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几度花阅读及答案

发布时间:2017-06-20

  “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诗里的蔷薇花,我自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人生最好的状态,也当如此罢。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蔷薇几度花阅读及答案,欢迎阅读。

  蔷薇几度花

  丁立梅

  ①喜欢那丛蔷薇。

  ②与我的住处隔了三四十米远,在人家的院墙上,趴着。我把它当作大自然赠予我们的花,每每在阳台上站定,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饱览它了。这个时节,花开了。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眼尖的我发现了,欢喜地叫起来,呀,蔷薇开花了。我欣赏着它的点点滴滴,日子便成了蔷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头地朝前过着。

  ③也顺带着打量从蔷薇花旁走过的人。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

  ④看久了,有一些人,便成了老相识。譬如那个挑糖担的老人。老人着靛蓝的衣,瘦小,皮肤黑,像从旧画里走出来的人。他的糖担子,也绝对像幅旧画:担子两头各置一匾子,担头上挂副旧铜锣。老人手持一棒槌,边走边敲,当当,当当当。 惹得不少路人循了声音去寻,寻见了,脸上立即浮上笑容来。呀!一声惊呼,原来是卖灶糖的啊。

  ⑤可不是么! 匾子里躺着的,正是灶糖。奶黄的,像一个大大的月亮。久远了啊,它是贫穷年代的甜。那时候,挑糖担的货郎,走村串户,诱惑着孩子们,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只要一听到铜锣响,孩子们立即飞奔进家门,拿了早早备下的破烂儿出来,是些破铜烂铁、废纸旧鞋的,换得掌心一小块的灶糖。伸出舌头,小心舔,那掌上的甜,是一丝一缕把心填满的。

  ⑥现在,每日午后,老人的糖担儿,都会准时从那丛蔷薇花旁经过。不少人围过去买,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人买的是记忆,有人买的是稀奇——这正宗的手工灶糖,少见了。

  ⑦便养成了习惯,午饭后,我必跑到阳台上去站着,一半为的是看蔷薇,一半为的是等老人的铜锣敲响。当当,当当当——好,来了!等待终于落了地。有时,我也会飞奔下楼,循着他的铜锣声追去,买上五块钱的灶糖,回来慢慢吃。

  ⑧跟他聊天。“老头!”我这样叫他,他不生气,呵呵笑。“你不要跑那么快,我追都追不上了。”我跑过那丛蔷薇花,立定在他的糖担前,有些气喘吁吁地说。老人不紧不慢地回我:“别处,也有人在等着买呢。”

  ⑨祖上就是做灶糖的。这样的营生,他从十四岁做起,一做就做了五十多年。天生的残疾,断指,两只手加起来,只有四根半指头。却因灶糖成了亲,他的女人,就是因喜吃他做的灶糖嫁给他的。他们有个女儿,女儿不做灶糖,女儿做裁缝,女儿出嫁了。

  ⑩“这灶糖啊,就快没了。”老人说,语气里倒不见得有多愁苦。

  “以前怎么没见过你呢?”

  “以前我在别处卖的。”

  “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我这样一说,老人呵呵笑起来,他敲下两块灶糖给我。奶黄的月亮,缺了口。他又敲着铜锣往前去,当当,当当当。敲得人的心,蔷薇花朵般地,开了。

  一日,我带了相机去拍蔷薇花。老人的糖担儿,刚好晃晃悠悠地过来了,我要求道:“和这些花儿合个影吧。”老人一愣,笑看我,说:“长这么大,除了拍身份照,还真没拍过照片呢。”他就那么挑着糖担子,站着,他的身后,满墙的花骨朵儿在欢笑。我拍好照,给他看相机屏幕上的他和蔷薇花。他看一眼,笑。复举起手上的棒槌,当当,当当当,这样敲着,慢慢走远了。我和一墙头的蔷薇花,目送着他。我想起南朝柳恽的《咏蔷薇》来:“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诗里的蔷薇花,我自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人生最好的状态,也当如此罢。

  15.阅读全文,理清行文的思路。(4分)

  本文首先描述 ,为下文挑糖担的老人出场做铺垫;接着通过记叙与老人远距离观察和近距离买卖、攀谈塑造了

  形象;最后 。

  16.第④段中描写挑糖担的老人出场时突出了一个“旧”字,有何作用?(3分)

  答:

  17.结合文章内容,请你说说文章题目“蔷薇几度花” 寄予了作者怎样丰富的思想感情。(不超过150字)(7分)

  参考答案:

  15. (4分)①我欣赏着那丛不起眼蔷薇,过着有希望很有盼头的日子②热情、乐观、随性自然卖灶糖老人③由花丛中老人背影展开联想,引用诗句卒章显旨,且升华了形象。(①②各1分,③2分)

  16.(3分)告诉人们老人做的事旧行当,暗示了老人做灶糖时间久,突出装束外表朴实的美,也唤起了“我”对逝去生活的回忆。

  17.(7分)示例:作者喜欢那丛蔷薇更欣赏像蔷薇那样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灶糖的老人,认为像蔷薇那样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的生活是人生最好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本真朴实无华生活的赞美;但在现代城市这种生活已不多见,这正宗的手工灶糖,少见了,人们只能买记忆买稀奇,作者流露出对这种朴实无华生活即将消失慨叹。(情感3分;结合内容3分;语言表达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