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双语教育心得

发布时间:2017-06-12 编辑:美玲 手机版

  在少数民族群众的强烈要求下,近3年来新疆加速发展学前“双语”教育。yuwenmi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心得,欢迎欣赏与借鉴。

  新疆双语教育心得【篇一】

  语言是人类的重要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是文化发展的结果,又是文化思维的凭借。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依托语言而展开,而社会、思维、文化的变化又对语言改造提出要求。语言与文化在社会发展中互动前行。

  通过教育教学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现代国家构建的基础性工作。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历史大国、文化大国来说,统一的、标准化的国家语言文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加强各民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凝聚和整合全体公民的精神和意志,形成强大的中华民族和国家力量;有利于加快各民族共同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实现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有利于形成推动全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现实动力。

  双语教育主要指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开展教学,以国家通用语言和民族语言并行、民汉兼通为基本教育目标。双语教育以“民汉兼通培养、民汉教学并行”为原则,在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同时,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既强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又加强民族语言文字,使民族语言学习与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相辅相成,体现了正确处理文化传承与发展关系、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关系这一基本要求,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语言的开放,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开放的重要标志。加强新疆双语教育,推进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保障新疆各族人民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缩小各地的教育发展差距,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从而增强新疆各民族的时代适应能力、社会竞争能力,快速实现现代化。

  通过语言的开放,建设一个开放、现代的新疆,对新疆的发展至关重要。语言既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又是未来文化的创造工具。在语言、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互动中,只有坚持以社会发展进步为目标追求,才能正确把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定位文化的走向和使命,实现传统与时代的有机结合,实现民族文化与现代化文明交相辉映,在现代化进程中诠释语言文化的价值,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中获得文化自信。

  对于拥有56个民族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而言,只有坚持文化开放和互动,才能突破固守的藩篱,在文化的相互学习借鉴、交流交融中,汇聚中华民族一体多元文化精髓的滋养,保持文化生命力活力,实现文化自信,赢得文化未来。新疆各族人民必须站在维护国家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这个基本立场上,站在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脊梁上,以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魄力和眼光,坚持不懈、与时俱进地推进双语教育,为新疆创造美好的现在和未来。

  新疆双语教育心得【篇二】

  我区的双语教育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2004年自治区党委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开始全力推进双语教学。2006年自治区实施学前两年免费双语教育,双语教育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普及,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将新疆双语教育提升为国家战略,2011年,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了未来十年新疆双语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开启了新疆双语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从国家和自治区的一系列文件和举措,明确地表达出发展双语教育的决心。而事实也证明,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位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和家长尝到了掌握双语的好处。

  “新建的学前双语幼儿园不用打广告,家长和孩子们排着队来报名。”阿合奇县教育局校外活动中心教师阿依布拉克·阿依塔洪谈起近年来双语教育带来的变化,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2008年—2012年,国家和自治区共投入50亿元资金,实施学前双语教育工程,在七地州九县市新建和改扩建2237所双语幼儿园。

  “新盖的双语幼儿园很漂亮,教学仪器、游乐设施一应俱全。国家还给入园的孩子们发伙食和教材费补助,谁家的孩子不愿意来呢?”阿依布拉克·阿依塔洪说。

  疏勒县塔孜洪乡墩克什拉克村党支部书记阿巴斯·司的克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当年,村里有一个农民由于不懂汉语,误把农药当化肥,造成棉花绝收。从那以后,我就认识到,不懂语言,没有文化,就没有发展。后来,村里决定从娃娃开始抓汉语教学,不能再吃语言的亏了。” 2006年,全疆第一所农村双语幼儿园在该村建立。

  “孩子学好双语,将来才有出息。”塔孜洪乡克什拉克村农民买买提·尼亚孜用大白话表达着自己对双语的认识和看法。尽管他的孩子只有4岁,还不够上幼儿园的年龄,但为了让孩子早些学习双语,他多次来到村里的双语幼儿园,要求收下孩子。

  “早学一天比晚学一天好,孩子早学双语,能够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买买提·尼亚孜虽然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他知道学好双语是“硬道理”。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区双语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广大少数民族师生的国家通用语言应用水平得到提升,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交流和学习的能力得到增强,广大汉族师生学习少数民族语言的热情也不断提高。截至去年9月,全区学前和中小学双语班学生(含民考汉)达140.84万人,占少数民族在校学生的55%,比2009年(99.43万人)增长了41.6%。

  自治区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赵德忠说,刚推行双语教育时,还有不少人表示担忧,但是从这些年的实施情况来看,“双语教育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突破口,是增进民族团结,提升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基础工程”这一共识已被新疆各族人民认可。

  我区双语教育十年规划明确规定:到2012年,基本普及少数民族学前两年双语教育,接受学前两年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幼儿占同年龄段少数民族幼儿的85%以上;到2015年,少数民族中小学基本普及双语教育,接受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占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75%左右,其中义务教育阶段达到80%左右;到2020年,接受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占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90%以上,其中义务教育阶段达到95%左右。

  新疆双语教育心得【篇三】

  新疆还借力区内外发达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双语”教育,逐步扩大内高班和内初班规模,加快培养“民汉兼通”人才。目前,内地新疆高中班在校学生已达1.75万人,区内初中班在校生达到1.5万名。

  同时,新疆还展开大规模的“双语”教师培训工作,已累计投入“双语”师资培训经费1.42亿元,安排1万多人参加国家、自治区级“双语”培训。截至目前,已有7148名“双语”教师完成一年制培训任务,还有3375名“双语”教师正在各院校接受两年制培训。为解决“双语”教师不足的难题,新疆招收定向培养师范生1500人,并面向全国公开招聘4334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还启动高等师范院校高年级学生“实习支教计划”,已累计派出实习支教学生6000人次。

  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是提高少数民族素质的根本性措施,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突破口,是少数民族群众获取更多知识信息、赢得更多发展机遇的“通行证”,对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新疆少数民族群众也对“双语”教学的需求日益强烈。

本文已影响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