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阅读答案

2021-01-19 阅读答案

  老人挑一担莴笋上街去卖,老人早上四点出门,天蒙蒙亮的时候,老人到街上了。

  路上落了雨,老人身上淋湿了,天还凉,老人在风中冷得发抖。

  有人上街买菜,看见老人在发抖,就说:“落雨就不要出来呀。”

  老人说:“不要紧。”

  买菜的又问:“莴笋几多钱一斤?”

  老人说:“五角。”

  买菜的没讨价还价,称了三棵,把钱給老人时,买菜的又说:“你这是何苦呢,五角钱一斤的莴笋,你这一担总共也卖不了几个钱,淋病了划不来。”

  老人说:“劳惯了,不要紧。”

  买菜的不再说了,走了。

  天完全亮了,街上人也多了。一个孩子跟着大人过来买菜,孩子也看见老人在寒风中冷得发抖,孩子于是跟大人说:“我们买莴笋吧?”

  大人说“你不是不喜欢吃莴笋吗?”

  孩子说,“你看那老奶奶,一身都湿了,我们买了她的莴笋让地早点回家。”

  大人听从了孩子,过去问着老人说:“莴笋几多钱一斤?”

  老人说:“五角."

  大人和孩子也没还价,拿了几棵给老人称,老人称着时,孩子问着老人说:“奶奶,你冷吗?”

  老人说:“不冷。”

  孩子说:“下雨就不要出来呀?”

  老人说:“不要紧。”

  孩子和大人走开后,孩子跟大人说:“我觉得这奶奶好可怜。”

  孩子说着时,到处看,忽然,孩子发现街两边除了一些菜贩子外,卖菜的全是一些老人。孩子惊讶于自己的发现,孩子说:“妈妈,街两边卖菜的怎么全是老人呀?”

  大人说:“现在乡下年轻人都不愿作田,只有老人作田。”

  孩子说:“为什么只有老人作田?”

  大人说:“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

  孩子说:“所以,这上街卖菜的都是老人。”

  大人点头。

  卖菜的老人还在那儿,一个人过来买莴笋,又一个人过来买莴笋,他们都看见老人淋得一身,看见老人冷得发料,瑟瑟发抖,如同一头孤独地站在寒风中的老牛。他们就很同情老人了,他们说:“落雨就不要出来呀,一担莴笋又卖不了几个钱。”

  老人说:“习惯了,不出来倒不晓得做什么?"

  买菜的就不作声,买了莴笋走人。

  很快,老人挑来的莴笋卖完了,老人挑了空担子往回走。街边有人卖包子,老人摸摸索索掏出一块钱买了两个包子,然后边吃边往回走。

  半路上又落起雨来,老人到屋檐下躲雨,躲着时,一辆汽车停在老人跟前。随后,车上走下来一个人,这人跟老人说:“娘呀,你怎么又出来了,跟你说了多少次了,别出来卖菜,你怎么不听?”

  明显,这人是老人的儿子,老人回答儿子说:“不出来卖菜,你叫我做什么?”

  老人的`儿子说:“淋病了怎么办?”

  老人说:“哪那么容易生病。”

  老人的儿子让老人上车,老人不上,老人说:“过一会就不下了,你走吧,我不习惯坐车,我喜欢走,我还是走回去。

  ”

  老人的儿子抬头看看天,雨小了,老人的儿子便摇摇头,开车走了。

  几子把车开走后不久,老人也往家里去。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后,老人到家了。一到家,老人便放下担子,然后往地里去。落了雨,地里的菜青翠碧绿,面对一地的青青翠翠,老人笑靥如花……

  10.概括本篇小说的语言特点。(4分)

  11.本篇小说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1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13.小说以“习惯”为题在文中有什么意蕴?请你谈谈对此的理解与思考。(6分)

  10.①叙述语言简洁,口语化,符合人物的身份。②人物语言具有反复性.能更好地凸显人物朴实吃苦耐劳的特点。(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1.①多用对话形式.使叙事更加集中。②类似情节的反复运用,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丰满。③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结尾方式,使小说的意蕴更加丰富。(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小说故事情节的能力。小说里中心人物是卖菜的老人,主要的情节就是老人与周围人之间的几组对话,对话内容基本一样。而结尾处的“面对一地的青青翠翠,老人笑靥如花”又对老人前面不被人理解的举动做了很好的注释。

  12.①场景描写,简单勾勒了故事发展的环境.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神态、细节描写,刻画了老人在等待卖菜时湿冷的样子。③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体现了老人坚韧、隐忍和勤劳的特点。④语言描写,体现了买菜人对老人的同情。⑤

  “一个”“又一个”等词语的运用,突出了人们关注、同情老人的普遍性,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体现了作者对普通百姓的人文关怀。(每点1分)

  13.意蕴的理解:①老人每天卖菜,对人说“不要紧”,拒绝儿子的好意.坚持走路回家是习惯,体现了老人坚韧、隐忍和勤劳的特点。②周围的人对老人产生同情心,买菜时不还价是习惯,体现了人们的善良,具有同情心。③如今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在家干活这种情形也成了习惯,引起我们对空巢老人现象的关注。①儿子要老人坐车,不让老人卖菜是习惯,体现了儿子对老人的关心,孝顺老人。

  意蕴的思考:①在如今的时代变革中,空巢老人这样的普通人的现实生活状况,值得我们关注,对普通人也需要有人文关怀。②人们的善良、勤劳,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这些美好的习惯,值得在当今社会继续发扬光大。(“意蕴的理解”4分;“意蕴的思考”2分:其他解读.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的创作意图的探讨,对作品意蕴的评价以及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的能力。本篇小说是微型小说,篇幅短小,情节单一,人物也不多.取材于卖菜买菜这样一件日常生活小事,但却小中见大。因此,从老人、周围的人、儿子等有限的几个人物角度入手,先找出文中所叙述的“习惯”行为,然后分析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联系社会现实谈认识。

【习惯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感恩的习惯》阅读答案09-21

习惯说阅读答案09-16

让善行成为习惯阅读及答案05-13

做习惯的主人阅读答案03-30

养成好习惯阅读答案03-18

关于习惯说的阅读答案02-19

《感恩的习惯》阅读答案的范文11-10

《养成好习惯》阅读答案09-16

做习惯的主人阅读答案09-18