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成长。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2017小学语文教师部编教材网络培训心得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这次我听了郭老师《有效课堂教学》的讲座。对于我们一线的老师有了好的很大的帮助和指明了我们以后工作的方向,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从教学目标入手:重视课前的备课。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目标制约着课堂的进程与发展。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的,它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质即学生获得发展。因此,要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有机地整合于教学之中,这正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真正内涵。
如何整体落实三维目标,我认为,教师在备课前,应当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应当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备课“备”什么?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
其次,从教材内容入手:灵活使用教材。
现行教材经过多次改革其知识内容系统、科学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但是,教材只是教学的依据之一,同样的教材会因为学生具体情况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经常说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新观念,而不是机械地“教教材”,可以对教材做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其次是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学习了“酸碱盐”的内容后,组织学生开展“我看酸碱盐”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小组合作利用课余时间了解生活中的酸碱盐;并对了解到的生活中酸碱盐信息进行整理、对比、分析,能将部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厨房中的洗洁精、厕所中的洁厕净、生活中的醋等应用。这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到研究之趣、实践之意,体会到成功之乐。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应用,化学应用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为学生未来走上社会大舞台、为学生这一生命主体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重视课中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课改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都应当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设计。如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呢?我认为:
(1)教师要着力打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只有在和谐、平等、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才有师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飞扬,学者兴致高涨。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以发展学生为本的观点,坚持教学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师更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此外,教师还要时刻铭记学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
(2)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动机,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3)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倾听。我们经常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致力培养学生倾听的良好习惯。其实,我们教师更需要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要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教师更应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在课堂中善于倾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问题时,要善于倾听、关注学生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对信息进行筛选和组合,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思考,推进教学过程。有了教师的倾听,才有师生、生生间有效的互动,才有学生新知识的建构、能力的提高。
第四,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谓课后反思,即教师在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后,对自身在课堂中的教育教学行为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后反思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如何进行课后反思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方面是反思教师的“教”。它包括(1)总结本课“亮点”、积累成功经验。一节课下来,教师回味课中的成功之处,并且对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这样会使自身的教法越来越活,教师水平大大提高。(2)查找不足的病因,探索对应策略。不是每节课都一帆风顺,尽如人意,教师面对自己失败的课(即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课),更应该及时查找失败原因,找准不足之处,并进行分析,找到应对的策略,记录下这些策略,对以后的教学帮助会更大。另一方面是反思学生的“学”。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在反思时,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困惑与问题,或在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奇思妙想、创新见解,记录下这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总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尽心地教是认真地学的前提,认真主动地学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的地方,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但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境界,却还有无数个“结”等待着我们去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任何方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持之以恒地贯穿于课堂内外。通过课堂实践的磨砺,真正走出课堂教学的种种误区,创造出“真实、开放、有效”的和谐课堂。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使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有所得、有所获,为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注入后劲。
目前我们的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其原因是我们的教学效率存在问题,存有一些低效、无效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2017小学语文教师部编教材网络培训心得2】
作为新聘任的青年教师,我有幸参加了此次研讨会,聆听专家对语文新教材的分析解读,学习优秀教师的课程教学,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大会于17日八点四十正式开始,人民教育出版社朱于国先生首先对新教材进行整体介绍。分析了编写历程,并抓住四个关键词“立德树人”、“语文素养”、“阅读体系”、“多方共建”来畅谈新教材新特点。朱于国先生指出,新教材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出革命传统和传统文化,并从语文学习的策略方法,文化传承,阅读与鉴赏,语言与思维等角度来对语文素养进行解读。
在阅读体系的介绍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阅读对于中学生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在以前的教学认识中,常常侧重于引导学生去加强课内阅读的训练,忽略了课外阅读的拓展。课内阅读的方式方法也缺乏新颖独特。经过学习,我了解到课内阅读应结合预习,课后练习,教读课文,读读写写来综合提升,同时边读边进行批注,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课外阅读应具体到量与质的把握,同时扩充到课外古诗词的诵读,做到精打细磨,充分发挥语文阅与读的重要性。
下午两点,深圳南山区教研室的唐建新主任对七年级语文新教材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分析了教材新在哪儿,怎样将教材用的标准,用的到位。听了唐主任对教材的细致解读后,对新教材内容的认识从笼统陈旧变得细致清晰。单元解读,每课课文中心的分析,面面俱到。三维目标的梳理,文章主题的把握,也更加的透彻条例。
18日上午,聊城高唐县教研室主任曹国青,临朐县教研室主任周存良先生以及济钢宝山学校的刘春娣老师,分别从单元整合备课,诗词鉴赏,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与实践这三个角度对新教材进行了解读。其中,曹国青主任提到的“五个一工程”,让我感慨颇深。“五个一”分别是每天都一个十分钟,每天记一句经典名言,每天写一句真情,每周背一首诗词或文段,每周讲一个经典故事。学生有序地整理在读书笔记上,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不仅扩充了知识量,还在无形之中提高了自身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可见用对好的方法可以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山东大学附中的高平老师也给我们带来了学校的宝贵经验。在课外阅读的角度,提出了新的构思和方法。学校针对学生的阅读编写了《微风》一书。书中精选了名人名篇,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后摘抄认为优美的语段,并记录感受。这一举措的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以书册的形式记录了学生宝贵的收获感受,别具匠心。
18日下午是优质课的展示,也是我翘首期盼的环节。潍坊市青州东坝中学的董董老师,以新颖独特的方式上了一堂精彩的作文课-----《学会记事》。首先以歌曲《脚踏板》创设情境,出示歌词,引导学生体会歌词中记录的情境,要求学生谈感受。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董老师从自身经历谈起,讲述了一段动人的亲情故事。继而提问“有没有一个物品让你想起一个人,一件事”,引导学生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来进行结构的梳理,从课文选段中体会环境描写,人物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在对比中加深感受。并设计了环节“跟作家学”来细致描绘记事段落。将一篇大作文转变成小镜头,从小镜头小情景入手,逐渐过渡到大文章中,化难为易,整堂课师生交流顺畅,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地淋漓尽致。唯将旧物表深情,情到深处自动人。发人深省,触动心弦。
随后,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张青老师,分别从“认识一个人物”“读懂一篇文章”“精读一个段落”“致敬一个灵魂”四个方面讲授了课文《纪念白求恩》。整堂课思路清晰,将复杂的文章用一条线索的方式串联起来,这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在本节课尾声,以为白求恩写一则颁奖词为拓展环节,既训练了学生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升华了文章主题,意味深远。青岛市南区教研室孙松梅教师讲授的课文《鸟》,用简洁的课件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文章的学习,整堂课充满了随机性,充分显示出孙老师越人的教学能力。
会议尾声,山东省教科院主任张伟忠先生对大会进行了总结,并对优质课进行了细致点评。
通过两天的学习,无论是在新教材的知识把握,还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方面,都令我受益匪浅。作为一位新聘任的青年教师,更应该以新颖的方式去理解新教材,把握新教材。对此,我进行了以下几点总结:
一、扎实基础,认真研究。面对新教材的改版创新,结合会议的内容,对教材每单元每课的重点知识再进行梳理,引导学生不仅学会,而且学得好。
二、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对课内文章的阅读做好预习工作,并结合课后题,读读写写去把握文章知识结构,同时边读边批注,达到读与练的结合。同时,对课外阅读精确到量,精确到质。坚持“五个一”工程,引导学生多读书,勤记录。
三、重视对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举办。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对单元主题的延伸,结合会议精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读书交流,校园展示等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知道该教什么,必须教什么,并重视语言和艺术的融合。深入解读文本,培养学生理解并运用中国语言。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以此次学习为契机,不端提升自己,立足新教材,用新思想去传授知识,启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