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纪事散文

发布时间:2017-06-21

  芒种是农民一年中最紧张最忙碌的时节。yuwenm小编整理了相关的文章,欢迎欣赏与借鉴。

  芒种纪事散文【篇一】

  芒种是表示农作物成熟程度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

  可以说,芒种是农民一年中最紧张最忙碌的时节。农谚说:小满赶天,芒种赶刻。这时候农民的时间是用分用秒来计算的,"芒种前后麦上场,男女老少昼夜忙。"大麦、小麦等夏熟农作物在芒种时节前后要抓紧时间收割完。腾出茬口,把玉米、大豆、芝麻、绿豆、红薯以及辣椒、西红柿等蔬菜种进地里。因此,俗语道:"三夏大忙,秀女下床",收、种、管,需要瞻前顾后,哪一头都不能轻视。

  芒种人无闲,"收"与"种"快节奏地转换,让人忙到"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的程度。因此,广袤的原野田垄处处是忙碌的身影。在这样的节气里,农民背负一年的幸福和希望,抢割、抢运、抢晒,收获成熟的金色硕果,腾地、翻耕、耙磨,播种绿色的希望。收获喜悦也收获艰苦,痛感来自皮肉,喜悦发自内心。

  芒种时节,已近仲夏。意味着酷夏气候逐渐开始,北方地区会变得比较闷热,与之前忽冷忽热的状况形成反差。而南方地区陆续进入梅雨季节,湿气弥漫,所以(农历)五月从前被称为"百毒之月",有"圩田好作,五月难过"的说法。芒种时节,南方的双季晚稻育秧要抓紧进行,梅雨期到来的早晚,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这一时期的雨量,对禾谷的丰收有着重要意义,所以百姓也非常重视梅雨季节。

  芒种是最有诗意和文学味道的节气。芒种一词出自《周礼.地官.稻人》:"泽草所生,种之芒种"。意指泽草丛生的地方可种庄稼。芒种一词用到节气上,"芒"指波浪般被暑气耀亮的麦芒,此时到了麦秋,麦可收割,已经"叶暗庭帷满,凉散麦风余"了。而"种"指稻谷,"麦秋桑叶大,梅雨稻田新",此时秧田车水,过时不能再种了。有关芒种的习俗也很多,如送花神、安苗和煮梅等。芒种时节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涂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五、六月正是梅子成熟,也是夏季酷暑天气开始,通过煮梅喝水,可调节身体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起到营养保健功能。

  春葩雪漠漠,夏果珠离离,芒种时节,也正是新果争熟季节,意味着乡村进入一个瓜果飘香的季节。

  芒种纪事散文【篇二】

  布谷鸟,我一直不知道长什么样子。每年春夏时节,清晨,人们还没起床,布谷鸟的叫声便不绝于耳。“咕咕——咕咕”的声音很大,音调圆润,清脆悦耳,酷似“光棍儿——好苦”,以致成了开玩笑打诨对方的戏语。习惯了北京城里生活的人们,从小就认同了这种叫法。所以,只要听见布谷鸟叫了,就知道,芒种到了。老人讲,“芒种、芒种,过了芒种,不可强种”。有的庄稼该收了,有的再不种就来不及了。稍稍大了一些,知道有个节气叫芒种。

  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

  芒种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稻谷类作物。有一种说法;播种一定要在芒种前完成。过了这一天,即使播下种子也没有了收成。这种说法有无根据,从来没有人质疑过。

  印象中那是个特别纷繁的季节。我年轻时在东北兴凯湖下乡,同样是芒种前后,气候却是与北京大不相同。北京人已穿上单衣迎接夏天了,兴凯湖的积雪还没化干净呢。一眼望不到边的黑土地枯草丛生、荆棘满目。只有雪化冰融汇成的潺潺流水,预示着春天来了。

  兴凯湖的春天,比北京要晚上两个月,虽然已不像冬天那样寒冷,但一早一晚仍然是寒气逼人。五月至六月初,正值这里最忙的季节。兴凯湖——这里的大米好吃,但是种水稻的活儿却是十分艰苦。每年芒种前,必须把经过培养的种子播下去,否则秋天将丰收无望。对于我们这些城里来的青年人来说,不仅播种的农活没干过,见都没见过。

  那天,我们到了地里,举目一看,只见一望无垠的水田,真是壮观。再往脚下一看,让人倒抽一口冷气。水田里薄薄的一层冰在天光的照射下反着白光,顿感凉意由脚下袭来。

  人拉播种机,一米多长,中间一排漏斗,两面一边一个木轮儿,木轮插满了叶片,中间有条绳子。拉播种机的人把绳子往肩膀上一套,拖拉着播种机在前面走,种子就播在了地里。这活儿看似简单,干起来却非常累,别的不说,就是光脚往水田里一站,光凉劲儿就够你受的。

  那时候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带头儿的,就有跟着的。

  年青时思想单纯,对工作更是满腔热忱。下乡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满脑子都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当时最流行的一句话,党叫干啥就干啥!

  看着先到水里的人痛苦的表情,心里着时犯怵。

  “怎么样啊?哥们儿,行不行啊!”站在田埂上的人们尽量地拖延。

  “够呛!你下来就知道了!”

  北京人有句老话:发昏当不了死。豁出去了,来吧!咬了咬牙,脱了鞋袜裤腿儿一挽,飞身跨到田里。嘿!那叫一个凉。

  划割肌肤之痛,冰冷透骨之感使人倍感难受。脚下淌着碎冰,不一会儿,变得麻木没有了知觉。等一拉起播种机就更不用说了,一脚下去,稀泥有近半尺深,脚下冰水侵袭,身上自觉寒冷,逼得人们不由得的向前奔跑,劈沥啪啦,溅得浑身上下都是泥。水田根据地形高低,大小不同,短的几十米,长的一百米,两个来回儿下来人已累得气喘吁吁,但是心里毕竟不觉得那么冷了。就这样,每天要工作要十个小时以上。虽然当时没有一个叫苦的,但所有的人心里都明白,不管你是谁,也不管是哪儿的人,只要下到田里,就不可能不干。

  兴凯湖的春天,天气变化无常。早晨还是晴空万里,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突然变天了。这里变天儿,一般先有预兆,多是扑面刮起一阵冷风,紧跟着乌云翻滚着涌了上来,还没等你反应过来,剎时间,就让你领教什么是瓢泼大雨。这雨下的,十几米以外就看不清人的面孔,密集的雨点儿砸在人们头上,让人发懵。

  大家谁也没有躲的念头儿,因为知道也没处躲,况且,这时又有谁愿意当“逃兵”呢?大雨滂沱,天昏地暗,人们呆立在水田里,如同一樽樽石雕蜡像,任凭密集的雨点砸在身上、肩膀上,生疼生疼的。人们无奈地听凭着大自然的洗礼。

  时间不长,随着头顶上的黑云散去,雨过天晴,接着依旧是阳光灿烂。沐浴着雨后的阳光,清晨的寒冷,劳作的辛苦,早已被洗刷得干干净净。

  “咕咕——咕咕”,不远处布谷鸟的叫声不断提醒着人们,今天是“芒种”,必须把所有的种子播撒在田里。干吧!无退路可想,大家振奋精神,拉着播种机在水田中飞快地奔跑。人们仿佛忘记了劳累,只有一个念头,把所有的种子播完。

  夕阳西下,通红的晚霞,浸染天边,水田中斑驳的身影终于停了下来。这时,有人发现田埂上还有两包种子没有用完。连长吩咐大家,每人动手,就是手捧,也要把它分完。黄橙橙的种子,画出优美的抛物线,射向空中,又散落在水中,溅起了无数小小的水花。地平线上渐行渐远的红光,映照在大家古铜色的脸上。漫天飞舞的稻谷,水田里人们挥动的手臂,形成了一个多么曼妙的画卷。

  “咕咕——咕咕”,几十年过去了,每当我听到这熟悉的叫声,眼前总会浮现出那年那道风情,稻谷的种子,金黄色的种子,嫩芽白白的,纷纷扬扬的飘向空中,迎着落日的余晖,缓缓的,洒在了肥沃的土壤中。

  芒种,曾让我们懂得了“春不种,秋不收”。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芒种纪事散文

2.2017年芒种优美散文

3.又是一年芒种时散文

4.芒种节气的散文

5.芒种的优美散文

6.芒种的散文诗精选

精彩抢先看Ne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