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散文描写

发布时间:2017-09-18

  秋风送走了夏的炎热,山林渐渐染成金黄色,秋高气爽,秋水潺湲,秋带着清凉,携着美景,走进人们的生活,涌入人们的心里。下面是yuwenmi小编整理的作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秋天的心散文【篇一】

  我喜欢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只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已是秋天了。

  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对现代人而言,时间就是日历,有时日历犹不足以形容,就只剩下钟表了。

  城市不是没有秋天,我们静下心来就会知道:本来从东南方吹来的风,现在转到北方了;旭日与晚霞,都与夏天时大不相同了。变化最大的是天空和云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渐渐地加深了蓝色的调子,云更高、更白,飘动的时候仿佛带着轻微的风。这是真正的秋天,是童年记忆中的田园之秋,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见到的落叶之秋。

  若能与落叶飞花同呼吸,能让心保有在自然中的谦卑,就是住在最热闹的城市,秋天也不会远去。如果眼里只有手表、金钱、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叶击中,也看不到秋天的美。

  秋天的美多少带点萧瑟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会有些愁恼肃杀。其实,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朗圆满的启示呢?

  我也喜欢韦应物一首描写秋天的诗:“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来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在秋天这样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啊。

  但是,在红砖道上,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不是更难吗?

  秋天的思念【篇二】

  秋风送走了夏的炎热,山林渐渐染成金黄色,秋高气爽,秋水潺湲,秋带着清凉,携着美景,走进人们的生活,涌入人们的心里。

  每个人心中都会装着自己对秋天的一份理解和感受。

  读欧阳修的“秋色赋”会感受到秋的萧杀和悲凉。读郭小川的诗“团泊洼的秋天”,能体味到秋的沉寂和萧瑟。我的心里,装着鲁西南的秋天,那是我下乡当知青的地方。记忆里,那里的秋天是收获、是忙碌、是包容、是欢笑。

  刚一入秋,水稻就快成熟了,金黄色的稻菽一望无际,田野变成金色的海洋,秋风吹过,掀起重重翻滚的稻浪。稻田里的水排净了,该“烤田”了。沉甸甸的稻穗,低着头随风摆动。天上,一群鸟儿飞过来,黑压压一片。看田人一边挥动着绑着白布的竹竿,一边高声地呼喊,把贪吃的鸟儿赶走。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这叫“赶流虫子”。过了中秋,就该开镰割稻子了。月色照农家,户户磨镰声,人们把镰刀磨得飞快,村里洋溢着开镰收获的喜悦。地头上,每人包一米宽的几行,低头弯腰,摽着劲往前割,看谁割得快。看着一镰都割不透的庄稼,众人纷纷估摸着产量,有的说亩产八九百斤,有的说亩产一千斤也打不住,说话间透着丰收的欣喜。

  白天把稻田里的水稻运进场院,晚上还要忙着打稻子,这是生产队最热闹的场面。傍晚点起几盏汽灯,把场院照得雪亮。几台脱粒机一字排开,其中有电动的,也有人工的。按照分工,有人负责脱粒,有人负责递稻把,还有人负责把脱完粒的稻把子垛成高高的垛子,抽空便用马车送到城里的造纸厂换钱。在脱粒机上干活,必须把头部包得严严实实,因为扬起的粉尘会让人无法忍受。场院里机器的轰鸣声,人们的说笑声,孩子们的嬉闹声混成一片,真像过年一样。一直干到深夜,生产队做一大锅用豆腐和豆餑熬的咸汤,全家老少都等着喝完免费的咸汤,才回家睡觉。这种场面要持续好几天,直到把稻子收完打完。

  割完稻子就要种麦子,这是稻茬麦,也就是冬小麦。在犁过的稻田里,庄稼把式摇耧,前面两人拉耧,一人驾把,随着耧点儿“滴答、嘀嗒”的响声,一粒粒麦种便播种到地里。听着耧点儿单调的响声,拉紧套绳一步步向前拱,心里总是盼着早点儿到地头,好有片刻的休息。

  秋收的又一项内容是收地瓜。生产队为了省工,收获的地瓜,在地里就分到各家。社员们就在地里把自家的地瓜切成片儿,晒成地瓜干,田地里顿时变得白茫茫的一片。我们知青分布到十个生产队,分到的地瓜那么多,没有时间切地瓜干,存放就成了难题。在老乡的指导下,我们就挖地窖,直着挖下去两米多深,然后向两边挖,各挖出一个储藏室,可以存放几千斤地瓜呢。

  离村几里,是一片苇子地。深秋,绿色的芦苇变黄了,苇尖上飘动着白色的芦苇须,好像在提醒忙碌的人们,收获的时候到了。苇子是生产队重要的副业,所以收苇子是一件大事。因为割苇子是重体力劳动,除了记工分,队里每人每天补贴两角钱,二两粮票。进苇子地之前,要准备好一双木屐,穿在脚上,否则,苇子茬会刺穿脚底。早上,天不亮就进了苇子地,直到天黑才收工。割苇子,捆苇子都是体力活,特别是捆苇子,还要有一定的技术,每个苇子要捆得大小基本一致,还要捆得结实,因为卖的时候是按捆计价的。

  秋天,实在是太忙碌了,实在是太劳累了!

  还有一件需要这个季节干的活是“出荨麻”。夏天,将砍倒的荨麻捆起来,放置到水坑里,敷上烂泥沤泡。深秋天凉时,再下到齐腰深的水坑里,把烂泥挖掉,荨麻就飘起来。将麻洗净,扒开外皮晾干,就是白色的麻皮,可以织麻袋。麻秆是最好的燃料,烧起来火旺而且无烟。因为天冷水凉,下水前要先大碗喝酒,颇有梁山好汉的感觉。酒壮慫人胆,借着酒力下到水里,仍然感觉寒冷刺骨。经过沤泡的荨麻,会发出戗鼻的恶臭,出一天荨麻,身上臭三天。

  尽管秋天给人们带来这么多的辛苦,但人们还是喜欢它。因为,秋天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丰收的果实,是生活的希望。所以,社员们都把平时舍不得吃的细粮留在秋收大忙时吃。我们知青不会安排生活,细粮早就吃完了,只好带着地瓜面或玉米面干粮下地干活。农忙时生产队有人专管做大锅菜,给大伙儿馏干粮,往田头送饭送水。每到吃饭时,我带去的干粮总被换成细粮饼子,也问不出是谁换的。心存感激,又觉得不好意思,向众人致谢,老乡憨笑作答:“到这里,就是一家人,不用客气。城里的学生,来俺们这里不易!”这是我在生产队里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刚下乡时不会干农活,干出来的活不象样,觉得难为情,社员们也是这样安慰我,他们的脸上总带着善意的笑容。

  秋天里,作为初次踏入社会的我,不会忘记在鲁西南的土地上,曾经感受到人间的温暖,感受到善良的人们给予的宽厚和包容。不会忘记勤劳朴实的人们,生活和劳作的艰辛。“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成为我一生遵循的格言,并成为我教育子女的家训。

  天空,飞过一群南行的雁, “行雁南飞似乡信”,远飞的雁,在这金色的秋天,请带去我对鲁西南父老乡亲的思念!

  秋天的早晨散文【篇三】

  一夜秋雨把路边柳树的叶子洗得翠绿,比较昨天的憔悴显得精神了许多。只是那股苍老的血液还是在纹路里静静地流淌,并没有因为雨水的冲刷而显得年轻奔腾。

  杨树的叶子已经开始泛黄,正在加快自己的脚步向寒露奔跑着,似乎要追赶上冬天;而冬天的界碑也已经看得见了。柳树却不然,长长的叶子,挺着尖尖的叶梢,仍然招摇地向行人打着招呼。来来往往的姑娘和小伙子被柳叶抚弄着脸庞和秀发,痒痒的不时地抬手拨开柳枝。哇!一股清香扑面而来,沁入心扉舒服极了。小伙子十分的惬意,姑娘还有几分羞怯呢!

  上班的人无心思顾及这些自然界的生态,也无心品味那些无声的语言。上班不能迟到才是目的。回想起我上班的时候何尝不是如此。早上匆匆的吃上一口饭,骑上自行车,紧蹬快赶地超过前面的人,后面的人又超过我。就这样自行车的轮子无情地碾压路上的树叶子沙沙地作响,谁也顾不上看看它们的表情和体会它们的痛苦。我飞驰的碾过去了,后面的也是一样接着压过去了。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样,上班是不能迟到的。所以,没有人去品味树叶的感受,更没有人去体察树叶的痛苦了。

  这种经历对我来说十分遥远了,远的就像是一场梦。每每早晨看见匆匆上班的人都会想起当年的情景,一切寄托在早晨,一切归于下班后的平静,接着又深深地陷入梦中。那是青春之约,是梦,春天的梦,蓝色的梦,我的梦;曾经夜以继日的在我的心中鼓荡。我曾经为她欣喜,为她激动,为她每天早晨奔波在上班的路上。

  早晨在上班的路上我经常地问自己:“我想要什么?”回答是肯定的,之后又是否定的。眼前的利益似是而非,虽然实在却不是我想要的;远大的利益,那真是一个梦,一个山林的梦,一个国的梦,一个生存的梦。这个梦始终是我的追求,探寻一个文明进步的方向!春天的早晨,黑色的沃土,绿野的鲜花;夏天的早晨,繁茂的叶子,蓬勃的生命;秋天的早晨,成熟的夏天为收获积攒了丰富的成果,五颜六色。在付出与收获的季节选择,有喜悦,也有泪水。金风阵阵,红叶菊香;秋天的早晨也是给生命带来无限的希望。

  有人说:“你想要的,你得到了什么?”我却不这么认为,我得到了想要的,它在我的心中澎湃着,翻滚着浪花,昼夜不息;这就是感悟。我的感悟,对人生的感悟,对世界观的的感悟,对未来的感悟!于是,不知不觉中又形成了梦;一片叶子的梦,一滴水的梦,远方的梦。

  梦醒时,雨停了。窗前的柳树上鸟雀唧唧咋咋的叫着,这声音咋听上去很吵闹,细细的听进去就会感到有一种呼唤的力量。走出家门,早晨的路面还是湿漉漉的。杨树的叶子有几片黄了却也不愿意掉下来,它还顽强的摇摆着。其实杨树叶子落在地上被风吹着跑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呢!只是这风景的美不是每一个人所能理解的,它的蕴藉,它的残酷,它留下的思维方式我们早已习惯的定式;我们为什么不能更新思维方式呢?或许这一切都会在对立统一的解释下发生质的思辨。

  我伫立了许久,看着眼前的景色,心想着昨夜的雨一定好缠绵的;而我的人生,我的生活会更加的充实和快乐!

精彩抢先看Ne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