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基础知识:电影创作

2024-03-29 写作基础

  中国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1925年发表于《东风杂志》上的由洪深编的《申屠氏》,小编收集了关于电影写作基本知识,欢迎阅读。

  一、基本情况

  中国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1925年发表于《东风杂志》上的由洪深编的《申屠氏》

  电影剧本与小说的区别:小说可夹叙夹议、评论但剧本必须注重造型。

  剧本特性:造型性(叙事与造型合一),鲜明的表现性和动作性,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

  分别表现在人物的视觉造型上、场面的选择上,环境、气氛的渲染和把握上。

  情感是影片最重要的力量。

  心理描写,以往多用视觉形象来传达,如惊讶,睁大眼睛等,老套,做作。充分利用特写镜头渲染人物心情。

  可以通过场景、环境对比和服装等视觉造型反映人物心理活到。

  叙事也与声音结合:无论什么故事,故事情节都最重要。音乐有交代时代背景,烘托气氛,传达情绪的作用。画面外道德音乐烘托主人公情绪。要注意剧本所用音乐与剧本风格是否相符。

  悲剧中加入喜剧成分,更渲染了悲剧色彩的对比力量。

  二、结构

  线索:单线结构,如《小鞋子》

  网状结构

  双线结构:一人一事结构,传记性结构,群像式结构

  以两个人关系变化为设置结构,如《中央车站》、《秋天的童话》

  戏剧式结构:激发情节——开端因素

  复杂因素——人物在达到目的前遇到的困难、障碍

  危机——处理障碍时遇到的

  逆转——峰回路转

  高潮

  结局

  美国西德菲尔德认为可分为三部分,开端四分之一,目标障碍中间的二分之一,结局四分之一

  现代电影从单一封闭走向多义和思辨,更需要诚恳的年代,如《生活秀》

  电影写作90-120页

  开端10-15页

  发展、高潮、矛盾高潮、矛盾激化、障碍与危机

  结尾25-30页

  非戏剧式结构

  散文式结构——行散而神不散,情感的细微变化,不再是以故事为主,不注重冲突性,而注重情节性。如《城南旧事》,淡淡的哀愁,沉沉的乡思。

  线性段落特点:不再讲述故事情节,而是着重人物思想感情变化。几个故事串联,不再注重大的情节,更注重细节。没油特别强烈的因果关系,淡化情节。如侯孝贤《恋恋风尘》、《冬冬的假期》

  块状结构:段与段间无明确、必然的联系,无高潮冲突。

  意识流结构:直觉性影响,潜意识,非理性的逻辑关系。

  代表:瑞典的伯格曼《野草莓》,法国左岸派电影《广岛之恋》,阿伦雷乃《八又二分之一》

  三、电影剧作主题

  人类文化的基本母体是两个:政治和性,这是最基本最永恒的。

  政治是人生存生活的外部环境,而性是人的自然欲望。人性。

  情节主题:要求达到某种目的。

  主题思想:创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主题的体现:叙事的渠道:情节——情节的选择要对主题体现有所帮助,否则不要语言——对话、独白、旁白,忌说教

  若主题先行过于明显,作品缺乏生活化。

  造型的渠道——长短镜头和固定镜头营造的人与大自然的契合,自然美的画面,如侯孝贤的长镜头冷冷的角度却包含了他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主题的要求:

  1、单纯,不等于简单和肤浅。如《城南旧事》——故乡是生命的源泉,无论以后走多远。

  2、传达主题的内涵要清楚,方式要含蓄。

  中国人不喜欢一览无余,喜欢曲径通幽——意境

  多义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主观性强

  多主题:如爱情主题同时兼具其它主题

  类型:

  1、爱与浪漫:障碍如何写:政治压力、阶级差异、疾病、外表、人内在的因素、偶然性因素、中年危机

  2、危难与幸存:自然界,人类自己的失误和非理性

  3、复仇:主人公不公平的待遇,伤害

  4、成功与成就(励志片):外在障碍、挫折,内在的渴求、毅力与奋斗

  5、探求与追寻:寻找:具体的找,展现过程,如何去找

  抽象:寻找自我,寻找理想

  6、团体、家庭纽带

  特殊环境条件下相互关系,一班是群像人物,但也会有个中心人物

  7、回归:具象:人、东西、出现,对现状重新审视

  内在东西:人性的回归

  8、奇幻:科幻,动画片,幻想带来心理上的满足

  剧作如何分析,从声画关系、题材选择、叙事风格、剧作结构样式、情节构思、人物设置与性格塑造、细节运用、对话写作、主题内涵

  对暴力的消解:暴力的正义化(好人胜利)、暴力的美学化(过程美)、暴力的娱乐视觉化

  四、电影创作的情节

  情节:经过作者加工后的故事

  故事:直接的现实

  关键两点:人物间相互关系和构成的历史

  戏剧性情节:侧重于故事,完整性、生动性、趣味性

  基础是矛盾冲突包括,个人与社会时代的冲突,个人与个人的冲突,人物内心想法的冲突。

  开头,悬念的设置,怎么办和为什么

  中间,保持悬念,设置障碍

  使矛盾不断深入

  增加人物、情节

  不要偏离情节主线

  结尾,释放悬念

  一次性释放,合理性铺垫,出乎意料

  大悬念中小悬念的不停释放

  情节线索分为简单无副县和复杂两条或以上多条线索

  淡化型情节:散文式情节,人物间细微情感的变化,生活中事件片段化,节奏散漫,形散要慢慢品位。

  荒诞性情节:通常用夸张手法,有娱乐效果

  意识流情节,人与过去、梦境、幻觉搅合在一起,生活流情节,生活的原生态类似于纪录片。

  写作时一些原则和技巧:

  1、转折,高潮时如何转折

  2、蓄——放

  3、不要过多揭示

  4、时间跨度大时,历史感较强的影片,把历史事件编进去,可以有真实性和历史感

  5、写好渐变,学会用细节写作

  6、如何看待巧合与煽情:巧合即偶然性,煽情制造情感高潮时注意度的把握

  五、悲剧

  能给观众产生悲的审美感受

  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摹仿比生活中更悲的人

  性格悲剧,机遇悲剧

  两种力量,来自正义一方受到失败,挫折

  中国悲剧中往往缺乏哲学思考,西方悲剧侧重对人,对生命的探讨,而中国悲剧侧重于人在社会中命运的呈现。

  悲剧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力量

  悲剧类型:悲壮悲剧:英雄悲剧,英雄人物抗争中,死在悲壮中

  悲苦悲剧:好人悲剧,在隐忍中毁灭

  悲哀悲剧:主人公身上存在某种缺陷,源于无知,愚昧

  悲剧的写作要领:

  冲突双方对立的强烈性

  必须让观众站在悲剧主人公一边

  主人公内心世界充分展示

  结局不要让大团圆结局来冲淡悲剧的整体,悲不一定要让主人公死去,让观众产生同情,并不一定要让正面人物以死结束。

  悲与喜的艺术结合:悲的色调更浓,爱情悲剧是人生悲剧命题的永恒,将喜剧作悲剧的外包装,喜剧形式,悲剧命题。

  六、喜剧的创作技法

  错位,打破习以为常的生理秩序和心理秩序,些别、身份、时空错位

  夸张

  误会,非常态,尴尬

  巧合

  怪诞,变形

  反差,身份反差

  原则:要有生活基础,情感共鸣,重情节,细节,喜剧通俗性和广泛性

  拼贴:经典画面,经典语言再利用

  七、人物塑造

  文学——人学——人文关怀

  大众百姓:人的命运

  大众情感

  把人物留在观众心里是对电影人物塑造最高评价

  人物塑造的基础是关于性格的塑造,性格决定命运。

  人物在和社会环境发生冲突时,人物性格表现出来。

  人物和人物的冲突,人物内心的冲突:两难选择(国家与个人,生与死,关于情感方面的选择)

  具体方面包括肖像、语言、行动(关键行为、细节也能决定成败或改变命运)

  注意:要避免性格的类型化、概念化,按代际划分一群人不太合适

  避免性格的简单化、多面化

  主人公应凸显性格特点

  性格展示:定型展示

  发展式:根据人、事、社会的变化

  人物构思——剧作重要元素

  包括人物、人物的行为动机需求(故事从头到尾的原动力)、行为

  人物行动的具体情境、命运或结局

  1、需求是剧作的原动力,主动需求如情欲、爱情、友情、亲情、性欲、物欲、利己欲、爱

  被动需求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

  人与人区别在于性格和看待世界的方式所形成的处理问题的观点,个性与态度由观点与个性决定的精神上的气质

  2、设置障碍:最大障碍莫过于生命的终结

  客观障碍:战争、社会变革、灾难、疾病、死亡

  人为障碍:内心障碍

  3、人物的行动和态度

  4、导致结局(命运)

  人物小传

  前史——内在的生活——形成人物性格(主要部分)——回顾从前(反常行为,包括童年经历、小时的人际关系、父母因素)

  剧情——外在生活——揭示人物性格的部分

  人物外在生活的组成部分,三部分生活,包括职业的、个人生活方面(爱情、家庭生活)、私生活(离开职业、家庭,自己独处时的个性)

  确立人物谱系

  人物关系变化——情感变化(情感经历)

  包括亲情、友情、爱情

  人物与事件的关系

  人物决定事件

  事件创造人物

  对话写作

  功能:交代说明,塑造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

  对白设计原则:低调的姿态表达高调的灵性

  对话符合人物性格

  符合特定的人物关系

  符合特定的场合、情境

  对白设计忌:过于重复、过于直截了当、过于零碎、过于冗长、过于雷同、过于呆板、过于说教、过于虚假

  旁白和独白

  主观式第一人称、客观式第三人称

  忌大白话,文字性较强,意味深长,旁白的声音与文学不可分,要有味道,诗一般的语句,诗一般节奏出现。

  独白:话外音出现的剧中人物内心的表达,叙述性语言,景物描写、人物肖像、人物行动。

  拓展:电影剧本创作的核心

  第一节 人物性格的发现与构成

  一、性格魅力:现实视角和审美视角的交相融汇

  性格的刻画,贵在独具慧眼的发现,贵在透过“这一个”揭示出时代、社会、人生脉搏的跳动,给人以某种思想的启迪。电影剧作所不同于其他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地方仅仅在于,它是用电影诉诸视听的特殊艺术手段来塑造性格的。

  二、性格深度:个性化与典型性的和谐一致

  从“人学”的角度来探讨,艺术中性格的美,主要发轫于它反映现实矛盾的无限多样性和对于“人的本质”的独特发现。

  电影剧作中性格刻画的艺术意义集中体现为,它既不是从属于情节的“木偶”,也不是“按图索骥”的主题符号,而是对于活生生的现实关系、现实矛盾的形象再现。

  第二节 人物设置与剧作构思

  一、主要人物:剧作构思中主要人物的确立,有两个基本的要素:其一,它是剧作者对生活的形象发现,是以深厚、坚实的生活积累为基础的。其二,主要人物必然处在剧本所描绘的各种现实矛盾的焦点上,是艺术提炼生活的结晶,体现为社会因素与美学因素的统一。就是说,既注重把主要人物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来展开描绘,又不忽略性格是艺术美的独特凝聚。

  二、次要人物:次要人物不可缺少的艺术意义在于,在整个剧作的形象系列里,他们并不是消极地作为构成主人公生活环境的点缀,而是积极地参与到情节的运动(或情节的网络)中去,或者从多方面烘托出主人公生活环境的时代特征,或者从某一侧面开掘下去,揭示出某种生活的本质意义来。

  三、群像:出于特定的生活题材的启示,剧作者有时需要用群像式的人物设置和剧作构思来刻画艺术形象,以扇面式展开的生活真实提示社会矛盾,呈现出现实脉搏的跳动。在多数情况下,这类群像式的结构还是有主次关系的,其中的核心人物(或着笔较多的人物)仍然属于这个群体,离开这个群体则不能显示其本来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第三节 刻画性格的艺术方法和手段

  一、性格与动作描写:构成情节的基本元素是动作。动作,细分起来则包括:行为动作、心理动作、语言动作(又含有“潜台词”)等。

  二、性格与心理描写:性格真正魅力来自对人物内心世界发掘的深度。这是需要借助银幕上心理描写的多种可能性才能实现的。

  三、性格的艺术对比:任何性格在电影剧本的整体艺术结构里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从特定的人与人的关系入手,把不同的性格予以艺术对比,这是突出主人公鲜明的个性特征的重要艺术。

  1、从现实关系的横断面(即横向运动)上进行性格的艺术对比。

  2、从现实关系的纵剖面(即纵向运动)上进行性格的艺术对比。

  四、为表演留下创造的空间:如果考虑到演员的创造(特别是富有才华的演员的创造),那么,当我们下笔写剧本时,很自然会注意“留白”——真正来自生活的艺术创造,应当在细节的选择、提炼和设置上,更多费些神思和推敲留下更丰富的潜台词,让情节更单纯、更凝练些,也在剧本的风格、样式方面做出大胆的探索。

  • 相关推荐

【写作基础知识:电影创作】相关文章:

写作基础知识:电影剧本06-27

写作基础知识10-12

写作基础知识11-22

公文写作:公文基础知识及写作01-30

新闻的写作基础知识10-20

阅读与写作基础知识06-30

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08-01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06-15

语文写作基础知识02-12

小学写作基础知识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