

  新香浮罢亚[注]

  ,余润溢潺湲。 机杼蛩声里,犁锄鹭影边。 吾生一何幸,田里又丰年。

  【注】〔罢亚〕稻穗摇摆状。

  (1)诗人为什么在尾联中说“吾生一何幸”?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1)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丰收景象的喜悦之情。首联把秋色与农事联系在一起,秋日晴明,景色美好。颔联写秋雨后的田园风光。颈联写秋雨后农妇织作、促织伴鸣,农夫犁锄、鹭鸟伴影的秋事繁忙景象。尾联的“幸”透露欣喜,着一“又”字,说明连年丰收,让人高兴。

  (2)试分析“秋容晴为妍”中的“妍”字的作用。(5分)

  (2)“妍”字写出了秋日晴朗的美好景色。也为全诗定下了喜悦的感情基调。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

  孤山寺瑞上人房写望

  林 逋

  底处凭栏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1)全诗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渲染出怎样的环境特点?(6分)

  (1)全诗主要选取了寺、田、鸟、烟四种意象。渲染出高僧瑞上人处所幽深清寂的特点。偶成阅读诗歌答案

  (2)尾联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2)抒发了对瑞上人幽深恬静生活的倾慕之情,表达了诗人断绝尘想、潇洒物外的恬静心境和闲逸情致。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其四)

  裘万顷 不见诗仙何逊①

  来,春风几度早梅开。

  竹篱茅舍自清绝,未用移根东阁②

  栽。 【注】①〔何逊〕

  偶成阅读诗歌答案

  梁朝诗人,有《咏早梅诗》传世。 ②〔东阁〕古时宰相招致、款待宾客之所。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1)早梅开在乡间的竹篱边、茅舍旁,无人欣赏,它的根扎在广袤的土地上,用不着专门为了供人欣赏而移栽到那达官贵人来来往往之处。表达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自得其乐和悠闲恬淡的心情。

  (2)本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6分)

  (2)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早梅开在乡间的竹篱茅舍旁,仍有清雅的风姿和孤傲高洁的气质。诗人以早梅自况,表明喜欢在竹篱茅舍边生活,不愿意在官场争名逐利,诗人借孤傲雅洁的早梅表达了孤芳自赏、高洁清高的志向。

  8.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①

  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②

  。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注】①〔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他主张晋国与邻近少数民族联合,曾言“和戎有五利”,后来戎狄亲附,魏绛也因消除边患而受金石之赏。②〔六郡雄〕六郡:指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六郡雄:原指上述地方的豪杰,这里专指西汉时在边地立过功的赵充国。

  (1)这两首诗对边塞环境的描写各有什么特色和作用?(5分)

  (1)陈诗“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这两句写出边塞险峻的形势以渲染气氛,预示将来激烈的战斗,富有想象。王诗首句极其生动地描绘出浩瀚的大漠风光。狂风扫漠,尘土遮天盖地,惊沙扑面,日色无光。渲染出激烈的战斗场面,反衬出唐军将士英勇杀敌的豪情。

  (2)这两首诗表达的主题有什么不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

  (2)陈诗寄予魏大以很大的希望,激励友人勇立战功;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自己为国立功的宏愿。王诗以轻快跳跃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写出了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赞颂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

  绝 句 王 雱

  霏微细雨不成泥,料峭轻寒透夹衣。 处处园林皆有主,欲寻何地看春归? (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有什么作用?(5分)

  (1)诗歌前两句写暮春时节细雨迷蒙,若有若无,路上虽无泥泞,但云雾却阴沉不开。寒气没有冬季凛冽,不过春风如剪,透过夹衣,有时还是会使人感到寒意。描绘了一幅天气 阴沉、寒风料峭的晚春图,为送春、伤春营造了氛围。

  (2)诗中哪一处点明了全诗的题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2)“看春归”三字,是全诗的题旨。(答“欲寻何地看春归”也可)“春归”,指春天离去,春尽而归,花盛而谢。诗人不写他对花弹泪的送春情景,

  却说处处园林有主,残存的春光都被人占尽,眼看着春光归去,却无法找到驻足放眼之地,表达了诗人欲送春而无地的怏怏之怀、怅惘之情。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

  风 流 子 孙光宪 ①②

  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菰叶长,水③

  葓开,门外春波涨绿。听织,声促,轧轧鸣梭穿屋。

  【注】①〔槿篱〕密植槿树作为篱笆。〔溪曲〕小溪弯曲处。 ②〔菰〕水边的茭白。 ③〔水葓(hónɡ)〕红草。

  (1)这首词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5分)

  (1)这首词选取了茅舍、槿树、小溪、菰叶、水葓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田园、村舍风光画面。

  (2)这首词艺术构思巧妙,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6分)

  (2)词的开头两句写用槿篱与溪曲装点了茅舍的优美环境,并描写了鸡犬之声,让人感到和平生活的气氛;“菰叶长”三句描绘了茅舍周围使人留恋的景色;“听织”三句写茅舍之外即听到急促的织布声,说明妇女在辛勤紧张地劳动。整首词围绕茅舍展开,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的农村图画。偶成阅读诗歌答案

  单元检测·12

  第5单元 阅读古代诗歌(2)[共110分]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早 梅 齐 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首联描写早梅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1)首联采用对比的手法,将梅花与“万木”相对照:在严寒的季节里,万木经受不住寒气的侵袭,简直要枝干摧折了,而梅树却像独凝地下暖气于根茎,回复了生气。

  (2)诗人是如何体现“早梅”之“早”的?请结合全诗分析。(6分)

  (2)首联“暖独回”是“早”;颔联“一枝开”是“早”;颈联禽鸟惊奇窥视,亦是因为梅开之“早”;尾联祷祝明春先发,仍然是“早”。首尾一贯,处处扣题,很有特色。突出了早梅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个性,创造了一种高远的境界。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秋寄从兄贾岛 无 可

  暝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 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 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 亦是吾兄事,迟回共至今。

  (1)这首诗的前两联描写景物巧妙,请赏析前两联在写景方面运用的表现手法。(5分) (1)①动静结合。首联所写,暮色苍茫,草虫喧叫为动景,作者静坐禅房,沉思不语为静景,一动一静,相得益彰,表达了诗人对其从兄贾岛的思念之情。②视听结合。诗人夜深不能寐,只听得松涛阵阵,秋雨潇潇,一直听到更漏滴残(“彻”),此为听觉描写;天亮开门一看,并未下雨,唯见积得很厚的满庭落叶(“深”),此为视觉描写,视听结合,更巧妙地表达出诗人对其从兄贾岛的思念之情。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2)①表达出诗人对其从兄贾岛的思念之情。首联写静坐西林寺,暮色听虫鸣,颔联写长夜不眠听雨,后两联写对往事的回忆,都表达了对贾岛深深的思念之情。②表达了对贾岛落叶归根,放弃追逐名禄、归隐山林的希望。颈联回忆当初贾岛因名落孙山而生忧愤病,因朝廷昏庸不识人才,国事不可救药而生忧思病,两病相加,起了泛舟洞庭、归隐渔樵之心。尾联“迟回”“共”都表达了希望贾岛早日放弃名禄、归隐山林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注]

  长 门 怨

  刘 皂

  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注】〔长门〕汉宫名。汉武帝的陈皇后失宠后居于此。

  (1)“雨滴长门秋夜长”一句对景物描写得极为巧妙,请分析其作用。(5分)

  (1)第一句描绘了一幅秋雨之夜长门宫冷寂凄清的图景。渲染了凄凉的氛围,烘托了诗人愁苦的心境,奠定了全诗哀伤凄怨的感情基调。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2)①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诗人借雨滴、秋夜等意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抒发了内心的愁苦之情。②拟物。失宠宫妃的愁心伴着秋雨飞到皇帝寻欢作乐的昭阳殿,将无形的愁心当作有形之物来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宫妃的悲苦命运。③对比。将失宠宫妃之泪痕不断与君恩已断联系起来,对比鲜明,感情强烈,把皇帝的寡恩无情给揭露出来。④夸张。“拭却千行更万行”一句是夸张,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幽禁深宫、怨愁满怀、终日以泪洗面的失宠宫嫔的形象。(以上四种手法,答出两种即可)

  4.阅读下面这首五代词,完成(1)~(2)题。(11分)

  定 风 波 李 珣

  雁过秋空夜未央,隔窗烟月锁莲塘。往事岂堪容易想,惆怅,故人迢递在潇湘。 纵有回文重叠意,谁寄?解鬟临镜泣残妆。沉水香消金鸭冷,愁永,候虫声接杵声长。

  (1)这首词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5分)

  (1)秋夜,一位女子正倚窗而立,凝望着河汉星空。一队大雁悠然南飞而过,之后,浩瀚的星空又显寂寥。只见荷塘月色笼着一层淡淡的烟雾。词的前两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月夜女子窗前思夫的寂静凄凉的图景。

  (2)“候虫声接杵声长”一句描写可谓传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2)运用了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杵声”和“候虫声”为动,反衬周围的寂静,寂静的夜又反衬了女子内心的思潮汹涌,辗转反侧,可谓传神,从而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因思念丈夫而生发的深深的愁绪之情。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

  踏 莎 行 秦 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这首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此前,由于新旧党争,秦观出为杭州通判,又被贬监处州酒税。绍圣三年,再以写佛书被罪,贬徙郴州(今湖南郴州市)。

  (1)“砌成此恨无重数”一句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5分)

  (1)“砌”字用得好。砌是堆砌、堆叠的意思。无数梅花和尺 素,仿佛堆砌成了无重数的恨,此处运用拟物手法,把愁恨这类抽象的感情具体化了,当作具有一定体积的实体来写,显得很有分量,更深重地表达了词人的离愁别恨。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特别赞赏“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这两句,认为这两句为“有我之境”,请简要分析。(6分)

  (2)所谓“有我之境”,就是词中抒发了作者主观感情,刻画了词人的自我形象,使人读后,感到其中有个“我”在。春寒料峭,词人独处孤馆,凄凉况味,可以想见。“可堪”(即哪堪)二字,则写出了词人难以忍受的心情,此即主观感受,亦即“有我之境”。词人连用“孤馆”“春寒”“杜鹃”“斜阳”等引人感发、令人悲生的景物于一境,即把自己的心情融入景物,创造了“有我之境”。

  第四篇:《《春日偶成》阅读答案》

  《春日偶成》阅读答案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10.①春日里诗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2分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end#)

  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2分)

  参考答案:

  10. ①诗人被云淡风轻、春花烂漫的春日景色所感染(能写出春日景色得1分,简单描述得2分)。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轻松、欢乐、愉悦的心境,从“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的诗句中可以看出来。

  《春日偶成》阅读答案

  第五篇:《戴望舒《偶成》阅读答案》

  戴望舒《偶成》阅读答案

  欣赏戴望舒的《偶成》,回答问题。

  偶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1945年5月31日

  (选自《戴望舒诗选》)

  20.如果从揭示中心的角度为这首小诗换一个标题,下面四个短语最恰当的是( )A.春天重到 B.凝冰 本文来自C.迢遥的梦 D.花儿重开

  21.结合诗句内容和写作时间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表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整理

  20、(2分)A

  21、(2分)示例:本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春天”、对“灿烂的微笑”的无比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不懈追求,对“好的东西都永远存在”的坚定信念。 说明:大意正确即可。

  偶成阅读诗歌答案

[现代诗歌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无题阅读答案

2.《锁》阅读答案

3.送春阅读答案

4.溪水阅读答案

5.太阳阅读答案

6.太阳阅读及答案

7.桥阅读答案

8.成功阅读答案

9.锄阅读答案

10.《放学》的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