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猴有关的成语锦集

发布时间:2017-12-18

  轩鹤冠猴: 乘轩之鹤,戴帽之猴。比喻滥厕禄位、虚有其表的人。

  杀鸡骇猴: 传说猴子怕见血,驯猴的人便杀鸡放血来恐吓猴子。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他人。

  杀鸡哧猴: 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他人。同“杀鸡骇猴”。

  杀鸡儆猴: 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宰鸡教猴: 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

  猿猴取月: 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土龙沐猴: 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弄鬼掉猴: 比喻调皮捣蛋。

  猕猴骑土牛: 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沐猴衣冠: 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同“沐猴而冠”。

  杀鸡吓猴: 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沐猴而冠: 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尖嘴猴腮: 腮:面颊。尖嘴巴,瘦面颊。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

  猴头猴脑: 像猴子那样好动,形容行动浮

  猴年马月: 猴、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未来的岁月。

  朝三暮四

  此成语出自《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茅,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狙(jQ),古书上指一种猴子;狙公即养猴子的人。赋茅,即给予栗子。原意指只变名目或形式而不改变实质或内容以欺人,后多形容人的语言、行动反复无常。然而无论取义如何变化,猴子在成语中的愚蠢地位是难以动摇

  教升木

  此成语出自《诗经?小雅?角弓》:“毋教升木。”(ndo),古书上说的一种猴子,性善登木,不用教而能。后人即以此成语比喻引导坏人去做坏事,猴子在这里仍然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

  心猿意马

  此成语出自佛典,比喻人的心思流荡散乱,如同猿马之难以控制。猿猴喜动,马善奔

  驰,以二兽为喻体,真是神来之笔。

  猿鹤虫沙

  此成语出自《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后人即用以比喻阵亡的将士或死于战乱的人民。作为喻体,猿猴也并非全用其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